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层次特征图谱的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识别模型研究
1
作者 王果 贺建山 +2 位作者 闵永智 何怡刚 郝大宇 《高电压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030-3042,I0036-I0037,共15页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在线监测领域,针对长时间序列特性的电抗器声信号复杂度高、数据维度大、能量分散导致声纹识别模型信息利用率低、鲁棒性和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特征图谱的改进ConvNeXt-T网络声纹识别模型。首先... 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纹在线监测领域,针对长时间序列特性的电抗器声信号复杂度高、数据维度大、能量分散导致声纹识别模型信息利用率低、鲁棒性和识别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层次特征图谱的改进ConvNeXt-T网络声纹识别模型。首先,声信号通过点对称变换和类Gram矩阵图形化的细化频谱转换为时域、频域特征图谱,基于电抗器声纹特性提出50 Hz Gammatone滤波器组生成能量特征图谱;然后引入轻量级CA注意力机制,作为特征图谱自适应融合模块对ConvNeXt-T网络的输入侧进行改进;最后,结合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优越性,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97.82%,较单域图谱提升3.14%,较FCN、RsNet、ApR-IDRSN等对比模型提升6.51%,同时该模型在高斯白噪声、人声和鸟叫声环境中表现出最佳的抗噪性。该模型综合运用高维度多域特征提取方法和图形化降维表征方法,能显著提高特征丰富度和信息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声纹识别 特征图谱 ConvNeXt-T网络 抗噪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疲劳分析与缺陷诊断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高树国 孟令明 +4 位作者 张玉焜 汲胜昌 丘子诚 赵军 邢超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5-222,共8页
高压并联电抗器正常运行期间,其箱体振动导致固体结构件受到交变的机械应力。结构材料的机械强度在长期应力作用下日益降低,从而导致电抗器发生严重缺陷。文中结合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模型和电抗器振动实验,首先获取了电抗器三维模型在... 高压并联电抗器正常运行期间,其箱体振动导致固体结构件受到交变的机械应力。结构材料的机械强度在长期应力作用下日益降低,从而导致电抗器发生严重缺陷。文中结合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模型和电抗器振动实验,首先获取了电抗器三维模型在运行期间的应力分布,以及容易发生机械疲劳的部位。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一台500 kV铁心电抗器的相应部位模拟机械缺陷,对比了不同机械状态下箱壁振动特征,并采用马尔科夫转移场与卷积神经网络对不同机械状态进行识别,各信号通道均达到了较高的识别准确率,为电抗器机械缺陷诊断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机械应力 振动特征 缺陷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及噪声特征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杨帆 张相杰 +3 位作者 王鹏博 罗汉武 李昉 李文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5-736,共12页
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因其铁芯是以铁芯饼与气隙垫块交替堆叠而成的结构特点,导致其运行过程中振动强度远超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易出现振动超标等问题,现有计算方法对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特征还无法准确表征。鉴于此,该文针对1台特高... 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因其铁芯是以铁芯饼与气隙垫块交替堆叠而成的结构特点,导致其运行过程中振动强度远超同电压等级的变压器,易出现振动超标等问题,现有计算方法对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特征还无法准确表征。鉴于此,该文针对1台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铁芯振动机理及产生的噪声进行研究,结合磁-结构-声多场耦合分析,对铁芯所受麦克斯韦力及磁致伸缩力进行仿真计算,将结构场计算结果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后作为载荷激励进而计算由电抗器振动产生的噪声,并单独分析磁致伸缩力和麦克斯韦力对电抗器铁芯振动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抗器运行过程中电抗器铁芯旁轭中部产生的振动最剧烈,电抗器周围产生的噪声最大。对比麦克斯韦力与磁致伸缩力对电抗器铁芯振动的影响发现,同时考虑两个力时铁芯振动小于未考虑磁致伸缩力的情况,证明影响电抗器铁芯振动的两个力存在相互衰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多物理场耦合计算 振动噪声 磁致伸缩 麦克斯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可控型高压并联电抗器控制绕组的匝间保护 被引量:12
4
作者 莫品豪 文继锋 +3 位作者 鲍斌 张晓宇 吕航 顾乔根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05-109,共5页
传统的分级可控型高压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分级可控高抗)保护装置,通过基于磁平衡的差动保护和控制绕组自产零序过流保护反映其控制绕组的匝间短路故障,存在着灵敏性低、速动性差和定值整定困难等不足。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专用于分级... 传统的分级可控型高压并联电抗器(以下简称分级可控高抗)保护装置,通过基于磁平衡的差动保护和控制绕组自产零序过流保护反映其控制绕组的匝间短路故障,存在着灵敏性低、速动性差和定值整定困难等不足。为此,文中提出了一种专用于分级可控高抗控制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保护新方法。它综合利用分级可控高抗的电压、网侧绕组电流和控制绕组电流等电气量,由差动保护检测元件、零序过流检测元件和区外异常检测元件共同构成,既能提高控制绕组匝间短路故障时保护的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又能简化保护定值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匝间保护 分级可控 高压并联电抗器 控制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机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研制 被引量:12
