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扎根理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梦迪 皋文君 +3 位作者 陈梦霞 黄小榕 于冰 张玲娟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4-19,共6页
目的 探索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的类型、特征和形成机制,构建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模型。方法 2024年3-6月,采用理论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所三甲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的22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及9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化访... 目的 探索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的类型、特征和形成机制,构建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模型。方法 2024年3-6月,采用理论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所三甲医院脑血管病中心的22例脑卒中高危人群及9名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采用程序性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持续比较。结果 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模型是情境因素、主体特征、外部支持和健康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分为正向惯性行为、主动投入行为、调整适应行为3种行为类型,并表现出自发性、积极性、持久性、前瞻性4个行为特征。结论 该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的类型、特征和形成机制,为后续特异性测量工具的开发及行为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高危人群 主动健康行为 正向惯性行为 主动投入行为 调整适应行为 扎根理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检验
2
作者 王梦迪 皋文君 +4 位作者 陈梦霞 张静文 黄小榕 于冰 张玲娟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58,共4页
目的 编制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基于前期构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通过文献回顾、质性研究、专家函询和认知性访谈形成量表初稿。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75例... 目的 编制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量表,并进行信效度检验。方法 基于前期构建的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概念框架,通过文献回顾、质性研究、专家函询和认知性访谈形成量表初稿。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575例脑卒中高危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对量表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结果 量表包含日常习惯、症状警觉、疾病预防、健康责任、跨越障碍、信息甄别6个维度,共31个条目;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拟合指数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65;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6;效标关联效度为0.792;重测信度为0.756;折半信度为0.866。结论 脑卒中高危人群主动健康行为量表信效度较好,可用于评估脑卒中高危人群的主动健康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高危人群 主动健康行为 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2年某地暗娼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庆伟 丁坚强 刘巨敏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某地暗娼(FSWs)艾滋病(AIDS)哨点监测结果,为该地今后工作指引方向。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利用描述性研究比较历年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标,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暗娼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 目的 分析2020—2022年某地暗娼(FSWs)艾滋病(AIDS)哨点监测结果,为该地今后工作指引方向。方法 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利用描述性研究比较历年高危行为干预工作指标,利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暗娼高危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 1200名暗娼艾滋病防控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83%。2020—2022年该人群HIV检测意愿呈下降趋势(P<0.05),接受艾滋病宣传和咨询及同伴教育呈上升趋势,各年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呈上升趋势。该人群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的检出比例较低,愿意接受宣传和咨询(OR=1.945,95%CI:1.274~2.971)、来本地时间(OR=0.668,95%CI:0.454~0.983)、知晓安全套的防控作用(OR=9.390,95%CI:3.848~22.914)等自变量是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结论 该地高危行为干预工作重点应转向提升暗娼人群的安全套推广使用工作上来,重点提升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咨询教育和安全套防控作用知晓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娼 艾滋病 高危行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的健康干预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红 邹继华 +5 位作者 黎晓艳 郑晶琎 陈飞燕 刘翀 高井全 陶然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健康干预对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及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影响。方法将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按照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 目的探讨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健康干预对社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及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影响。方法将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按照社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6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依据福格行为模型从动机、能力和提示3个关键要素进行健康干预6个月并随访3个月。在干预前、干预后和随访后对两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用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60人、干预组57人完成干预及随访。