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柴利文 龚春辉 宋世文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B09期31-33,共3页
针对辽河油区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地质及开发特点,定性地分析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剩余油形成机制和规律。以钻井取心、化验分析、试油、试采及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神经网络分析等多学科有机结合的方法,指出了剩余油在纵... 针对辽河油区高升油田莲花稠油油藏地质及开发特点,定性地分析了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发剩余油形成机制和规律。以钻井取心、化验分析、试油、试采及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数理统计、神经网络分析等多学科有机结合的方法,指出了剩余油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定量分布规律及蒸汽吞吐井水淹波及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油田 稠油油藏 剩余油 分布规律 蒸汽吞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集砂砾岩体成因、分布规律及形成条件探讨──以辽河西部凹陷高升油田高二、三区为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春梅 林承焰 +1 位作者 侯连华 信荃麟.刘泽容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89-297,共9页
本文以辽河西部凹陷高升油田二、三区莲花油层5、6砂岩组为例,在岩心观察基础上,收集储集砂砾岩体成因标志,结合测井定量信息,应用开发储层小层细分沉积微相研究方法,建立了断陷湖泊深水环境中重力流辫状水道沉积模式,阐明了砂... 本文以辽河西部凹陷高升油田二、三区莲花油层5、6砂岩组为例,在岩心观察基础上,收集储集砂砾岩体成因标志,结合测井定量信息,应用开发储层小层细分沉积微相研究方法,建立了断陷湖泊深水环境中重力流辫状水道沉积模式,阐明了砂砾岩体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其演化特征,指出了沉积相带对储层性质的控制作用。本文还探讨了深水辫状重力流水道砂砾岩体的形成与断裂构造、古气候和古地理条件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模式 高升油田 储集砂砾岩体 成因 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高81块储层特征与含油气潜能 被引量:3
3
作者 唐清山 柴利文 +4 位作者 黄太明 高振中 旷红伟 佟彦明 刘成鑫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9-273,共5页
辽河盆地高升油田高 81块为一东倾的单斜构造 ,其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均为断层所限。其含油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 ,其下部含油层段 (杜家台油层 )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由水下分流河道、河... 辽河盆地高升油田高 81块为一东倾的单斜构造 ,其西北、西南、东南三面均为断层所限。其含油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第四段上亚段。沙四上亚段主要为扇三角洲沉积 ,其下部含油层段 (杜家台油层 )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 ,由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河道间微相构成 ;上部以前扇三角洲亚相为主 ,前缘亚相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及河口砂坝微相时而穿插其间。杜家台油层可分为 3个砂层组 ,位于上部的Ⅰ砂层组横向变化大 ,其下的Ⅱ ,Ⅲ砂层组较为稳定。Ⅲ砂层组的储油物性最好 ,平均有效含油厚度最大 ,含油面积也较大 ,它对高 81块油气储量的贡献最大。Ⅱ砂层组平均有效厚度较小 ,但其油水界面最低 ,含油面积最大 ,对储量的贡献仅次于Ⅲ砂层组。Ⅰ砂层组向构造高部位趋于尖灭 ,且其油水界面最高 ,含油面积很小 ,对储量仅有少量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油田 高81块 储层特征 含油气潜能 辽河盆地 沙河街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高 3 块隔夹层特征及对稠油热采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唐清山 施晓蓉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3-30,36,共9页
通过论述了高3块隔夹层类型、岩性和分布、微观孔隙结构、热物性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隔夹层对稠油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的影响,并提出改变原注汽排液井只射开油层下部1/2调整为全部射开。为改善高3块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 通过论述了高3块隔夹层类型、岩性和分布、微观孔隙结构、热物性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隔夹层对稠油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的影响,并提出改变原注汽排液井只射开油层下部1/2调整为全部射开。为改善高3块蒸汽吞吐、蒸汽驱、热水驱的开发效果,为增加油层动用状况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吞吐 稠油热采 蒸汽驱 油层 高升油田 注汽 热水驱 微观孔隙结构 岩性 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层物性建模在高升油田高2区莲花油层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孙寅森 郭少斌 邵燕林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0年第B12期27-30,73,共5页
