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宫颈病变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对局部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余杨 付艳丽 孙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目的比较宫颈局部微环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HR-HPV DNA)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同步变化,探讨HR-HPV病毒复制和宫颈病变进展两者同时对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04例HR-HPV持续感染者依宫颈病变的不同分为5组:宫颈... 目的比较宫颈局部微环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HR-HPV DNA)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同步变化,探讨HR-HPV病毒复制和宫颈病变进展两者同时对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04例HR-HPV持续感染者依宫颈病变的不同分为5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采用PCR荧光法检测宫颈分泌物HPV-DNA,应用流式细胞仪CD4+CD25+Foxp3+设门方法对宫颈刷检物中的CD4+CD25+Treg细胞相对计数,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宫颈局部Treg细胞表达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和不同拷贝数的病毒载量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4.93,109.86,P<0.05),进一步的两两比较显示,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在慢性宫颈炎和CINⅠ之间以及低载量(HPV DNA 104~105copies/m L)和中载量(HPV DNA 105~106copies/m 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Treg细胞水平变化为变量,宫颈病变和病毒载量为因子的交互效应显著(F=3.39,P<0.05),不同的宫颈病变,HR-HPV病毒载量对Treg表达的影响大小不一,总体呈现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R-HPV病毒拷贝数升高,Treg细胞表达Foxp3+逐步上升的趋势;(3)宫颈癌患者高表达CD4+CD25+Foxp3+Treg细胞,但表达水平波动范围大,数值分布最为分散。结论宫颈局部微环境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在不同宫颈病变和不同HR-HPV DNA中可能通过双向性调节,影响宫颈病变转归,就整体变化而言,Treg细胞、HR-HPV载量、宫颈病变三者呈相向的进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45万人群 被引量:6
2
作者 舒婷 兰志鹏 +2 位作者 巫霞 罗映娟 杨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WHO推荐的首选宫颈癌筛查方法,了解成都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成都市宫颈癌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WHO推荐的首选宫颈癌筛查方法,了解成都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成都市宫颈癌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成都市35~64岁参加宫颈癌筛查人群的hrHPV感染现状和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分布情况,探讨hrHPV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成都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数据库”收集2023年参加成都市免费宫颈癌筛查的459433例个案数据,分析不同hrHPV基因型感染总体分布情况以及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分布情况,比较不同特征人群hrHPV感染情况,并构建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检出阳性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459433例中,hrHPV阳性检出率为11.65%(53509/459433),hrHPV感染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501.082,P<0.001)。82.39%(131/159)的宫颈癌患者感染HPV 16或18亚型,以单纯感染HPV 16亚型为主(52.20%,83/159)。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绝经状态、避孕方式、妊娠次数、分娩次数为hrHPV阳性检出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女性hrHPV阳性检出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筛查过程中,要重视健康教育与随访工作,特别是对HPV 16或18亚型阳性者的后续随访工作。开展宫颈癌筛查宣传工作时应特别关注年长者、文化程度较低者、未婚或离异/丧偶者、已绝经者、未避孕或采用避孕套外的其他避孕方式者、妊娠或分娩2次以上者等重点人群,加强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生殖健康知识等的宣传,提高妇女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乳头病毒感染 高危人乳头病毒 筛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3
作者 张文璎 薛月珍 +1 位作者 韩玲 罗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接受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HPV DNA检测、且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并行病理检查的女性1 806例,分析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 目的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接受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HPV DNA检测、且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并行病理检查的女性1 806例,分析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 806名女性总hr-HPV感染率为35.5%(641/1806);正常女性感染率仅为23.2%(301/1299),明显低于宫颈病变病例(P=0.000)。在高病毒负荷量中,只有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1之间的差异显著(P=0.049),危险比值比为8.5,95%可信区间为1.0-71.4。在中、低度病毒负荷量中,C IN2、C IN3和宫颈癌对比C IN1均无显著性差异。C IN1、C IN2、C IN3和宫颈癌各组的相对光单位比值(RLU/PC)行对数值转换,中位数差异不显著(P=0.712)。结论检测高危型HPV能很好地区分病变宫颈和正常宫颈,而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关系不密切,能否作为宫颈病变严重程度预测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病毒负荷 宫颈病变 杂交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金燕 陈彩蓉 +2 位作者 郭晓燕 胡庆兰 覃碧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9-710,共2页
