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热解毒方联合干扰素a-2b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彭亚楠 程玲 +1 位作者 黄楠 赵瑄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3年第7S期121-123,共3页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联合干扰素a-2b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干扰素a-2b,隔日一粒,睡前放置于阴道后穹隆接近宫颈口处。治疗组...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方联合干扰素a-2b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8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72例干扰素a-2b,隔日一粒,睡前放置于阴道后穹隆接近宫颈口处。治疗组142例清热解毒方(山药、车前子、苍术、鸡冠花、猪苓各15g,白花蛇舌草、生薏苡仁、蒲公英各30g,柴胡、芡实各10g,炒白术20g),1剂/d,水煎300mL,早晚口服,月经干净后服用,经期停药。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血液学检查、HPV复查、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93例,有效34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9.44%;对照组痊愈21例,有效39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3.33%。转阴93例,转阴率65.49%。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R-HPV病毒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解毒方联合干扰素a-2b治疗HR-HPV持续感染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高危人乳头病毒 持续感染 清热解毒方 干扰素A-2B 血液学检查 HPV复查 随机平行对照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治法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许娟 金哲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8期64-66,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联合保妇康栓纳阴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中药煎汤坐浴联合保妇康栓纳阴治疗,对照组32例单独使用保妇康栓治疗。结果:连... 目的:观察中药坐浴联合保妇康栓纳阴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1例采用中药煎汤坐浴联合保妇康栓纳阴治疗,对照组32例单独使用保妇康栓治疗。结果:连续治疗3个疗程,停药后1个月复查HPV转阴率,观察组83.87%,对照组59.37%,观察组的宫颈外观改善也优于对照组;针对转阴者于停药后7个月再次复查HPV,观察组复阳率7.69%,对照组复阳率36.84%,观察组的宫颈外观改善仍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坐浴联合保妇康栓纳阴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疗效显著,且宫颈外观改善明显,HPV复阳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坐浴 保妇康栓 高危人乳头病毒 复阳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刘青梅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1期1143-1147,共5页
目的:分析医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术后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 目的:分析医院行宫颈冷刀锥切术(cold knife conization,CKC)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患者术后并发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为临床CIN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6月永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40例行宫颈CKC的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基础疾病、CIN分级、手术情况、妊娠或流产情况、不良嗜好、受教育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HR-HPV感染情况等信息,分析患者行宫颈CKC后并发HR-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40例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的有36例,感染发生率为25.7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有无不良性行为、术后切缘、CIN分级、术前有无HPV18感染、术前有无HPV16感染、术前有无多重HPV感染具有相关性(P<0.05);共线性分析,结果发现,人工流产次数、有无不良性行为、术前HPV18感染、术前HPV16感染4个因素不存在共线性关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流产次数、有不良性行为、术前有HPV18感染、术前有HPV16感染是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发生HR-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1,P<0.05);列线图分析结果显示,人工流产次数、不良性行为、术前HPV18感染、术前HPV16感染对CIN患者行宫颈CKC后并发HR-HPV持续感染均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价值;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为0.764~0.908),表明预测模型的准确性较高。结论:医院行宫颈CKC的CIN患者术后并发HR-HPV持续感染与人工流产次数、不良性行为、术前有无HPV18感染、术前有无HPV16感染密切相关,而其所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故临床可对高风险患者采取积极干预措施,以减少患者术后HR-HPV持续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高危人乳头病毒感染 宫颈冷刀锥切术 影响因素 预测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4
作者 唐伊蔓 陈力畅 +3 位作者 陈思思 金海红 孙咏梅 姜晓丹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行hr-HPV检查的体检女性志愿者1197例,其中hr-HPV阳性180例为阳性组、阴性1017例为阴性组;同时选取因宫颈筛查异常行阴道...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行hr-HPV检查的体检女性志愿者1197例,其中hr-HPV阳性180例为阳性组、阴性1017例为阴性组;同时选取因宫颈筛查异常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437例,依据阴道镜检查结果及活检病理结果分为非宫颈上皮内瘤变组237例(正常宫颈131例、慢性宫颈炎10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200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3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9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受试者血清25(OH)D水平,分别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对hr-HPV感染和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影响。绘制血清25(OH)D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阳性组和阴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38.00(13.03,131.43)、41.73(13.40,236.70)nmol/L,两组比较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降低是hr-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B为-0.013,SE为0.004,OR为0.987,95%CI:0.978~0.995,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与非宫颈上皮内瘤变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40.8(34.9,47.3)、45.1(38.25,55.15)nmol/L,两组比较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中LSIL、HSIL、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43.5(37.1,50.5)、39.5(34.4,45.3)、30.6(21.3,37.8)nmol/L,两两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降低是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25(OH)D水平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最佳临界值为49.15 nmol/L,此时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敏感度为83%、特异度为41%、曲线下面积为0.628(95%CI:0.680~0.576,P<0.05)。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下降可导致宫颈hr-HPV感染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风险升高,血清25(OH)D水平有助于预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维生素D 高危人乳头病毒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癌组织相关受体水平的相关性
