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势垒高度对GaAs/Al_xGa_(1-x)As QWIP光谱特性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小英 刘卫国 +2 位作者 段存丽 蔡长龙 牛小玲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995-2999,共5页
为了确定束缚态到准束缚态工作模式QWIP响应波长与势垒高度关系,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制备势垒高度不同Ga As/AlxGa1-xAs QWIP样品,采用傅里叶光谱仪对样品进行77 K液氮温度光谱测试。结果显示1#,2#样品峰值响应波长与据薛... 为了确定束缚态到准束缚态工作模式QWIP响应波长与势垒高度关系,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制备势垒高度不同Ga As/AlxGa1-xAs QWIP样品,采用傅里叶光谱仪对样品进行77 K液氮温度光谱测试。结果显示1#,2#样品峰值响应波长与据薛定谔方程得到峰值波长误差为15.6%,4.6%。结果表明:引起量子阱中子带间距离逐渐扩大与峰值响应波长蓝移的根本原因是势垒高度的增加。高分辨透射扫描电镜实验结果表明量子阱材料生长过程精度控制不够及Al Ga As与Ga As晶格不匹配是造成1#样品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说明调节势垒高度可实现QWIP峰值波长微调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高分辨透射扫描电镜 Ga As/AlxGa1-xAs 峰值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Al_(0.3)Ga_(0.7)As QWIP暗电流特性HRTEM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小英 刘卫国 +3 位作者 段存丽 蔡长龙 韩军 刘钧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057-3060,共4页
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生长GaAs/Al0.3Ga0.7As量子阱材料,制备300μm×300μm台面,内电极压焊点面积为20μm×20μm,外电极压焊点面积为80μm×80μm的单元样品两种。用变温液氮制冷系统对样品进行77~30... 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MOCVD)生长GaAs/Al0.3Ga0.7As量子阱材料,制备300μm×300μm台面,内电极压焊点面积为20μm×20μm,外电极压焊点面积为80μm×80μm的单元样品两种。用变温液氮制冷系统对样品进行77~300 K暗电流特性测试。结果显示,器件暗电流曲线呈现出正负偏压的不对称性。利用高分辨透射扫描电镜(HRTEM)获得样品纳米尺度横断面高分辨像,分析结果表明:样品横断面处存在不同程度的位错及不均匀性。说明样品内部穿透位错造成相位分离是引起量子阱光电性能变差的根本原因,不同生长次序中AlGaAs与GaAs界面的不对称性与掺杂元素的扩散现象加剧了暗电流曲线的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GAAS/ALGAAS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暗电流 高分辨透射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Al_xGa_(1-x)As量子阱红外探测器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小英 刘卫国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05-1408,共4页
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了两种不同结构参数GaAs/AlxGa1-xAs量子阱材料。利用傅里叶光谱仪分别对势垒中Al组分为0.20,0.30的1#,2#样品进行77K液氮温度下光谱响应测试。结果显示:1#,2#峰值响应波长为8.38,7.59μm,而根据薛定... 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了两种不同结构参数GaAs/AlxGa1-xAs量子阱材料。利用傅里叶光谱仪分别对势垒中Al组分为0.20,0.30的1#,2#样品进行77K液氮温度下光谱响应测试。结果显示:1#,2#峰值响应波长为8.38,7.59μm,而根据薛定谔方程得到峰值波长为9.694,8.134μm,二者误差分别为13.6%,6.68%。针对误差过大及吸收峰向高能方向发生漂移的现象,利用高分辨透射扫描电镜对样品微观界面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样品存在不同程度的位错及不均匀性。结果表明:位错引起AlGaAs与GaAs晶格不匹配,是造成1#误差较大的主要原因;峰值响应波长随势垒中Al组分的降低而增大,说明Al组分减小致使量子阱子带间距离缩小是导致峰值响应波长红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阱红外探测器 高分辨透射扫描电镜 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 AL组分 峰值响应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talytic graphitization of Mo-B-doped polyacrylonitrile(PAN)-based carbon fibers 被引量:3
4
作者 徐世海 张凤英 +2 位作者 刘绍欢 贺冬梅 蔡青云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4期703-707,共5页
A novel carbon fiber pretreatment was proposed.Polyacrylonitrile(PAN)-based carbon fibers were first anodized in H3PO4 electrolyte to achieve an active surface,and then coated with Mo-B catalysts by immersed the carbo... A novel carbon fiber pretreatment was proposed.Polyacrylonitrile(PAN)-based carbon fibers were first anodized in H3PO4 electrolyte to achieve an active surface,and then coated with Mo-B catalysts by immersed the carbon fibers in a uniformly dispersed Mo-B sol.The as-treated carbon fibers were then graphitized at 2 400 ℃ for 2 h.The structural change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ometry(XRD),Raman spectroscopy,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nd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microscopy(HRTEM).The results show that much better graphitization can be achieved in the presence of Mo-B,with an interlayer spacing(d002) of 0.335 8 nm and a crystalline size(Lc) of 28 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acrylonitrile (PAN)-based carbon fibers anodization sol catalytic graphitization MO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