针对中国油藏精细描述工作现状,根据测井解释成果,结合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分析,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进行了储层物性研究,并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框架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内各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图的数字化,建立了沉积微相平面模... 针对中国油藏精细描述工作现状,根据测井解释成果,结合地质统计学中的变差函数分析,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定量进行了储层物性研究,并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框架为基础,通过对研究区内各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图的数字化,建立了沉积微相平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应用微相模型控制储层物性参数建模,建立了研究区的储层物性模型,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并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数据体,为油藏的开发调整、剩余油挖掘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描述 储层物性建模 沉积微相模型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稠油产量预测方法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太明 柴利文 张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7-22,共6页
稠油开采动态系统状态变化的主要开发指标“产油量”,具有时变性和随机性。根据高升油田稠油热采矿场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油藏工程及系统工程,确定了适合高升油田稠油吞吐递减阶段产油量预测的基本模式──时间功能模型、统计规律模... 稠油开采动态系统状态变化的主要开发指标“产油量”,具有时变性和随机性。根据高升油田稠油热采矿场资料,运用数理统计、油藏工程及系统工程,确定了适合高升油田稠油吞吐递减阶段产油量预测的基本模式──时间功能模型、统计规律模型,是油田中长期产油量预测和可采储量标定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产量预测 预油方法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高3块蒸汽吞吐开发后期管理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兴武 李树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B09期151-154,共4页
高升油田高3块是典型的中深层巨厚块状气顶底水稠油油藏,历经20余年的蒸汽吞吐开采,目前处于低压、低产、低效益的蒸汽吞吐后期采油阶段,呈现地层压力低、蒸汽吞吐效果差、油层严重脱气、油品性质变差等开发特征。针对稠油油田蒸汽吞吐... 高升油田高3块是典型的中深层巨厚块状气顶底水稠油油藏,历经20余年的蒸汽吞吐开采,目前处于低压、低产、低效益的蒸汽吞吐后期采油阶段,呈现地层压力低、蒸汽吞吐效果差、油层严重脱气、油品性质变差等开发特征。针对稠油油田蒸汽吞吐后期生产特点,研究并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油田 高3块 蒸汽吞吐 开发后期 管理策略 稠油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厚层稠油油藏吞吐后期火驱开发存在问题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金兆勋 江琴 张宏梅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3年第6期100-102,152,共3页
高升油田属于典型厚层块状稠油油藏,至2008年已进入开发后期,平均单井日产油不足1 t,因此于2008年5月开展火驱现场试验,目前已实施高3618和高3两个开发单元共48个井组,5年来通过对火驱开发过程中注采动态跟踪与调控,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 高升油田属于典型厚层块状稠油油藏,至2008年已进入开发后期,平均单井日产油不足1 t,因此于2008年5月开展火驱现场试验,目前已实施高3618和高3两个开发单元共48个井组,5年来通过对火驱开发过程中注采动态跟踪与调控,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但也反应出火线推进不均、掺稀油举升工艺不适应、高温腐蚀等诸多问题,制约着火驱开发效果的进一步提高,为此提出了下步在火驱理论研究和工艺配套方面的攻关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油田 厚层砂砾岩 稠油油藏 火烧油层 存在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雷64块莲花油层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曹敬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0-452,共3页
