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5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砷中药复方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临床研究
1
作者 靳楠 毛悦 +5 位作者 吕妍 陈卓 王德秀 刘为易 刘驰 唐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6期160-166,共7页
目的分析含砷中药复方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的疗效,为HR-MD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使用含砷中药复方治疗HR-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的病历... 目的分析含砷中药复方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HR-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的疗效,为HR-MDS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使用含砷中药复方治疗HR-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的病历资料,将患者分为含砷中药复方联合去甲基化药物(HMAs)治疗组与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组,分别评估整体与2组临床疗效,其中包括总有效率(ORR),中位总生存期(OS),1、2、3年生存率,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2、3年无进展生存率。结果200例HR-MDS患者中,68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治疗,132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ORR为30%,治疗后HR-MDS的中位OS为4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60.4%和50.2%,中位PFS为15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7.8%、28.8%和18.2%。68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治疗者,ORR为44.1%,治疗后HR-MDS中位OS为42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4%、75.6%和61.9%,中位PFS为24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4.3%、48.5%和35.2%。132例接受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者,ORR为26.5%,其中治疗后HR-MDS高危组的ORR为33.3%,治疗后HR-MDS极高危组的ORR为13.3%,2组OR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治疗后HR-MDS的中位OS为29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8.6%、54.1%和45.1%,中位PFS为13个月,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54.1%、28.2%和12.9%。结论含砷中药复方联合HMAs的方案可显著延长HR-MDS生存期、延缓疾病进程;含砷中药复方联合雄激素治疗HR-MDS效果虽不及联合HMAs,但OS和PFS显著高于历史对照,是部分不能耐受HMAs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砷中药复方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回顾性研究 临床疗效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真实世界研究
2
作者 刘健 李芮 +6 位作者 杨秀鹏 王洪志 许勇钢 陈卓 王德秀 肖海燕 唐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9期145-151,共7页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中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的血常规指标、骨髓指标表现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病房162例较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 目的 探索真实世界中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的血常规指标、骨髓指标表现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2年9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血液科病房162例较高危MDS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血常规指标、骨髓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62例较高危MDS患者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体有效率为48.8%。当较高危MDS患者年龄<70岁、应用补肾解毒化瘀法联合化疗治疗时,更易获得疗效(P<0.05)。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后,较高危MDS患者血小板(PL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无效组的PLT水平提高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有效组患者血红蛋白(HGB)水平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较高危MDS患者的骨髓粒系占比、巨核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 含砷中药复方为主的补肾解毒化瘀法治疗较高危MDS,能够提高患者的HGB含量、PLT水平,提高患者骨髓粒系占比、巨核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比例,且对于降低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即去甲基化方面也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实世界 补肾解毒化瘀法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常规 骨髓细胞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地西他滨或阿扎胞苷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的对比研究
3
作者 武少雄 党惠兵 +1 位作者 林晓媛 王波涛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1期2433-2435,2528,共4页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分别联合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与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 目的:比较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分别联合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与地西他滨(Decitabine,D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期间于本院进行诊治的128例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VD组和VA组,各64例。两组患者均口服VEN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VD组联合静脉滴注DAC,VA组联合皮下注射AZA。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生化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VA组的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mission rate,ORR)明显高于VD组(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的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小板(Platelet coun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以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升高,骨髓原始细胞比例(Non erythroid cell,NEC)均明显降低,且VA组的上述血生化指标明显高于VD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VEN联合DAC治疗相比,VEN联合AZA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高危MDS患者的血生化指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地西他滨 阿扎胞苷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翟立富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8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新泰人民医院(齐鲁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中高危MDS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他滨... 