5
作者 屠黎明 苏毅 +4 位作者 于坤山 邹东霞 邹卫华 岳雷 刘建飞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94-98,I0008,共6页
对于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为减少损耗、平衡无功、控制电压,长远看有必要采用可根据输电负荷自动调节容量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介绍了高阻抗原理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研制过程、保护配置和主保护原理,及其与普通高压并联电抗器... 对于长距离特高压输电线路,为减少损耗、平衡无功、控制电压,长远看有必要采用可根据输电负荷自动调节容量的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介绍了高阻抗原理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研制过程、保护配置和主保护原理,及其与普通高压并联电抗器保护的区别。该保护装置已应用于忻州开关站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科研试验示范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 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 微机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级式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控制部分短路判别新原理 被引量:8
6
作者 孙健 周启文 +2 位作者 杨帆 文继锋 方太勋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7-102,146,共7页
介绍了分级式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原理结构,分析了控制部分短路故障对各控制支路的电流的影响,得出短路点所在控制支路及下级控制支路电流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并提出如下保护方案:通过实时采集电流计算流过各辅助电抗器的电流值,分析... 介绍了分级式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的原理结构,分析了控制部分短路故障对各控制支路的电流的影响,得出短路点所在控制支路及下级控制支路电流发生显著变化的结论,并提出如下保护方案:通过实时采集电流计算流过各辅助电抗器的电流值,分析以辅助电抗器的理论电流值作为基础的故障电流定值制定方案,两者比较构成故障电流判据,实现对故障进行判断并判别故障位置的作用。RTDS试验结果反映了此保护具有以下特点:不仅能对控制部分的短路故障进行快速判断,而且能对短路故障发生的位置进行区分,故障判据灵敏、短路故障覆盖范围广且定值易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控高压并联电抗器 控制部分 短路故障 故障位置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线性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岳昊 徐永海 +2 位作者 刘颖英 朱永强 肖湘宁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9-45,共7页
建立精确的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线性模型是对超(特)交流输电系统进行各种仿真分析的基础。基于单相并联电抗器的电磁关系,充分考虑铁心非线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易于仿真实现的单相并联电抗器的非线性模型,它由反映其磁化... 建立精确的高压并联电抗器非线性模型是对超(特)交流输电系统进行各种仿真分析的基础。基于单相并联电抗器的电磁关系,充分考虑铁心非线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谐波分析、易于仿真实现的单相并联电抗器的非线性模型,它由反映其磁化特性的非线性电感与反映其铁心损耗的非线性电阻并联再与漏阻抗串联组成,并且分别引入ir-u和i1-u瞬时特性曲线来求解非线性电感和非线性电阻。结合我国晋东南-南阳-荆门1 000 kV特高压交流输电试验示范工程中的高抗参数在PSCAD/EMTDC中进行了建模和仿真,证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高抗的非线性特性,为进行超(特)高压交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的搭建和对其进行谐波特性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非线性模型 高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带高压并联电抗器线路的行波差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蒋小平 张红菊 +1 位作者 马速良 曹贯强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127,共7页
传统的电流差动保护无法应用于带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行波差动保护方法。首先计算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暂态量,经过相模解耦变换,若得到行波电流模分量,则判断系统发生故障;然后以线路两端初始方向电... 传统的电流差动保护无法应用于带高压并联电抗器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为此提出了一种新的行波差动保护方法。首先计算三相电压、三相电流暂态量,经过相模解耦变换,若得到行波电流模分量,则判断系统发生故障;然后以线路两端初始方向电流行波波头开始数十微秒内的积分作为特征值构成新的保护动作判据,以判别是区内故障还是区外故障。该判据能够有效地躲过系统正常运行和区外故障引起的暂态不平衡差流,同时对区内各种故障都有很高的灵敏度。理论及MATLAB仿真计算表明:该方法动作可靠,速度快,对采样频率、通信系统及计算机技术没有过高的要求,能够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实现,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线路保护 行波差动保护 高压交流输电 高压并联电抗器 相模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铁心叠片规则与流–固耦合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振动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9
作者 律方成 郭佳熠 +3 位作者 程涣超 耿江海 刘雨濛 潘亦睿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2-810,共9页
