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高分辨率多源降水观测产品的融合方法试验 被引量:118
1
作者 潘旸 谷军霞 +3 位作者 宇婧婧 沈艳 师春香 周自江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55-766,共12页
高质量、高分辨率降水产品研制对于数值天气模式检验、水文陆面模拟、山洪地质灾害监测有着重要意义。利用中国近4万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中国雷达定量降水估计和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开展0.05°×0.05°和0.01°... 高质量、高分辨率降水产品研制对于数值天气模式检验、水文陆面模拟、山洪地质灾害监测有着重要意义。利用中国近4万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中国雷达定量降水估计和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开展0.05°×0.05°和0.01°×0.01°两种高分辨率下的三源降水融合方法研究试验,探讨如何有效引入雷达高分辨率信息来提高降水产品质量。一方面,在0.05°分辨率上,先以自动气象站观测降水数据为基准,采用概率密度函数(PDF)匹配法订正雷达和卫星估测降水产品的系统偏差,将雷达降水产品的偏差从-0.05 mm/h降至-0.008 mm/h;再采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融合雷达和卫星降水产品,形成0.05°分辨率的中国区域覆盖完整且最优的联合降水背景场。此外,在0.01°分辨率上,以0.05°分辨率的卫星-雷达贝叶斯模型平均联合降水产品为背景,采用1 km雷达估测降水的空间结构信息进行降尺度,亦能有效提高0.01°分辨率背景场的质量。然后,分别以不同分辨率的卫星-雷达联合降水产品为背景,采用统计方法量化误差估计,再采用最优插值方法融入地面观测。通过2419个中国国家级气象台站的独立样本检验,评估了多种类型的降水资料及融合试验产品在中国地区的质量。结果表明,两种分辨率的三源融合试验产品的精度均优于任何单一来源的降水产品,特别是在站点稀疏地区,降水精度均较融合前有显著提高,达到了较好的融合效果,其中在0.05°分辨率上采用"概率密度函数+贝叶斯模型平均+最优插值"方法的三源融合降水产品整体质量最好,而0.01°分辨率上基于"概率密度函数+贝叶斯模型平均+降尺度+最优插值"方法的三源融合降水产品在强降水监测上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降水融合方法 高分辨率降水产品 独立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融合方法的高分辨率地面-卫星-雷达三源降水融合试验 被引量:106
2
作者 潘旸 沈艳 +1 位作者 宇婧婧 熊安元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7-186,共10页
为了探讨一种适用于区域性的地面、雷达、卫星等多源降水资料融合的方法,一种曾用于高分辨雷达、卫星土壤湿度产品反演的贝叶斯融合(Bayesian Merging)方法被尝试应用于江淮地区1 h-0.05°×0.05°经纬度高分辨率的雷达估... 为了探讨一种适用于区域性的地面、雷达、卫星等多源降水资料融合的方法,一种曾用于高分辨雷达、卫星土壤湿度产品反演的贝叶斯融合(Bayesian Merging)方法被尝试应用于江淮地区1 h-0.05°×0.05°经纬度高分辨率的雷达估测降水、卫星反演降水与地面站点观测降水3种资料的融合。在应用该方法时,通过2009年8月样本统计分别估计卫星和雷达反演降水的误差关系,通过曲线拟合建立误差方程,并以卫星资料作为背景场,但在融合时将雷达估测降水作为新的观测信息与地面观测降水同时引入。融合试验检验结果表明:贝叶斯融合方法能够有效实现雷达、地面、卫星3种不同来源资料的融合,该方法生成的多源融合产品的精度均优于任何单一来源的降水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叶斯融合方法 地面-雷达-卫星融合资料 高分辨率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高分辨率卫星数据的TRMM降水数据降尺度研究——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被引量:17
3
作者 范科科 段利民 +4 位作者 张强 史培军 刘剑宇 顾西辉 孔冬冬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411-1421,共11页
利用内蒙古地区2001~2010年42个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作为"真值",采用LOO(Leave-One-Out)交叉验证、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降水数据与地形及气候等要素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 利用内蒙古地区2001~2010年42个站点实测降水数据作为"真值",采用LOO(Leave-One-Out)交叉验证、多元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降水数据与地形及气候等要素之间的多元回归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值+残差值的方法,获得空间分辨率为1 km×1 km的TRMM年降水数据,并对降尺度TRMM数据进行精度检验。研究表明:(1)TRMM数据可用于区域年降水量估计,且与实测年降水量呈显著线性关系;(2)通过建立不同年份、不同空间分辨率TRMM数据与其它遥感数据的多元统计模型,研究发现在中尺度下TRMM与观测年降水数据拟合效果较好,且在空间分辨率为0.50°×0.50°时的拟合效果最好;(3)降尺度分析提高了TRMM数据对研究区降水时空特征的描述能力,确定性系数、标准误差和偏差均有明显改善,表明降尺度算法在将TRMM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提高到1 km×1 km的同时,并能提高降水数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MM降水数据 降尺度 高分辨率 空间自相关 多元统计 内蒙古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高分辨率降水融合资料的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39
