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注蒸汽采油高压模型水平井相似准则及模化 被引量:2
1
作者 史琳 员盼锋 +4 位作者 昝成 马德胜 王红庄 李秀峦 郭嘉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根据水平井井筒及井筒附近的流体流动行为,建立注蒸汽采油高压模型水平井变质量流模型,提出一套模化高压模型中水平井半径及射孔或割缝参数的相似准则体系,并将该相似准则体系应用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三维高温高压物理模拟试验模... 根据水平井井筒及井筒附近的流体流动行为,建立注蒸汽采油高压模型水平井变质量流模型,提出一套模化高压模型中水平井半径及射孔或割缝参数的相似准则体系,并将该相似准则体系应用到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三维高温高压物理模拟试验模型的设计上。结果表明,模拟试验数据可有效反映现场汽腔扩展规律和生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蒸汽采油 高压模型 水平井 相似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振荡通气下吸入低氧建立大鼠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晓岚 陈贤楠 +1 位作者 耿荣 周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35-437,共3页
为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下吸入12 %氧气建立大鼠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方法及稳定性 ,将动物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 ,在HFO下给大鼠吸入12 %氧气 ,连续观察肺动脉压(PAP)的变化 ,并测定吸12 %氧气后5min、10min、15min、30min和40mi... 为观察高频振荡通气(HFO)下吸入12 %氧气建立大鼠急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的方法及稳定性 ,将动物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 ,在HFO下给大鼠吸入12 %氧气 ,连续观察肺动脉压(PAP)的变化 ,并测定吸12 %氧气后5min、10min、15min、30min和40min各时间点PAP值 ,观察基础和吸12 %氧气后血液气体交换情况 ,结果显示 :进入实验组的18只大鼠均在30min内达到低氧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 ,吸入低氧15min后平均肺动脉压(MPAP)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t=2.90 ,P<0.05) ;心率变化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t=0.32 ,P>0.05) ;PaCO2 和肺内动静脉分流 (Qs/Qt)差异均无显著性 (分别t=0.25 ,t=0.70 ,P>0.05)。提示HFO下吸入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振荡通气 吸入低氧 大鼠急性肺动脉高压模型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高压IGBT的改进瞬态模型 被引量:16
3
作者 普靖 罗毅飞 +1 位作者 肖飞 刘宾礼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48-455,共8页
为准确表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物理特性,在典型IGBT开关瞬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高压IGBT瞬态模型。首先基于半导体物理理论,对典型IGBT开关瞬态的建模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推导,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压IGBT的宽基区结... 为准确表征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的物理特性,在典型IGBT开关瞬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高压IGBT瞬态模型。首先基于半导体物理理论,对典型IGBT开关瞬态的建模过程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推导,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高压IGBT的宽基区结构特点,考虑基区载流子复合过程对IGBT开关瞬态的影响,建立了一种改进的高压IGBT瞬态模型。最后将建立的模型在Saber仿真软件中实现,并在25℃和125℃工况下进行了双脉冲仿真,以一种3 300 V/1 200 A IGBT模块为例搭建测试电路,对改进的瞬态模型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模型将25℃下IGBT关断时间的误差由26.5%降低至1.5%,关断损耗的误差由60.93%降低至8.92%;该模型将125℃下IGBT关断时间的误差由14.5%降低到4%,关断损耗的误差由61.68%降低到11.35%。研究结果为IGBT的应用设计提供了更为准确的仿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IGBT瞬态模型 高压IGBT瞬态模型 过剩载流子浓度 空穴电流 基区 Buffer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薤白胶囊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病理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孙菊光 奚肇庆 +6 位作者 姜静 朱萱萱 洪建军 蒋萌 邹建东 徐艳 甘咏梅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73-176,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薤白胶囊(FFXB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小动脉、右心室、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SD(Sprague-Dawley)大鼠84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4只、桂龙咳喘宁组、地塞米松组、卡托普... 目的探讨复方薤白胶囊(FFXBC)对野百合碱(Monocrotaline 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PH)大鼠肺小动脉、右心室、肺组织病理的影响。方法SD(Sprague-Dawley)大鼠84只,随机分为7组:正常组10只、模型组14只、桂龙咳喘宁组、地塞米松组、卡托普利组、FFXBC高剂量组、FFXBC低剂量组各12只。MCT进行1次性腹腔注射(按60 mg/kg),正常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于造模d 2开始给药。给药d 21,每组随机取6只进行平均肺动脉压(mPAP)、平均右心室压(mRVP)测定,每组随机取8只大鼠进行观察肺小动脉、右心室及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mPAP、mRVP明显增高,差别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小动脉及右心室厚度明显增厚,肺小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非常明显。桂龙咳喘宁组、地塞米松组、卡托普利组、FFXBC高剂量组、FFXBC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mPAP、mRVP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肺小动脉及右心室壁增厚减轻;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减轻,组间比FFXBC高剂量组效果明显优于FFXBC低剂量组。结论FFXBC能有效的降低MCT诱导大鼠PH的作用,可能的机制是抑制、改善肺小动脉及右心室重构,减轻MCT引起的炎性细胞浸润现象,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及右心室压。提示FFXBC将是防治PH的很有前途的中药,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薤白胶囊 野百合碱 肺动脉高压模型 组织病理 肺小动脉 右心室 肺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汽轮机高压缸变形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5