目的探讨孕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806例清远地区孕期及产后妇女的宫颈标本,以5岁间隔分组,对不同年龄组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以4080例同期非孕期妇科普... 目的探讨孕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806例清远地区孕期及产后妇女的宫颈标本,以5岁间隔分组,对不同年龄组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以4080例同期非孕期妇科普查妇女作为对照。结果在7886例标本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2.5%,孕期、产后及非孕期组分别为14.3%、10.5%、11.7%,4个年龄组分别为16.9%、12.1%、13.5%和22.1%。结论孕期高危型HPV感染率与产后及同期非孕期妇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孕期行宫颈HPV筛查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产后 非孕期 高危人乳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和调节性T细胞对宫颈癌诊断阈值的确定和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余杨 付艳丽 +2 位作者 卫玮 何利珍 孙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HR-HPV DNA)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作为宫颈癌诊断指标的最佳阈值和意义。方法以339例HR-HPV持续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CR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支链DNA技术检测宫颈刷检物中的HPV-...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载量(HR-HPV DNA)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作为宫颈癌诊断指标的最佳阈值和意义。方法以339例HR-HPV持续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PCR荧光法、流式细胞术、支链DNA技术检测宫颈刷检物中的HPV-DNA、Treg和HPV E6/E7。结果 HR-HPV DNA、Treg和两指标联检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5、0.805和0.825,均具有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P<0.05);HR-HPV DNA和Treg诊断宫颈癌的最佳阈值分别为6.015和7.995%,前者有较高的特异度,后者有较高的灵敏度,且正确率高于病毒载量和两指标联检;两指标并联灵敏度93.3%,串联特异度94.5%;HPV E6/E7阳性表达与HR-HPV DNA和Treg均呈正相关。结论 CD4^+CD25^+Foxp3^+Treg诊断测宫颈癌的正确性优于HR-HPV DNA和两指标联检,其临界值可依据临床实际情况合理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最佳阈值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性/不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16
6
作者 何鑫 陶绘丞 +4 位作者 王淑珍 朱志清 王跃 刁小莉 曲久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5-211,共7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性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性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患者的随访结果,探讨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科门诊,HR-HPV阴性、宫颈液基细胞学为ASCUS和LSIL的356例患者的病理资料,对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经阴道镜及宫颈活检排除高级别病变的306例患者定期进行HR-HPV随访。 HR-HPV检测采用杂交检测法2代(hybird capture-Ⅱ,HC-Ⅱ)。结果 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分别为7.9%和9.1%。 HR-HPV阳性/ASCUS和LSIL患者CIN -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分别是22.9%和17.9%。 HR-HPV阳性的ASCUS和LSIL患者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HR-HPV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HR-HPV阳性对ASCUS及LSIL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3%和84.42%。 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是14.3%。不同年龄段的HR-HPV阴性/ASCUS和LSIL的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的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生率最高(18.2%)。结论 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发生CIN-Ⅲ及以上病变分别是7.9%和9.1%,CIN-Ⅱ及以上病变达14.3%,30~39岁的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发生率达18%,建议对于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应行阴道镜检查可疑病变部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不典细胞 低度鳞上皮内病变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对评估宫颈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秦广益 滕银成 +2 位作者 李萍 江立珍 马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08-2310,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对评估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ON)预后的意义。方法:对560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证实为CIN的患者进行LEEP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检测治疗前后高危型HPV的负荷量,... 目的:探讨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对评估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ON)预后的意义。方法:对560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证实为CIN的患者进行LEEP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检测治疗前后高危型HPV的负荷量,对病灶持续存在或复发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前病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的三组患者,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32.63%、90.85%和98.13%。前组(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与后两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术后6个月CINⅠ、CINⅡ、CINⅢ三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2.54%、12.80%和25.23%,术后1年三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0.88%、9.15%和22.43%,与术前比较,三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均显著下降(P〈0.001);CINⅠ、CINⅡ、CINⅢ三组患者术后的病变持续存在率分别为1.69%、6.71%和12.15%,复发率分别为0、7.32%和10.28%.前组与后两组术后病变的持续存在率和复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术后高危型HPV持续阳性可提示病变的持续存在或复发。结论:LEEP能显著降低CIN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有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术后检测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能判断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样病变 电圈切除术 高危人乳头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组织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淑霞 赵先兰 +1 位作者 孔祥东 孟志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05,共3页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26例CINⅡ、31例CINⅢ和22例浸润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26例CINⅡ、31例CINⅢ和22例浸润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13种HR-HPVDNA。