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孙璐 仲秀梅 周瑞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12期1726-1728,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具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60例,按产妇住院时间1:1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应用... 目的:观察综合性干预措施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具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高危因素的剖宫产者60例,按产妇住院时间1:1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应用+常规物理干预,治疗组加用四妙汤口服,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DVT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效果更为明显(P<0.05)。结论:中药配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抗凝应用预防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性干预措施 高危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 预防 双下肢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实施预防性护理对其产后发生出血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钱珊珊 饶娟娟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第2期262-263,共2页
目的 :探讨对进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实施预防性护理对其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近年来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术的80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进行预防性护理,然... 目的 :探讨对进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实施预防性护理对其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近年来在铜陵市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术的80例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进行预防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子宫的切除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妇所产的新生儿(P<0.05),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后子宫的切除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P<0.05)。结论 :对进行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实施预防性护理,能显著降低其所产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产后子宫的切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高危妊娠 预防性护理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9
3
作者 连海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9期175-177,共3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100例实施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用缩宫素组,每组50例。联合用药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进行防治,单用缩宫素组...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方法 100例实施剖宫产术的高危妊娠产妇,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用缩宫素组,每组50例。联合用药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进行防治,单用缩宫素组给予缩宫素进行防治。观察两组剖宫产术后2 h和2~24 h的出血量、出血发生率、输血发生率及应用附加止血措施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用药组剖宫产术后2 h、2~24 h出血量分别为(94.5±12.9)、(61.5±13.8)ml,单用缩宫素组剖宫产术后2 h、2~24 h出血量分别为(158.3±20.3)、(85.1±15.2)ml,联合用药组剖宫产术后2 h出血量和术后2~24 h出血量均低于单用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产后出血发生率12.0%、输血发生率4.0%、应用附加止血措施发生率8.0%分别低于单用缩宫素组的30.0%、24.0%、26.0%(P〈0.05);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单用缩宫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缩宫素为基础联合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高危妊娠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剖宫产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缩宫素 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联合用药预防高危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樊柳宜 郭冬瑾 刘卫兴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6期158-159,共2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孕妇全部采取剖官产手术方法,观察组手术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缩宫素治疗;对照...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预防高危因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有出血倾向的高危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孕妇全部采取剖官产手术方法,观察组手术后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并缩宫素治疗;对照组在手术后采用缩宫素治疗。比较两组孕产妇剖宫产术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同时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结果剖宫产术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使用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有效预防高危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安全、方便,易掌握,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高危妊娠:产后出血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春芳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15期2772-2773,共2页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具有剖宫产指征的高危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缩宫素治疗,观... 目的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延津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具有剖宫产指征的高危产妇,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接受缩宫素治疗,观察组接受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心率、舒张压(DBP)和收缩压(SBP)、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4 h,两组心率、SpO2均高于治疗前,DBP和S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心率、SpO2均高于对照组,DBP和S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中,可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高危产妇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钙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对APTT及T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黄金妹 《北方药学》 2023年第2期91-93,97,共4页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对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水平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68例研究对象,均是2020年08月至2022年08月到医院行剖宫产术的高危产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钙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对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水平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总共纳入68例研究对象,均是2020年08月至2022年08月到医院行剖宫产术的高危产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n=34,下肢气压泵治疗)与研究组(n=34,下肢气压泵+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收集并对比两组的凝血功能指标、血液流变学、炎症因子、静脉血栓形成及临床症状。结果:在APTT、TT、FIB及D-D上,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ESR、PV及HCT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IL-6与TNF-α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上,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高危产妇行剖宫产术后,配合低分子肝素钙的效果良好,有利于调节凝血功能指标,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高危产妇 低分子肝素钙 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的足月妊娠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6
7
