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高压单芯电缆特殊接地方式及其综合性能分析
1
作者 李露露 李永培 +2 位作者 张明保 王开正 冉强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69-5178,I0078,I0077,共12页
电缆特殊接地用于抑制金属护层感应环流,提升电缆载流量,对承担大容量输送任务的高压单芯电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现行特殊接地方式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电缆特殊接地方式。该接地方式通过解构感应回路平衡,以引入两端接地电阻的新原... 电缆特殊接地用于抑制金属护层感应环流,提升电缆载流量,对承担大容量输送任务的高压单芯电缆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针对现行特殊接地方式的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电缆特殊接地方式。该接地方式通过解构感应回路平衡,以引入两端接地电阻的新原理实现金属护层感应环流抑制。论文就该新型接地方式在短线、长线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提出了6种分段型式,对每种分段型式的感应环流抑制效果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通过IEC法、有限元法验证了其相当的载流量提升性能。同时,讨论了该新型接地方式在经济可靠性、不均匀分段、感应电压及故障应急方面的综合工程性能。结果表明,对比现行单端接地、交叉互联两种传统特殊接地,论文所提出的新型特殊接地方式具有实际应用的优势与潜能,为高压单芯电缆提供了改进的接地方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单芯电缆 金属护层 接地方式 感应环流 载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单芯电缆铝护套下热阻的动态特性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刘刚 周凡 刘毅刚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2-718,共7页
为了掌握电缆铝护套至导体热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电缆铝护套至导体热阻的模型,通过高压单芯电缆阶跃电流温升实验,得到电缆各层在不同稳态下的温度分布,并根据热阻定义,推导电缆各层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阻值及其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为了掌握电缆铝护套至导体热阻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提出了电缆铝护套至导体热阻的模型,通过高压单芯电缆阶跃电流温升实验,得到电缆各层在不同稳态下的温度分布,并根据热阻定义,推导电缆各层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阻值及其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电缆铝护套至导体热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递减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缓,并趋于稳定;单位长度电缆的绝缘层热阻和铝护套至导体热阻分别趋近于0.50 K.m/W和0.55K.m/W,其值比IEC 60287标准计算值分别小0.054 7K.m/W和0.077 1K.m/W;求得铝护套至导体热阻率为3.070K.m/W,比标准值小0.43K.m/W;气隙层热阻值为空气强制对流热阻值和接触热阻值并联之和,其值比标准值小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单芯电缆 热阻模型 热阻率 材料热阻 接触热阻 动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优化包覆层结构的高压单芯电缆暂态热路建模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曾含 王健 +4 位作者 韩卓展 刘顺满 范星辉 聂阳阳 刘刚 《广东电力》 2022年第4期87-95,共9页
为准确计算高压单芯电缆线芯温度,提出将电缆中的绕包层、气隙层、皱纹铝护套层合并为包覆层进行优化热路建模的方法。首先对电缆实际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常规热路建模中电缆同心结构的不合理性,将包覆层分为3层建模引入的误差较大,会降... 为准确计算高压单芯电缆线芯温度,提出将电缆中的绕包层、气隙层、皱纹铝护套层合并为包覆层进行优化热路建模的方法。首先对电缆实际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常规热路建模中电缆同心结构的不合理性,将包覆层分为3层建模引入的误差较大,会降低计算精度;然后提出将3层复杂结构统一化的优化建模方法,其中的热容热阻参数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取;最后通过暂态温升实验并结合有限元仿真,验证了优化建模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采用优化后的暂态热路模型以及计算出的包覆层热阻热容参数计算电缆导体温度时,绝对误差的最大值由16.4℃降至2.7℃,相对误差最大值由24.06%降至4.45%,显著提高了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单芯电缆 暂态热路模型 优化建模 有限元仿真 包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止高压单芯电缆外护套故障的一些对策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进 刘军 吴华喜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7-98,共2页
针对高压单芯电缆线路中一种常见且较难处理的缺陷外护套故障 ,根据实践经验 ,从工程设计、施工。
关键词 高压单芯电缆 外护套 故障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运专线10kV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李文豪 崔校玉 +1 位作者 陈维荣 林德福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42,共4页
