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7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孕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金燕 陈彩蓉 +2 位作者 郭晓燕 胡庆兰 覃碧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9-710,共2页
目的探讨孕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806例清远地区孕期及产后妇女的宫颈标本,以5岁间隔分组,对不同年龄组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以4080例同期非孕期妇科普... 目的探讨孕期及产后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快速导流杂交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检测3806例清远地区孕期及产后妇女的宫颈标本,以5岁间隔分组,对不同年龄组进行高危型HPV-DNA检测,以4080例同期非孕期妇科普查妇女作为对照。结果在7886例标本中高危型HPV感染率为12.5%,孕期、产后及非孕期组分别为14.3%、10.5%、11.7%,4个年龄组分别为16.9%、12.1%、13.5%和22.1%。结论孕期高危型HPV感染率与产后及同期非孕期妇女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显著,孕期行宫颈HPV筛查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产后 非孕期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对评估宫颈电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预后的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秦广益 滕银成 +2 位作者 李萍 江立珍 马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08-2310,共3页
目的:探讨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对评估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ON)预后的意义。方法:对560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证实为CIN的患者进行LEEP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检测治疗前后高危型HPV的负荷量,... 目的:探讨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对评估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ON)预后的意义。方法:对560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证实为CIN的患者进行LEEP治疗,治疗后随访1年.检测治疗前后高危型HPV的负荷量,对病灶持续存在或复发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术前病理为CINⅠ、CINⅡ和CINⅢ的三组患者,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32.63%、90.85%和98.13%。前组(低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与后两组(高度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危型HPV感染率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加重而上升。术后6个月CINⅠ、CINⅡ、CINⅢ三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2.54%、12.80%和25.23%,术后1年三组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0.88%、9.15%和22.43%,与术前比较,三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均显著下降(P〈0.001);CINⅠ、CINⅡ、CINⅢ三组患者术后的病变持续存在率分别为1.69%、6.71%和12.15%,复发率分别为0、7.32%和10.28%.前组与后两组术后病变的持续存在率和复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术后高危型HPV持续阳性可提示病变的持续存在或复发。结论:LEEP能显著降低CIN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有效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术后检测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能判断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样病变 电圈切除术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癌组织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和P16^(INK4A)蛋白表达的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程淑霞 赵先兰 +1 位作者 孔祥东 孟志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05,共3页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26例CINⅡ、31例CINⅢ和22例浸润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 目的:检测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和P16INK4A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正常宫颈组织、2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26例CINⅡ、31例CINⅢ和22例浸润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HC-2)检测13种HR-HPVDNA。结果:正常宫颈、CINⅠ、CINⅡ、CINⅢ、浸润癌组织中,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39.10%、88.50%、87.10%、90.90%,HR-HPV阳性率分别为30.00%、82.60%、80.80%、90.30%、95.50%,CINⅠ、Ⅱ、Ⅲ和浸润癌组织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组织中HR-HPV阳性率与P16INK4A蛋白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s=0.564,P<0.01)。结论:HR-HPV致宫颈上皮恶性转化可能与P16INK4A蛋白过表达有关,P16INK4A和HR-HPV联合检测可提高对子宫颈癌及CIN的阳性预测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P16^INK4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宫颈癌的临床相关性 被引量:15
4