目的:探讨应用阿扎胞苷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5月新泰人民医院(齐鲁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中高危MDS患者80例,按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他滨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扎胞苷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疾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骨髓有核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中高危MDS患者治疗时应用阿扎胞苷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有利于控制病情,改善患者血常规指标,且安全可靠,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扎胞苷 老年患者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超高龄伴TP53突变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郭秋月 高文欣 +4 位作者 陈卓 王德秀 周庆兵 刘驰 李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9期183-187,共5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髓系肿瘤性疾病,其伴原始细胞增多亚型及伴肿瘤蛋白53(TP53)基因突变均与高危疾病预后分层相关,其中TP53基因突变还与治疗耐药相关。高龄MDS患者的器官功能下降,合并症多,移植不可...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髓系肿瘤性疾病,其伴原始细胞增多亚型及伴肿瘤蛋白53(TP53)基因突变均与高危疾病预后分层相关,其中TP53基因突变还与治疗耐药相关。高龄MDS患者的器官功能下降,合并症多,移植不可行,且多数不能耐受化疗、去甲基化药物治疗。患者为超高龄男性,确诊MDS伴原始细胞增多Ⅰ型,初诊时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且需输血支持,修订版国际预后评分系统极高危,伴TP53基因突变。与同类患者比较,应用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后中位生存期延长,血象三系有不同程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未发生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耐受性良好,达到高龄MDS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治疗目标。本文回顾患者病历资料及应用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治疗过程,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高龄MDS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相关基因突变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高龄或超高龄预后不良MDS患者的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高龄 肿瘤蛋白53基因突变 含砷中药青黄散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
6
作者 陈建玲 杨洋 胡宝花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769-3773,共5页
目的 回顾性研究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高危M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1∶1配对原则将60例分为两组,给予阿扎胞苷治疗的30例... 目的 回顾性研究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2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高危MD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1∶1配对原则将60例分为两组,给予阿扎胞苷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给予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的30例为研究组。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血小板(PLT)恢复时间、PLT悬液输注量、疲劳状态评分及免疫调控因子[β2微球蛋白(β2-MG)、白细胞介素-10(IL-10)、T细胞免疫球蛋白3(TIM-3)]水平。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PLT恢复时间、PLT悬液输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3个疗程后研究组疲劳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3疗程后研究组TIM-3、IL-10、β2-M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维奈克拉联合阿扎胞苷治疗高危MDS的效果较好,可控制病情发展,缓解疲劳状态,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阿扎胞苷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疲劳 T细胞免疫球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阿扎胞苷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唐琳洁 罗泉芳 +1 位作者 朱世为 王薇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9期43-45,共3页
目的:分析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采用地西他滨、阿扎胞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高危MDS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阿扎胞苷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 目的:分析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采用地西他滨、阿扎胞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1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收治的高危MDS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阿扎胞苷治疗,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生存质量、血常规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为5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生存率为85.7%(12/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3%(9/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阿扎胞苷相比,采用地西他滨治疗高危MDS的效果更加理想,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临床在进行药物选择时,需根据患者病情慎重考虑,保障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地西他滨 阿扎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C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祁妙华 赵孟霞 李坤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3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使用地西他滨(DAC)联合CAG(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高危M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CAG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使用地西他滨(DAC)联合CAG(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高危MD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CAG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DAC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受损、呼吸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血红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白细胞(7.32±0.94)×109/L和血小板(395.17±60.38)×109/L均高于对照组的(6.71±0.72)×109/L、(275.18±53.76)×109/L,血红蛋白(65.47±6.52)g/L低于对照组的(77.21±7.63)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肝功能受损、呼吸系统反应、消化系统反应、泌尿系统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00%、16.00%、40.00%、48.00%、16.00%,与对照组的28.00%、20.00%、44.00%、56.00%、12.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用CAG方案,DAC联合CAG方案治疗高危MDS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效果,优化血常规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低,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阿克拉霉素 阿糖胞苷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方案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6