作者 魏银新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0期69-70,共2页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的足月妊娠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如东县人民医院分娩时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的50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50例产... 目的 :比较剖宫产术与阴道助产术在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的足月妊娠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如东县人民医院分娩时出现胎儿宫内窘迫情况的50例足月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50例产妇分为剖宫产组和阴道助产组,每组各有25例产妇。对剖宫产组产妇进行剖宫产,对阴道助产组产妇采用阴道助产术协助其分娩,然后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窒息的发生率。结果 :阴道助产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剖宫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助产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低于剖宫产组产妇所产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所产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率及窒息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妊娠产妇一旦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的情况,临床上应对其进行剖宫产或采用阴道助产术协助其分娩。其中阴道助产术所引发的产后并发症较少,且新生儿的APgar评分较高,可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阴道助产 胎儿窘迫 足月妊娠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宫素联合欣母沛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刘艳 《北方药学》 2015年第6期39-39,共1页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欣母沛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200例高危产妇,均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20U的缩宫素进行静脉滴注,同时使用... 目的:观察缩宫素联合欣母沛防治高危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共收治的200例高危产妇,均存在产后出血的风险因素。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使用20U的缩宫素进行静脉滴注,同时使用20U的缩宫素进行宫体注射,若发现宫缩效果不佳,则可加用20U缩宫素进行巩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250μg的欣母沛进行辅助治疗,治疗方式为宫襞内注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产后2h、24h的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欣母沛和缩宫素的联合疗法对产后出血进行积极的预防,能够减少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术后出血 缩宫素 欣母沛 高危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前列素和缩宫素合用防止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9
作者 常忠丽 《北方药学》 2015年第5期189-189,共1页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和缩宫素合用防止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出血的护理。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加入缩宫素20~40IU...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和缩宫素合用防止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出血的护理。方法:选取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高危妊娠剖宫产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注射加入缩宫素20~40IU的5%的葡萄糖溶液500ml;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直接注射0.25mg卡前列素,后注射加入缩宫素20~40IU的5%的葡萄糖溶液500ml。结果:观察组术后2h及术后24h出血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和缩宫素合用防止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和术后出血的效果良好,根据患者出血情况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能起到显著减少患者出血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前列素 缩宫素 高危妊娠 剖宫产 术后出血 护理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足月孕产妇进行引产与阴道试产的效果对比
10
作者 刘小灿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1期29-30,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足月孕产妇进行引产与阴道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足月孕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具有引产指征并且无任何引产禁忌症的65例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将同意... 目的 :探讨分析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足月孕产妇进行引产与阴道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足月孕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具有引产指征并且无任何引产禁忌症的65例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将同意进行阴道试产并且无任何阴道试产禁忌症的135例孕产妇设为观察组。为对照组孕产妇进行引产,让观察组孕产妇进行阴道试产,然后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成功率及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的分娩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孕产妇,观察组孕产妇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孕产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足月孕产妇进行阴道试产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此分娩方法不仅能提高孕产妇的分娩成功率,还能降低其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足月 产妇 引产 阴道试产 效果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麦注射液在妊高征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11
作者 刘晓权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0期1571-1572,共2页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的产妇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的逐渐增加,妊高征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妊高征产妇大多需要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前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者出现头晕、头痛、眼...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的产妇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随着高龄产妇的逐渐增加,妊高征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妊高征产妇大多需要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术前主要表现为水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者出现头晕、头痛、眼花、黄疸,甚至抽搐昏迷,麻醉后和术中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因此麻醉及手术过程中维持循环的稳定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观察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之前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对妊高征产妇循环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产妇 剖宫产 参麦注射液 妊高征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硬膜外联合麻醉 应用 主要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前焦虑与信息需求状况及人口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吴波 刘静 赵体玉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5-29,共5页
目的了解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前焦虑与信息需求状况,分析影响其焦虑的相关因素,为缓解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前焦虑及满足其信息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3-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二胎剖宫产的214例产妇... 目的了解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前焦虑与信息需求状况,分析影响其焦虑的相关因素,为缓解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前焦虑及满足其信息需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7年3-7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行二胎剖宫产的214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问卷、阿姆斯特丹术前焦虑与信息量表(the Amsterdam preoperative anxiety and information scale,APAIS)其进行调查。结果 49例(22.90%)二胎剖宫产产妇焦虑分量表得分≥12分,术前处于焦虑状态;110例(51.40%)二胎剖宫产产妇信息需求分量表得分≥5分,信息需求为中度以上;不同怀孕次数及人工流产次数二胎剖宫产产妇焦虑分量表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家庭平均月收入及怀孕次数二胎剖宫产产妇信息需求分量表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影响术前焦虑和信息需求的主要因素均为怀孕次数(P<0.05)。结论二胎剖宫产产妇术前望能获得更多关于手术方面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医护人员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围产期及手术相关知识的宣教,满足其信息需求,帮助其减轻焦虑程度,从而顺利渡过围产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焦虑 信息需求 二胎 妊娠 剖宫产 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妊娠产妇的心理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3
