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婷婷 汪振佳 +2 位作者 李璐 孙雨蒙 于薇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4,共6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对优化诊疗策略至关重要。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能无创性评估斑块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量化分析斑块易损性,为卒中风险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已成为精准医疗的研...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卒中的关键致病因素,精准识别易损斑块对优化诊疗策略至关重要。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能无创性评估斑块成分及其微观结构,量化分析斑块易损性,为卒中风险预测及个体化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已成为精准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磁共振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技术进展及临床应用,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发展方向,有望在易损斑块识别、风险分层及疗效监测等方面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定量影像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参数定量管壁成像技术 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 颈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3D黑血磁共振定量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被引量:21
2
作者 刘丹青 王庆军 +3 位作者 蔡剑鸣 蔡幼铨 王勇 韩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通过与高分辨2D黑血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评价3D黑血磁共振成像(3D-BB-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 4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常规轴位2D-BB-MRI及斜矢状位3D-BB-MRI扫描。对斜矢状位3D-BB-MRI原始图像进行轴位重建。对... 目的通过与高分辨2D黑血磁共振成像技术比较,评价3D黑血磁共振成像(3D-BB-MRI)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定量分析的价值。方法 40例患者进行颈动脉常规轴位2D-BB-MRI及斜矢状位3D-BB-MRI扫描。对斜矢状位3D-BB-MRI原始图像进行轴位重建。对于每个测量对象(单侧颈动脉),由两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在2D-BB-MRI图像上共同找出其斑块测量的兴趣层面,以此进行3D-BB-MRI轴位重建图像与2D-BB-MRI图像的匹配。对该侧颈动脉分别进行斑块厚度、管腔狭窄程度、管腔面积、总血管面积的测量及管壁面积和标准化管壁指数的计算,并分析所有数据。结果在评估斑块厚度、管腔狭窄程度、管腔面积、总血管面积、管壁面积及标准化管壁指数方面,2D-BB-MRI与3D-BB-MRI轴位重建图像的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呈较强的相关性(r>0.9)。Bland-Altman图显示对于测量斑块厚度、管腔面积、总血管面积,2D-BB-MRI与3D-BB-MRI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3D-BB-MRI和2D-BB-MRI对于定量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方面无明显差异;3D-BB-MRI具有任意角度重建图像、灵活显示管壁及斑块情况的特点,我们认为3D-BB-MRI对于颈动脉粥样硬化成像较2D-BB-MRI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黑血磁共振成像技术 颈动脉粥样硬化 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序列冠状动脉管壁成像 被引量:1
3
作者 具海月 杨立 +1 位作者 程流泉 蔡祖龙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05-310,共6页
目的探讨相位排序自动门控窗选择(PAWS)及同时多重容积(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MR)序列对冠状动脉管壁的显示效能。方法志愿者21名,行右冠状动脉(RCA)及左前降支(LAD)横断面高分辨黑血MR检查,将图像质量进行定性分级(0... 目的探讨相位排序自动门控窗选择(PAWS)及同时多重容积(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磁共振(MR)序列对冠状动脉管壁的显示效能。方法志愿者21名,行右冠状动脉(RCA)及左前降支(LAD)横断面高分辨黑血MR检查,将图像质量进行定性分级(0级=无法评价,1级=较差,2级=较好,3级=很好)。排除0级和1级图像,2级和3级进一步测量RCA和/或LAD管壁厚度,两者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评价。结果全部38幅图像中,14幅为2级,17幅为3级,RCA及LAD管壁厚度分别为(0.94±0.16)和(0.89±0.1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90,P>0.05)。结论 PAWS及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高分辨黑血MR序列在冠状动脉管壁成像方面具有初步临床应用价值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 磁共振成像 分辨 冠状动脉管壁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在运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陈爱国 席嘉辰 +1 位作者 殷恒婵 颜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6-490,485,共6页