9
作者 孟文俊 徐昕 +2 位作者 戴秋新 杨建刚 秦茹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初治MDS患者36例,其中采用CAG方案[即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例(观察组),标准化疗方案16例(对照组),均用一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初治MDS患者36例,其中采用CAG方案[即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20例(观察组),标准化疗方案16例(对照组),均用一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75.0%、相关病死率5.0%,对照组分别为62.5%、12.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其不良反应轻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CAG方案治疗中高危MDS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CAG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志刚 梁亮 +3 位作者 吴东红 吴国才 李庆华 熊丹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4期1044-1045,共2页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唐元艳 熊涛 +5 位作者 梁艳 刘敏 余卓君 刘荟敏 张利铭 黄知平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9期1731-1733,共3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获得性克隆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生理改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其基本临床特征是骨髓中造血细胞有发育异常的形态学表现和外周血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获得性克隆性疾病,其特征性病理生理改变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和无效造血,其基本临床特征是骨髓中造血细胞有发育异常的形态学表现和外周血细胞减少以及易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genousleukemia,AML)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治疗结果 地西他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建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6期90-90,92,共2页
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CAG方案治疗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和11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有效率56.25%,出现骨髓抑制不良反... 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CAG方案治疗1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和11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有效率56.25%,出现骨髓抑制不良反应率87.5%;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治疗有效率100%。随访10个月、18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76.29±12.36)%、(41.28±6.57)%。骨髓抑制率81.9%。结论:对急性髓性白血病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使用CAG方案治疗有效,虽然有轻微不良反应,但患者均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G方案 急性髓系白血病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常炳庆 郭轶先 +3 位作者 赵弘 兰晓曦 苏力 孙婉玲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8期776-779,792,共5页
目的研究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血液科于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9例接受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的中高危... 目的研究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老年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MDS)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血液科于2014年7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收治的,19例接受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的中高危MDS患者,分析年龄因素(年龄≥65岁/<65岁)对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结果入组患者接受了81个周期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的方案治疗,其中老年患者(年龄≥65岁)8例,接受了26周期治疗。老年患者在改变疾病自然病程反应、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及血液学改善-红细胞反应(HI-erythroid, HI-E)疗效均显著低于年龄<65岁患者(P分别为0.024、0.045、0.024)。其他的疗效、治疗后感染的发生率及Ⅲ-Ⅳ/Ⅳ级骨髓抑制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骨髓抑制的发生率无显著增加。结论老年中高危MDS患者应用含超小剂量地西他滨方案治疗,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剂量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年患者 高危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胞苷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佩 董照 杨艳敏 《安徽医学》 2022年第10期1126-1130,共5页
目的研究阿扎胞苷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邢台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中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 目的研究阿扎胞苷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邢台市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100例中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研究组行阿扎胞苷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21 d为1个疗程,干预3个疗程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患者铁蛋白、维生素B_(12)与叶酸水平,p15、SOCS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以及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感染、恶心呕吐等)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81.25%)高于对照组(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铁蛋白、维生素B_(12)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叶酸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15(2.00%)、SOCS1(4.00%)基因甲基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4.00%比1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16.00%)低于对照组(18.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扎胞苷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有助于提高中高危MDS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生存状态,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扎胞苷 小剂量阿糖胞苷 免疫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亚丽 郭荣 +4 位作者 李英梅 孙慧 孙玲 谢新生 姜中兴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4期667-668,共2页