5
作者 杨向君 李小华 +1 位作者 李莹莹 门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836-840,共5页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癌(CSES)组织中抗原分化因子受体2(C-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CSES患者作为CSES组,另...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与宫颈鳞状上皮癌(CSES)组织中抗原分化因子受体2(C-ERBB-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CSES患者作为CSES组,另纳入同期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炎患者各90例分别作为CIN组和宫颈炎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HER-2、C-ERBB-2表达水平,分析HR-HPV感染与CSES组织中C-ERBB-2、HER-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宫颈炎组比较,CIN组和CSES组的HR-HPV阳性感染率以及C-ERBB-2、HER-2阳性表达率均上升(P<0.05);与CIN组比较,CSES组HR-HPV阳性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C-ERBB-2、HER-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55岁、TNM分期Ⅲ~Ⅳ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以及有淋巴结转移的C-ERBB-2、HER-2阳性表达和HR-HPV感染阳性的患者比例高于年龄<55岁、TNM分期Ⅰ~Ⅱ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CSES患者(P<0.05)。HR-HPV感染阳性的CSES患者病变组织中C-ERBB-2、HER-2阳性表达率高于HR-HPV感染阴性的CSES患者(P<0.05)。结论CSES病变组织中C-ERBB-2、HER-2高表达,并与HR-HPV感染有关,C-ERBB-2、HER-2可作为CSES诊断和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状上皮癌 抗原分化因子受体2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高危人乳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病毒清除和持续感染的随访与观察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雪 张敏 +2 位作者 张翠 宋颖辉 张清秀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628-632,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和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1-01-2013-10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302例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其以上级别的妇...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和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1-01-2013-10在沧州市中心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 302例不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其以上级别的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及HPV检测,其中784例高危HPV阳性,完成随访603例,观察高危HPV感染患者病毒自然清除,分析年龄、病毒基因分型、单一及多重感染与病毒自然消除及持续性感染的关系。结果不同高危HPV感染的持续性感染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8.617,P〈0.05);多重高危HPV感染与单一高危HPV感染相比,持续感染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902,P〈0.05);持续感染率位于前3位分别是HPV16、HPV18、HPV31。603例HR-HPV感染患者平均病毒清除时间为13.695个月,中位消退时间9个月。不同亚型HPV自然清除时间不同,清除时间最长的前3位分别是HPV16、HPV56、HPV35,清除时间最短的是HPV59、HPV68。多重高危感染者病毒清除时间延长(χ^2=16.600,P〈0.05)。不同年龄组HR-HPV清除的平均时间及中位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和持续感染受型别、单一或多重感染影响。相比于单一高危HPV感染,多重高危HPV持续感染率高,感染病毒自然清除时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 持续感染 病毒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带汤佐治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宫颈感染脾虚证疗效观察
7
作者 陈秀凤 杨砺娇 《国医论坛》 2024年第5期25-27,共3页
目的:观察完带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塞阴道治疗脾虚证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龙岩市中医院行宫颈筛查发现宫颈HPV16/18型感染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 目的:观察完带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塞阴道治疗脾虚证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1日—2023年12月31日龙岩市中医院行宫颈筛查发现宫颈HPV16/18型感染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塞阴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完带汤口服治疗,经治3个月经周期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V转阴率、HPV病毒载量、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42/45),高于对照组的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V转阴率为60.00%(27/45),高于对照组的31.11%(14/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V病毒载量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平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药完带汤口服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塞阴道治疗脾虚证宫颈HPV16/18型感染临床疗效好,可显著提高HPV转阴率,降低HPV病毒载量,减轻临床症状,且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带汤 重组人干扰素Α-2B阴道泡腾胶囊 脾虚证 高危人乳头病毒宫颈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的效果探究
8
