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缝洞型油藏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如杰
陈利新
+4 位作者
乐平
肖云
王霞
吕远
杨文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9,共10页
高压扩容注水是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高压扩容注水注采过程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基于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模拟不同敏感性参数对高压扩容注水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矿...
高压扩容注水是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高压扩容注水注采过程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基于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模拟不同敏感性参数对高压扩容注水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矿场实例,分析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结果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远端低能型、渗流屏障型和近端小储集体型3类模式,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均可有效动用远端储集体,提高采出程度,渗流屏障型增油效果最优;近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拐点出现时间,远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后的注水难易程度;注水过程的交换指数大于生产过程的交换指数,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效;裂缝闭合压力越小,应力敏感系数越小,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越早,累计产液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拉哈塘油田
缝洞型油藏
高压扩容
注水
注采动态
注水模式
敏感性
流体交换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压注水扩容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的应用——以塔河S1井为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操银香
李柏颉
郭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2期49-53,共5页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质低孔低渗,基本无储油气能力,缝洞为主要储渗空间,但缝洞体空间发育复杂、连通性差,单井钻遇缝洞规模有限。针对常规注水和酸压无法实现远井区高效扩容,导致单井初产高、递减快、采出程度低,开展了高压注水扩容工...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质低孔低渗,基本无储油气能力,缝洞为主要储渗空间,但缝洞体空间发育复杂、连通性差,单井钻遇缝洞规模有限。针对常规注水和酸压无法实现远井区高效扩容,导致单井初产高、递减快、采出程度低,开展了高压注水扩容工艺现场试验,以高压注入水为能量载体,突破孤立缝洞体屏障,实现有效扩容。该工艺在塔河S1井现场试验效果显著,该井前期实施常规注水替油3轮次,效果逐渐变差,生产表现为定容体特征。地震显示井周缝洞体规模大,开展了2轮次高压注水扩容试验,累计注水2.98×10^4 m^3,最大注水压力23 MPa。注水曲线表明,高压注水沟通井周2套缝洞系统,改善了该井的生产状态,周期含水率由45%降至4%,生产压降由29 MPa降至26 MPa,单位压降产液量由201m^3/MPa增至547m^3/MPa。截至目前,已累计增油14721 t。试验表明,高压注水扩容工艺可以实现定容缝洞型碳酸盐岩井的有效扩容,增加单井产量和储量,同时可为降低近井油水界面创造空间条件,延长单井无水采油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远井缝洞系统
注水替油
高压
注水
扩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快速均匀启动技术改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预热效果
被引量:
11
3
作者
石兰香
李秀峦
+2 位作者
马德胜
周游
刘鹏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98,共5页
预热效果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井组的见产速度和生产效果均有直接影响,研究高效的预热方式对提高SAGD开发效果有重要意义。以现场快速均匀启动试验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快速均匀启动技术的高压扩容机理,并优化了快...
预热效果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井组的见产速度和生产效果均有直接影响,研究高效的预热方式对提高SAGD开发效果有重要意义。以现场快速均匀启动试验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快速均匀启动技术的高压扩容机理,并优化了快速均匀启动操作压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注采井间形成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和高含水带,可以加速蒸汽与岩石之间的热对流,从而实现双水平井井间快速均匀热连通;快速均匀启动存在最佳操作压力,该压力与油藏地应力及岩石变形特征相关。进一步结合现场生产动态数据,分析了快速均匀启动技术的实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快速均匀启动井组的预热天数明显减少,预热阶段节省了蒸汽注入量,转生产后早期生产效果有显著提高,对指导稠油油藏SAGD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快速均匀启动
高压扩容
热连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缝洞型油藏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张如杰
陈利新
乐平
肖云
王霞
吕远
杨文明
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东河采油气管理区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轮南采油气管理区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
出处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9,共10页
