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航空润滑油热氧化衰变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立波 郭绍辉 +2 位作者 李术元 宋兰琪 张占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4,共3页
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对ВНИИНП_50_1_4Φ航空润滑油进行热氧化试验 ,应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气相色谱仪 (GC)评价抗氧剂N_苯基_α萘胺(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 ;结果发现在50_1_4Φ润滑油热氧化衰变过程中 ,抗氧剂NPAN质量分... 模拟实际使用条件 ,对ВНИИНП_50_1_4Φ航空润滑油进行热氧化试验 ,应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和气相色谱仪 (GC)评价抗氧剂N_苯基_α萘胺(NPAN)的热氧化衰变程度 ;结果发现在50_1_4Φ润滑油热氧化衰变过程中 ,抗氧剂NPAN质量分数 (w)的对数值与PDSC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氧化诱导期tOIT 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表明PDSC是研究润滑油热氧化衰变程度的理想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航空润滑油 氧化衰变 气相色谱法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氧剂对植物油氧化稳定性影响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评价 被引量:20
2
作者 张雁燕 李久盛 +1 位作者 王大璞 益美蓉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4-17,共4页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VAZ)、2,2’-亚甲基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2246)、苯并三唑(BTZ)和二烷基对苯二胺(DBA)4种抗氧添加剂对菜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锌(VAZ)、2,2’-亚甲基双(4-甲基-6-特丁基苯酚)(2246)、苯并三唑(BTZ)和二烷基对苯二胺(DBA)4种抗氧添加剂对菜子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它们抗氧化作用的大小顺序。另外,根据阿仑尼乌斯公式计算了不同油样氧化反应的活化能,证明了PDSC是一种快速简便评价基础油氧化稳定性的方法,适用于抗氧添加剂配方的设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氧化稳定性 植物油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CMDB推进剂的高压热分解与燃烧性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8
3
作者 任晓宁 李笑江 +1 位作者 刘子如 阴翠梅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47-49,共3页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五种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RDX-CMDB在不同压力下的热分解特征量及其与燃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压力和催化剂对推进剂的PDSC特征量有明显影响,五种配方的第一分解峰和第二分解峰峰温均随着压力增大呈降低趋...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五种含RDX改性双基推进剂RDX-CMDB在不同压力下的热分解特征量及其与燃速的关系。结果表明,压力和催化剂对推进剂的PDSC特征量有明显影响,五种配方的第一分解峰和第二分解峰峰温均随着压力增大呈降低趋势,放热量对分解终始温差的比值(ΔHd/ΔT)均随压力增大而增大,ΔHd/ΔT能更好地表征压力对RDX-CMDB推进剂热分解的影响,ΔHd/ΔT与不同压力下的燃速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 改性双基推进剂 燃速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CMDB推进剂的催化热分解Ⅰ.高压热分解与燃速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谢明召 刘子如 +3 位作者 衡淑云 王晗 张腊莹 赵凤起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64-367,375,共5页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PDSC)研究了一种RDX-CMDB推进剂在所选用燃速催化剂(没食子高铅、对氨基苯甲酸铜和炭黑)作用下的热分解,并对比了纳米和非纳米催化剂对其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和不同复合组成的燃速催化剂对PDSC特征...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PDSC)研究了一种RDX-CMDB推进剂在所选用燃速催化剂(没食子高铅、对氨基苯甲酸铜和炭黑)作用下的热分解,并对比了纳米和非纳米催化剂对其热分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压力和不同复合组成的燃速催化剂对PDSC特征量和RDX的相对放热量有影响;在14MPa压力范围内PDSC的特征量和压力可用一经验方程,通过二元回归与燃速关联。该方程能得到表征压力(压强)和放热速度对燃速的贡献程度的参数,能反映较高压力(8-14MPa)下推进剂燃速的平台效应和不同复合组成的燃速催化剂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PDSC) 分解 燃速 RDX—CMDB推进剂 燃速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力对某些含能材料液态热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艳 陈沛 +2 位作者 刘子如 邱刚 阴翠梅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11-116,共6页