4
作者 张蒙蒙 江志红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1-471,共11页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的全国30000多个地面自动站降水与CMORPH(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 technique)卫星反演降水融合而成的融合降水产品,分析了融合降水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降水量级以及站...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制的全国30000多个地面自动站降水与CMORPH(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Morphing technique)卫星反演降水融合而成的融合降水产品,分析了融合降水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的时空分布特征,探讨了不同降水量级以及站点稀疏区和密集区的融合效果,结果表明:融合降水的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量值均较卫星反演降水有显著减小,随时间的变化幅度不大且误差的区域性差异减弱;融合降水不同量级降水日数分布接近于地面观测降水,虽高估了雨强小于等于4mm/d的降水,低估了大于4mm/d高值降水,但同一量级下的误差比卫星反演降水大幅减小,且随着降水强度的增加改善效果明显;站点密集区的融合降水值主要是取决于地面观测降水;站点稀疏区在没有站点分布时,融合降水值主要取决于卫星反演降水,但随着站点个数增加,地面观测降水在融合降水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且超过了卫星反演降水的作用。可见融合降水充分有效利用了地面观测降水和卫星反演降水各自的优势,融合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融合降水 资料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分布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高分辨率成像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胡泰洋 张晋宇 +3 位作者 卢海梁 李鹏飞 李一楠 吕容川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403-2409,共7页
为了解决大型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系统随着分辨率需求的提高,天线规模和系统复杂度随之增加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分布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成像算法。首先建立了数据融合模型,其次详细地介绍了数据融合算法,最后开展了地面验... 为了解决大型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系统随着分辨率需求的提高,天线规模和系统复杂度随之增加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融合的分布式综合孔径微波辐射计成像算法。首先建立了数据融合模型,其次详细地介绍了数据融合算法,最后开展了地面验证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理论和实验结果均表明:该数据融合算法是可行的,能有效提高系统图像的分辨率;同时为后续被动微波遥感从数据维角度提高空间分辨率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分布式 综合孔径 微波辐射计 高分辨率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融合降水驱动下的WRF/WRF-Hydro耦合模拟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维 刘佳 +3 位作者 李传哲 于恩涛 王一之 邱庆泰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5-134,共10页
为了满足陆面水文模式和数值大气模式耦合构建降雨径流模拟系统的需求,构建了基于天气雷达与雨量站观测降水的3种高分辨率降水数据(雷达估测降水、雨量站插值降水和基于雷达与雨量站观测数据的融合降水),采用雨量站插值降水和融合降水... 为了满足陆面水文模式和数值大气模式耦合构建降雨径流模拟系统的需求,构建了基于天气雷达与雨量站观测降水的3种高分辨率降水数据(雷达估测降水、雨量站插值降水和基于雷达与雨量站观测数据的融合降水),采用雨量站插值降水和融合降水数据对陆面水文模式WRF-Hydro的关键产汇流参数进行率定,探讨了不同降水驱动WRF-Hydro开展径流模拟在我国北方山区中小尺度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融合降水的误差指标相比传统插值降水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融合降水的时空准确性也更为突出;采用雨量站插值降水和融合降水均可有效改善WRF-Hydro的关键产汇流参数,其中融合降水率定参数组的洪水模拟效果要优于雨量站插值降水;以高分辨率融合降水数据为驱动,可获得更准确的WRF-Hydro关键产汇流参数,有效提高WRF/WRF-Hydro陆气耦合系统在研究流域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径流模拟 高分辨率融合降水 雨量站插值降水 WRF WRF-Hydro 天气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KONO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自身融合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7
