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王子堂 张凌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东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 目的:分析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东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法作为参照,随后再依次开展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头颈CT血管成像(CTA)诊断。对比分析不同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头颈血管CTA诊断(P<0.05)。两种诊断方法的漏诊率、误诊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方法诊断动脉狭窄程度、鉴别斑块性质结果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期间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其诊断结果接近于金标准,其临床应用可保障诊断结果准确性,明确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为后期临床诊疗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狭窄 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头颈CT血管成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像的解卷处理在球差校正场发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中的应用
2
作者 唐春艳 陈江华 李方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59-359,共1页
关键词 场发射分辨电子显微 图像解卷处理 球差校正 球差系数 成像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平面像的模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树有 关若男 +1 位作者 李日升 叶恒强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82-193,共12页
本文全面讨论了多层法用于表面的高分辨电子显微平面像模拟计算中的各种影响因素以及需要注意的技术细节。包括光阑大小、欠焦量、样品厚度、色差与束发散度、吸收系数等的影响。
关键词 分辨 电子显微 表面正面成像 成像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像差校正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及其在表征功能氧化物材料结构及界面中的应用
4
作者 米少波 贾春林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66-574,共9页
简要介绍基于像差校正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负球差成像技术及其在研究功能氧化物材料原子构型中的应用。在亚埃尺度的空间分辨率下,负球差成像技术不但可以获得高衬度的原子尺度结构像,而且可以在皮米精度测量材料中的原子的相对位移... 简要介绍基于像差校正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的负球差成像技术及其在研究功能氧化物材料原子构型中的应用。在亚埃尺度的空间分辨率下,负球差成像技术不但可以获得高衬度的原子尺度结构像,而且可以在皮米精度测量材料中的原子的相对位移,从而精确表征材料结构、晶格缺陷的细微变化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负球差成像技术为定量解析材料中包含轻原子(例如,氧)在内的精细结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手段。重点介绍了负球差成像技术在表征铁电材料电偶极矩、畴结构及畴壁,氧化物异质界面和三维Mg O晶体表面精细结构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 显微结构 氧化物 像差校正分辨透射电子显微 负球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多角体病毒的高分辨成像及其三维重构的初步结果(英文)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玉尧 Joanita Jakana +3 位作者 余学奎 Wah Chiu 张景强 周正洪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6-330,共5页
使用装有液氦冷却的冷冻样品支架的 30 0kV场发射冷冻电子显微镜拍摄了细胞质多角体病毒 (CPV) ,对这些电镜照片的频谱分析显示图像分辨率优于 0 6nm。我们的三维重构结果使用了最新设计的图象管理和二十面体重构系统 (IMIRS)软件包 ,... 使用装有液氦冷却的冷冻样品支架的 30 0kV场发射冷冻电子显微镜拍摄了细胞质多角体病毒 (CPV) ,对这些电镜照片的频谱分析显示图像分辨率优于 0 6nm。我们的三维重构结果使用了最新设计的图象管理和二十面体重构系统 (IMIRS)软件包 ,这是第一个基于MicrosoftWindows平台上运行的冷冻电镜三维重构软件包。从得到的一个初步的CPV三维结构 ,可以看出CPV是具有T =1的病毒壳体 ,它的核心半径为 2 8 5nm ,在二十面体的顶点有十二个具有五次对称的突起 ,使它的半径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多角体病毒 分辨成像 三维重构 冷冻电子显微 CPV 图像管理 频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分辨成像技术”专栏前言
6
作者 刘俭 刘正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I0003-I0003,共1页
超分辨成像技术可应用于以成像、形貌测量、位移测量、形变测量为基础的很多重要研究,目前已经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该技术可以对未知世界实现无损地获取清晰图像。而超成像技术的发展又受限于电磁波的衍射... 超分辨成像技术可应用于以成像、形貌测量、位移测量、形变测量为基础的很多重要研究,目前已经在物理、化学、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该技术可以对未知世界实现无损地获取清晰图像。而超成像技术的发展又受限于电磁波的衍射特性,因此传统显微成像仪器直接获取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最高可达到半波长量级。早期人们通过使用短波和高数值孔径构建成像系统来获取高分辨图像,有限的技术途径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应用需求。近年来突破衍射极限的超分辨成像技术已成为成像领域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前沿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技术 分辨 分辨图像 空间分辨 数值孔径 形貌测量 位移测量 形变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电子显微表征下的出射波重构技术