利用常压差示扫描量热 (DSC)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PDSC)的方法研究了HMX、RDX、TEGDN、TMETN、NG、PDADN、DATH、GAP和TNT等含能材料液态热分解时的分解放热焓、分解峰温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压力可以抑制这些含能材料的... 利用常压差示扫描量热 (DSC)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PDSC)的方法研究了HMX、RDX、TEGDN、TMETN、NG、PDADN、DATH、GAP和TNT等含能材料液态热分解时的分解放热焓、分解峰温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压力可以抑制这些含能材料的升华 (挥发 ) ,从而使其分解放热焓增大 ,分解峰温相应发生后移。压力可以使某些含能材料 (如TMETN、TEGDN、PDADN、DATH等 )液态分解时的自催化反应、气相产物之间的二次反应、主侧链竞争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加强 ,并使其分解表观活化能发生变化。含叠氮基 (—N3)的化合物在压力抑制其升华 (挥发 )后 ,分解峰温不再受压力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能材料 分解 常压扫描 DSC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PDSE 压力 燃烧 配方 液态行为 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AP/HTPB推进剂热分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沛 赵凤起 阴翠梅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2-55,共4页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 (PDSC)研究了RDX/AP/HTPB推进剂系列配方的热分解性能 ,发现配方组分的改变对RDX/AP/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有影响 ,突出表现在RDX/AP/HTPB推进剂中RDX分解峰变宽 ,AP放热分解效应增强。推进剂中添加Al粉后 ,RD...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 (PDSC)研究了RDX/AP/HTPB推进剂系列配方的热分解性能 ,发现配方组分的改变对RDX/AP/HTPB推进剂的热分解性能有影响 ,突出表现在RDX/AP/HTPB推进剂中RDX分解峰变宽 ,AP放热分解效应增强。推进剂中添加Al粉后 ,RDX的分解受到抑制 ,而AP的分解却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X AP HTPB 固体推进剂 分解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P对CMDB推进剂燃烧性能及热分解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齐晓飞 严启龙 +1 位作者 王晗 张腊莹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1-454,共4页
用燃速测试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试验,研究了N,N-二硝基哌嗪(DNP)逐渐取代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中的黑索今(RDX)后,对推进剂燃烧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NP的加入减缓了CMDB推进剂中RDX的热分解反应,... 用燃速测试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试验,研究了N,N-二硝基哌嗪(DNP)逐渐取代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中的黑索今(RDX)后,对推进剂燃烧性能和热分解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NP的加入减缓了CMDB推进剂中RDX的热分解反应,使CMDB推进剂燃速降低,压强指数变小,且高压下(12~18MPa)燃速降低幅度更加明显。当DNP含量增加到20%(DN3)时,DNP的放热分解峰从推进剂主分解放热峰中分离出来,此放热峰在9MPa下出现肩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N N-二硝基哌嗪(DNP) 改性双基推进剂(CMDB)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 燃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HMX混合体系的热分解 被引量:6
8
作者 丁黎 赵凤起 刘子如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奥克托今(CL-20/HMX)混合体系在常压及高压下的热分解行为,比较了混合体系在不同压强下的热分解特征,用Ozawa法获得了0.1、1、3 MPa下混合体系中CL-20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讨论了... 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研究了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奥克托今(CL-20/HMX)混合体系在常压及高压下的热分解行为,比较了混合体系在不同压强下的热分解特征,用Ozawa法获得了0.1、1、3 MPa下混合体系中CL-20的热分解动力学参数,讨论了混合体系组分的混合比和压强对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强的增大及HMX含量的增高,CL-20分解表观活化能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 奥克托今 分解动力学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PDSC特征量燃速关系方程的因素
9
作者 衡淑云 刘子如 +3 位作者 谢明召 张腊莹 任晓宁 王晓红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53-556,共4页
分析了燃速催化剂和主要气体产物对燃速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特征量关系方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程的压强因子与压强指数线性相关,RDX-CMDB改性双基推进剂(R系列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影响燃热因子,主要分解气体产物相对量值比与... 分析了燃速催化剂和主要气体产物对燃速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特征量关系方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程的压强因子与压强指数线性相关,RDX-CMDB改性双基推进剂(R系列推进剂)的燃速催化剂影响燃热因子,主要分解气体产物相对量值比与"燃热因子"和"压强因子"有线性关系或有近线性关系。因此,该方程除了可以描述PDSC的特征量与燃速的关系外,还可以描述推进剂的催化剂作用,也可以定量描述气体产物提高燃速和降低压强因子或压强指数的作用,同时通过它还可揭示燃速催化剂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 燃速 燃速催化剂 气体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戊四醇酯热氧化性能及氧化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孔杰 王建华 +1 位作者 尚培华 王晓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0,共10页