作者 翁永玲 田庆久 惠凤鸣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4-277,共4页
采用了HIS ,PCA和HPF三种融合方法对IKONOS全色和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 .从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及融合前后影像的地物分类精度等方面分析了 3种融合结果的质量 .分析评价结果表明HPF融合效果最佳 .该方法在提高多光谱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 ... 采用了HIS ,PCA和HPF三种融合方法对IKONOS全色和多光谱影像进行融合 .从光谱特征、空间特征及融合前后影像的地物分类精度等方面分析了 3种融合结果的质量 .分析评价结果表明HPF融合效果最佳 .该方法在提高多光谱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同时 ,较好地保留了多光谱影的光谱信息 ,并能减小阴影的影响 .分析结果还表明PCA融合方法对IKONOS数据融合具有不确定性 ,其融合效果与区域影像特征向量矩阵中第一特征向量有密切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数据融合 IKONOS 高分辨率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度学习系统的云南省多源降水数据融合模型研究
8
作者 周媛媛 杨晓辉 肖天贵 《高原气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491,共17页
准确的降水量是精准预报降水引发的相关灾害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因此,获取准确的降水量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搭建了一个基于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BLS)的多源降水融合模型,以获取更准确的降水数据。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 准确的降水量是精准预报降水引发的相关灾害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因此,获取准确的降水量显得十分必要。为此,本研究搭建了一个基于宽度学习系统(Broad learning system,BLS)的多源降水融合模型,以获取更准确的降水数据。以云南省为研究区域,选用2014年4月至2017年12月的3B42V7、IMERG、GSMaP、CMORPH、PERSIANN卫星数据以及雨量计数据作为源数据,加入经纬度信息,进行多源数据融合。留一年交叉验证法(Leave-one-year-out cross validation,LOYOCV)用于验证所提融合模型的性能,并使用相关系数(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CC)、均方根误差(Root-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误差(Mean absolute error,MAE)、纳什效率系数(Nash-Sutcliffe coefficient of efficiency,NSE)和克林-古普塔效率系数(Kling-Gupta efficiency,KGE)等统计指标量化在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融合降水量的准确性。同时,分别对比了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的融合模型,评估了经纬度信息在所提融合模型中的效力。在LOYOCV中,BLS融合降水的日平均CC、RMSE、MAE、NSE均优于5个卫星产品。在时间尺度上,融合降水能够捕捉实际雨量计降水的时间趋势,且能较准确地估计2017年云南省的暴雨量;BLS融合降水在雨季(5-10月)和干季(11月到次年4月)均优于5个卫星产品中表现最好的CMORPH降水产品。在空间尺度上,相比5个卫星产品,BLS融合降水能在大部分地区表现出最高的CC、NSE以及最小的RMSE、MAE。BLS融合模型对实际降水的模拟能力高于SVM融合模型,且相对于DNN模型用时更短、更高效。此外,经纬度信息的加入能提升融合降水的准确性。总之,考虑了经纬度信息的基于BLS的多源降水融合模型能够提升云南省降水量的准确性,在多源降水数据融合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降水数据 数据融合 宽度学习系统 经纬度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P6数据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9
作者 王金辉 祝培刚 陶有兵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76-79,共4页