作者 李国敏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6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伴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干扰素治疗,研究... 目的探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干扰素治疗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伴高危型HPV感染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干扰素治疗,研究组在干扰素基础上开展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症状消退时间、炎性因子、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的64.00%高(P<0.05)。研究组白带增多、腰骶酸痛、下腹隐痛消退时间分别为(4.12±0.76)、(3.29±0.81)、(4.37±0.89)d,均比对照组的(5.30±0.93)、(4.32±0.97)、(5.64±1.02)d短(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对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白细胞计数(6.41±1.73)×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59.83±3.31)%、C反应蛋白(5.89±1.06)mg/L、白细胞介素-6(21.83±2.17)pg/ml均比对照组的(8.85±2.20)×10^(9)/L、(64.72±3.96)%、(7.02±1.27)mg/L、(25.49±2.76)pg/ml低(P<0.05)。治疗后,两组白带增多、腰骶酸痛、下腹隐痛评分相比于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白带增多评分(1.17±0.39)分、腰骶酸痛评分(1.06±0.31)分、下腹隐痛评分(1.16±0.40)分均比对照组的(1.58±0.43)、(1.52±0.48)、(1.61±0.45)分低(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增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伴高危型HPV感染患者治疗时,将干扰素与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应用可起到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炎症反应的作用,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病变 高危人乳头病毒 干扰素 二氧化碳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潍坊地区18237例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及不同年龄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增霞 李义文 王云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16期29-32,37,共5页
目的探讨潍坊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不同年龄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为该地区女性优化宫颈癌筛查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潍坊市某三甲医院进行HPV检测的18237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岁1684例,26~35岁5374例,36... 目的探讨潍坊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及不同年龄感染者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为该地区女性优化宫颈癌筛查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潍坊市某三甲医院进行HPV检测的18237例女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岁1684例,26~35岁5374例,36~45岁组4629例,46~55岁组4459例,>55岁组2091例。采用PCR-反向点杂交分型技术进行HPV型别检测,分析HPV感染情况和基因型的分布,比较各年龄组女性HPV感染率差异。结果HPV总感染率为25.09%,其中单一感染和多重感染分别占70.65%和29.35%。高危型HPV(HR-HPV)的感染率为21.43%,占HPV感染者的85.42%,检出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HPV16(4.33%)、HPV52(4.30%)、HPV58(2.93%)、HPV53(2.67%)和HPV51(2.32%);低危型HPV(LR-HPV)的感染率为6.97%,检出率较高的为HPV81(2.36%)、HPV42(2.05%)和HPV43(1.45%)。不同年龄组HPV总感染率、HR-HPV和LR-HPV的感染率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各年龄组HPV感染率呈“U”型分布,≤25岁组感染率最高,其次是>55岁组。10种主要HR-HPV基因型中,有9种感染率在各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潍坊地区女性HPV感染率以单一感染、HR-HPV基因型感染为主,常见的5种HR-HPV基因型为HPV16、HPV52、HPV58、HPV53和HPV51;不同年龄HPV感染者具有不同的基因型分布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病毒 基因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细胞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29
10
作者 黄敏敏 印志法 秦新蕾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30期118-121,125,共5页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8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诊治的160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根据患者是否伴有HR-HPV感染分为85例...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及宫颈局部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8月于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诊治的160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根据患者是否伴有HR-HPV感染分为85例非HR-HPV组和75例HR-HPV组。同时选择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80名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酶化学反应法对阴道微生态进行检测,采用荧光探针杂交捕获技术检测HPV-DNA,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白细胞分化抗原3+(CD3+)、白细胞分化抗原4+(CD4+)和白细胞分化抗原8+(CD8+)阳性细胞比例。比较各组阴道微生态发生率、阴道菌群分布和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HR-HPV患者以单一型HPV感染患者为主,其中又以HPV16、18和HPV33为主。HR-HPV组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高于非HR-HPV组和对照组,而非HR-HPV组阴道微生态失调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HR-HPV组和非HR-HPV组的乳酸杆菌异常、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解脲脲原体及滴虫菌群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R-HPV组的乳酸杆菌异常、衣原体菌群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HR-HPV组(P<0.05)。HR-HPV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非HR-HPV组和对照组,而非HR-HPV组CD3+、CD4+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0.05);HR-HPV组CD8+高于非HR-HPV组和对照组,而非HR-HPV组CD8+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R-HPV感染会引起阴道微生态严重失调,同时导致患者阴道菌群分布紊乱加剧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进一步减少,导致患者病情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阴道微生态 细胞免疫 阴道菌群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姚恒 李静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4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孕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产检的孕4~34周1682例孕妇及产后42d的539例产妇为观察组,以同期1067例非孕期宫颈癌筛查妇女作为对照组,取其宫颈标本... 