结果: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浸润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39.10%、88.50%、87.10%、90.90%,HR-HPV阳性率分别为30.00%、82.60%、80.80%、90.30%、95.50%,CINⅠ、Ⅱ、Ⅲ和浸润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组织中HR-HPV阳性率与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s=0.564,P<0.01)。结论:HR-HPV致宫颈上皮恶性转化可能与P16INK4A蛋白过表达有关,P16INK4A和HR-HPV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子宫颈癌及CIN的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 高危人乳头病毒 P16^INK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与鳞状细胞癌抗原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渝 李力 +3 位作者 陈建昆 郭建新 韩健 郑秀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中预测复发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科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0...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宫颈癌患者术后随访中预测复发的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科行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406例,定期随访HR-HPV及SCC-Ag值,分析HR-HPV、SCC-Ag值与复发的关系,单独检测HR-HPV、SCC-Ag值与联合检测的差异。结果宫颈癌复发患者HR-HPV持续阳性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01),复发患者SCC-Ag阳性率高于未复发患者(P<0.001);盆腔复发患者HR-HPV持续阳性率高于远处转移(P<0.05),盆腔复发与远处转移两组间SCC-Ag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HR-HPV预测宫颈癌复发的灵敏度高(57.9%),单独检测SCC-Ag特异度高(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HR-HPV和SCC-Ag(76.3%)较单独检测灵敏度高(P<0.05)。结论 HR-HPV及SCC-Ag值均可一定程度预警宫颈癌术后复发,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检出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危人乳头病毒 细胞癌抗原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癌的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15
10
作者 严瑞明 陈晓静 +8 位作者 王薇 梁莉 周琛斐 魏文斐 易红艳 吴湘光 刘国炳 钟梅 余艳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相关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2例宫颈组织临床样本,包含16例正常宫颈组织,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4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组织切片中的CD163...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相关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2例宫颈组织临床样本,包含16例正常宫颈组织,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4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组织切片中的CD163+巨噬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对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与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63+巨噬细胞的细胞密度随着宫颈组织恶性变的程度增加而增多,且相关性分析示两者呈正相关(P=0.000)。同时,CD163+巨噬细胞的细胞密度在hr-HPV型宫颈癌中明显上调(P<0.05)。临床资料统计结果发现:CD163+巨噬细胞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和FIGO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05,P=0.004)。结论 CD163+巨噬细胞的表达与宫颈组织恶性变的程度成正相关,hr-HPV感染与巨噬细胞中CD163的表达水平有显著相关性。CD163+巨噬细胞可作为hr-HPV感染所致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前瞻性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细胞癌 高危人乳头病毒 相关巨噬细胞 CD1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靖安县农村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小玲 李隆玉 +2 位作者 余葆华 罗筱霞 李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调查江西省靖安县农村女性子宫颈上皮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的感染状况。方法: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江西省靖安县地区对35~59岁女性进行人群横断面调查,纳入研究的4673例受检者... 目的:调查江西省靖安县农村女性子宫颈上皮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的感染状况。方法: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江西省靖安县地区对35~59岁女性进行人群横断面调查,纳入研究的4673例受检者中2491例采用了杂交捕获法(HC-2)方法检测hr—HPV,另外2182例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r—HPV检测并分型。结果:hr—HPV感染率为11.9%,混合感染占41.5%。在进行了分型的2182例中HPV52型感染率最高(2.8%),其次分别是58、16和39型。hr—HPV感染率在靖安县山区和平原地区之间无差异,年龄分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江西省靖安县农村女性hr—HPV感染率与我国其他地区近似,HPV52和58型是该地区优势感染型,hr—HPV感染防治策略应针对不同地域人群的特点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子宫颈上皮内样病变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乳头瘤状病毒(HPV)58型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鹤 李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82-784,F0004,共4页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近10余年来以大规模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99%的宫颈癌中存在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首要因素...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居第二位。近10余年来以大规模人群为基础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99%的宫颈癌中存在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DNA,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首要因素且为始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58 宫颈癌发生 疫苗 妇科恶性肿 女性恶性肿 高危HPV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病毒清除及持续感染的随访性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胥莎莎 何鑫 +5 位作者 刘英俏 刘军 王淑珍 王跃 刁小莉 曲久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12-218,共7页