7
作者 施鸿晟 于奕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48-758,共11页
原子级分辨率的成像表征对探究材料结构与性质间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像差校正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可以实现亚埃尺度分辨率的图像表征,但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受限于... 原子级分辨率的成像表征对探究材料结构与性质间的联系具有重大意义。应用像差校正的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HRTEM)可以实现亚埃尺度分辨率的图像表征,但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受限于辐照引起的结构损伤,无法用常规辐照剂量进行HRTEM成像表征。将出射波重构(exit wave reconstruction,EWR)技术应用于辐照敏感材料,一方面可以解决HRTEM图像中衬度反转的问题并提高图像分辨率至信息极限;另一方面,通过算法实现对信息的充分利用,适合于从低剂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采用低剂量EWR技术可以实现电子束敏感材料的原子级分辨率图像,为研究电子束辐照敏感材料提供更多可能性,也使针对出射波重构技术的研究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与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射波重构 高分辨电子显微成像技术 低剂量显微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脑电图的技术途径
8
作者 张玲 阚保东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37,共6页
阐述了近年来发展的高分辨脑电图所实现的技术途径 .着重介绍了目前几种有代表性的从头皮电位测量值重建皮层电位分布的方法 :解析求解法、数值求解法 (包括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 )和皮层成像技术等 .系统地分析了这些方法的技术特点 。
关键词 分辨脑电图 解析求解法 数值求解法 皮层成像技术 皮层电位分布 脑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徐德智 刘希光 +2 位作者 刘长涛 徐瑶 葛强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4期659-663,共5页
目的探究高分辨磁共振(HR-MRI)成像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经过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的88例患者(101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是否破裂分为... 目的探究高分辨磁共振(HR-MRI)成像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经过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诊断为颅内动脉瘤的88例患者(101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根据动脉是否破裂分为破裂组(n=30,35个动脉瘤)、未破裂组(n=58,66个动脉瘤),并将未破裂组分为强化亚组(n=22,26个动脉瘤)和未强化亚组(n=36,40个动脉瘤),所有患者均行HR-MRI成像,观察各组动脉瘤特征。结果HR-MRI成像检查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结果相比,准确率为79.55%。破裂组强化率明显高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与未破裂组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小、是否为宽颈动脉瘤、瘤体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有子囊、体颈比≥2的比例明显高于未破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与未强化组动脉瘤位置、动脉瘤大小、是否为宽颈动脉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有子囊、体颈比≥2、瘤体体率≥2的比例明显高于未强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R-MRI成像在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破裂风险评估中有良好应用效果,瘤体破裂风险与瘤壁强化有一定关系,影响瘤壁强化的因素有子囊情况及体颈比、瘤体体率等动脉瘤形态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磁共振 成像技术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雷达》专题征稿通知“多平台多体制雷达成像和识别技术”专题
10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作为一种先进的雷达成像技术,具备对观测对象高分辨成像及目标精细化表征能力,在地形测绘、环境监视、灾情调查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价值。随着雷达平台与应用场景不同,SAR自发...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作为一种先进的雷达成像技术,具备对观测对象高分辨成像及目标精细化表征能力,在地形测绘、环境监视、灾情调查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价值。随着雷达平台与应用场景不同,SAR自发展以来已演变出多种典型成熟成像体制,可大致分为机载SAR、星载SAR、弹载SAR、地基ISAR等。由于不同平台运动特性具有差异性,多平台多体制雷达成像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具有一定区别,如机载SAR成像更多关注运动补偿问题、星载SAR成像更多关注非线性轨迹深度聚焦等。因此,随着未来雷达高分辨成像需求不断增加,开展多平台多体制雷达成像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现代雷达 运动补偿 分辨成像 环境监视 灾情调查 识别技术 信息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雷达》专题征稿通知 “多平台多体制雷达成像和识别技术”专题