干预及随访后,干预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用药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院前延迟行为意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福格行为模型的健康干预有利于提高社区不良心脏事件高危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和用药依从性,降低院前延迟行为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高危人群 福格行为模型 健康干预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院前延迟 就医行为意向 服药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慧妮 倪晓燕 +2 位作者 王莹鑫 郭紫芬 王琴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2,共6页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3年2-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衡阳市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0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 目的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健康促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订有效干预方案提供理论参考。方法2023年2-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衡阳市4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00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电子健康素养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对其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工作状态、文化程度、疾病认知程度、领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直接影响健康促进行为(效应值分别为0.199、0.109、0.155、0.263、0.207);电子健康素养不仅直接影响,还可通过领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健康促进行为(直接效应值为0.515,总中介效应值为0.231)。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高危女性的健康促进行为受多种因素协同影响。社区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在职、文化程度与疾病认知程度较低者,可通过开展电子健康干预、调动社会支持系统、增强自我效能,以提升其健康促进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高危女性 健康促进行为 电子健康素养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马培研 邢桃红 +4 位作者 刘鹤阳 姬金兰 别娅婷 宋晓佩 李荣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101-105,共5页
目的构建上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为干预框架,在文献分析、横断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和预试验构建上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方案。将洛阳市2个社区各33例上消化道... 目的构建上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以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为干预框架,在文献分析、横断面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和预试验构建上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方案。将洛阳市2个社区各33例上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通过抽签法整群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社区上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常态化健康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3个月的上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方案。结果干预组33例、对照组32例完成研究。干预后,干预组上消化道癌知识水平得分、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预防主动行为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干预组早癌筛查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构建的上消化道早癌高危人群健康管理方案可有效提高高危人群疾病相关知识,促使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其癌症预防主动行为,提高早癌筛查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早癌 高危人群 健康管理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预防主动行为 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理论 社区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MSM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7
作者 还锡萍 陈鑫 +4 位作者 闫红静 刘晓燕 彭志行 喻荣彬 羊海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目的了解苏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苏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特征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以及... 目的了解苏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苏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AIDS)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特征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以及血样的艾滋病病毒(HIV)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TD)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280名MSM中,82.7%最近六个月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其中79.4%有多个同性性伴;48.7%曾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1.2%有多个异性性伴;最近六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2.0%,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该比例为21.2%。300名被调查者均采集血样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确证HIV阳性人数22人,阳性率为7.3%;确证梅毒抗体阳性人数为66人,阳性率为22.0%。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常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OR=1.93,95%CI=1.01~3.67)、最近六个月曾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OR=0.45,95%CI=0.25~0.79)与最近六个月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感染(OR=3.17,95%CI=1.25~7.99)与HIV感染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苏州市MSM人群无保护性性行为及多性伴现象较为普遍,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以防止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以及传播至一般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知识 高危行为 艾滋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全文化、安全氛围与员工安全行为关系研究——基于高危行业中小企业的实证 被引量:56
8