利用IRS-P6卫星数据(空间分辨率5.8 m)制作了大比例尺遥感影像图,对万第镇幅进行了遥感解译。通过研究证明,其作为一种数据源可以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清晰度和信息量相比于以前所使用的ETM+和TM数据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并节省了大量的... 利用IRS-P6卫星数据(空间分辨率5.8 m)制作了大比例尺遥感影像图,对万第镇幅进行了遥感解译。通过研究证明,其作为一种数据源可以进行区域地质调查研究,清晰度和信息量相比于以前所使用的ETM+和TM数据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值得在以后的工作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IRS-P6数据融合 区域地质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降水融合数据的江苏省降雨侵蚀力时空特征
10
作者 鞠艳 杨星 +2 位作者 齐斐 夏骑兵 张雯叶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50,共10页
[目的]研究江苏省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降雨侵蚀力及其侵蚀密度特征,为区域降雨侵蚀力预测和土壤侵蚀控制的重要参考。[方法]基于江苏省96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降雨数据和GPM IMERG,ERA5降水产品,研发了一种基于站点—卫星降水融合的降雨... [目的]研究江苏省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的降雨侵蚀力及其侵蚀密度特征,为区域降雨侵蚀力预测和土壤侵蚀控制的重要参考。[方法]基于江苏省96个气象观测站点的降雨数据和GPM IMERG,ERA5降水产品,研发了一种基于站点—卫星降水融合的降雨侵蚀力计算方法,重建了江苏省2001—2023年降雨侵蚀力,并进一步研究其侵蚀密度及易发区划分。[结果]①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融合降雨侵蚀力相较于卫星降雨侵蚀力和站点降雨侵蚀力,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较小的偏差和均方根误差,能有效捕捉降雨侵蚀力的高值,减少不确定性和误差。②2001—2023年江苏省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4709.39 MJ·mm/(hm^(2)·h·a),空间分布为北低南高,季节差异明显,夏季多冬季少。③2001—2023年江苏省年降雨侵蚀力呈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季节存在差异,春季、夏季和秋季研究区南部呈显著的增加趋势,北部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冬季反之。④江苏省年侵蚀密度为4.96 MJ/(hm^(2)·h),空间分布呈北高南低,降雨侵蚀最易发区为徐州市东部、连云港市北部和镇江市西部、南京市北部零星地区,不易受侵蚀的区域为扬州市和泰州市地区。[结论]基于站点—卫星降水融合方法估算区域降雨侵蚀力较为可靠,减少不确定性和误差,提高了卫星遥感反演降水在土壤水蚀领域的应用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侵蚀力 IMERG ERA5 降水融合数据 侵蚀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集成的高分辨率融合车道线检测算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鑫 江聪世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402-1410,共9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视角下车道线形状复杂、细节特征易丢失、车道线前后景像素占比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集成的高分辨率融合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使用高分辨率融合结构和双线性插值算法改进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模块和上采样模块;... 针对无人机航拍视角下车道线形状复杂、细节特征易丢失、车道线前后景像素占比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型集成的高分辨率融合车道线检测算法.首先使用高分辨率融合结构和双线性插值算法改进全卷积神经网络的卷积模块和上采样模块;然后依据模型集成思想,使用改进后的模型结构作为车道线前后景语义分割模型及车道线多类别语义分割模型,用于分步骤解决车道线检测问题,并使用阈值化交叉熵损失函数和Lovasz损失函数组成联合损失函数对2种模型进行训练;最后使用局部色选区域生长算法为检测结果添补细节.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自定义无人机航拍视角的15类车道线语义分割数据集中达到0.5484的平均交并比和0.9931的像素精度,在NVIDIA Tesla V100平台对分辨率为512×512的图像的检测速度达到23.08帧/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高分辨率融合 车道线检测 数据不均衡 模型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波段配准误差试验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于海洋 甘甫平 党福星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7年第3期39-42,I0004,共5页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波段间配准误差是影响影像质量及其应用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配准误差指标要求是影像传感器研发中的一项重要参数。