作者 严瑞明 陈晓静 +8 位作者 王薇 梁莉 周琛斐 魏文斐 易红艳 吴湘光 刘国炳 钟梅 余艳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相关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2例宫颈组织临床样本,包含16例正常宫颈组织,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4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组织切片中的CD163...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相关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12例宫颈组织临床样本,包含16例正常宫颈组织,5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和41例宫颈鳞状细胞癌,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组织切片中的CD163+巨噬细胞的表达水平,并对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与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D163+巨噬细胞的细胞密度随着宫颈组织恶性变的程度增加而增多,且相关性分析示两者呈正相关(P=0.000)。同时,CD163+巨噬细胞的细胞密度在hr-HPV型宫颈癌中明显上调(P<0.05)。临床资料统计结果发现:CD163+巨噬细胞与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和FIGO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05,P=0.004)。结论 CD163+巨噬细胞的表达与宫颈组织恶性变的程度成正相关,hr-HPV感染与巨噬细胞中CD163的表达水平有显著相关性。CD163+巨噬细胞可作为hr-HPV感染所致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前瞻性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鳞细胞癌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相关巨噬细胞 CD16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省靖安县农村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徐小玲 李隆玉 +2 位作者 余葆华 罗筱霞 李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1102-1105,共4页
目的:调查江西省靖安县农村女性子宫颈上皮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的感染状况。方法: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江西省靖安县地区对35~59岁女性进行人群横断面调查,纳入研究的4673例受检者... 目的:调查江西省靖安县农村女性子宫颈上皮内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humanpapillomavirus,hr—HPV)的感染状况。方法:2012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江西省靖安县地区对35~59岁女性进行人群横断面调查,纳入研究的4673例受检者中2491例采用了杂交捕获法(HC-2)方法检测hr—HPV,另外2182例采用凯普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r—HPV检测并分型。结果:hr—HPV感染率为11.9%,混合感染占41.5%。在进行了分型的2182例中HPV52型感染率最高(2.8%),其次分别是58、16和39型。hr—HPV感染率在靖安县山区和平原地区之间无差异,年龄分布则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江西省靖安县农村女性hr—HPV感染率与我国其他地区近似,HPV52和58型是该地区优势感染型,hr—HPV感染防治策略应针对不同地域人群的特点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 子宫颈上皮内样病变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阴道菌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5
6
作者 潘颖 盛华芳 +4 位作者 康玲 马啸 郑慧敏 周宏伟 刘木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59-1564,共6页
目的探索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阴性与阳性女性之间阴道菌群构成的差异。方法采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间于我科就诊的33例未感染HR-HPV(HPV^-)女性及98例感染HR-HPV(HP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 目的探索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感染阴性与阳性女性之间阴道菌群构成的差异。方法采集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间于我科就诊的33例未感染HR-HPV(HPV^-)女性及98例感染HR-HPV(HP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分别对每个样本进行细菌总基因组DNA提取、16S rRNA V4区基因扩增及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测序等步骤,然后通过BIPES、TSC、GAST等程序,分析阴道菌群物种丰度和结构,并对两组女性的阴道菌群构成进行比较。结果 HPV^-组女性阴道菌群以乳酸杆菌为优势菌属,占81.54%,同时含有少量的加德纳菌属、链球菌属、普氏菌属等。HPV^+组患者阴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则显著减少(40.48%),加德纳菌属显著增加(32.35%),同时普氏菌属、奇异菌属、厌氧球菌属等多种厌氧菌属相对丰度也有所增加。在HPV^+组女性的阴道菌群中发现布鲁菌属的存在,而HPV^-组中未见此菌属。结论阴道菌群失调与HR-HPV感染之间存在相关性,HR-HPV感染者阴道菌群中乳酸杆菌属显著减少,加德纳菌属等多种厌氧菌属过度增殖,并发现有布鲁菌属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阴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719例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及对人乳头状瘤病毒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彭建华 余友霞 +3 位作者 杨君 周德平 王敏 陈凤娴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07-1008,共2页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pa pillomavirus,HR—HPV)已明确为宫颈癌的病因,但不同地区妇女HR-HPV感染率及对HPV检查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第2代杂交... 宫颈癌是妇科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恶性肿瘤,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risk humanpa pillomavirus,HR—HPV)已明确为宫颈癌的病因,但不同地区妇女HR-HPV感染率及对HPV检查的认识和接受程度存在差异。本研究采用第2代杂交捕获法(hybrid captureII,HC-2)检测技术,对重庆地区719例妇科门诊患者HR—HPV感染状况及其对HPV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更好地开展宫颈癌防治工作,提高生殖健康服务水平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宫颈癌 认知程度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在喉癌中的感染及整合状态 被引量:5
8