作者 刘丹 郑华兵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37,共5页
以某百万千瓦核电汽轮机高压缸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模型,并用ANSYS/WORKBENCH计算分析了稳态运行时汽缸轴封处温度分布与螺栓预紧力对汽缸变形的影响,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汽缸变形的处理方案,经过在同类型多台次机组上的实施验证,效... 以某百万千瓦核电汽轮机高压缸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模型,并用ANSYS/WORKBENCH计算分析了稳态运行时汽缸轴封处温度分布与螺栓预紧力对汽缸变形的影响,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控制汽缸变形的处理方案,经过在同类型多台次机组上的实施验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缸三维模型 变形 热应力 漏汽 预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潜水器高压吹除缩比实验台架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何曦光 楼京俊 +1 位作者 彭利坤 吕帮俊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70-80,共11页
[目的]为研究潜水器高压吹除系统的实验需求,[方法]基于拉瓦尔喷管等熵模型和伯努利方程,建立潜水器高压吹除与排水模型,基于相似准则,设计与实船之间满足斯特劳哈尔及欧拉相似准则的缩比实验台架,完成包括主压载水舱、假海水舱在内的... [目的]为研究潜水器高压吹除系统的实验需求,[方法]基于拉瓦尔喷管等熵模型和伯努利方程,建立潜水器高压吹除与排水模型,基于相似准则,设计与实船之间满足斯特劳哈尔及欧拉相似准则的缩比实验台架,完成包括主压载水舱、假海水舱在内的压力容器选型及参数计算。然后,在300,200,100 m工作深度下的舷外背压和100%,75%,50%通海阀通流面积开度以及25,20,15 MPa吹除压强等不同初始条件下,验证缩比实验台架的性能。[结果]结果显示,在不同操作工况下,压载水舱内压缩气膨胀中的尖峰压强均小于容器的工作压强,压载水舱内压缩气膨胀后的稳态容积均小于容器设计容积。[结论]研究表明缩比实验台架能够满足潜水器高压吹除工况实验与性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水器 高压吹除系统 缩比实验台架 相似准则 高压吹除和排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CAD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许多 吴峰 +2 位作者 史林军 彭琰 黄弘扬 《电力工程技术》 2020年第3期71-77,98,共8页
为了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故障变化特性进行准确的仿真与分析,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以宾金直流为例,搭建±800 kV,8000 MW的特高压双极直流输电系统模型,主要对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无功补偿设备、滤波装置、直流线路、直流控... 为了对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故障变化特性进行准确的仿真与分析,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上,以宾金直流为例,搭建±800 kV,8000 MW的特高压双极直流输电系统模型,主要对直流输电系统中的无功补偿设备、滤波装置、直流线路、直流控制系统进行详细建模。对于送、受端交流系统,在换流母线处对两侧实际交流系统进行戴维南等值,搭建了以直流系统为主、交流系统简化的实际系统输电模型。并对直流系统的典型故障换相失败进行仿真分析,分析了换相失败故障发生前后,特高压直流系统中主要电气量的变化。通过与实际故障录波的波形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着重分析了逆变侧换流母线上流入受端交流系统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变化。研究结论为分析特高压直流换相失败故障对于实际交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相失败 高压双极直流输电系统模型 直流控制系统 戴维南等值 PSCAD/EMTDC仿真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汽轮机高压缸法兰结合面接触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侯修群 谢诞梅 +3 位作者 黄祥君 郑华兵 蔡林 魏红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9-92,共4页
大型核电汽轮机高压缸尺寸大、结构复杂,运行中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其受力不均,进而影响汽缸法兰结合面接触状态。以某大型核电汽轮机高压缸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模型,并用ANSYS/WORKBENCH计算分析了稳态运行时汽缸轴封处温度分布与螺栓... 大型核电汽轮机高压缸尺寸大、结构复杂,运行中多种因素可能导致其受力不均,进而影响汽缸法兰结合面接触状态。以某大型核电汽轮机高压缸为研究对象,建立其三维模型,并用ANSYS/WORKBENCH计算分析了稳态运行时汽缸轴封处温度分布与螺栓预紧力对法兰结合面接触状态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给定条件下,螺栓的预紧扭矩为6800N·m、高压缸轴封处沿轴向的温度梯度不高于30℃/m时,法兰结合面接触状态良好;螺栓的预紧扭矩为9200N·m、高压缸轴封处沿轴向的温度梯度不高于40℃/m时,法兰结合面接触状态良好;螺栓的预紧扭矩为12 000N·m、高压缸轴封处沿轴向的温度梯度不高于50℃/m时,法兰结合面接触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缸三维模型 接触状态 ANSYS/WORKBENCH 螺栓预紧力 轴封处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对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的调节 被引量:8
9
作者 齐建光 杜军保 +3 位作者 汤秀英 李简 魏冰 唐朝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3-546,共4页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 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 )、分流组 (n =7)和分流 +L Arg组 (n =7)。对分流组和分流 +L Arg组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 目的 探讨L 精氨酸 (L Arg)对高肺血流所致肺血管结构重建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 0只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 (n =6 )、分流组 (n =7)和分流 +L Arg组 (n =7)。对分流组和分流 +L Arg组大鼠行腹主动脉 -下腔静脉分流术。对分流 +L Arg组大鼠每天予L Arg 1g·kg-1灌胃。 11wk后 ,以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平均压(mPAP) ;检测右心室 /左心室 +室间隔 (RV/LV +S)比值 ;观测肺血管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人类尾加压素II(hUII)的表达。结果 分流组大鼠mPAP和RV/LV +S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并且肺动脉显微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分流组大鼠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hUII表达明显增强。分流 +L Arg组大鼠mPAP和RV/LV +S比值明显低于分流组 (P均<0 0 5 )。L Arg缓解了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 ,同时明显抑制了分流大鼠肺动脉hUII的表达。结论 L Arg抑制肺动脉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新型血管活性肽hUII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尾加压素 肺动脉高压模型 肺血管结构重建 动物实验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交直流系统的双时标混合协调仿真 被引量:17
