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剂量率后装放疗辐射场的最优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邓君 曹磊 +4 位作者 王晓刊 王成国 林志凯 王建超 练德幸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85-188,共4页
以某一高剂量率(HDR)后装治疗室为对象,利用蒙特卡罗程序计算放射源处于治疗室不同位置时迷宫内入口、迷宫内入口第一转折和迷宫外入口处γ辐射水平,分析研究放射源位置对迷宫内辐射场分布的影响,并通过现场实验检验其可靠性。结果表明... 以某一高剂量率(HDR)后装治疗室为对象,利用蒙特卡罗程序计算放射源处于治疗室不同位置时迷宫内入口、迷宫内入口第一转折和迷宫外入口处γ辐射水平,分析研究放射源位置对迷宫内辐射场分布的影响,并通过现场实验检验其可靠性。结果表明,放射源位置对迷宫内辐射场分布有较大影响,在治疗室东侧且靠近迷宫内墙的区域时,迷宫外入口剂量相对较小,可推荐为治疗时放射源的最优化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HDR)后装放疗 MC程序 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活动部癌高剂量率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2
作者 宋姗珊 王学峰 +2 位作者 刘宝财 韩东梅 程光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9-236,共8页
舌活动部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及放射治疗(RT),舌活动部癌的RT包括体外放射治疗(EBRT)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ISBT)。早期舌活动部癌患者应用单纯ISBT或EBRT联合ISBT可在保证肿瘤局部控制(LC)率的同时保留舌功... 舌活动部癌是最常见的口腔癌,其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及放射治疗(RT),舌活动部癌的RT包括体外放射治疗(EBRT)和组织间插植近距离放射治疗(ISBT)。早期舌活动部癌患者应用单纯ISBT或EBRT联合ISBT可在保证肿瘤局部控制(LC)率的同时保留舌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无法手术的中、晚期舌活动部癌患者采用EBRT联合ISBT的方式可进一步提高肿瘤LC率,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的受量;各期舌活动部癌术后具有局部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用ISBT可有效提高肿瘤的LC率;局部复发性舌活动部癌患者可行ISBT或与EBRT联合的方式行挽救性治疗。现总结和探讨近年来国内外应用高剂量率(HDR)-ISBT治疗舌活动部癌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进展,对HDR-ISBT治疗舌活动部癌的适应证、靶区勾画、处方剂量、正常组织剂量限值、相关临床结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以期为同行提供可靠的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活动部癌 剂量 组织间近距离放射治疗 体外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后装插植放疗 被引量:4
3
作者 叶华 吴敬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5-532,共8页
大多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因肿瘤扩散或合并症而不适合手术。原发病灶内的局部区域控制的失败,仍然是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放疗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NSCLC,肿瘤控制率随着原发灶放疗的生物效应剂量(BED)升高而增加。... 大多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因肿瘤扩散或合并症而不适合手术。原发病灶内的局部区域控制的失败,仍然是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NSCLC放疗后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NSCLC,肿瘤控制率随着原发灶放疗的生物效应剂量(BED)升高而增加。接受30 Gy单次放疗(BED=120 Gy)的患者有98%的局部控制率(LC)。另一项剂量反应分析显示,在120 Gy可能是比较合适和稳定的剂量。高剂量率(HDR)近距离放射疗法,又称后装插植放疗,其优势在于可以在单次分割照射中向靶区肿瘤给予高辐射剂量。随后剂量迅速下降,使照射到危及器官(OARs)的剂量保持较低的水平。此外,插植放疗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加速再增殖,导致其致死性损伤,并解决了由于器官运动或摆位确定性造成的目标偏离,避免了对OARs的不必要照射。在免疫治疗时代,胸部放疗对于保障NSCLC长期生存越发重要。HDR近距离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带来新的突破。前期临床试验也观察到良好的临床存活率和较低的急性和迟发毒性,为局部晚期NSCLC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剂量率后装插植放疗 调强放射治疗 淋巴结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