作者 卢仲明 李奕萱 +6 位作者 许咪咪 陈良嗣 罗小宁 黄艳 詹建东 林烨丰 张思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22-142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及整合状态对广东地区喉癌发病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癌石蜡包埋标本中HPV16/18 E2、E6的拷贝数,分析HP...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及整合状态对广东地区喉癌发病的意义。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喉癌石蜡包埋标本中HPV16/18 E2、E6的拷贝数,分析HPV16/18病毒感染情况和整合状态,并对其进行随访。结果:82例喉癌标本中,2例HPV16阳性(2.4%),整合状态为游离型或混合型,未发现HPV完全整合入宿主DNA者。HPV阳性2例患者存活至今无复发。结论:高危型HPV16/18在喉癌中的感染率较低,HPV16/18可能不是广东地区喉癌的主要发病因素,对喉癌的预后影响可能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肿 人乳头病毒 感染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宫颈病变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对局部调节性T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余杨 付艳丽 孙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目的比较宫颈局部微环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HR-HPV DNA)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同步变化,探讨HR-HPV病毒复制和宫颈病变进展两者同时对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04例HR-HPV持续感染者依宫颈病变的不同分为5组:宫颈... 目的比较宫颈局部微环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HR-HPV DNA)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同步变化,探讨HR-HPV病毒复制和宫颈病变进展两者同时对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将304例HR-HPV持续感染者依宫颈病变的不同分为5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宫颈癌和慢性宫颈炎,采用PCR荧光法检测宫颈分泌物HPV-DNA,应用流式细胞仪CD4+CD25+Foxp3+设门方法对宫颈刷检物中的CD4+CD25+Treg细胞相对计数,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宫颈局部Treg细胞表达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病变和不同拷贝数的病毒载量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24.93,109.86,P<0.05),进一步的两两比较显示,Treg细胞的水平变化在慢性宫颈炎和CINⅠ之间以及低载量(HPV DNA 104~105copies/m L)和中载量(HPV DNA 105~106copies/m 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Treg细胞水平变化为变量,宫颈病变和病毒载量为因子的交互效应显著(F=3.39,P<0.05),不同的宫颈病变,HR-HPV病毒载量对Treg表达的影响大小不一,总体呈现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R-HPV病毒拷贝数升高,Treg细胞表达Foxp3+逐步上升的趋势;(3)宫颈癌患者高表达CD4+CD25+Foxp3+Treg细胞,但表达水平波动范围大,数值分布最为分散。结论宫颈局部微环境CD4+CD25+Foxp3+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功能在不同宫颈病变和不同HR-HPV DNA中可能通过双向性调节,影响宫颈病变转归,就整体变化而言,Treg细胞、HR-HPV载量、宫颈病变三者呈相向的进展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局部免疫微环境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载量 宫颈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DNA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淼淼 杨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DNA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95例宫颈异常患者进行HR-H... 目的比较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DNA检测与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在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95例宫颈异常患者进行HR-HPV DNA检测和TCT,同时设计2种联合检测方法,分别为COM1(HR-HPV DNA→TCT)和COM2(TCT→HR-HPV DNA),并与组织病理活检结果对比。计算各种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HR-HPV DNA检测的灵敏度高于TCT和COM2(P<0.05),但与COM1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4种检测方法中,HR-HPV DNA检测的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最低(P<0.05),COM1的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最高(P<0.05)。结论 HR-HPV DNA检测与TCT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各具优势。先采用HR-HPV DNA检测进行筛选,再对其中的阳性患者进行TCT,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晚期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自然转归状况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丹丹 杨慧琳 杨伶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488-1490,1495,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及产后自然转归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孕期产检及分娩的病例3 382例,孕前1年曾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测,孕妇于分娩前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Ⅱ代(HPV HC-Ⅱ)... 目的分析妊娠晚期妇女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感染及产后自然转归状况。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接受孕期产检及分娩的病例3 382例,孕前1年曾接受液基细胞学检测,孕妇于分娩前进行人乳头瘤病毒杂交捕获Ⅱ代(HPV HC-Ⅱ)法检测,产后1年随访HR-HPV阳性病例,仍为阳性者进一步行细胞学、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结果 3 382名妊娠晚期妇女宫颈HR-HPV感染率为18.4%(623/3 382),怀孕3次及3次以上者HR-HPV感染率升高(P=0.016),年龄及产次与妊娠晚期HR-HPV感染无明显关系。530名产妇于产后1年随访HR-HPV,仍为阳性的为140例,阳性率为26.4%(140/530)。140例HR-HPV持续阳性者行细胞学检查,正常/炎症90例,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40例,低度上皮内病变6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4例,50例阴道镜下活检炎症/湿疣变22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16例,CINⅡ4例,CINⅢ8例。结论孕3次以上妊娠晚期HR-HPV感染率升高;孕期HR-HPV感染产后转阴率高,分娩方式与HR-HPV感染转阴无关;产后HR-HPV感染持续存在应密切随访,进一步行细胞学、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子宫颈 宫颈上皮内 妊娠晚期 产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筛查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45万人群 被引量:6
12