10
作者 王路 李兴源 +1 位作者 颜泉 唐健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28-32,共5页
现代复杂交直流电网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建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型应表现出大规模系统的动态特性,又可对系统的重要元件进行精确分析。为此,文中提出了用于交直流系统的双时标混合协调仿真算法。综合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分析方法的优... 现代复杂交直流电网的发展对电力系统的建模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型应表现出大规模系统的动态特性,又可对系统的重要元件进行精确分析。为此,文中提出了用于交直流系统的双时标混合协调仿真算法。综合机电暂态和电磁暂态分析方法的优点,在空间上针对复杂交直流系统分析的特点对系统模型进行合理分割,子系统之间采用双向反馈数据接口。利用多速计算、虚拟支路等技术,应用于通用的仿真软件平台上。文中采用双时标混合协调仿真法对南方电网的实际工程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计算,仿真中可以体现大系统内的晶闸管等非线性元件的特性。试验结果表明了该仿真手段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系统 混合协调仿真 双时标 高压直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物理模拟相似准则及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静 刘小波 桑国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1-36,共6页
针对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在建立沿水平井井筒方向上有质量和能量损失的一维多相管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相似理论中的方程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推导出了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的34个相似准则数,并总结、重新组合出6个主要相似准则... 针对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在建立沿水平井井筒方向上有质量和能量损失的一维多相管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相似理论中的方程分析法和量纲分析法推导出了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的34个相似准则数,并总结、重新组合出6个主要相似准则数。选用辽河油田现场数据,利用推导出的主要相似准则数群计算得到了高压比例模型的模型参数,并利用该高压比例模型,通过室内三维物理模拟试验优选注采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蒸汽干度和注蒸汽速度是影响水平井蒸汽辅助重力驱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必须保证较高的蒸汽干度和注蒸汽速度,最佳注蒸汽速度建议维持为采液速度的0.67~0.83倍(采注比1.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辅助重力驱 水平井 相似准则数 高压比例模型 注采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变侧定电压控制的HVDC系统稳态和暂态响应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颖 戴栋 +3 位作者 汪娟娟 韩永霞 李立浧 傅闯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8,共8页
为测试逆变侧采用定电压控制和定关断角控制对直流输电系统稳态和暂态性能的影响,在CIGRE高压直流标准测试模型原有控制系统中增加了定电压控制模块,即整流侧采用定电流控制,逆变侧采用定电压、定电流和定关断角控制相互配合的控制方式... 为测试逆变侧采用定电压控制和定关断角控制对直流输电系统稳态和暂态性能的影响,在CIGRE高压直流标准测试模型原有控制系统中增加了定电压控制模块,即整流侧采用定电流控制,逆变侧采用定电压、定电流和定关断角控制相互配合的控制方式。在PSCAD/EMTDC仿真平台中对其整流侧和逆变侧三相短路故障下的控制器特性进行了稳态及暂态仿真分析,并与相应的CIGRE标准模型暂态响应特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逆变侧增加定电压控制方式能够提高直流输电系统在交流故障扰动下的性能,减少换相失败的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DC CIGRE高压直流标准测试模型 定电压控制 换相失败 暂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ng crack model subjected to high hydraulic pressure and far field stresses and its numerical simulation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延林 曹平 +2 位作者 王卫军 万文 陈锐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2期578-585,共8页
By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hydraulic pressure filled in wing crack and the connected part of main crack on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t wing crack tip, a new wing crack model exerted by hydraulic pressure and far ... By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hydraulic pressure filled in wing crack and the connected part of main crack on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t wing crack tip, a new wing crack model exerted by hydraulic pressure and far field stresses was proposed. By introducing the equivalent crack length lcq of wing crack, two terms make up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K1 at wing crack tip: one is the component K(1) for a single isolated straight wing crack of length 2l subjected to hydraulic pressure in wing crack and far field stresses, and the other is the component K1^(2) due to the effective shear stress induced by the presence of the equivalent main crack. The FEM model of wing crack propagation subjected to hydraulic pressure and far field