11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4-I0004,共1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作为一种先进的雷达成像技术,具备对观测对象高分辨成像及目标精细化表征能力,在地形测绘、环境监视、灾情调查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价值。随着雷达平台与应用场景不同,SAR自发...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作为一种先进的雷达成像技术,具备对观测对象高分辨成像及目标精细化表征能力,在地形测绘、环境监视、灾情调查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价值。随着雷达平台与应用场景不同,SAR自发展以来已演变出多种典型成熟成像体制,可大致分为机载SAR、星载SAR、弹载SAR、地基ISAR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环境监视 分辨成像 灾情调查 信息获取 识别技术 地形测绘 观测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雷达》专题征稿通知 “多平台多体制雷达成像和识别技术”专题
12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作为一种先进的雷达成像技术,具备对观测对象高分辨成像及目标精细化表征能力,在地形测绘、环境监视、灾情调查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价值。随着雷达平台与应用场景不同,SAR自发...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作为一种先进的雷达成像技术,具备对观测对象高分辨成像及目标精细化表征能力,在地形测绘、环境监视、灾情调查和信息获取等方面具有重大应用价值。随着雷达平台与应用场景不同,SAR自发展以来已演变出多种典型成熟成像体制,可大致分为机载SAR、星载SAR、弹载SAR、地基ISAR等。由于不同平台运动特性具有差异性,多平台多体制雷达成像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技术具有一定区别,如机载SAR成像更多关注运动补偿问题、星载SAR成像更多关注非线性轨迹深度聚焦等。因此,随着未来雷达高分辨成像需求不断增加,开展多平台多体制雷达成像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现代雷达 运动补偿 分辨成像 环境监视 灾情调查 识别技术 信息获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诊断颈动脉斑块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汪勤 邓忠奎 陈菁菁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5-179,共5页
本研究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3D黑血技术判断颈动脉斑块位置及预测脑卒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检查,分析两组黑血技术参数差异,同时采用ROC曲... 本研究探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MRI)3D黑血技术判断颈动脉斑块位置及预测脑卒中的应用价值。选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8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检查,分析两组黑血技术参数差异,同时采用ROC曲线分析参数预测脑卒中的价值。共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82处;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95.12%;观察组颈动脉血管总面积(TVA)、管壁面积(WA)及管壁标准化指数(NW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缺血侧TVA明显高于非缺血侧(P<0.05);TVA、WA及NWI预测脑卒中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1、0.825和0.842(P<0.05)。高分辨MRI 3D黑血技术判断颈动脉斑块位置有较好的价值,颈动脉定量指标在脑卒中预测中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辨磁共振成像 黑血技术 颈动脉斑块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中高时空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峰 张兴 +9 位作者 理玉龙 陈伯伦 陈忠靖 徐涛 刘欣城 赵航 任宽 杨家敏 江少恩 张保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31,共16页
对国内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领域高时空分辨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针对热斑诊断时间分辨优于10 ps、空间分辨优于10μm、能区10~30 keV的需求,从光学、X射线、核诊断和计算成像几个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最新的进展。... 对国内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领域高时空分辨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针对热斑诊断时间分辨优于10 ps、空间分辨优于10μm、能区10~30 keV的需求,从光学、X射线、核诊断和计算成像几个角度,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最新的进展。光学领域主要介绍基于泵浦探测技术的全光扫描和全光分幅技术。全光扫描技术的时间分辨可以达到200 fs,全光分幅的时间分辨可以达到5 ps,空间分辨可以达到5μm。该系统的主要部件为光学器件,在ICF未来的强电磁、强电离环境下有很好的应用前景。X射线系统主要介绍最近几年发展的高分辨KB显微镜,其采用STTS构型,可将空间分辨提高到3μm,满足当前高分辨的需求。漂移管技术的时间分辨可以达到10 ps,作为一种正在发展的技术,对此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中子成像系统主要介绍了高空间分辨的记录系统以及对应的瞄准技术的进展,其空间分辨可以达到20~25μm。计算成像作为一个全新的分支,最近引起了ICF领域的广泛关注。着重介绍了三维光场技术和在高时空分辨领域有很好应用前景的压缩感知超快成像(CUP)技术,对其可能在ICF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聚变 时空分辨 诊断 全光分幅技术 X射线诊断 电子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mm高分辨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培宏 喻光正 +2 位作者 宋万忠 冯尚城 龙腾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7-79,共3页