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将神经活动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完美结合,既可清晰、准确地显示脑组织解剖结构,也可通过对脑血流、脑血氧代谢等的观察,了解人行为活动时脑的... 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将神经活动和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完美结合,既可清晰、准确地显示脑组织解剖结构,也可通过对脑血流、脑血氧代谢等的观察,了解人行为活动时脑的各种功能活动,尤其是脑的高级活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 运动心理学 应用 氧代谢 脑组织 分辨 神经活动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相位排序自动门控窗选择及同时多重容积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与屏气二维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黑血心脏MR序列的成像质量 被引量:4
5
作者 具海月 杨立 +1 位作者 程流泉 蔡祖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03-1507,共5页
目的探讨分别采用相位排序自动门控窗选择(PAWS)及同时多重容积(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与屏气二维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2DNAV DIR FSE,2DBH DIR FSE)黑血心脏MR序列的图像质量,评价前者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对15名健康成年... 目的探讨分别采用相位排序自动门控窗选择(PAWS)及同时多重容积(SMV)算法双呼吸导航门控与屏气二维双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2DNAV DIR FSE,2DBH DIR FSE)黑血心脏MR序列的图像质量,评价前者的临床应用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对15名健康成年志愿者分别进行2DNAV DIR FSE及2DBH DIR FSE黑血MR心脏成像,对比评价两个序列对应层面的图像质量(定性评价及定量分析)。结果 2名医师评估2DNAV DIR FSE序列图像质量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73,P<0.01);2名医师对2DNAV DIR FSE序列相对诊断可信性主观评分显著相关(r=0.733,P<0.01)。2DNAV DIR FSE序列各层面图像左心室心肌、心腔信噪比及左心室心肌/心腔对比噪声比均低于2DBH DIRFSE序列(t=-15.847、-18.399、-14.824,P均<0.05)。结论采用PAWS及SMV算法的2DNAV DIR FSE黑血MR序列对于屏气配合差的患者优势明显,但对屏气配合良好者不宜作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磁共振成像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非对比增强成像机遇与挑战——中国十年来发展成果及展望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峰 曹代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52,60,共8页
近十年来,随着磁共振软件和硬件的发展,非对比增强MRI序列也在不断地开发和完善。由于无创、无辐射、无需注射对比剂等优点,该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同磁共振加速技术的结合更进一步缩短了扫描时间,减轻了不耐受患者的痛苦。非... 近十年来,随着磁共振软件和硬件的发展,非对比增强MRI序列也在不断地开发和完善。由于无创、无辐射、无需注射对比剂等优点,该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同磁共振加速技术的结合更进一步缩短了扫描时间,减轻了不耐受患者的痛苦。非对比增强MRI已成为目前评估血管问题的常见方法。本文以亮血技术和黑血技术两大切入点就非对比增强MRI各序列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临床应用及最新进展等方面进行述评。基于当前存在的不足,未来单次扫描同时重建多种对比图像以及3D黑血序列与心电门控及呼吸门控的结合将是一大研究方向。并且,多部位乃至全身非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扫描也将成为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技术 技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采集和黑血技术在主动脉夹层扫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冯定义 夏黎明 +2 位作者 柳志刚 朱文珍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3期214-216,共3页
目的 :探讨快速稳态横向扰相梯度回波螺旋采集 (SpiralSPGR)结合双翻转恢复脉冲快速自旋回波 (Double IRFSE)序列在主动脉夹层病变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3 0例主动脉夹层运用自旋回波 (SE)、Double IRFSE、梯度回波(GRE)及SpiralSPGR序... 目的 :探讨快速稳态横向扰相梯度回波螺旋采集 (SpiralSPGR)结合双翻转恢复脉冲快速自旋回波 (Double IRFSE)序列在主动脉夹层病变成像中的应用。方法 :3 0例主动脉夹层运用自旋回波 (SE)、Double IRFSE、梯度回波(GRE)及SpiralSPGR序列进行扫描 ,将各种方法扫描的显示效果及图像质量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Double IRFSE与spiralSPGR相结合对主动脉夹层的破口位置 ,累及范围 ,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的显示均优于传统的SE与GRE序列 ,且图像质量亦得到明显改善 ,而在真假腔的显示上两者相近。结论 :对于主动脉夹层病变的显示 ,Double IRFSE结合SpiralSPGR序列对主动脉夹层病变的显示更直观和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病变 磁共振成像 技术 螺旋采集技术 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CE-MRA在硬脊膜动静脉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8
作者 苏逸航 聂吉林 +4 位作者 陈斌 杨帅 陈常勇 廖伟华 赵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27-1933,共7页