介绍了高升油田雷64块莲花油层的基本地质特征及沉积特征标志,搞清了其岩相、沉积相的分布类型,认清了该区重力流的分布规律,确定了储层的发育规律及其控制因素,为进一步的滚动开发奠定了地质基础。
关键词 莲花油层 岩相特征 沉积特征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火烧油层过程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兆勋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1-44,9,共4页
高升油田为典型的中深厚层块状普通稠油油藏,针对其进入蒸汽吞吐开发末期开发效果差的情况,先后在高3618块和高3块开展火烧油层现场试验,并逐步扩大至目前39个井组规模。火烧油层现场实施过程中,严格把握点火注气、动态分析、跟踪调控... 高升油田为典型的中深厚层块状普通稠油油藏,针对其进入蒸汽吞吐开发末期开发效果差的情况,先后在高3618块和高3块开展火烧油层现场试验,并逐步扩大至目前39个井组规模。火烧油层现场实施过程中,严格把握点火注气、动态分析、跟踪调控、动态监测等关键环节,并不断改进完善,实现了火烧井全部一次点火成功,典型井组处于高温氧化燃烧状态,日产油上升2.8倍。火烧油层过程控制技术可为其他同类型油藏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烧油层 稠油油藏 中深厚层 过程控制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非常规油井完井方式改造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运恒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B09期101-104,共4页
为解决高升油田蒸汽驱开发过程中非常规完井方式对蒸汽驱提高采注比的制约与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非常规177.8 mm套管完井改139.7 mm尾管完井方法,实现Φ70 mm抽油泵和Φ88.9 mm油管下入油层中下部,进行强排液,为蒸汽驱提高采注比提供... 为解决高升油田蒸汽驱开发过程中非常规完井方式对蒸汽驱提高采注比的制约与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套非常规177.8 mm套管完井改139.7 mm尾管完井方法,实现Φ70 mm抽油泵和Φ88.9 mm油管下入油层中下部,进行强排液,为蒸汽驱提高采注比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油田 非常规油井 完井方式 改造技术 采注比 蒸汽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低阻油藏精细挖潜实践与认识——以高升油田雷11块莲花油层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伟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52-55,7,共4页
针对高升油田雷11块莲花油层开发中暴露出的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油水关系认识难度大以及储量动用状况差异大等问题,深化油藏地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重新落实构造、开展小层划分、沉积微相研究以及测井二次精细解释后进行"水... 针对高升油田雷11块莲花油层开发中暴露出的油藏地质条件复杂、油水关系认识难度大以及储量动用状况差异大等问题,深化油藏地质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通过重新落实构造、开展小层划分、沉积微相研究以及测井二次精细解释后进行"水中找油"等工作,并辅以精细注水、细分注水、一对一注水,及配套注水工艺技术,有针对性地开展油藏精细挖潜工作,不仅扭转了区块产量递减趋势,而且明显改善了区块开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 低阻油藏 剩余油分布规律 雷11块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稠化油缓速乳化堵水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建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141-143,共3页
根据高升采油厂稠油的特点,筛选出了稠化油缓速乳化堵水所需要的缓速乳化剂,通过一系列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含水度、矿化度、乳化剂浓度等对乳状液黏度变化的影响,并确定了其使用范围;岩心驱替实验表明,研制的稠化油缓速乳化剂符合缓速... 根据高升采油厂稠油的特点,筛选出了稠化油缓速乳化堵水所需要的缓速乳化剂,通过一系列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含水度、矿化度、乳化剂浓度等对乳状液黏度变化的影响,并确定了其使用范围;岩心驱替实验表明,研制的稠化油缓速乳化剂符合缓速乳化堵水的要求,封堵性能好,能够对地层进行有效封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油田 缓速乳化剂 封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化学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任辉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287-287,共1页
高升油田高注水区块针对油井水淹、水窜难题,开发研制出稠化油堵水配方体系及选择性堵水技术,成功应用解决了油井高含水的难题。
关键词 高升油田 注水 堵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提高开发效果实践 被引量:1
15
作者 丁军涛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7期140-141,共2页