针对现有计算方法无法准确表征油浸式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叠片规则且未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问题。根据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叠片规则定义了一组叠片坐标系,并构建了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映射,实现了2种坐标系下参数的自由转换。结合电磁... 针对现有计算方法无法准确表征油浸式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叠片规则且未考虑流-固耦合影响的问题。根据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叠片规则定义了一组叠片坐标系,并构建了与空间直角坐标系的映射,实现了2种坐标系下参数的自由转换。结合电磁-机械多场耦合模型,重点分析了铁心与变压器油间的流-固耦合,提出了计及铁心叠片规则与流-固耦合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振动计算方法,填补了具有辐射结构铁心饼的油浸式双柱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振动计算方法的空白。分别分析了铁心饼辐射结构和流-固耦合对电抗器铁心电磁与振动参数的影响,证明了文中所述方法能够提高电抗器铁心振动参数的计算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方法对比分析了典型结构单、双柱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心的电磁与振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单柱式铁心结构的电磁、振动参数分布较双柱式更为均匀,振动性能更为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片坐标系 高压并联电抗器 流-固耦合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惠汕线茅湖变电站解口后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退出运行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彭向阳 陈禾 +2 位作者 梁文进 林春耀 郑彬 《广东电力》 2010年第1期10-15,共6页
广东电网500kV惠汕线经茅湖变电站解口后,原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条件发生改变,加之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变化较快,造成高压并联电抗器故障率较高。为此,对惠汕线惠州、汕头侧高压并联电抗器退出运行展开电磁暂态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高压... 广东电网500kV惠汕线经茅湖变电站解口后,原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配置条件发生改变,加之电网结构和运行方式变化较快,造成高压并联电抗器故障率较高。为此,对惠汕线惠州、汕头侧高压并联电抗器退出运行展开电磁暂态研究,研究内容包括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和退出工况下工频过电压、合闸及单相重合闸操作过电压、潜供电流和恢复电压以及甩负荷操作过电压等,研究结果表明惠州—茅湖—汕头通道原配置高压并联电抗器退出运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高压并联电抗器 电磁暂态 工频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 单相重合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输电线路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器参数选择问题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明良 《陕西电力》 1996年第2期16-21,共6页
文章从设计角度重点论述高压并联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器主要电气参数的选择方法,并结合330千伏电网参数,给出330千伏电抗器中性点小电抗器参数的计算结果。
关键词 高压输电线路 高压并联电抗器 电抗器 参数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驱动的50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过流误报警在线判别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滕予非 冯世林 +5 位作者 张真源 何锐 吴杰 高剑 李熠 张宏图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153,共8页
为提升500 kV并联电抗器在线监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逻辑回归和主成分分析的并联电抗器过流误报警在线判别方法。首先,分析了并联电抗器所在母线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抗支路电流互感器测量误差对过流报警条件概率的影响。其次,定义逻辑回... 为提升500 kV并联电抗器在线监测的准确性,提出了基于逻辑回归和主成分分析的并联电抗器过流误报警在线判别方法。首先,分析了并联电抗器所在母线电压互感器以及电抗支路电流互感器测量误差对过流报警条件概率的影响。其次,定义逻辑回归拟合函数的中心点及不确定域为故障检测的二维关键指标,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生成一维综合指标。最后,通过将检测日综合指标与设备正常运行工况下综合指标进行对比,对检测日过流报警的正确性进行判别。该方法只需使用高压并联电抗器所在母线的电压测量有效值和监控系统所报出的过流报警信号,无需额外增加测量设备。以某实际50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作为算例进行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过流报警 主成分分析 逻辑回归 测量误差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并联电抗器对750kV线路损耗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卓建宗 刘文颖 +3 位作者 刘福潮 但扬清 夏鹏 魏泽田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4-28,共5页