目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目前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arteriovenous fistulas,SDAVF)的金标准,然而DSA为有创检查,还存在电离辐射、碘对比剂过敏等不良反应。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对比增... 目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目前诊断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arteriovenous fistulas,SDAVF)的金标准,然而DSA为有创检查,还存在电离辐射、碘对比剂过敏等不良反应。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CE-MRA)检查可实现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的多期动态对比剂增强MRI。本研究旨在评估脊髓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CE-MRA对SDAV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1月1日期间在湘雅医院进行脊髓常规MRI及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CE-MRA检查,并在2项检查后90 d内进行DSA或手术的患者资料。由2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独立观察和评估所有常规脊髓MRI及CE-MRA图像,并将评估结果与“金标准”DSA检查结果对照计算常规脊髓MRI、CE-MRA诊断SDAVF的敏感度、特异度。对脊髓常规MRI、CE-MRA检查与DSA检查结果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价二者对SDAVF的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其中SDAVF 47例,无SDAVF13例。常规MRI检查结果有3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CE-MRA检查结果有2例假阳性、无假阴性。常规MRI诊断SDAVF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3.62%、92.31%,CE-MRA诊断SDAVF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100%、84.62%。将脊髓后根髓动脉误为供血动脉是造成CE-MRA假阳性的主要原因。CE-MRA图像可清晰显示大部分供血动脉,瘘口定位的准确率为74.47%(35/47)。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常规MRI和CE-MRA检查的Kappa值分别为0.814与0.896(均P<0.001),一致性均较好,且CE-MRA优于常规MRI。常规MRI和CE-MRA检查诊断SDAVF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30与0.923(均P<0.05)。结论:高时间/高空间分辨率脊髓CE-MRA是SDAVF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度,能清晰地显示供血动脉,可为DSA或手术的术前诊断和定位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磁共振成像 时间/空间分辨 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管造影 敏感度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黑血和白血技术诊断肥厚型心肌病的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柳志刚 夏黎明 +2 位作者 冯定义 朱文珍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 :研究MR黑血和白血技术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心脏MR黑血和白血技术及多平面成像方式 ,对 15例临床拟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MR黑血技术提供病变部位、厚度、信号、心腔形态、大小等信息。白血... 目的 :研究MR黑血和白血技术在诊断肥厚型心肌病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心脏MR黑血和白血技术及多平面成像方式 ,对 15例临床拟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MR黑血技术提供病变部位、厚度、信号、心腔形态、大小等信息。白血技术能反映心肌的运动 ,流出道有无狭窄及程度 ,二尖瓣有无返流等情况。多平面成像更全面了解病变的部位和范围 ,避免漏诊。MR的基本特征有室壁肥厚、心肌信号不均匀、左心室流出道狭窄、心肌运动不均匀、二尖瓣少量返流和心包积液等。结论 :MR黑血和白血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能提供更为准确、全面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 肥厚型心肌病 心肌病 磁共振成像 技术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松学习磁共振成像100问》已出版
10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84-684,共1页
《轻松学习磁共振成像100问》为北京友谊医院靳二虎主任医师和牛明哲工程师主编。马大庆教授与贺文教授审阅,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10年8月出版。该书采用问答形式,叙述了在应用MRI时常见的100个问题,包括MRI的安全性与对策、磁性... 《轻松学习磁共振成像100问》为北京友谊医院靳二虎主任医师和牛明哲工程师主编。马大庆教授与贺文教授审阅,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于2010年8月出版。该书采用问答形式,叙述了在应用MRI时常见的100个问题,包括MRI的安全性与对策、磁性不同的物质对MRI的影响、如何分辨各种MR加权像、如何选择空间饱和与化学饱和、如何应用自旋回波与梯度回波、黑血技术与亮血技术、MR血管成像、DWI与PWI、MRI与MRS、fMRI、MR分子成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出版 学习 FMRI 北京友谊医院 MR成像 技术 主任医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松学习磁共振成像100问》已出版
11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1年第1期77-77,共1页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出版 学习 北京友谊医院 技术 MRI 主任医师 梯度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MRI新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夏黎明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心脏 磁共振成像 技术 技术 标记技术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