高升油田经历30多年持续开发,目前各主力油藏均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效果变差。为提高开发效果,在热采稠油主力块实施火驱开发、在热采稠油低速块实施"先压裂改造、后高压注汽"治理,在雷家莲花薄互层状油藏实施分层开发、在... 高升油田经历30多年持续开发,目前各主力油藏均已进入开发中后期,开发效果变差。为提高开发效果,在热采稠油主力块实施火驱开发、在热采稠油低速块实施"先压裂改造、后高压注汽"治理,在雷家莲花薄互层状油藏实施分层开发、在雷64厚层块状油藏实施立体开发,通过不断开发调整,开发效果逐步改善,为老油田开发调整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油田 火驱 分层开发 立体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多分支水平井分段酸化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尹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5期102-104,108,共4页
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是提高难采储量低速开发区块产能的重要手段。在水平井钻、完井过程中,入井流体对水平段不同位置的浸泡时间不同,造成水平段伤害带呈不均匀分布,因此,水平井酸化过程中水平井段的均匀布酸是水平井酸化效果好坏的关键。... 多分支水平井技术是提高难采储量低速开发区块产能的重要手段。在水平井钻、完井过程中,入井流体对水平段不同位置的浸泡时间不同,造成水平段伤害带呈不均匀分布,因此,水平井酸化过程中水平井段的均匀布酸是水平井酸化效果好坏的关键。为此,分析了高升油田雷52块水平井伤害特征,依据油层物性,筛选出了胶束酸液体系配方,并研究了滑套投球分段酸化工艺。雷52-杜H301井应用水平井分段酸化技术后,油层污染得到解除,产液量大幅度提高,实现了筛管完井多分支水平井均匀布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支水平井 油层污染 酸化技术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蒸汽吞吐存水状况研究
17
作者 唐清山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13-16,共4页
通过对高升油田莲花油层地下存水状况的研究,指出了造成油藏地下存水量大的地质、工程原因。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回采水率、改善稠油吞吐开发效果的措施,并值得其它油田借鉴。
关键词 地下存水 蒸汽吞吐 影响因素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泥质细粉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高本成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127-128,131,共3页
高升油田油藏地层胶结疏松,油井生产过程中大量出砂,砂型主要为泥质细粉砂,并伴随着套损、低液等问题,防砂难度较大,防砂效果不明显,油井砂卡现象十分严重。为此开展了泥质细粉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水平井防砂、泥质细粉砂防... 高升油田油藏地层胶结疏松,油井生产过程中大量出砂,砂型主要为泥质细粉砂,并伴随着套损、低液等问题,防砂难度较大,防砂效果不明显,油井砂卡现象十分严重。为此开展了泥质细粉砂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包括水平井防砂、泥质细粉砂防治、套损井防砂、低产井排砂、防砂泵等多项防砂技术,这些技术现场应用120余井次,大大延长了油井生产时间,取得了显著的防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升油田 防砂技术 排泥浆抽油泵 水平井防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南部储层特征及储层预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小东 佟国辉 王佩虎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6期26-29,共4页
为了深化高升南部地区的勘探,针对该区断裂不清,储层横向变化快、油水关系复杂等特点,开展了精细构造解释和储层特征研究,并对储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区具有10个有利区域和9个有利圈闭,从而为该区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地质依据。
关键词 高升油田 储层特征 储层预测 反演方法 油气勘探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升油田水平井采油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保刚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1年第4期107-109,共3页
针对高升油田各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纵向上动用不均、注水区块油井水窜严重和油井出砂问题,以油藏精细研究为出发点,进行了水平井采油技术适应性研究与应用。开展了油藏精细描述、水平井优化部署、水平井水力喷射压裂、水平井均匀酸化解... 针对高升油田各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纵向上动用不均、注水区块油井水窜严重和油井出砂问题,以油藏精细研究为出发点,进行了水平井采油技术适应性研究与应用。开展了油藏精细描述、水平井优化部署、水平井水力喷射压裂、水平井均匀酸化解堵、水平井均匀注汽及采油工艺配套等技术研究,通过实施水平井开发综合配套工艺技术体系,高升油田明显提高了水平井开发效果,实现了老油田的二次高效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采油技术 喷射压裂 高升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