作者 梅强 张超 +1 位作者 李雯 刘素霞 《系统管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在国内外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高危行业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安全氛围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影响的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文化的3个维度对员工安全行为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安全文化... 在国内外安全文化与安全行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选取高危行业的中小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安全氛围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安全文化对员工安全行为影响的结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安全文化的3个维度对员工安全行为存在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安全文化各维度直接对安全氛围产生正向的影响,同时安全氛围也直接对员工安全行为的各个维度产生正向的影响;安全氛围在安全文化与员工安全行为两者关系之间存在着中介作用;提出实现员工安全行为的关键在于建设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以及营造和谐的安全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文化 安全行为 安全氛围 高危行业 中小企业 员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吴燕妮 赵秋利 +1 位作者 刘晓 李金秀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09-2612,共4页
目的探讨调查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测评量表,调查哈尔滨市420例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结果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得分为(52±12)分,呈中... 目的探讨调查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测评量表,调查哈尔滨市420例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结果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得分为(52±12)分,呈中等水平,量表的5个因子按照标准化得分高低排序依次为习惯反应样式、症状警觉、就医阻碍因素、他人意见影响和正确判断能力。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受到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体检情况及脑血管病家族史、糖尿病家族史因素的影响(P<0.05)。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患脑血栓风险程度与院前延迟行为意向水平呈正相关(r=0.108,P=0.028)。结论缺血性脑卒中高危者院前延迟行为意向呈中等水平,受到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体检情况及有无脑血管病家族史和糖尿病家族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高危 院前延迟 行为意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学生水域高危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辉 王斌 +1 位作者 罗时 夏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12,共6页
为探究学生水域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对国内24名受访者(18名学生、3名救生员、3名游泳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访谈资料整理成文本,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研究表明,学生水域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包括个人... 为探究学生水域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对国内24名受访者(18名学生、3名救生员、3名游泳教师)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将访谈资料整理成文本,依次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研究表明,学生水域高危行为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2个大范畴,二者共计含有安全知识、安全技能、风险感知、溺水经历、过度自信、感觉寻求、父母行为控制、不良同伴、学校安全教育、涉水水域环境等10个小范畴。依据范畴间的交互作用构建出学生水域高危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此模型为有针对性地预防和干预学生水域高危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根理论 学生 水域高危行为 影响因素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男性接触者焦虑、抑郁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56
11
作者 郑迎军 许娟 张洪波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699-701,共3页
目的:探讨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心理症状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无记名方式,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在酒吧中活动的MSM 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定,并对其性取向、性行为和性伴... 目的:探讨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心理症状与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无记名方式,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在酒吧中活动的MSM 进行焦虑、抑郁症状评定,并对其性取向、性行为和性伴特征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焦虑、抑郁心理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5.5%和57.5%。已婚、非同性恋和有过性病史的人比未婚、同性恋和没有性病史的MSM 符合焦虑的比例高(分别为62.5%/41.5%,54.1%/62.5%,72.2%/42.3%,x^2=4.61,3.91,5.81,P<0.05);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非同性恋和有过性病史的MSM 抑郁症状检出率较受教育程度为大专以上者、同性恋和没有性病史者高(分别为76.9%/48.7%,70.3%/47.3%,83.3%/54.4%,x^2=11.67,8.89,5.52,P<0.01)。焦虑、抑郁症状与多性伴和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相关联(r=0.19~0.28,P<0.01)。经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进入焦虑症状方程的变量为一生中异性性伴数、近2个月同性商业性伴和近6个月无保护阴道性交,进入抑郁症状方程的变量为为受教育程度、性取向和近2个月同性商业性伴。结论:在MSM 人群中进行行为干预时,应当注意他们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横断面研究 焦虑 抑郁 艾滋病 高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曲波 张阳 +1 位作者 王东博 胡冰雪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5-256,共2页
目的对大学生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在大学生男男性接触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辽宁省抚顺市利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共有274名大学生男男性接触者参与调查... 目的对大学生男男性接触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在大学生男男性接触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辽宁省抚顺市利用同伴推动抽样方法进行抽样,共有274名大学生男男性接触者参与调查,获得有效调查问卷252份,有效回收率为91.97%。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抚顺市大学生MSM人群以本地人口为主(70.6%),有156人(61.9%)为同性恋,92人(36.5%)为双性恋。他们找性伴的主要场所是通过互联网(78.6%)。有87.3%的大学生MSM最近六个月与男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其中有29.1%的人没有使用安全套。有11.9%的大学生MSM最近六个月与女性发生过性关系,其中有46.7%的人没有使用安全套。大学生MSM人群大部分的卫生服务利用率不高(<50%)。他们对HIV的传播途径掌握情况较好(>90%),但对于非传播途径了解程度不高,他们的艾滋病知识信息来源主要是互联网(71.4%)和电视(61.1%)。