stresses was also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side pressure coefficients and hydraulic pressures in crack. The result shows that a good agreement is found between theoretical model of wing crack proposed and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n theory, an unstable crack propagation is shown if there is high hydraulic pressure and lateral tension. The wing crack model proposed can provide references for studying on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rock ma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mechanics wing crack hydraulic pressure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high pressure switching expansion reduction considering real gas effect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语溪 张彦军 +2 位作者 高玉宝 王宣银 徐志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6期2253-2261,共9页
Switching expansion reduction(SER)uses a switch valve instead of the throttle valve to realiz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ressure reduction for high pressure pneumatics.A comprehensive and interactive pneumatic simula... Switching expansion reduction(SER)uses a switch valve instead of the throttle valve to realize electronically controlled pressure reduction for high pressure pneumatics.A comprehensive and interactive pneumatic simula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setup of SER has been built.The mathematical model considers heat exchanges,source air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s and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s variations.In addition,the compensation for real gas effect is used in the model building.The comparison between experiments and simulations of SER indicates that,to compensate the real gas effect in high pressure discharging process,the thermal capacity of air supply container in simulation should be less than the actual value.The higher the pressure range,the greater the deviation.Simulated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are highly consistent within pressure reduction ratios ranging from 1.4 to 20 and output air mass flow rates ranging from 3.5 to 132 g/s,which verifies the high adaptability of SER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mathematic model and the compensation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 pressure pneumatics pressure reduction dynamic simulation model real gas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istical modelling for effect of mix-parameters on properties of high-flowing sand-concrete 被引量:7
15
作者 T.BOUZIANI A.BENMOUNAH M.BDR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0期2966-2975,共10页
The high-flowing sand-concrete (HFSC) containing natural sands as aggregate was carried out. The high fluidity and stability of HFSC can be achieved by tailoring the mix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fine to coarse san... The high-flowing sand-concrete (HFSC) containing natural sands as aggregate was carried out. The high fluidity and stability of HFSC can be achieved by tailoring the mix design parameters, such as fine to coarse sand ratio, dosage of additions, water to binder ratio and dosage of admixtures. Mini-cone slump test, v-fl.mnel time test and viscosity model parameters were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behaviour of HFSC in fresh state. The mechanical compressive strength in 28 d was also determined. A factorial design approach was used to establish models highlighting the effect of each mix-parameter on measured properties of HFSC. The derived models are valid for mixtures made with 0 to 0.3 of dune sand to total sand ratio, 82 to 418 kg/m3 of marble powder, 0.42 to 0.46 of water/binder ratio and 1.3% to 1.9% of superplasticizer high water-reduc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rived models constitute very efficient means for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key mix-parameters on HFSC properties and are useful in selecting the optimum mix proportions, by simulating their impact on fluidity, stabilit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flowing sand-concrete factorial design FLUIDITY VISCOSITY mix-design parameter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