目的分析孕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的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产检的孕4~34周1682例孕妇及产后42d的539例产妇为观察组,以同期1067例非孕期宫颈癌筛查妇女作为对照组,取其宫颈标本,采用HR-HPVDNA检测技术进行HR-HPVDNA检测。以30岁为界分为19~30岁组和31~40岁组,以5岁为一个年龄阶段将孕期及产后妇女分成5组,即:〈25岁、25~30岁、31~35岁、36~40岁及〉40岁5个年龄阶段,分析HPV感染情况。结果妊娠后、产后及对照组HPV感染率分别是14.92%、10.20%及11.34%,妊娠组与产后组和对照组相比,感染率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个年龄阶段感染率分别为16.13%、11.67%、13.44%、19.43%和47.83%,呈现先高后低再度升高的感染趋势。结论妊娠期进行HPV感染的检测是必要的、安全的,对于评估和预防宫颈病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 产后 高危人乳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黄建棋 吕艳蓉 +7 位作者 王磊一 刘振平 马婷婷 江立玉 张凯 高海东 杨其峰 马榕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3期190-192,203,共4页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是否存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方法: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定量检测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或乳头溢液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13种高危型HPV DNA的含量。结果:30...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是否存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方法: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定量检测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或乳头溢液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13种高危型HPV DNA的含量。结果: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或溢液中有3例呈阳性(检测值>1),阳性率为10%,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未发现高危型HPV的感染。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中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9例,3例阳性者均为中央型,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HPV阳性率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高危型HPV的感染,HPV感染的来源可能是通过乳管的开口进入乳腺,不能支持高危型HPV感染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发展及癌变有关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 高危人乳头病毒 二代杂交捕获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曼红 曾庆纯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9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宫颈癌或是癌前病变患者,其中60例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60例为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将其归为观察组,同时期60例阴道炎宫颈无细胞学改变...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 120例宫颈癌或是癌前病变患者,其中60例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癌前病变组),60例为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将其归为观察组,同时期60例阴道炎宫颈无细胞学改变的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法与宫颈刮片、免疫组化予以筛查分析,同时还采用达安PCR-反向点杂交法检测,对比分析各组检测结果。结果高危型HPV总阳性率为56.67%,癌前病变组、宫颈癌组以及对照组患者的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为65%、95%、10%,三组患者的阳性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在高危型HPV感染中以HPV16感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贼草膏联合宫颈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合并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海芳 《华夏医学》 CAS 2018年第5期88-90,共3页
目的:分析木贼草膏联合宫颈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合并持续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宫颈炎合并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宫颈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木贼草... 目的:分析木贼草膏联合宫颈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合并持续HPV(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宫颈炎合并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宫颈聚焦超声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木贼草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时间、出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贼草膏联合宫颈聚焦超声治疗宫颈炎合并持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聚焦超声 木贼草膏 宫颈炎 高危人乳头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a对患者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静 《抗感染药学》 2018年第11期1886-1888,共3页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a对患者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rHPV转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妇科门诊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r-HPV感染者60例资料,按照给药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究重组人干扰素-α2a对患者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其对hrHPV转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妇科门诊收治的宫颈高危型hr-HPV感染者60例资料,按照给药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采用重组人干扰素栓-α2a阴道内给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则给予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阴道冲洗,治疗8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HPV转阴率、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转阴率为73.33%高于对照组为33.33%(P<0.05),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为56.67%(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a用于治疗宫颈高HPV感染患者的疗效较确切,有效促进了HPV转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干扰素-α2a 宫颈 高危人乳头病毒(hr-HPV) 阴道用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宫颈病变患者体质特点探析 被引量:16
16