结论大学生MSM人群普遍存在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大学生人群艾滋病预防干预力度,最大程度地减少HIV在大学生MSM人群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男男性接触 艾滋病 高危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市1000例男男性接触人群HIV感染高危行为及感染现状调查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旭 易东 丁贤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了解某市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感染高危行为及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式,由调查员在调查对象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对MSM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进行HIV检测。结果共调查100... 目的了解某市男男性接触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HIV感染高危行为及感染现状。方法采用"滚雪球"的方式,由调查员在调查对象知情并同意的情况下对MSM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样进行HIV检测。结果共调查1000例,年龄(27.8±9.1)岁。UNGASS指标知晓率为43.9%。78.6%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与同性有过肛交性行为,其中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1.8%。8.0%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有过同性商业性行为。检测HIV阳性率为10.4%。结论HIV已在该地区MSM人群中局部流行,并有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同时MSM人群中高危行为普遍存在,急需开展相关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艾滋病 高危行为 现况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动机对农村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预测 被引量:21
14
作者 方晓义 蔺秀云 +2 位作者 林丹华 李晓铭 邓林园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77-885,共9页
农村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为了探讨流动人口所存在的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以及保护动机(Protection Motivation)对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选取2201名从农村到北京打工已有3个月的流动人口... 农村流动人口已经成为我国性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重点人群。为了探讨流动人口所存在的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以及保护动机(Protection Motivation)对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预测作用,研究选取2201名从农村到北京打工已有3个月的流动人口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要求其自己报告初始性行为发生的时间、性伙伴的数量、商业性行为、性伙伴的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对我国性病艾滋病严重程度的评估,以及所拥有的性病艾滋病症状知识和传播知识。对904名已发生性行为的流动人口的统计分析发现:(1)农村流动人口存在较多的高危性行为,男性流动人口的高危性行为明显多于女性流动人口;(2)保护动机对农村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其中的外在奖励、内在奖励、反应效能和反应代价与农村流动人口的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的关系更为密切。研究揭示,保护动机理论可以作为我国今后开展农村流动人口性病艾滋病高危性行为预防干预工作的一个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性病艾滋病 高危行为 保护动机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人口高危行为的理论分析 被引量:27
15
作者 骆华松 莫国芳 吴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4-116,共3页
与城市常驻居民相比 ,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更为明显。高危行为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运用社会控制理论、社会隔离理论和社会地理网络理论深入分析流动人口从事高危行为的原因和理论机制 ,提出对流动人口高危行... 与城市常驻居民相比 ,流动人口的高危行为更为明显。高危行为所导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是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焦点。运用社会控制理论、社会隔离理论和社会地理网络理论深入分析流动人口从事高危行为的原因和理论机制 ,提出对流动人口高危行为及其后果分析的理论框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高危行为 社会控制 社会隔离 社会地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域安全技能对青少年水域高危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2
16
作者 罗时 王斌 +3 位作者 张辉 方朝阳 卜姝 时勘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6-72,共7页
为考察青少年水域安全技能对水域高危行为影响的内在心理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全国5个省2 840名青少年来验证假设模型。结果发现:1)游泳过度自信对水域安全技能与水域高危行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水域安全技能既对水域高危行为产生直接影... 为考察青少年水域安全技能对水域高危行为影响的内在心理机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全国5个省2 840名青少年来验证假设模型。结果发现:1)游泳过度自信对水域安全技能与水域高危行为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水域安全技能既对水域高危行为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游泳过度自信对水域高危行为产生间接影响;2)水域风险感知对游泳过度自信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水域风险感知调节了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具体而言,游泳过度自信对水域高危行为的影响,随着水域风险感知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水域安全技能对水域高危行为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中提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同时对降低青少年的水域高危行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水域安全技能 游泳过度自信 水域风险感知 水域高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州市MSM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鑫 张军 +3 位作者 还锡萍 彭志行 喻荣彬 羊海涛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9-486,共8页
