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压流体注入诱发断层失稳模拟实验平台建设与应用
1
作者 孙峰 贾朋 +2 位作者 张毅 张旭东 薛世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6-182,共7页
文章设计搭建了高压流体注入诱发断层失稳模拟实验平台,实现了地应力、高压流体的组合加载,同步监测采集了典型岩样应变、流体压力及声发射等物理量的协同响应数据。该平台还可用于深部能源开发多物理场耦合特征研究。该实验直观展示了... 文章设计搭建了高压流体注入诱发断层失稳模拟实验平台,实现了地应力、高压流体的组合加载,同步监测采集了典型岩样应变、流体压力及声发射等物理量的协同响应数据。该平台还可用于深部能源开发多物理场耦合特征研究。该实验直观展示了高压流体影响下断层的活动响应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数值仿真实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工程问题的理解,训练了学生多物理场监测仪器操作、科学问题分析及实践创新综合能力,实现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践、学术研究的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流体注入 断层失稳 多物理场耦合 岩石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束注入器用串联高压缓冲器优化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程德胜 李格 +2 位作者 谢飞 袁红文 付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0-255,共6页
为了优化中性束注入器(NBI)用高压缓冲器的布局,分析了缓冲器结构设计参数和缓冲器性能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等效电路仿真模型修正了缓冲器放电峰值电流经验公式,得到了不同激励信号下串联高压缓冲器在高频脉冲放电情况下的特性,最后,在高... 为了优化中性束注入器(NBI)用高压缓冲器的布局,分析了缓冲器结构设计参数和缓冲器性能的相互关系,并通过等效电路仿真模型修正了缓冲器放电峰值电流经验公式,得到了不同激励信号下串联高压缓冲器在高频脉冲放电情况下的特性,最后,在高压缓冲器理论分析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对设计的非晶缓冲器和Deltmax缓冲器串联高压测试件进行了短路放电测试,得到了短路放电瞬间串联缓冲器的分压和回路的放电电流。放电实验结果表明,黑色非晶缓冲器感应电压频率响应比较快,Deltmax缓冲器可以消耗更多的故障电流能量,非晶缓冲器和Deltmax缓冲器这2种不同直流缓冲器的串联能够有效地抑制高压直流故障短路电流并吸收故障电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束注入 NBI 离子源 高压缓冲器 串联 分布电容 放电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高压缓冲器的研制 被引量:13
3
作者 曹亮 李格 王海田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69-1274,共6页
铁心缓冲器(core snubber)是中性束加热高压电源中最常用的一种抑制短路电流的装置,也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EAST)的中性束注入器在高压打火故障时免于损坏的重要保障。为了研究所选铁心在高频脉冲放电情况下的特... 铁心缓冲器(core snubber)是中性束加热高压电源中最常用的一种抑制短路电流的装置,也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超导托卡马克聚变实验装置(EAST)的中性束注入器在高压打火故障时免于损坏的重要保障。为了研究所选铁心在高频脉冲放电情况下的特性,给设计提供依据,对测试件进行了短路放电测试。利用测量的电压电流得到了铁心的B-H曲线,并对有无偏置电流进行了比较;根据实验得到的参数设计了100 kV电源缓冲器,最后通过仿真对该设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装置中加入偏置电流后,可大大增加铁心磁通密度的变化幅度,起到增加铁心利用率的目的。设计得到的缓冲器可以将短路电流限制在预设的300 A之内。该电磁计算和高频放电测试得到的数据可为缓冲器设计提供参考,并可进一步为高压直流电网短路缓冲设计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缓冲器 B-H曲线 磁开关 放电实验 中性束注入 高压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储层孔隙连通性表征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董庆浩 熊生春 +6 位作者 赵庆 沈瑞 孙文臣 徐蕾 杨航 王果 苏合英 《应用化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40-2745,2751,共7页
页岩油气储层通常具有复杂的孔隙网络系统,其孔隙连通性对于油气的流动起着重要作用。储层的孔隙连通性可与渗透率、孔隙度、可动流体百分数等参数共同作为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介绍了4种表征储层孔隙连通性的方法:重复高压压汞实验、... 页岩油气储层通常具有复杂的孔隙网络系统,其孔隙连通性对于油气的流动起着重要作用。储层的孔隙连通性可与渗透率、孔隙度、可动流体百分数等参数共同作为储层评价的重要参数。介绍了4种表征储层孔隙连通性的方法:重复高压压汞实验、高压伍德合金注入实验、对比匹配小角中子散射实验以及核磁共振-自发渗吸实验。此外调研了几种方法的应用现状,有助于了解不同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为页岩油气储层的微观孔隙表征提供参考,能够更全面地理解页岩油气储层的孔隙连通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连通性 重复高压压汞 核磁共振实验 渗吸实验 高压伍德合金注入实验 对比匹配小角中子散射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