为准确分析配准误差对遥感应用的影响程度,在试验研究中利用多项式模型模拟各种配准误差的图像,并从几...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波段间配准误差是影响影像质量及其应用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配准误差指标要求是影像传感器研发中的一项重要参数。为准确分析配准误差对遥感应用的影响程度,在试验研究中利用多项式模型模拟各种配准误差的图像,并从几何精校正、目视解译、非监督分类实验及数据融合等角度分析了不同波段配准误差情况下对遥感应用的影响,提出了遥感应用中对高空间分辨率卫星影像的波段配准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波段配准 非监督分类 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合卡尔曼滤波与随机森林算法在异源遥感降水数据同化融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炜 沈明星 +1 位作者 高成 暴瑞玲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16,共6页
为减小异源遥感降水产品的非均质误差,提出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联合随机森林(RF)的数据同化融合算法,选取长江流域5种遥感降水产品(ERA5、TerraClimate、GPM、TRMM和PERSIANN-CDR),在分析星地降水数据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EnKF-RF数据... 为减小异源遥感降水产品的非均质误差,提出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联合随机森林(RF)的数据同化融合算法,选取长江流域5种遥感降水产品(ERA5、TerraClimate、GPM、TRMM和PERSIANN-CDR),在分析星地降水数据一致性的基础上,进行EnKF-RF数据同化与融合处理,并利用独立气象站点评估其精度。结果表明,异源产品在长江流域降水量捕捉精度为TRMM>GPM>TerraClimate>PERSIANN-CDR>ERA5;各产品经EnKF同化后的精度纳什效率系数N NSE增至0.93~0.96,均方根误差RRMSE降至89.48~176.03 mm,较未同化前的N NSE提升11.46%~22.34%、RRMSE减小96.35%~122.60%;RF融合进一步改进了单一源降水产品可靠性,融合后产品精度N NSE达0.99、RRMSE为43.56 mm;异源降水数据的EnKF-RF同化融合策略减少了单一源降水产品的误差,在长江流域乃至全球尺度具有较大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同化 数据融合 多源异构 遥感降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降水量数据融合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福增 温凯 +1 位作者 何山 谷晓平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654,共8页
利用2018年5月贵州省黔西南州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降水量资料、兴义站雷达资料和CMORPH卫星降水反演产品资料,采用最优插值法对3种降水量数据开展融合试验.试验设计4种降水量数据融合方案,分别对融合的降水量数据进行区域精度检验.结果表明... 利用2018年5月贵州省黔西南州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降水量资料、兴义站雷达资料和CMORPH卫星降水反演产品资料,采用最优插值法对3种降水量数据开展融合试验.试验设计4种降水量数据融合方案,分别对融合的降水量数据进行区域精度检验.结果表明,经概率密度匹配法订正后的卫星-地面融合降水量与订正之前相比,相关系数由66.19%提升至79.68%,偏差由-0.544mm/h降至-0.247 mm/h,均方根误差由2.944 mm/h降至1.353 mm/h.当融合降水模型仅输入2种降水量数据源时,具有较高精度的一方对融合降水量的精度影响更大.卫星-雷达-地面数据融合降水量的相关系数为81.32%,偏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19、1.037 mm/h,精度高于其他降水量数据融合方案,说明融入更多有效降水量数据源能明显提高面降水量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RPH卫星 最优插值法 高分辨率降水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中国南方短时强降水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5
作者 周璇 罗亚丽 郭学良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3-344,共12页