作者 舒婷 兰志鹏 +2 位作者 巫霞 罗映娟 杨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9,共7页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WHO推荐的首选宫颈癌筛查方法,了解成都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成都市宫颈癌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背景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病因明确,通过规范筛查可以有效降低宫颈癌发病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是WHO推荐的首选宫颈癌筛查方法,了解成都市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状况,对优化成都市宫颈癌筛查方案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成都市35~64岁参加宫颈癌筛查人群的hrHPV感染现状和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分布情况,探讨hrHPV阳性检出率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从“成都市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数据库”收集2023年参加成都市免费宫颈癌筛查的459433例个案数据,分析不同hrHPV基因型感染总体分布情况以及宫颈病变患者的hrHPV亚型感染分布情况,比较不同特征人群hrHPV感染情况,并构建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检出阳性情况的相关因素。结果459433例中,hrHPV阳性检出率为11.65%(53509/459433),hrHPV感染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1501.082,P<0.001)。82.39%(131/159)的宫颈癌患者感染HPV 16或18亚型,以单纯感染HPV 16亚型为主(52.20%,83/159)。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绝经状态、避孕方式、妊娠次数、分娩次数为hrHPV阳性检出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成都市女性hrHPV阳性检出率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筛查过程中,要重视健康教育与随访工作,特别是对HPV 16或18亚型阳性者的后续随访工作。开展宫颈癌筛查宣传工作时应特别关注年长者、文化程度较低者、未婚或离异/丧偶者、已绝经者、未避孕或采用避孕套外的其他避孕方式者、妊娠或分娩2次以上者等重点人群,加强宫颈癌防治核心知识、生殖健康知识等的宣传,提高妇女健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乳头病毒感染 高危人乳头病毒 筛查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杂交检测人乳头瘤病毒E6/E7 mRNA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分型检测阴性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中的表达研究
13
作者 刘玉珍 冯慧敏 张友忠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93-399,共7页
目的:通过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探索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检测阴性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是否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进而为子宫颈HSIL的精确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山... 目的:通过原位杂交检测技术探索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分型检测阴性的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是否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进而为子宫颈HSIL的精确诊断及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于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科行子宫颈活检或手术治疗的305例子宫颈HSIL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HR-HPV分型检测阴性患者为研究组(15例),阳性患者为对照组(290例)。采用RNAscope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两组患者样本中HPV E6/E7 m RNA的表达,并使用染色强度半定量评分分析HPV E6/E7 m RNA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p16、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1)305例HSIL患者中,15例(4.9%)HR-HPV分型检测为阴性。(2)研究组中73.3%(11/15)HPV E6/E7 m RNA呈阳性表达,与对照组100.0%(290/2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研究组p16的阳性表达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3.3%vs.100.0%,P=0.049),两组Ki-67阳性表达率均为100.0%。(4)组织病理学类型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的样本中,研究组HPV E6/E7 m RNA总体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CIN3的样本中,研究组HPV E6/E7 m RNA总体评分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结论:子宫颈癌筛查中,单纯采用HR-HPV分型检测可能导致4.9%的HSIL患者因结果阴性而出现漏诊或误诊。HPV E6/E7 m RNA原位杂交检测技术可能有助于降低HR-HPV分型检测在HSIL中的假阴性率,并辅助预测子宫颈病变的发展方向,进而为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 高级别鳞上皮内病变 人乳头病毒 人乳头病毒E6/E7 mRNA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4
14
作者 张文璎 薛月珍 +1 位作者 韩玲 罗曼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接受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HPV DNA检测、且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并行病理检查的女性1 806例,分析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 目的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r-HPV)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接受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HPV DNA检测、且进一步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并行病理检查的女性1 806例,分析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 806名女性总hr-HPV感染率为35.5%(641/1806);正常女性感染率仅为23.2%(301/1299),明显低于宫颈病变病例(P=0.000)。在高病毒负荷量中,只有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 IN)1之间的差异显著(P=0.049),危险比值比为8.5,95%可信区间为1.0-71.4。在中、低度病毒负荷量中,C IN2、C IN3和宫颈癌对比C IN1均无显著性差异。C IN1、C IN2、C IN3和宫颈癌各组的相对光单位比值(RLU/PC)行对数值转换,中位数差异不显著(P=0.712)。结论检测高危型HPV能很好地区分病变宫颈和正常宫颈,而高危型HPV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严重程度关系不密切,能否作为宫颈病变严重程度预测指标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病毒负荷量 宫颈病变 杂交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检测的作用 被引量:19