作者 胡前珍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7年第4期752-753,共2页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诊治的高危妊娠产妇中抽取72例作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签方式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产妇则在常...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潢川县人民医院诊治的高危妊娠产妇中抽取72例作研究对象,并按随机抽签方式分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对照组产妇应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产妇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妇剖宫产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剖宫产率是38.89%,其护理满意度是94.44%;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66.67%,其护理满意度为75.00%;2组产妇剖宫产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产妇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降低其剖宫产率,并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产妇 心理护理干预 剖宫产 护理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钟春媚 柏智 +3 位作者 纪艳洁 乔洁 王明喜 罗合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产科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所选择的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将选择阴道分娩的...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选择广东省东莞市东南部中心医院产科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所选择的分娩方式进行分组,将选择阴道分娩的孕妇纳入参照组(55例),将选择剖宫产术辅助分娩的孕妇纳入研究组(45例)。比较两组的妊娠信息,分析其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临床护理对策。结果两组剖宫产与再次妊娠间隔时间、月收入、产前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阴道分娩史、宫口扩张<5 cm、恐惧疼痛、文化程度低发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危险因素是阴道分娩史、宫口扩张<5 cm、恐惧疼痛及文化程度低。结论宫口扩张<5 cm、恐惧疼痛是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其因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以降低孕妇剖宫产术的选择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再次妊娠孕妇 宫缩疼痛 高危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剖宫产手术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亮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16期283-283,共1页
目的:探讨为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实施剖宫产手术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单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5例产妇。为A组产妇采用全... 目的:探讨为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实施剖宫产手术对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单胎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5例产妇。为A组产妇采用全身麻醉的方式实施剖宫产手术,为B组产妇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实施剖宫产手术,对比分析两组产妇自术中切开皮肤到娩出胎儿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行麻醉前后的血氧饱和度、脐动静脉血气指标、其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出生体重,并观察A组产妇自接受麻醉诱导到娩出胎儿的时间。结果:A组产妇自术中切开皮肤到娩出胎儿的平均时间明显短于B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产妇自接受麻醉诱导到娩出胎儿的平均时间为9.8±3.6min。两组产妇在接受麻醉前后其血氧饱和度、术中出血量、其新生儿的体重、Apgar评分、血气分析指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为妊娠合并严重血小板减少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的方式实施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不会对母婴结局产生不良的影响,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局部麻醉 剖宫产 妊娠 血小板减少 产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妊娠剖宫产64例麻醉体会
16
作者 张香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9期70-,共2页
1997~2000年,我院共收治高危妊娠剖宫产64例,因麻醉方法选择恰当,术中和术后处理及时,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64例,年龄22~37岁。孕期为第一胎58例,第二胎5例,第3胎1例。孕期38~47周。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41例(轻度3... 1997~2000年,我院共收治高危妊娠剖宫产64例,因麻醉方法选择恰当,术中和术后处理及时,无1例死亡。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64例,年龄22~37岁。孕期为第一胎58例,第二胎5例,第3胎1例。孕期38~47周。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症41例(轻度3例,中度11例,先兆子痫25例,子痫2例);单纯性高血压9例;前置胎盘伴出血性休克5例;围产期心脏病4例;胎儿宫内窘迫4例;过期妊娠死胎1例。对高血压的患者术前均给降压药,硫酸镁、冬眠灵、羟丁酸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妊娠 剖宫产 剖腹产 麻醉药 芬太尼 解热镇痛药 中监测
全文增补中
甘油灌肠剂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及腹胀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丽云 常红 王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 甘油灌肠剂 腹胀 预防 妊娠合并症 器质性病变 产妇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手术中对子宫肌瘤处理的探讨
18
作者 赵剑虹 沈岚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7期703-703,共1页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 剖宫产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经阴道分娩 术后住院时间 分娩产妇 中发现 处理方 刮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9
作者 项前(综述) 刘慧丽 郭向阳(审校)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80-983,共4页
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是指外科手术后在手术区域内新出现的或术后加剧的疼痛,并排除感染、恶性肿瘤或先前存在的疼痛等其他原因,持续时间至少3个月[1]。剖宫产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 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surgical pain,CPSP)是指外科手术后在手术区域内新出现的或术后加剧的疼痛,并排除感染、恶性肿瘤或先前存在的疼痛等其他原因,持续时间至少3个月[1]。剖宫产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中起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其为开腹手术且切口较大,会导致术后急慢性疼痛[2]。随着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会有更多产妇经历剖宫产[3]。尽管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发生率可能低于其他手术类型,但对于健康产妇来说,CPSP不仅降低生活质量,也可能影响对婴儿的哺育[2]。剖宫产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尚未完全明确,识别剖宫产术后慢性疼痛风险较高的产妇将更有助于实施个性化和预防性围产期管理。本文对剖宫产术后发生慢性疼痛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慢性疼痛 妊娠合并症 健康产妇 开腹手 产妇 类型 区域 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预防产后出血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素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8期11-11,共1页
产后出血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产后出血的预防十分重要。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以预防产后出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 产后出血 剖宫产 预防 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 产妇死亡 剖宫产产妇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