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区域创新合作项目(20QYCX0028)
中国石油前瞻性基础性技术攻关项目(2021DJ3301)。
文摘
高压扩容注水是缝洞型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方式之一。针对高压扩容注水注采过程认识不清的问题,提出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基于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模拟不同敏感性参数对高压扩容注水和生产过程的影响,并结合哈拉哈塘缝洞型油藏矿场实例,分析了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结果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远端低能型、渗流屏障型和近端小储集体型3类模式,3类高压扩容注水模式均可有效动用远端储集体,提高采出程度,渗流屏障型增油效果最优;近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拐点出现时间,远端储集体大小影响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后的注水难易程度;注水过程的交换指数大于生产过程的交换指数,表明高压扩容注水有效;裂缝闭合压力越小,应力敏感系数越小,注水指示曲线出现拐点越早,累计产液量越高。
关键词
哈拉哈塘油田
缝洞型油藏
高压扩容
注水
注采动态
注水模式
敏感性
流体交换指数
Keywords
Halahatang oilfield
fractured-vuggy reservoir
high-pressure water injection for capacity expansion
injection-production performance
water injection mode
sensitivity
fluid exchange index
分类号
TE344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压注水扩容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的应用——以塔河S1井为例
被引量:
8
2
作者
操银香
李柏颉
郭媛
机构
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出处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年第2期49-53,共5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田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示范工程”(2016ZX05053)。
文摘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基质低孔低渗,基本无储油气能力,缝洞为主要储渗空间,但缝洞体空间发育复杂、连通性差,单井钻遇缝洞规模有限。针对常规注水和酸压无法实现远井区高效扩容,导致单井初产高、递减快、采出程度低,开展了高压注水扩容工艺现场试验,以高压注入水为能量载体,突破孤立缝洞体屏障,实现有效扩容。该工艺在塔河S1井现场试验效果显著,该井前期实施常规注水替油3轮次,效果逐渐变差,生产表现为定容体特征。地震显示井周缝洞体规模大,开展了2轮次高压注水扩容试验,累计注水2.98×10^4 m^3,最大注水压力23 MPa。注水曲线表明,高压注水沟通井周2套缝洞系统,改善了该井的生产状态,周期含水率由45%降至4%,生产压降由29 MPa降至26 MPa,单位压降产液量由201m^3/MPa增至547m^3/MPa。截至目前,已累计增油14721 t。试验表明,高压注水扩容工艺可以实现定容缝洞型碳酸盐岩井的有效扩容,增加单井产量和储量,同时可为降低近井油水界面创造空间条件,延长单井无水采油期。
关键词
碳酸盐岩油藏
远井缝洞系统
注水替油
高压
注水
扩容
Keywords
carbonate reservoir
far-well fractured-vuggy systems
water injection for displacement of oil
high pressure water injection expansion
分类号
TE357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快速均匀启动技术改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预热效果
被引量:
11
3
作者
石兰香
李秀峦
马德胜
周游
刘鹏程
机构
提高石油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出处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4-98,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改善SAGD开发效果技术研究与应用”(2016ZX05012-002)和“稠油、碳酸盐岩和致密油藏开发主体技术与应用潜力”(2016ZX05016-006)
文摘
预热效果对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开发井组的见产速度和生产效果均有直接影响,研究高效的预热方式对提高SAGD开发效果有重要意义。以现场快速均匀启动试验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快速均匀启动技术的高压扩容机理,并优化了快速均匀启动操作压力。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在注采井间形成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和高含水带,可以加速蒸汽与岩石之间的热对流,从而实现双水平井井间快速均匀热连通;快速均匀启动存在最佳操作压力,该压力与油藏地应力及岩石变形特征相关。进一步结合现场生产动态数据,分析了快速均匀启动技术的实施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实施快速均匀启动井组的预热天数明显减少,预热阶段节省了蒸汽注入量,转生产后早期生产效果有显著提高,对指导稠油油藏SAGD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稠油油藏
蒸汽辅助重力泄油
快速均匀启动
高压扩容
热连通
Keywords
heavy oil reservoir
SAGD
fast and uniform start-up
high pressure dilation
thermal connectivity
分类号
TE357.4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缝洞型油藏高压扩容注入动态模型及敏感性分析
张如杰
陈利新
乐平
肖云
王霞
吕远
杨文明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压注水扩容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中的应用——以塔河S1井为例
操银香
李柏颉
郭媛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2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快速均匀启动技术改善蒸汽辅助重力泄油预热效果
石兰香
李秀峦
马德胜
周游
刘鹏程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