15
作者 郭艳利 游珂 +4 位作者 耿力 张小为 沈晓野 姚燕君 范晓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80-482,共3页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对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为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squamous intraep...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检测对宫颈液基细胞学诊断为不能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的分流管理作用。方法:对94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或LSIL的患者采用二代杂交捕获(hybird captureⅡ,HC-Ⅱ)方法检测高危型HPV DNA,并在阴道镜指导下进行宫颈活检。结果:940例中,ASC—US497例,LSIL443例。行宫颈活检病理诊断,慢性宫颈炎417例,宫颈湿疣31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IN)1级124例,CIN2级65例,CIN3级或宫颈浸润癌19例。在宫颈细胞学异常的ASC—US和LSIL组中,高危型HPV阳性率分别是59.6%和84.9%。在ASC—US和LSIL组HPV阴性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CIN2级,CIN3级或宫颈浸润癌)检出率为0.5%和6.0%,HPV阳性时检出率是8.8%和14.1%,HPV阳性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检出率高于HPV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ASC—US组中,高危型HPV检测对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的阴性预测值达99.5%;当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在1~9.99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仅占1.6%;在10以上时,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占10.7%。结论:宫颈细胞学为ASC—US的患者如果高危型HPV阳性,检出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的概率增加,并且高危型HPV检测的阴性预测值高,在ASC—US患者中,随着HPV载量增高,检出CIN2级及其以上病变的概率随之增高。高危型HPV检测和病毒载量有助于ASC—US的分流管理,而对LSIL无分流管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 宫颈上皮重度增生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性/不典型鳞状细胞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的随访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何鑫 陶绘丞 +4 位作者 王淑珍 朱志清 王跃 刁小莉 曲久鑫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05-211,共7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性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阴性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typical squamous cells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和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low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LSIL)患者的随访结果,探讨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的合理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科门诊,HR-HPV阴性、宫颈液基细胞学为ASCUS和LSIL的356例患者的病理资料,对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经阴道镜及宫颈活检排除高级别病变的306例患者定期进行HR-HPV随访。 HR-HPV检测采用杂交检测法2代(hybird capture-Ⅱ,HC-Ⅱ)。结果 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lesions,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分别为7.9%和9.1%。 HR-HPV阳性/ASCUS和LSIL患者CIN -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分别是22.9%和17.9%。 HR-HPV阳性的ASCUS和LSIL患者CIN-Ⅲ及以上病变发病率明显高于HR-HPV阴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 HR-HPV阳性对ASCUS及LSIL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13%和84.42%。 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是14.3%。不同年龄段的HR-HPV阴性/ASCUS和LSIL的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患者的发生率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39岁妇女宫颈高级别病变的发生率最高(18.2%)。结论 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发生CIN-Ⅲ及以上病变分别是7.9%和9.1%,CIN-Ⅱ及以上病变达14.3%,30~39岁的HR-HPV阴性/ASCUS和LSIL患者宫颈高级别病变发生率达18%,建议对于HR-HPV阴性的ASCUS和LSIL患者应行阴道镜检查可疑病变部位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乳头病毒 不典细胞 低度鳞上皮内病变 宫颈上皮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负荷量结合年龄在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分流中的作用 被引量:17
17
作者 钱德英 黄惠英 +1 位作者 岑坚敏 陈观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280-2281,共2页
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R-HPV DNA)负荷量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AS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年龄在其分流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细胞涂片诊断为ASC的患者进行年龄分析和HR... 目的: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HR-HPV DNA)负荷量在宫颈不典型鳞状细胞(atypical squamous cell,ASC)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年龄在其分流中的意义。方法:对44例细胞涂片诊断为ASC的患者进行年龄分析和HR-HPV DNA负荷量检测,并在阴道镜下进行活检,以病理结果为最终确诊依据。结果:ASC的病理确诊中包含各级宫颈病变甚至宫颈癌。年龄与ASC最后病理诊断的病变级别成正相关(r=0.373,P=0.000),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较严重的可能性越高。HR-HPV DNA负荷量与病变级别也成正相关(r=0.528,P=0.000),HR-HPV DNA负荷量随着病变的加重也相应增加。