750kV线路普遍配置了大容量高压并联电抗器,但在线损分析时往往忽略高压电抗器对损耗的影响,造成750kV电网线损分析结果误差较大。基于此,建立了计及高压电抗器的750kV线路综合损耗模型,分析了高压电抗器对750kV线路综合损耗的影响机理... 750kV线路普遍配置了大容量高压并联电抗器,但在线损分析时往往忽略高压电抗器对损耗的影响,造成750kV电网线损分析结果误差较大。基于此,建立了计及高压电抗器的750kV线路综合损耗模型,分析了高压电抗器对750kV线路综合损耗的影响机理。高压电抗器接入降低了750kV线路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损耗,但同时高压并联电抗器也产生有功损耗。随着750kV线路传输功率的增加,高压并联电抗器接入后的750kV线路综合损耗率将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规律。在750kV线路电阻损耗和高压电抗器损耗近似相等时,线路综合线损率最低,线路运行经济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750KV线路 线路综合损耗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隙结构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减振技术 被引量:21
14
作者 郭佳熠 耿江海 +3 位作者 律方成 程涣超 牛雷雷 潘亦睿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892-3900,共9页
为解决多气隙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极易超标的问题,该文基于气隙结构的差异性设计研究,提出了含多气隙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减振优化设计方案。首先分析了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的振动机制,指出麦克斯韦力和磁致伸缩力的矢量和是影响铁... 为解决多气隙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极易超标的问题,该文基于气隙结构的差异性设计研究,提出了含多气隙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减振优化设计方案。首先分析了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的振动机制,指出麦克斯韦力和磁致伸缩力的矢量和是影响铁芯振动强度的主要原因。然后通过调节铁芯气隙长度的排布方式,搭建了一系列具有不同气隙结构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真型仿真模型,并采用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计算的方法,系统性地研究了气隙结构对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铁芯气隙结构的变化会影响麦克斯韦力和磁致伸缩力的大小和作用位置,并改变铁芯的表面应力分布,进而影响铁芯的振动强度。最后,为现有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的铁芯设计提供了基于气隙长度差异性排布的减振方案。该文提出的基于气隙结构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减振技术能够使铁芯振动位移均方根值减小5.881%。在不提高特高压并联电抗器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缓解其振动超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减振 气隙结构 麦克斯韦力 磁致伸缩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绝缘局部放电特性与产气规律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颜冰 钱国超 +4 位作者 王科 邹德旭 徐肖伟 李旭东 陈俊生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112,共7页
为研究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绝缘局部放电特性及其产气规律,构建了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绝缘局部放电模型,采用逐步升压法及恒压法,进行了多次试验,采集放电过程中局部放电信号并进行统计特征分析,同时取油样进行油中溶解气体... 为研究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绝缘局部放电特性及其产气规律,构建了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绝缘局部放电模型,采用逐步升压法及恒压法,进行了多次试验,采集放电过程中局部放电信号并进行统计特征分析,同时取油样进行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局部放电统计特征量,可把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绝缘在局部放电加速劣化下绝缘缺陷发展过程分为起始放电阶段、放电发展阶段及邻近击穿阶段;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绝缘局部放电产生的主要特征气体为H_2、CO和CH_4,而C_2H_2、C_2H_4及C_2H_6含量较少;在整个绝缘缺陷发展过程中,各种特征气体含量均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在临近击穿阶段,H_2、CO和CH_4产气含量迅速增加。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持续的局部放电及油中溶解气体监测确定缺陷发展阶段,可为高压并联电抗器运维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浸式高压并联电抗器 匝间绝缘 局部放电 产气规律 逐步升压法 恒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隙结构对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郭佳熠 耿江海 +3 位作者 律方成 赵晓宇 牛雷雷 潘亦睿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1-217,共7页
以气隙个数和气隙位置对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机制的基础上,指出了麦克斯韦力和磁致伸缩力的矢量和是影响铁芯振动强度的主要原因;系统分析了铁芯气隙可能存在的结构型式,搭建... 以气隙个数和气隙位置对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对象,在分析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机制的基础上,指出了麦克斯韦力和磁致伸缩力的矢量和是影响铁芯振动强度的主要原因;系统分析了铁芯气隙可能存在的结构型式,搭建了具有不同气隙个数和气隙位置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的真型仿真模型,并采用多物理场有限元仿真计算的方法,得到了气隙结构对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振动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气隙个数为15~25),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气隙个数越少则振动强度越弱;气隙位置越靠近底轭则振动越强,越靠近铁芯柱3/4高度中心则振动越弱。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特高压并联电抗器铁芯减振设计方案,与现有铁芯设计方案相比该方案能够使铁芯振动位移均方根减小18.9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铁芯 振动 气隙个数 气隙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EEMD算法在高压并联电抗器声信号去噪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果 雷武 +3 位作者 闵永智 万保权 李宝鹏 王毅斌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64-174,共11页