目的:了解江苏省扬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扬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 目的:了解江苏省扬州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采取分类滚雪球抽样的方法于2008年5月起,对扬州市范围内的MSM人群就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特征的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血样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及其他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调查300例MSM中,82.7%最近6个月发生过同性性行为,其中79.4%有多个同性性伴;48.7%曾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其中21.2%有多个异性性伴;最近6个月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52.0%,与异性发生性行为时该比例为21.2%。均采集血样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确证HIV阳性22例,阳性率为7.3%;确证梅毒抗体阳性66例,阳性率为22.0%;未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常通过互联网寻找性伴(OR=1.93,95%CI:1.01~3.67)和最近6个月曾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OR=0.45,95%CI:0.25~0.79)与最近6个月同性性行为时安全套坚持使用率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梅毒感染(OR=3.17,95%CI:1.25~7.99)与HIV感染的关系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扬州市MSM人群无保护性性行为及多性伴现象较为普遍,HIV和梅毒感染率较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该人群的行为干预以防止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蔓延以及传播至一般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知识 高危行为 艾滋病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都市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高危性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刘立珍 李现红 +2 位作者 何国平 Takudzwa Shumba 王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970-2973,共4页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高危性行为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同志社区内以"滚雪球"的方法招募MSM,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形式进行调查。... 目的了解成都市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高危性行为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该人群中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同志社区内以"滚雪球"的方法招募MSM,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用匿名填写的形式进行调查。结果共纳入118名MSM,MSM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3.4%,但对艾滋病相关治疗、政策等方面知识的知晓率较低(15.3%~82.2%)。最近3个月,有51.6%的MSM自述有2~5个性伴,但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者仅占31.3%。不同年龄及近3个月不同工作情况的MSM对艾滋病知识的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伴数及安全套使用频率不同的MSM艾滋病知识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都市MSM存在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程度不一致、知识与高危性行为分离现象,提示在该人群中进行艾滋病防治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与艾滋病相关的治疗、政策等方面的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行为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知识 高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梧州市不同档次娱乐场所暗娼艾滋病/性病感染情况和高危行为调查 被引量:22
19
作者 钟坚 林捷 +2 位作者 胡韵鸣 谭琳琳 王冠 《中国健康教育》 2011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目的了解不同档次娱乐场所暗娼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以及高危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娱乐场所1166名暗娼,进行面对面无关联匿名从业基本情况以及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并采血作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采宫颈拭子进行淋球... 目的了解不同档次娱乐场所暗娼艾滋病/性病感染状况以及高危行为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娱乐场所1166名暗娼,进行面对面无关联匿名从业基本情况以及艾滋病知识问卷调查并采血作HIV和梅毒抗体的检测、采宫颈拭子进行淋球菌以及沙眼衣原体检测。结果艾滋病基本知识正确回答率为82.54%,最小年龄为15岁,年龄少于或等于20岁的占16%,年龄大于或等于40岁的占3.7%。第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年龄小于或等于20岁占34.24%(399/1166)。性伴侣数平均每天2.6个,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72.8%(849/1166);不使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有客人/本人不愿用占34.73%(405/1166)。HIV抗体阳性率0.86%(10/1166),梅毒感染情况(梅毒特异性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0.99%(10/1007),衣原体阳性3人,占0.74%,淋球菌阳性3人,占0.74%。56.00%的人选择到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就诊,27%的人自行购买药物治疗,17%到私人诊所就诊。结论不同档次娱乐场所暗娼人群性病感染率有差别,应尤其加强对低档暗娼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档次娱乐场所 暗娼 艾滋病 性病 安全套 高危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饮食行为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萍 蒋青 +3 位作者 张笑燕 杨晶 金爱英 汪小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3796-3800,共5页
[目的]编制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孕妇的饮食行为量表,以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中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孕妇并进行饮食干预。[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及查阅国内外的文献形成条目池;进行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形成包含17个条... [目的]编制妊娠期糖尿病(GDM)高危孕妇的饮食行为量表,以早期发现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中存在饮食行为问题的孕妇并进行饮食干预。[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及查阅国内外的文献形成条目池;进行3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和预调查,形成包含17个条目的初始量表;调查江苏省苏州市2家医院共232例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对初始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形成正式量表。[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包含各类别食物摄取频率、优选低血糖生成指数食物、饮食总量及主食控制3个维度、16个条目的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饮食行为量表,累计解释变异率为50.380%,内容效度为0.972,Cronbach'sα系数为0.802,折半系数为0.829,重测信度系数为0.849。[结论]构建的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饮食行为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孕妇的饮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高危 饮食行为 饮食干预 信度 效度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