将恒温氧化、PDSC测试及氧化动力学计算相结合,分析氧化温度与时间对双季戊四醇酯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的影响规律,研究双季戊四醇酯经历恒温氧化后起始氧化温度、活化能及氧化速率常数的变化,探讨其对不同温度耐受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 将恒温氧化、PDSC测试及氧化动力学计算相结合,分析氧化温度与时间对双季戊四醇酯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的影响规律,研究双季戊四醇酯经历恒温氧化后起始氧化温度、活化能及氧化速率常数的变化,探讨其对不同温度耐受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双季戊四醇酯黏度与酸值的变化符合logistic函数,初始阶段增长缓慢,继而迅速升高并达到最快速率,随后速率逐渐下降;180℃以上的氧化会使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发生显著变化,而低于130℃时其变化趋势十分平缓,能满足冷冻机油的工况要求;180℃以上的高温氧化会使油品起始氧化温度降低,但对活化能、氧化速率常数和氧化半衰期影响较小,因此双季戊四醇酯具备较好的高温氧化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戊四醇酯 高温静态氧化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氧化动力学 氧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热氧化规律及氧化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金孔杰 王建华 +1 位作者 王欣 王晓波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9-67,共9页
对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分别进行不同温度与时间下的恒温氧化,检测其氧化后的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并通过函数拟合得出它们随氧化温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使用PDSC测试被氧化样品的起始氧化温度,并计算活化能、氧化速率常数和氧化半衰期,... 对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分别进行不同温度与时间下的恒温氧化,检测其氧化后的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并通过函数拟合得出它们随氧化温度与时间的变化规律;使用PDSC测试被氧化样品的起始氧化温度,并计算活化能、氧化速率常数和氧化半衰期,得到氧化温度与时间对油品后续氧化安定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油品黏度与酸值的变化规律均近似logistic函数曲线,即起初增长缓慢,随后迅速增长并达到最快速率,最终速率逐渐下降;黏度与酸值函数的拟合参数与氧化温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价与预测油品的氧化行为;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经历不同条件的高温氧化后始终具有较高的黏度指数,并且起始氧化温度和活化能均未发生显著变化,表明其氧化后仍有着优异的黏温性能和氧化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羟甲基丙烷复合酯 恒温氧化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氧化动力学 氧化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CO_2对聚丙烯溶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颋 曹贵平 +3 位作者 刘涛 赵玲 许志美 袁渭康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0-133,共4页
高压CO2对聚丙烯具有塑化作用.高压DSC分析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聚丙烯熔点和熔融焓不断下降,在0~6 MPa范围内熔点下降速率约为0.128 ℃/0.1 MPa.由于受到高压CO2的溶胀作用影响的差异,SEM显示iPP在形貌上未发生明显变化,而rPP则变化明... 高压CO2对聚丙烯具有塑化作用.高压DSC分析表明,随着压力的升高,聚丙烯熔点和熔融焓不断下降,在0~6 MPa范围内熔点下降速率约为0.128 ℃/0.1 MPa.由于受到高压CO2的溶胀作用影响的差异,SEM显示iPP在形貌上未发生明显变化,而rPP则变化明显,甚至因为发泡产生了纳米微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聚丙烯 溶胀 高压扫描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戊四醇复合酯热氧化行为及氧化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金孔杰 王建华 +1 位作者 宋开财 王晓波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28-1034,共7页
将高温氧化、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测试及氧化动力学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季戊四醇复合酯经历不同条件恒温氧化后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的变化,并通过计算实验前后试样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活化能,得出热氧化行为对油品后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实... 