作者 刘君 薛晓鸥 +1 位作者 马秀丽 李艳华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分析其临床特征与体质类型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HR-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病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135例HR-HPV感染的宫颈病变... 目的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分析其临床特征与体质类型的关系,为中医药防治HR-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病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135例HR-HPV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相关信息,进行体质判定,分析其体质分布特点及主要体质类型与宫颈病变程度、HR-HPV感染特点、年龄及p16抑癌蛋白表达强度的关系。结果HR-HPV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体质类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质、阳虚质、平和质、气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特禀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体质类型患者的宫颈病变程度、HR-HPV感染特点、年龄、p16抑癌蛋白表达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HPV感染的宫颈病变患者体质类型以湿热质、阳虚质为主,其体质类型与宫颈病变程度、HR-HPV感染特点、年龄、p16抑癌蛋白表达强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宫颈病变 中医体质 年龄 p16抑癌蛋白 表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药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用药规律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秋平 赵春景 +2 位作者 黄重铭 全克违 王乃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4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究中药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治疗HR-HPV感染的有效方剂,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1年2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处方的中药频数、中药属性(四气、五味、... 目的探究中药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治疗HR-HPV感染的有效方剂,检索时间为2000年1月至2021年2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对处方的中药频数、中药属性(四气、五味、归经)进行统计;使用SPSS Modeler 18.0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并构建中药复杂网络,筛选中药核心组合。结果共纳入95首处方,涉及中药152味,其中以补益药、清热药、祛湿药多见,归经以肝经、脾经为主,四气以寒、平居多,五味以甘、苦常见。聚类分析将高频中药分为7组,关联分析筛选出20对药物组合。复杂网络分析发现黄芪、白术、黄柏、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党参、茯苓、甘草等8味药为治疗HR-HPV感染的核心处方。结论HR-HPV感染的中药治疗以“健脾祛湿、清热解毒”为基本原则,辅以养血活血,用药以补益药、清热药、祛湿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中药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及局部细胞免疫的关系 被引量:14
18
作者 唐清华 李艳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18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及局部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因宫颈炎就诊的女性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高危型HPV检查,根据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n=80,高危型HP... 目的探究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及局部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6月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因宫颈炎就诊的女性患者21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高危型HPV检查,根据结果将其分为观察组(n=80,高危型HPV阳性者)、对照组(n=138,高危型HPV阴性者)。比较两组阴道微生态失调的情况及宫颈局部细胞免疫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及局部细胞免疫的关系。结果共检测出高危型HPV感染患者80例,阳性率为36.70%(80/218),其中以HPV16的检出率最高(52.50%),其次是HPV52(22.50%)。观察组阴道微生态失调、支原体、解脲脲原体、衣原体、乳酸杆菌异常率、细菌性阴道炎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 <0.05)。观察组CD4^+、CD4^+/CD8^+均低于对照组(P <0.05)。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局部CD4^+、CD4^+/CD8^+呈负相关(r=-0.453、-0.421,P <0.05),与细菌性阴道炎、衣原体、乳酸杆菌、解脲脲原体呈正相关(r=0.432、0.525、0.504、0.472,P <0.05)。结论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与阴道微生态及局部细胞免疫息息相关,可加重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紊乱,降低患者局部细胞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阴道微生态 宫颈 局部细胞免疫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异消颗粒带线“葫芦”棉球上药法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观察
19
作者 张宏英 《中国民间疗法》 2022年第19期83-86,共4页
目的:观察核异消颗粒带线“葫芦”棉球上药法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1组给予核异消颗粒棉球上药法治疗,对照2组给予核异消颗... 目的:观察核异消颗粒带线“葫芦”棉球上药法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3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及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1组给予核异消颗粒棉球上药法治疗,对照2组给予核异消颗粒棉棒上药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核异消颗粒带线“葫芦”棉球上药法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平均操作时间、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结果:3组患者治疗平均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平均操作时间短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对照1组治疗平均操作时间短于对照2组(P<0.05)。3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对照1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2组(P<0.05)。治疗后,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结论:核异消颗粒带线“葫芦”棉球上药法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上药时间较短,优于传统上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高危 带下病 核异消颗粒 宫颈给药 带线“葫芦”棉球上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参凝胶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丽娜 朱伍 +3 位作者 林芳 王华 李小丹 李丽惠 《中国民间疗法》 2016年第6期23-24,共2页
几乎所有的流行病学资料结合实验室的数据都强有力地支持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1]。如何清除HR-HPV是阻断病程、预防宫颈癌发生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 高危 宫颈管 苦参凝胶 人乳头病毒 临床观察 阴道镜检查 中药制剂 转阴率 病毒负荷量 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