对比分析了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时地面降水资料和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反映中国南方地区2008—2013年4—10月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融合降水数据分析了短时强降水与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1)融... 对比分析了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逐时地面降水资料和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在反映中国南方地区2008—2013年4—10月短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融合降水数据分析了短时强降水与暴雨的关系,结果表明:(1)融合降水数据所反映的短时强降水的大尺度特征与站点资料一致,并能更好地描述地形的影响;(2)短时强降水的季节变化与东亚夏季风进程和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密切相关;(3)短时强降水与暴雨日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趋势相似,4月下半月—10月上半月,超过60%的短时强降水发生在暴雨日,同时短时强降水也是暴雨形成的重要因素,短时强降水暴雨日数占总暴雨日数的比例(68.6%)普遍高于非短时强降水暴雨日(31.4%),但是短时强降水暴雨日的发生具有显著的季节和区域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时空分布特征 对比分析 短时强降水 CMORPH卫星-地面自动站融合降水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高分辨遥感影像和GIS数据的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黄俊 申邵洪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2,共4页
研究了一种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数据的土地利用自动变化监测方法。分别采用马氏距离、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3种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模糊分类,然后通过多分类器模糊决策融合分类方法对3种分类结果进行融合,提高总体分类精度。... 研究了一种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数据的土地利用自动变化监测方法。分别采用马氏距离、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3种分类方法对研究区域进行模糊分类,然后通过多分类器模糊决策融合分类方法对3种分类结果进行融合,提高总体分类精度。在获得高精度分类结果的基础上,结合历史时期GIS专题数据和分类结果,计算对应的图斑多边形内各类别成份,并与其历史属性对比分析,自动实现土地利用变化监测。实验数据选取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1∶1万土地利用GIS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模糊决策融合分类能够明显改善分类效果,获得比单一分类器更为精准的结果。利用决策分类结果并结合GIS数据进行变化区域判定实验,结果表明,对区域中存在较大变化能够准确自动判定为变化区域,而区域中存在较少部分变化则存在部分误判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GIS数据 模糊决策融合 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在海河流域的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4
17
作者 庄园煌 陈宏 +3 位作者 余文韬 孙密娜 徐姝 韩婷婷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5,共11页
基于逐小时地面站点降水观测数据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5 km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采用算术平均法对2021年6~9月海河流域面雨量进行估算。通过相关系数、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多种评估指标,客观定量评估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分析... 基于逐小时地面站点降水观测数据和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研发的5 km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采用算术平均法对2021年6~9月海河流域面雨量进行估算。通过相关系数、平均误差和均方根误差等多种评估指标,客观定量评估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在海河流域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与地面观测资料估算的面雨量结果基本一致,能较好地反映2021年6~9月海河流域面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但在量值上存在高估且随着降水量增加,估算误差也越大。分区对比,融合实况分析产品和站点的误差与子流域的平均降水量、海拔高度和面积密切相关。对于各量级面雨量出现的频次,融合实况分析产品与站点整体相差不大,准确率可以达到90%及以上。总体而言,5 km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的质量较高,可进一步应用于海河流域精细化面雨量监测业务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流域 多源融合降水实况分析产品 面雨量 数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iltersim的多源降水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18