将高温氧化、高压示差扫描量热法测试及氧化动力学分析相结合,研究了季戊四醇复合酯经历不同条件恒温氧化后黏度、黏度指数和酸值的变化,并通过计算实验前后试样的起始氧化温度和活化能,得出热氧化行为对油品后续抗氧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油品黏度与酸值的变化规律可用Logistic函数拟合,且拟合参数与温度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油品的后续氧化行为;黏度与酸值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以黏度为x轴、酸值为y轴呈对数函数分布;季戊四醇复合酯经历实验范围内的氧化后,起始氧化温度和活化能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仍具备优异的氧化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复合酯 恒温氧化 高压扫描 氧化安定性 氧化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体厚度对TNT炸药快速烤燃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孙培培 南海 +3 位作者 牛余雷 席鹏 李巍 卢富国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2-435,共4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快速烤燃试验方法,测试厚度为2,4,6 mm梯恩梯(TNT)装药壳体的响应状态,结合TNT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分解特性,研究了厚度对炸药装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快速烤燃试验条件下,壳体厚度由2~6 mm变化时,TNT炸药... 采用自行设计的快速烤燃试验方法,测试厚度为2,4,6 mm梯恩梯(TNT)装药壳体的响应状态,结合TNT的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分解特性,研究了厚度对炸药装药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快速烤燃试验条件下,壳体厚度由2~6 mm变化时,TNT炸药均为爆炸反应等级;壳体厚度变化对TNT炸药响应等级没有显著影响,但炸药装药反应对外做功能力提高;PDSC结果显示,随着环境压力的提高,反应释放热量增大,TNT分解量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梯恩梯(TNT) 快速烤燃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盐消焰剂与TMETN和燃烧催化剂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赵凤起 陈沛 +2 位作者 李上文 阴翠梅 罗阳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 (PDSC)研究了不同钾盐与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 (TMETN )和燃烧催化剂在热分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热分析数据表明 ,钾盐与TMETN和燃烧催化剂Pb Cu CB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在三种钾盐中 ,K3AlF6对催化剂Φ P... 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 (PDSC)研究了不同钾盐与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 (TMETN )和燃烧催化剂在热分解过程中的相互作用。热分析数据表明 ,钾盐与TMETN和燃烧催化剂Pb Cu CB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在三种钾盐中 ,K3AlF6对催化剂Φ Pb分解出活性组分PbO有破坏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三羟甲基乙烷三硝酸酯 TMETN 燃烧催化剂 分解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PDSC 推进剂 消焰剂 相互作用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SC程序升温法的抗氧剂抗氧化能力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唐友云 李剑群 +2 位作者 徐美娟 李进 张大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28-132,共5页
提出一种基于PDSC(高压差示扫描量热)程序升温法的抗氧剂的性能评定及筛选方法。利用PDSC程序升温法,测定不同升温速率下添加不同抗氧剂的基础油的氧化峰峰顶温度,采用Ozawa-Flynn-wall法与Kissinger法计算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对几种... 提出一种基于PDSC(高压差示扫描量热)程序升温法的抗氧剂的性能评定及筛选方法。利用PDSC程序升温法,测定不同升温速率下添加不同抗氧剂的基础油的氧化峰峰顶温度,采用Ozawa-Flynn-wall法与Kissinger法计算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对几种胺型和酚型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DSC程序升温法可以用于评价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胺型抗氧剂可以降低油品活化能,适合做高温抗氧剂,酚型抗氧剂可以提高油品的活化能,适合做低温抗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动力学 抗氧剂 程序升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二烷氧化活化能的简易测定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余彩香 米镇涛 张香文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61-264,共4页
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PDSC)测定航空燃料的主要成分正十二烷的氧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期,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求解Flynn-Wall-Ozawa方程得到正十二烷的氧化活化能Ea分别为154.37和154.56kJ·mol-1,指前因子lgA(min-1)分别为16.60和16.64... 采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PDSC)测定航空燃料的主要成分正十二烷的氧化温度和氧化诱导期,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求解Flynn-Wall-Ozawa方程得到正十二烷的氧化活化能Ea分别为154.37和154.56kJ·mol-1,指前因子lgA(min-1)分别为16.60和16.64,同时应用Arrhenius修正方程计算得到正十二烷的氧化活化能为139.59kJ·mol-1,从化学动力学的角度评价了正十二烷的热安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氧化活化能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PDSC) 正十二烷 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PDSC法监测酯类航空润滑油基础油的高温氧化安定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卞森 费逸伟 +3 位作者 姚婷 杨宏伟 姜会泽 郭峰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5-69,共5页