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声信号是准确判定电抗器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在对电抗器声信号现场采集时易受到多种外界噪声的干扰,测量仪器无法有效进行预处理,导致对电抗器运行状态的评估发生误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及最... 高压并联电抗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声信号是准确判定电抗器运行状态的重要依据,在对电抗器声信号现场采集时易受到多种外界噪声的干扰,测量仪器无法有效进行预处理,导致对电抗器运行状态的评估发生误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及最小下限频率截止的改进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高压并联电抗器声信号去噪方法。首先,利用一致性数据融合算法对各声纹传感器进行关联和甄别,剔除失效传感器,确定有效传感器组。其次,选取有效传感器组中的最小下限频率作为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mode function, IMF)的筛选截止条件并进行集合经验模态分解。然后利用相关系数法提取有效的IMF分量。最后对有效IMF分量叠加重构,得到去噪声信号。模拟实验和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去噪效果。通过与传统经验模态分解法(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标准EEMD去噪技术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声信号去噪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频率截止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并联电抗器匝间保护防饱和误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戴飞扬 周泽昕 +3 位作者 李勇 杜丁香 郭雅蓉 柳焕章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93-2000,共8页
高压并联电抗器(high voltage shunt reactor,HVSR)易于在端电压突增的情况下饱和,电气特征上高抗饱和与匝间短路之间较为模糊,传统的基于零序电气量的匝间保护存在误动风险。提出一种新型高抗饱和防误动方法,针对高抗饱和误动问题,构... 高压并联电抗器(high voltage shunt reactor,HVSR)易于在端电压突增的情况下饱和,电气特征上高抗饱和与匝间短路之间较为模糊,传统的基于零序电气量的匝间保护存在误动风险。提出一种新型高抗饱和防误动方法,针对高抗饱和误动问题,构建了基于谐波分量及直流分量的闭锁判据,防止匝间保护在高抗饱和时误动作;同时,为避免所提出的闭锁判据导致匝间保护灵敏度下降,利用高抗在故障及饱和条件下的阻抗特性差异,构建了基于绕组计算电感波动的开放判据,实现了对高抗饱和匝间短路的准确识别,且在高抗匝间短路故障与饱和同时发生时也能可靠开放保护动作。RTDS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串补电容 谐波分量 计算电感 防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动信号总离散频谱的高压并联电抗器健康评估方法 被引量:9
19
作者 朱明 黄勤清 +4 位作者 齐用卡 周克坚 梅杰 周文 张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4-120,共7页
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压并联电抗器健康评估系统,具有振动信号采集、存储、分析,及健康评估等功能。因单一位置振动信号无法全面反映电抗器健康状态且不具备检测拓展性,系统将电抗器表面多路振动信号离散频谱按权重叠加,作为特征向量... 文章设计并实现了一套高压并联电抗器健康评估系统,具有振动信号采集、存储、分析,及健康评估等功能。因单一位置振动信号无法全面反映电抗器健康状态且不具备检测拓展性,系统将电抗器表面多路振动信号离散频谱按权重叠加,作为特征向量输入机器学习模型中,实现了对现场运行的6台某公司750 kV高压并联电抗器的检测和健康状态评估。将基于振动信号总离散频谱的评估结果与油色谱检测法和超声波局放法的实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该方法与上述两种常规检测方法的分析结果保持一致,且状态评估准确率达到100%。因此,基于振动信号的电抗器健康状态评估具有很大的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振动信号 总离散频谱 油色谱检测法 超声波局放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特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噪声仿真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吴书煜 马宏忠 +3 位作者 姜宁 戴锋 朱超 谭风雷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22-127,共6页
为全面研究特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噪声特性及预测大小,考虑电抗器振动噪声产生机理,建立了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电磁-结构-噪声全过程仿真电抗器模型。基于场-路耦合的电磁学理论,采用虚位移原理计算了电抗器电磁力;基于电磁-结构耦合的动... 为全面研究特高压并联电抗器振动噪声特性及预测大小,考虑电抗器振动噪声产生机理,建立了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电磁-结构-噪声全过程仿真电抗器模型。基于场-路耦合的电磁学理论,采用虚位移原理计算了电抗器电磁力;基于电磁-结构耦合的动力学理论,以电磁力为载荷,求取电抗器振动特性与振动速度;基于结构-噪声耦合的声学理论,以电抗器振动速度为载荷,分析了电抗器噪声分布;通过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油箱表面振动信号可反映电抗器内部运行状态,送电瞬间电抗器从暂态过渡到稳态需1.5个电流周期,电抗器振动以100 Hz为主振频率,噪声集中于100 Hz为中心频率的1/3倍频带,最大噪声为83.2 dB。分析研究结果为电抗器的减振降噪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并联电抗器 多物理场耦合 振动 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