作者 李坤伟 游雄 +1 位作者 张欣 汤奋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2-1238,共7页
降雨是影响车辆越野机动的重要因素,高精度的降雨数据是定量评估战场越野通行能力,合理制定行动方案的前提。针对传统插值方法的不足,论文采用flitersim多点统计法来提高降水数据的融合精度。将降雨量分解为局部均值与局部残差之和,以... 降雨是影响车辆越野机动的重要因素,高精度的降雨数据是定量评估战场越野通行能力,合理制定行动方案的前提。针对传统插值方法的不足,论文采用flitersim多点统计法来提高降水数据的融合精度。将降雨量分解为局部均值与局部残差之和,以卫星降水数据的局部残差作为"训练数据",以气象站点的局部残差数据作为"硬数据",以卫星降水的局部残差数据和气象站点的局部残差数据的插值数据作为"软数据"进行flitersim多点地统计模拟,最终得到1km分辨率的降水数据。通过比较数据的平均绝对值误差、均方根误差和相关系数,表明flitersim明显优于协同克里金插值,能有效提高降水数据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数据 融合方法 均方根误差 插值方法 克里金插值 高精度 降雨量 通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同化融合的尼洋河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11
19
作者 孟庆博 刘艳丽 +7 位作者 鞠琴 刘冀 关铁生 王国庆 金君良 贺瑞敏 刘翠善 鲍振鑫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0-118,共9页
地理位置处在我国高寒山区的尼洋河流域地面气象观测站点极少,是典型的缺资料地区,卫星降水数据产品是降水数据的重要补充。由于卫星降水数据在获取上的间接性及本身的不确定性,数据精度问题一直是阻碍其有效应用的主要因素。基于集合... 地理位置处在我国高寒山区的尼洋河流域地面气象观测站点极少,是典型的缺资料地区,卫星降水数据产品是降水数据的重要补充。由于卫星降水数据在获取上的间接性及本身的不确定性,数据精度问题一直是阻碍其有效应用的主要因素。基于集合卡尔曼滤波(EnKF)同化算法,选取TRMM、CHIRPS、Cmorph_V1.0、PERSIANNCDR及Gldas_Noah 5种卫星降水产品,在对其与林芝站网格区域实测降水进行精度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多源降水数据同化与融合。结果表明:同化后5种卫星降水产品与实测降水量的相关系数CC均在0.98以上,BIAS均在10%以下,ME在同化后均小于0.2mm/d,RMSE均小于0.6mm/d,EnKF的同化效果显著。将同化后的5种降水与原卫星降水之间的误差序列推广至全流域,从而获得全流域的5种同化降水用于融合,融合后的降水数据综合了5种降水数据产品在精度指标的各自优势,其精度和可靠性更高。利用克里金插值法对融合后的降水进行尼洋河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年降水量空间上由中部向四周逐渐递减,时间上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通过对卫星降水数据进行同化及融合,在提升降水数据产品精度的同时提供了满足水文模拟及水资源管理需求的时间序列数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洋河流域 多源降水 数据同化 ENKF 数据融合 降水时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MOS方法的多源遥感降水数据融合与性能评估——以黄河中游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星寅聪 林依雪 +6 位作者 李艳忠 梁康 刘昌明 杜深文 李先青 张蜜 云月娥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6-236,共11页
选择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为敏感的黄河中游为研究区,采用集成模型输出统计方法(EMOS)对多源遥感降水数据(CHIRPS、CMORPH、PERSIANN-CDR和TMPA 3B42)进行数据融合,并对其基本统计性能和降水等级性能进行评估。研究发现:采用EMOS数据... 选择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极为敏感的黄河中游为研究区,采用集成模型输出统计方法(EMOS)对多源遥感降水数据(CHIRPS、CMORPH、PERSIANN-CDR和TMPA 3B42)进行数据融合,并对其基本统计性能和降水等级性能进行评估。研究发现:采用EMOS数据融合方法获得的降水数据集可更好地捕捉观测降水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均值,其基本统计性能(δBIAS=-3.4%;δRMSE=13.1mm;γKGE=0.233)明显优越于4种独立的遥感降水产品、4种产品的均值(MME)以及采用分位数映射法(QM)获取的数据集,但各统计指标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EMOS方法获得降水数据集显著地改善了对中雨的检测性能(探测率DPOD=0.38);相对MME,EMOS对大雨的综合探测能力(关键成功指数ECSI)提高了12%,表明该方法对高强度降水的正确检测能力更具优势。基于EMOS多源数据融合方法获得的高精度数据集,可为黄河中游典型生态恢复区的极端降水-水沙关系研究提供科学支撑,具有较好的科学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降水 黄河中游 数据融合 EMOS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