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韧性剪切带中片麻岩和超高压榴辉岩变形特征及其与地震波速各向异性的关系:来自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680~1200米岩心的证据 |
陈意
金振民
欧新功
金淑燕
徐海军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8
|
|
|
2
|
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的钛成矿作用:大陆板块汇聚边界的成矿作用 |
王汝成
邱检生
倪培
王硕
胡建
朱霞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5
|
|
|
3
|
鄂北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带的变质、变形和流体演化 |
张泽明
韦必则
韩郁菁
游振东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4
|
|
|
4
|
苏鲁超高压榴辉岩中钾长石的超高压相 |
曾令森
陈晶
陈振宇
陈方远
高利娥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
5
|
大别山桐城地区雷庄低温高压榴辉岩的增温退变P-T轨迹及其构造含义 |
石永红
林伟
王清晨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
6
|
超高压榴辉岩中金红石的纳米级微构造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
陈晶
许志琴
李旭平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
7
|
地壳俯冲与折返过程的变质作用演化:来自高压-超高压榴辉岩相平衡模拟的证据 |
魏春景
崔莹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1
|
|
|
8
|
超高压榴辉岩流变学研究 |
金振民
章军峰
刘祥文
王璐
|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
9
|
大别山朱家冲高压榴辉岩变质演化特征分析 |
石永红
卜香萍
赵群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
10
|
北大别超高压榴辉岩的快速折返与缓慢冷却过程 |
刘贻灿
古晓锋
李曙光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8
|
|
|
11
|
巴基斯坦喜马拉雅以板块运动速度剥露的超高压榴辉岩 |
王承书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
2007 |
0 |
|
|
12
|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榴辉岩的氦同位素组成及对其形成环境的制约 |
李善芳
李延河
丁悌平
伍宗华
古平等
|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2
|
|
|
13
|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的变质演化——石榴石成分环带及矿物反应结构的证据 |
陈丹玲
孙勇
刘良
张安达
罗金海
王焰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64
|
|
|
14
|
西藏松多榴辉岩变质作用研究 |
张丁丁
张立飞
赵志丹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4
|
|
|
15
|
北秦岭榴辉岩及相关岩石年代学的进一步确定及其对板片俯冲属性的约束 |
陈丹玲
刘良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7
|
|
|
16
|
大别山西段含蓝闪石-蓝晶石榴辉岩的相平衡研究 |
张景森
魏春景
周喜文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9
|
|
|
17
|
大别山双河地区超高压变质岩矿物超微构造的HRTEM研究 |
吴秀玲
孟大维
韩郁菁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
2004 |
4
|
|
|
18
|
大别山双河超高压变质矿物O同位素平衡及其对Sm-Nd和Rb-Sr等时线年龄有效性的制约 |
赵子福
郑永飞
李曙光
龚冰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0 |
|
|
19
|
中大别腹地榴辉岩锆石U-Pb年龄及其类型归属 |
徐旭峰
石永红
林伟
冀文斌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
20
|
榴辉岩中传统地质温压计新解:来自PT视剖面图的证据 |
魏春景
苏香丽
娄玉行
李艳娟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