目的对比性分析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MDS患者6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 目的对比性分析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MDS患者61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29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减低剂量地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用预激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恶心呕吐、心功能异常和肝肾功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低剂量地西他滨可有效治疗中高危MDS,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预激方案,患者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崔海燕 刘泽林 +3 位作者 金梦迪 王淡瑜 刘黎琼 钟楠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186-188,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中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阿扎胞苷治疗。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后造血指标、生存时间、生存率。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中高危M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阿扎胞苷治疗。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治疗前后造血指标、生存时间、生存率。结果30例患者中,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17例、未缓解7例,治疗有效率为76.67%。毒副反应包括骨髓抑制、感染、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其中,骨髓抑制:0度14例(46.67%)、Ⅰ度8例(26.67%)、Ⅱ度6例(20.00%)、Ⅲ度2例(6.67%)、Ⅳ度0例;感染:0度18例(60.00%)、Ⅰ度9例(30.00%)、Ⅱ度3例(10.00%)、Ⅲ度0例、Ⅳ度0例;恶心呕吐:0度25例(83.33%)、Ⅰ度5例(16.67%)、Ⅱ度0例、Ⅲ度0例、Ⅳ度0例;肝功能损害:0度29例(96.67%)、Ⅰ度1例(3.33%)、Ⅱ度0例、Ⅲ度0例、Ⅳ度0例。30例患者治疗后的铁蛋白为(228.45±73.12)μg/L、维生素B12为(474.31±90.12)pg/L、叶酸为(5.04±1.49)mg/L,均低于治疗前的(544.63±97.28)μg/L、(648.57±142.65)pg/L、(7.02±2.1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的生存时间为(16.91±3.28)个月、2年生存率为43.33%(13/30)。结论阿扎胞苷对中高危MDS的临床疗效较好,可延长生存时间,毒副反应相对较低,能提高机体造血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扎胞苷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G与CAG预激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芳侠 白菊 +12 位作者 何爱丽 张王刚 曹星梅 陈银霞 刘捷 赵万红 马肖容 杨云 王剑利 张鹏宇 古流芳 雷博 王瑾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77-280,共4页
目的比较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小剂量预激化疗方案(HAG方案)与阿克拉霉素(aclacinomycin)、Ara-c联合G-CSF的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目的比较高三尖杉酯碱(HHT)、阿糖胞苷(Ara-c)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小剂量预激化疗方案(HAG方案)与阿克拉霉素(aclacinomycin)、Ara-c联合G-CSF的CAG方案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 52例初诊的高危MDS患者入选HAG方案组,50例初诊的高危MDS患者入选CAG组。1个疗程后初步评价疗效,未缓解者进行第2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①HAG组2疗程后共25例获完全缓解(CR)(48.1%),11例获部分缓解(PR)(21.2%),总有效率69.2%。CAG组2疗程后23例获CR(46.0%),9例获PR(18.0%),总有效率64.0%。经统计学检验,HAG与CAG方案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②HAG组在诱导治疗期间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比例为53.8%(28例),平均持续时间4 d,血小板〈20×10^9/L的比例为34.6%(18例),平均持续时间5 d;CAG组诱导治疗期间发生粒细胞缺乏的比例为58.0%(29例),平均持续时间6 d,血小板〈20×10^9/L的比例为38.0%(19例),平均持续时间7 d。结论 HAG及CAG预激方案治疗高危MDS均能取得较高的缓解率,HAG预激方案骨髓抑制较轻,临床应用较为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预激 高三尖杉酯碱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利度胺联合LD-Ar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7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闫轶鹏 贺立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7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及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研究高危MDS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LD-Arac10~15mg/m2,每12h1次皮下注射,15~21天1疗程,间隔10~15天重复。沙利度胺100... 目的观察沙利度胺及小剂量阿糖胞苷(LD-Arac)治疗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研究高危MDS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应用LD-Arac10~15mg/m2,每12h1次皮下注射,15~21天1疗程,间隔10~15天重复。沙利度胺100mg·d-1,早、晚2次口服,无严重副作用者每周递增50mg·d-1,最大剂量300mg·d-1。结果完全缓解12例(44%),部分缓解6例(22%),3例进步,6例无效,总有效率66%。9例(33%)在治疗中转化为急性白血病。结论LD-Arac和沙利度胺治疗高危MDS确有明显疗效,无严重骨髓抑制,无感染及出血,明显改善高危MDS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阿糖胞苷 沙利度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治疗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芳芳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4期93-95,共3页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DAC)联合预激方案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MDS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患者34例、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DAC联合...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DAC)联合预激方案对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MDS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患者34例、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DAC联合预激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预激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生存情况,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2、叶酸浓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死亡率行χ^(2)检验,两组中位生存期、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2、叶酸浓度差异行独立、配对t检验。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高于对照组(34.38%,P<0.05);观察组患者的死亡人数为9例(26.47%),小于对照组[16例(50.00%),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16.38±3.82)个月,对照组为(11.00±4.72)个月,前者较长(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铁蛋白、维生素B2、叶酸浓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参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AC联合预激方案治疗能够有效缓解MDS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抑制细胞的恶性繁殖,对MDS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与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选择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志坚 《循证医学》 CSCD 2015年第2期68-70,共3页
所谓较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指按MDS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nternationalPrognosticSconngSystem,IPSS)中危-2和高危患者。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