目的:探讨医院机会性筛查人群初次高危型人乳头瘤( 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或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初次HR-HPV阳性患者... 目的:探讨医院机会性筛查人群初次高危型人乳头瘤( 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后病毒自然清除或持续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随访2013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初次HR-HPV阳性患者969例。观察HR-HPV感染患者病毒自然清除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年龄、病毒基因分型、多重感染以及初次感染病毒负荷量与病毒自然消除及持续性感染的关系。 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Kaplan-Meier生存分析用于计算病毒清除时间。 COX比例风险回归用于病毒清除相关因素分析。结果969例HR-HPV 感染患者平均病毒清除时间为9.52(95% CI:9.09~9.95)个月,中位消退时间8(95% CI:7.65~8.36)个月。不同年龄组HR-HPV自然清除的时间不同(X2=7.93,P=0.047)。不同亚型HPV自然清除时间不同,清除时间最长的前5位分别是HPV56型、HPV33型、HPV58型、HPV52型、HPV18型。病毒清除时间最短的是依次HPV45型、HPV51型、HPV68型。多病毒联合感染同病毒持续感染相关,联合感染者病毒清除时间明显延长,持续感染时间延长(X2=18.67,P=0.000)。初次感染的病毒负荷量不同,病毒自然清除时间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68,P=0.000)。 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回归系数为-0.082,P=0.046)及多病毒联合感染(回归系数为-0.231,P=0.037)同病毒清除呈负相关,初次感染病毒负荷量分级(回归系数为-0.185,P=0.108)与病毒自然清除时间无相关。结论 HR-HPV基因型为HPV56型、HPV35型、HPV58型、HPV51型、HPV35型,≧50岁女性、多重感染以及初次高病毒负荷量患者,病毒自然清除时间长,更易发生持续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 持续感染 病毒消除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基底细胞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p16和BerEP4表达 被引量:3
14
作者 Elwood H Kim J +2 位作者 Yemelyanova A 李慧明(摘译) 余英豪(审校)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71-571,共1页
外阴恶性肿瘤中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SCC)占绝大部分,基底细胞样SCC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外阴基底细胞癌(BCC)少见,目前BCCs的HPV状态尚未明确。由于外阴BCC组织学特征与基底细胞样SCC具有部分重叠,如巢状分布、一致性基底细... 外阴恶性肿瘤中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SCC)占绝大部分,基底细胞样SCC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外阴基底细胞癌(BCC)少见,目前BCCs的HPV状态尚未明确。由于外阴BCC组织学特征与基底细胞样SCC具有部分重叠,如巢状分布、一致性基底细胞样细胞和鳞化区域,因此二者易混淆。由于两种肿瘤手术范围和预后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外阴恶性肿 基底细胞癌 基底细胞样鳞细胞癌 DNA检测 P16 HPV感染 组织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恶性和癌前病变的痔切除标本中人乳头状瘤病毒基因分型
15
作者 Hui Y Quddus M R +2 位作者 Murthy J N 解建军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49-949,共1页
痔切除标本很少伴恶性和癌前病变,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争议的认为意义不大且花费过高,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痔切除标本中已经发现恶性和癌前病变。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与痔标本中偶发性高级别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尚... 痔切除标本很少伴恶性和癌前病变,常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有争议的认为意义不大且花费过高,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在痔切除标本中已经发现恶性和癌前病变。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与痔标本中偶发性高级别病变之间的相关性目前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切除标本 癌前病变 病毒基因分 恶性 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载量与分型检测对宫颈高级别病变预测价值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李凌 李隆玉 +3 位作者 杨起楠 徐小玲 童希忠 王利民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76-380,共5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载量和分型检测在中国农村地区妇女人群中预测宫颈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发生的价值。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以农村妇女人群为基础选取江西省兴国县、靖安县和...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载量和分型检测在中国农村地区妇女人群中预测宫颈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发生的价值。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以农村妇女人群为基础选取江西省兴国县、靖安县和玉山县2 257例,年龄35~64岁纳入本前瞻性队列研究。同时采用HC-2(hybrid capture-2)和导流杂交技术(HybriMax)两种方法分别检测hrHPV载量和亚型,两种方法中任一亚型阳性者行阴道镜及活检检查,并将HC-2检测阳性结果中病毒载量〈10.0 RLU/CO认定为低病毒载量,病毒载量≥10.0 RLU/CO为高病毒载量。对hrHPV结果阴性或病理诊断为CIN1的2 211例妇女行24个月无干预随访。根据随访分别评价hrHPV载量和HybriMax分型两种检测方法预测宫颈鳞状上皮高级别病变(CIN grade 2 or worse,CIN2+)的效果。结果:纳入基线、随访数据完整的女性共1 636例。2年内采用HC-2检测的132例基线高病毒载量妇女中CIN2+的发生率为3.03%(4/132),其相对危险度(RR)值为42.24(95%CI为4.76~375.2);采用HybriMax分型检测的159例基线分型HPV16或18型阳性妇女中CIN2+的发生率为2.51%(4/159),RR值为33.06(95%CI为3.72~293.9)。对2年内HC-2检测中高病毒载量例数和HybriMax分型检测中HPV16/18型别阳性例数进行比较,CIN2+的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高载量和HPV16/18型别阳性妇女人群进展为CIN2+的风险均较高。在不具有持续监测hrHPV条件的农村地区,HC-2检测的病毒载量≥10.0 RLU/CO阈值设定,与HybriMax分型检测HPV16/18型别均对hrHPV初筛有分流作用,并对CIN2+发生有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 病毒 高危人乳头病毒 子宫颈癌前病变 农村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亚型分布及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7