HR-HPV DNA负荷量结合年龄对ASC不同病理级别有很高的预测价值,年龄<30岁ASC患者HR-HPV DNA负荷量在0~0.9 pg/mL间预测只有3.2%几率患CIN 2或以上病变,年龄>50岁HR-HPV DNA负荷量>100 pg/mL的患者患CIN 2或以上病变的几率可高达96.0%。结论:HR-HPV DNA负荷量结合年龄在ASC分流中有重要的意义,可指导其临床干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病毒 年龄因素 DNA负荷量 不典上皮细胞 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脱落细胞CA-IX的表达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英俏 何鑫 +4 位作者 刘军 王淑珍 胥莎莎 王跃 刁小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26-231,共6页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IX(carbonic anhydrase-IX,CA-IX)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关系,分析CA-IX预测宫颈病变自然转归方向的价值。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CA... 目的探讨碳酸酐酶IX(carbonic anhydrase-IX,CA-IX)在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 virus,HR-HPV)感染的关系,分析CA-IX预测宫颈病变自然转归方向的价值。方法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CA-IX在不同宫颈病变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采用HC-Ⅱ测定HR-HPV DNA,定期随访,比较CA-IX表达与HR-HPV感染状态的相关性。结果 CA-IX的表达与HPV的感染存在相关性(χ2=81.8,P=0.000)。低级别〔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和高级别(CIN-Ⅱ、CIN-Ⅲ及宫颈癌)宫颈病变,CA-IX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P=0.032)。不同HPV感染状态下(持续性感染、一过性感染、无HPV感染),CA-IX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0.6%、38.4%、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69,P=0.001)。结论 CA-IX的表达与HPV感染相关,在持续性HPV感染中,CA-IX的表达阳性率较一过性HPV感染、无HPV感染明显升高,提示CA-IX有可能是参与持续HPV感染致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分子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 碳酸酐酶IX 高危人乳头病毒 持续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宫颈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中的价值 被引量:20
19
作者 杜蓉 陈志芳 丁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03-606,共4页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宫颈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层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宫颈液基细胞涂片结果判读为ASCUS的351例患者行高危型HPV分型检测、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及宫颈管内膜诊刮术。分... 目的:评价人乳头瘤病毒(HPV)分型检测在宫颈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层处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宫颈液基细胞涂片结果判读为ASCUS的351例患者行高危型HPV分型检测、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检查及宫颈管内膜诊刮术。分析ASCUS患者病理检查结果与HPV分型检测结果的关系。结果:①351例ASCUS病例中,病理证实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共69例(69/351,19.6%),其中CINⅡ及以上检出26例,占总数的7.4%(26/351)。②351例ASCUS病例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55.6%(195/351)。高危型HPV阳性及HPV感染阴性组CINⅡ及以上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1.8%(23/195)、2.1%(3/14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阳性对检出CINⅡ及以上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46%,48.00%,11.79%,98.07%。③195例高危型阳性病例中,HPV16亚型及58亚型阳性率分别为45.6%及21.0%。HPV16亚型及58亚型阳性组中CINⅡ及以上检出率分别为7.7%(15/195)、2.6%(5/19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HPV检测在ASCUS患者分层处理中有重要价值,尤其是HPV16亚型阳性患者需立即行阴道镜检查。低危型阳性及HPV感染阴性患者仍需密切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上皮细胞 人乳头病毒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对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分层管理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王彦 周家德 +1 位作者 马丽 夏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01-804,共4页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类乳头瘤检测对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层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镜下定位活检可疑病灶,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 518例AS...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类乳头瘤检测对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分层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8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高危型HPV检测和阴道镜检查,镜下定位活检可疑病灶,以病理学诊断作为金标准。结果 518例ASCUS患者中,高危型HPV阳性者为328例,其阳性率为63.32%。经病理学确诊高危型HPV阳性者CIN的发生率为50.19%,宫颈浸润癌的发生率为2.51%;高危型HPV阴性者CIN的发生率为2.90%,无宫颈浸润癌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US患者中阴道镜检查对CINⅡ、Ⅲ级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8.84%、88.70%;高危型HPV检测对CINⅡ、Ⅲ级检测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00%、96.84%。结论 ASCUS患者中高危型HPV阳性者宫颈病变的检出率较高,同时高危型HPV对CINⅡ、Ⅲ级检测的阴性预测值高,ASCUS患者的分层管理中高危型HPV检测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乳头病毒 宫颈肿 阴道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