介绍了8mm高分辨机载SAR雷达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及其研制情况,最后给出了该雷达飞行成像试验的结果。
关键词 分辨 机载合成孔径雷达 机载SAR 主要技术 成像 飞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CI4732的高定位精度光声成像系统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荣健 陈炳章 +2 位作者 钟晓春 黄林 蒋华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5-120,共6页
为了研究光声成像技术对不同吸收体的成像性能,利用PCI4732和高精度旋转台RT-5-10,在Labview软件设计平台上开发了一套光声成像系统.系统由脉冲激光器、水浸探头和放大器等硬件组成,采集卡通过PCI总线与电脑连接.采用高分辨率滤波反投... 为了研究光声成像技术对不同吸收体的成像性能,利用PCI4732和高精度旋转台RT-5-10,在Labview软件设计平台上开发了一套光声成像系统.系统由脉冲激光器、水浸探头和放大器等硬件组成,采集卡通过PCI总线与电脑连接.采用高分辨率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较高对比度和分辨率的图像.分别采用2.25、5.00和10.00 MHz的超声探头对发丝进行试验,以验证系统的实用性.试验结果显示:采用5.00 MHz的探头比采用2.25和10.00 MHz的探头得到的发丝的图像更清晰,表明对于一定尺寸的吸收体,需要选择一定中心频率的探头,才能得到清晰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精度 超声探头 光声成像技术 分辨 PCI47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角度环形暗场Z衬度像成像原理及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鹏飞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4-47,共4页
通常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应用相位衬度成像 ,相位衬度的成像是由于透过样品的各级衍射束相互干涉的结果 ,其衬度取决于衍射束的相对相位关系。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中使用高角度环形探测器 ,可以得到原子序数衬度像。介绍了高角度环形暗... 通常的高分辨电子显微镜应用相位衬度成像 ,相位衬度的成像是由于透过样品的各级衍射束相互干涉的结果 ,其衬度取决于衍射束的相对相位关系。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中使用高角度环形探测器 ,可以得到原子序数衬度像。介绍了高角度环形暗场 (HAADF)的原子序数衬度 (Z -衬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序数衬度 分辨电子显微 Z衬度 角度环形暗扬 成像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有效的雷达成像超分辨算法
18
作者 孙长印 保铮 张林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37-742,共6页
现代谱估计技术被用于雷达成像中来提高图像分辨率和目标特征提取,但其缺点是需耗时的二维谱峰搜索,且由于采用码赛克技术,算法性能受小样本数限制.文中将成像高分辨算法中的两维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两个独立的一维问题,然后利用E... 现代谱估计技术被用于雷达成像中来提高图像分辨率和目标特征提取,但其缺点是需耗时的二维谱峰搜索,且由于采用码赛克技术,算法性能受小样本数限制.文中将成像高分辨算法中的两维参数估计问题转化为两个独立的一维问题,然后利用ESPRIT方法或MUSIC方法求得每维参数估计,这种方法无需两维谱峰搜索,算法性能在小样本时有很大改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文中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成像 分辨技术 算法 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全国材料科学电子显微学会议及征文通知(第一轮)
19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3-584,共2页
一、2011年全国材料科学电子显微学会议通知随着电子显微学事业的飞跃发展,材料的电子显微表征技术日新月异。具有场发射枪的高空间分辨分析型TEM,使人们可以采用高分辨技术、微衍射、电子能谱、电子能量损失谱对纳米尺度的区域进行形... 一、2011年全国材料科学电子显微学会议通知随着电子显微学事业的飞跃发展,材料的电子显微表征技术日新月异。具有场发射枪的高空间分辨分析型TEM,使人们可以采用高分辨技术、微衍射、电子能谱、电子能量损失谱对纳米尺度的区域进行形貌、结构、成分分析。球差校正TEM又将点分辨率提高到0.0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 材料科学 征文通知 学会 电子能量损失谱 分辨技术 表征技术 空间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全国材料科学电子显微学会议及征文通知(第一轮)
20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4,共2页
一、2011年全国材料科学电子显微学会议通知随着电子显微学事业的飞跃发展,材料的电子显微表征技术日新月异。具有场发射枪的高空间分辨分析型TEM,使人们可以采用高分辨技术、微衍射、电子能谱、电子能量损失谱对纳米尺度的区域进行形... 一、2011年全国材料科学电子显微学会议通知随着电子显微学事业的飞跃发展,材料的电子显微表征技术日新月异。具有场发射枪的高空间分辨分析型TEM,使人们可以采用高分辨技术、微衍射、电子能谱、电子能量损失谱对纳米尺度的区域进行形貌、结构、成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显微 材料科学 征文通知 学会 电子能量损失谱 分辨技术 表征技术 空间分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