选用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航空润滑油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高温氧化加速模拟装置,结合理化性能检测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评定,重点考察了高温作用下油样性能及其氧化安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作用温度在180~250℃范围... 选用癸二酸二异辛酯(DIOS)航空润滑油基础油作为研究对象,借助高温氧化加速模拟装置,结合理化性能检测和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评定,重点考察了高温作用下油样性能及其氧化安定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当作用温度在180~250℃范围,油样的运动黏度.ν40由10.99 mm2/s下降到10.59 mm2/s,衰减值为0.40mm2/s,而当作用温度超过250℃后,油样的黏度和酸值都急剧下降,至300℃时黏度值为8.78mm2/s,衰减幅度达到20.62%;酸值由250℃时的1.16mg KOH/g增大至300℃时的12.44mg KOH/g;说明高温,尤其是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的热点温度是导致油品品质变化的主要原因.利用PDSC获取实验油样的起始氧化温度(IOT)和氧化诱导期(OIT),IOT和OIT的变化趋势进一步验证了温度越高,油样的氧化安定性越差;同时,利用Ozawa法和Kissinger法计算了油品氧化的反应活化能及动力参数,与IOT和OIT值评价油品氧化安定性的结果相符,表明从动力学角度评价油样的氧化安定性也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酯类航空润滑油基础油 高温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氧化安定性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块状甲烷水合物分解动力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9
作者 陈强 吴能友 +3 位作者 李彦龙 刘昌岭 孙建业 孟庆国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1-148,共8页
与冷泉相关的块状甲烷水合物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为了了解其分解动力学特征以便于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实验测试了块状甲烷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过程,将分解的吸热效应与分解速度相关联,分析不... 与冷泉相关的块状甲烷水合物是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的重点目标之一。为了了解其分解动力学特征以便于制订合理的开发方案,利用高压差示扫描量热仪实验测试了块状甲烷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过程,将分解的吸热效应与分解速度相关联,分析不同环境下块状甲烷水合物分解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变化特征,然后,基于实验结果采用经典的甲烷水合物分解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不同压力下甲烷水合物分解活化能,进而评价分解表面积、温度、压力和矿化度等因素对甲烷水合物分解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随着压力升高,甲烷水合物分解活化能逐渐增大,在此次实验测试条件下其数值介于27.5~28.5 kJ/mol;②在去离子水溶液中,甲烷水合物的分解瞬时速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分解早中期其累计分解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呈指数函数形式增长,后期则呈缓慢线性增长;③在孔隙水溶液中,甲烷水合物的分解瞬时速度也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但较之于去离子水溶液,孔隙水溶液中甲烷水合物的分解瞬时速度峰值出现的时间较晚,孔隙水溶液矿化度对水合物分解速度的促进作用弱于温度的影响;④对影响去离子水溶液中块状甲烷水合物分解速度的因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结果依次为分解表面积、温度、压力。结论认为,在储层改造的基础上,热激法是块状甲烷水合物开采的合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甲烷水合物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技术 分解动力学 分解速度 分解活化能 储层改造 激法 合理开采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溶性聚倍半硅氧烷提升天然酯绝缘油抗氧化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一晖 罗尧 +3 位作者 黄正勇 王飞鹏 王强 段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854-2863,共10页
天然酯绝缘油是一种可再生的环保液体电介质,已广泛应用于配电变压器。然而,天然酯绝缘油抗氧化性能较差,限制了天然酯绝缘油的应用范围。为了提升天然酯绝缘油的氧化安定性,制备了纳米聚倍半硅氧烷改性的天然酯绝缘油,通过试验和分子... 天然酯绝缘油是一种可再生的环保液体电介质,已广泛应用于配电变压器。然而,天然酯绝缘油抗氧化性能较差,限制了天然酯绝缘油的应用范围。为了提升天然酯绝缘油的氧化安定性,制备了纳米聚倍半硅氧烷改性的天然酯绝缘油,通过试验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聚倍半硅氧烷对于天然酯绝缘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规律。高压差示扫描量热法起始氧化温度试验结果表明:聚倍半硅氧烷可显著提升天然酯绝缘油的氧化安定性。添加剂质量分数为0.25%时,天然酯绝缘油的起始氧化温度达到208℃。计算了不同温度下聚倍半硅氧烷对天然酯绝缘油活化能的影响规律,研究了氧气分子在聚倍半硅氧烷改性天然酯绝缘油中的扩散特性。结果表明:聚倍半硅氧烷可提升天然酯绝缘油分子的氧化稳定性,有效阻止天然酯绝缘油中氧气的扩散,相同温度下氧气的扩散系数最大下降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酯绝缘油 抗氧化性能 聚倍半硅氧烷 分子动力学 扩散 高压差示扫描量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