研究目的:石太客运专线建设中,10kV电力贯通线大部分采用高压单芯电缆。考虑到电气化铁路沿线不同电气回路的影响,对单相回路、三相回路的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进行研究,并根据GB50217--2007的要求,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 研究目的:石太客运专线建设中,10kV电力贯通线大部分采用高压单芯电缆。考虑到电气化铁路沿线不同电气回路的影响,对单相回路、三相回路的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压进行研究,并根据GB50217--2007的要求,对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进行计算,通过分析和比选不同的电缆金属护套接地方式,提出电缆敷设方式和金属护套接地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结论:通过研究,三相电力贯通线单芯电缆宜采用正三角形布置,计算单芯电缆金属护套感应电动势时,接触网电流的影响不可忽略。通过对单芯电缆接地方式的研究,电缆金属护套不宜两端直接接地;电缆长度小于2km时,采取一端直接接地、另一端保护接地方式;电缆长度为2—4km时,采取电缆中间接地、两端保护接地方式;电缆长度大于4km时,采取金属护套交叉互联接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运专线 高压单芯电缆 感应电压 金属护套 接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负荷变动下高压电缆输电线路线芯温度的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雷成华 吴晓强 +1 位作者 蔡宝龙 刘刚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6-39,共4页
为研究应急负荷变动下高压单芯电缆的线芯温度响应特性,建立了应急负荷变动下高压单芯电缆线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梯度函数,以110 kV交联聚乙烯单芯电缆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水中敷设、空气中敷设、土壤中直埋的3种条件下高压单芯电缆应急负... 为研究应急负荷变动下高压单芯电缆的线芯温度响应特性,建立了应急负荷变动下高压单芯电缆线芯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梯度函数,以110 kV交联聚乙烯单芯电缆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水中敷设、空气中敷设、土壤中直埋的3种条件下高压单芯电缆应急负荷变动的温升试验。结果表明:当高压电缆负荷发生应急变动时,线芯温度随时间的梯度变化受环境影响很大,其中空气敷设电缆线芯温度的变化梯度最大,水中敷设电缆线芯温度变化梯度最小,土壤敷设电缆线芯温度变化梯度介于前两者之间。在3种敷设条件下,电缆线芯温度的梯度变化都随应急变动负荷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单芯电缆 应急负荷 温度梯度 敷设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kV电缆护层连接方式对护层过电压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陈姝敏 杨兰均 +2 位作者 张乔根 苏宏波 李云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7-39,共3页
针对某建成电缆线路的护层保护器在单相接地短路情况下发生爆炸的事故,计算单相接地短路时某110kV线路三相单芯电缆线路的护层过电压。讨论了不同护层保护方式对单相接地短路情况下护层感应电压的影响。计算发现,护层连接方式改变时,护... 针对某建成电缆线路的护层保护器在单相接地短路情况下发生爆炸的事故,计算单相接地短路时某110kV线路三相单芯电缆线路的护层过电压。讨论了不同护层保护方式对单相接地短路情况下护层感应电压的影响。计算发现,护层连接方式改变时,护层感应电压的幅值和沿电缆分布有很大改变。采用加回流线的保护措施以后,能使最危险点的护层工频过电压从7 kV降低至<3 k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单芯电缆 电缆护层 护层感应过电压 过电压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电缆参量差异对其载流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陈飞 李征 +3 位作者 孙义 卞荣 徐世泽 李江涛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7-233,共7页
为研究并联电缆参量差异对其载流分配的影响,以220 kV同相2根并联高压单芯电缆为例,并利用Carson?Clem公式计算了不同空间、相序排列下,并联电缆参量存在差异状况下,电缆群的载流分配比例。结果表明,线芯电阻率差异与并联不平衡度之间... 为研究并联电缆参量差异对其载流分配的影响,以220 kV同相2根并联高压单芯电缆为例,并利用Carson?Clem公式计算了不同空间、相序排列下,并联电缆参量存在差异状况下,电缆群的载流分配比例。结果表明,线芯电阻率差异与并联不平衡度之间成线性关系,当差异状况可与一路线芯为铜、另一路为铝的情形相比拟时,与无差异状况相比,并联不平衡度普遍提升2%左右;绝缘层厚度差异几乎不影响并联电缆载流分配,但厚度增大可适当降低护套感应电压;而绝缘层介电常数、中间接头及终端头阻抗、土壤电阻率等参量存在差异时,并联电缆的载流分配结果几乎不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单芯电缆 同相并联 参量差异 电流分配 不平衡度 感应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0kV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接地电流的计算与应用 被引量:60
9
作者 杜伯学 李忠磊 +1 位作者 张锴 王立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34-1039,共6页
单芯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流过大会导致其护套上产生大量附加损耗,降低电缆载流量,缩短电缆使用寿命。为此,针对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下的220kV交联聚乙烯(XLPE)单芯高压电缆工程,建立了单芯电缆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下接地电流的数学计算模型... 单芯高压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电流过大会导致其护套上产生大量附加损耗,降低电缆载流量,缩短电缆使用寿命。为此,针对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下的220kV交联聚乙烯(XLPE)单芯高压电缆工程,建立了单芯电缆交叉互联接地方式下接地电流的数学计算模型,分析了单芯高压电缆接地电流与其排列方式及其负载电流之间的关系,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结果表明该计算程序能准确得到实际电流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接地电流的220kV XLPE电力电缆运行状态的辅助分析:通过分析接地电流计算值与测量值之间差值的大小,可以判断电缆接地系统是否存在缺陷或故障隐患。若2者相差较小,则表明系统运行正常;若2者差值>10%,则可判定系统存在缺陷或出现故障。研究结果为高压电缆运行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芯高压电力电缆 交联聚乙烯 交叉互联 接地电流 数学模型 计算程序 运行状态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