作者 高文捷 高冬梅 +1 位作者 余小琴 徐元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785-1788,1793,共5页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女性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别及感染模式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 535例妇科及相关科室就诊并接受HPV分型检测患者的相关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HPV感染率为29.0%(734/2 535),检出率最高的5种基因型依次为... 目的探讨合肥地区女性宫颈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型别及感染模式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 535例妇科及相关科室就诊并接受HPV分型检测患者的相关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HPV感染率为29.0%(734/2 535),检出率最高的5种基因型依次为HPV16(7.1%)、HPV52(5.2%)、HPV58(3.9%)、HPV53(1.7%)及HPV33(1.6%)。良性病变/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中HPV的感染率为50.4%,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组HPV感染率为87.6%,两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247,P=0.000)。宫颈HSIL+病变中HPV16(37.5%)占比高于HPV58(11.6%)和HPV52(8.9%),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57、6.917,P <0.05)。结论合肥地区女性HPV优势感染基因亚型分别为HPV16、HPV52、HPV58、HPV53及HPV33。宫颈HSIL+病变中最常见的HPV亚型是HPV16,其次为HPV58和HPV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多重感染模式 高级别鳞上皮内病变 高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载量与分型检测对宫颈高级别病变预测价值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18
作者 本刊编辑部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0-180,共1页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是子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故hrHPV检测作为子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方法已被广泛认可。如何筛查出真正的危险人群,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子宫颈癌 前瞻性队列研究 HPV 预测价值 检测 宫颈癌筛查 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19
作者 周莉 陈姗 张帝开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82-2486,共5页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genital infection is a very common sexual transmitted disease.Mostly,the infection is transient and asymptomatic.The induction of effective immune responses usually allows the infection to be... Human papillomavirus(HPV) genital infection is a very common sexual transmitted disease.Mostly,the infection is transient and asymptomatic.The induction of effective immune responses usually allows the infection to be spontaneously cured.However,the infection sometimes can be responsible for an intraepithelial lesion,which may progress to be cervical cancer.Cervical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neoplastic diseases affecting women.It is clear that carcinogenic HPV infection is the necessary proces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HPV infection is very frequent in young women aged less than 25 years and viral clearance lasts for 8 months in average.This clearance is the consequence of host immunity intervention,which leads to spontaneous regression of infection and 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more than 80% within a period of 2 years).The major factor,which permits the progression to high 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 and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is the persistent feature of HPV infection.HPV infection is usually transient,but several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as host factors(genetic,immunodepression,oral contraception and smoking) and viral factors(genotype,variants,viral load and integration) to increase the persistence.Cervical cancer is clearly the first virus-induced solid tumor discovered in human.Furthermore,it represents a woman death cause that can be avo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 宫颈肿廇 持续感染 病毒整合 病毒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HPV-DNA联合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LEEP术后复发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金友存 华玉蓉 +1 位作者 王佩佩 张丽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85-1189,共5页
目的目前国内尚缺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C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除(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报道。文中旨在探讨HR-HPV-DNA联合TCT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预测... 目的目前国内尚缺乏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联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检查对高级别宫颈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HCSIL)患者宫颈环形电切除(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报道。文中旨在探讨HR-HPV-DNA联合TCT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收治的164例HCSIL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LEEP治疗,术前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行HR-HPV-DNA检查,术前TCT检查采用Bethesda分级系统法,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治疗6个月后复发情况;HCSIL患者LEEP术前HR-HPV-DNA、TCT检查结果;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者术前HR-HPV-DNA、TCT阳性情况;分析HR-HPV-DNA联合TCT检查对HCSIL LE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行LEEP术治疗的HCSIL患者治疗6个月后复发率为19.51%(32/164)。HCSIL患者LEEP术前HR-HPV-DNA阳性率为52.44%(86/164),术前TCT检查阳性率为74.39%(122/164)。复发者HR-HPV-DNA、TCT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者(P<0.05)。HR-HPV-DNA、TCT及两者联合预测HCSIL LEEP术后复发的灵敏度分别为87.50%、93.75%、93.75%,特异度分别为56.06%、43.48%、96.97%。结论HR-HPV-DNA联合TCT检查是预测HC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的有效手段,两者联合检查对HCSIL患者LEEP术后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高级别宫颈鳞上皮内样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复发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