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电场驱动熔融喷射3D打印大面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结构制造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昆 杨建军 +3 位作者 赵佳伟 彭子龙 韦子龙 兰红波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5-123,共9页
针对大面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结构低成本制造的难题以及高分辨率PMMA成型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电场驱动熔融喷射沉积3D打印实现大面积PMMA微结构高效低成本制造的新方法。通过高速摄像机实验观测和系列打印实验研究,揭示了主... 针对大面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微结构低成本制造的难题以及高分辨率PMMA成型的实际需求,提出一种基于电场驱动熔融喷射沉积3D打印实现大面积PMMA微结构高效低成本制造的新方法。通过高速摄像机实验观测和系列打印实验研究,揭示了主要工艺参数对于成型过程、打印分辨率、打印质量的影响和规律,优化的工艺参数范围为:电压1200~1300 V,气压3~10 kPa,打印高度200~400μm,打印速度5~20 mm/s,材料加热温度210~230℃。利用提出的新方法,结合优化出的工艺参数,采用内径250μm的喷嘴,实现了最小特征尺寸15μm、图形面积70 mm×70 mm大尺寸微模具以及高宽比达到9∶1大面积复杂微结构和组织工程支架的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电场驱动喷射 熔融沉积成型 大面积甲基丙烯酸甲酯微结构 高分辨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塑压缩成型工艺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复合平板残余应力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琦伟 陈宇宏 +2 位作者 陈昊 郎建林 颜悦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1-107,113,共8页
基于光弹法研究了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两种材料的二次注射压缩成型中不同工艺参数,包括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及压缩距离等对PMMA-PC复合平板制件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压压力的增大、保压... 基于光弹法研究了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两种材料的二次注射压缩成型中不同工艺参数,包括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及压缩距离等对PMMA-PC复合平板制件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压压力的增大、保压时间的延长,残余应力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增加熔体温度和压缩距离会降低复合平板内的残余应力。模具温度的升高会使复合平板的残余应力逐渐增大,原因在于模内不对称冷却加剧了复合平板内部的残余热应力,当模具温度为70~80℃时,复合平板内残余应力较小且分布均匀。所研究的工艺参数中,模具温度和熔体温度对复合平板的残余应力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注射压缩成型 残余应力 光弹法 甲基丙烯酸甲酯 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三菱尼龙公司在韩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成型材料装置竣工
3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3-233,共1页
日本三菱尼龙公司在韩国建的40kt/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成型材料的生产装置于2008年9月开始商业运转,90kt/a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装置也正在建设中。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日本三菱尼龙公司 生产装置 成型材料 韩国 竣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座盖塑件模内装饰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谢茂青 王雷刚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25,共9页
针对空调座盖采用塑件模内装饰(IMD)方式进行成型的要求,为其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压成型3D膜片镶件的IMD成型工艺用于该塑件的成型。工艺中,IMD塑件的保护层3D膜片镶件使用0.25 m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高压压制+真空吸附3D成型,内衬... 针对空调座盖采用塑件模内装饰(IMD)方式进行成型的要求,为其设计了一种基于高压成型3D膜片镶件的IMD成型工艺用于该塑件的成型。工艺中,IMD塑件的保护层3D膜片镶件使用0.25 mm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薄膜高压压制+真空吸附3D成型,内衬使用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PC/ABS)合金注塑成型。所设计的IMD工艺路径包括9道工序。其中3D膜片镶件高压成型模具为一种模具闭合后具备膜片上表面高压压制和下表面真空吸附能力的双作用成型凸模,对应的高压成型工艺参数为:成型压力(35±1)Kg/保压时间(7.0±1)s/模具温度183℃。内衬的注塑成型中,内衬注塑模具为一种两板式单浇口热流道倒装模具,3D膜片镶件在型腔镶件内的定位依靠2个定模限位滑块进行定位,塑件的脱模由倒装模具动模内设置的2个油缸驱动推板及其上的10个斜顶和14根顶针共同顶出来实现。运用CAE软件Moldflow中“重叠注塑”分析序列对内衬的注塑成型进行了内衬/3D膜片镶件之间的重叠注塑成型仿真优化分析,优化结果为:内衬模腔注塑时,热浇口直径取Ø4 mm,模温79℃,熔料温度260℃,注塑压力90 MPa,保压分4段保压,分别为40 MPa-2 s/30 MPa-2 s/15 MPa-2 s/10 MPa-1.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座盖 IMD/IMF 膜片高压成型 重叠注塑CAE分析 IMD注塑模 甲基丙烯酸甲酯 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热压成型仿真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傅志红 易琪 +1 位作者 刘卫 张磊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0-63,共4页
建立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黏弹性材料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以填充率为质量评价标准,对微流控芯片热压印的填充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在等温条件(模具与芯片温度相同)下时间、温度和压力对微流控芯片沟槽填充效果的影响。... 建立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黏弹性材料模型,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以填充率为质量评价标准,对微流控芯片热压印的填充过程进行仿真。研究在等温条件(模具与芯片温度相同)下时间、温度和压力对微流控芯片沟槽填充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压印温度和压印力对PMMA聚合物填充效果的影响较大,提高温度和压力都能达到加快聚合物填充速率和提高复制率的作用;时间参数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增大PMMA的应力松弛现象,延长压印时间同样能达到提高复制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热压成型 黏弹性 填充率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微流控芯片最佳注射成型工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马秀清 孙凯欣 +2 位作者 李瑞 张亚军 范一强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2,共6页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原料,通过注塑加工的方式制备微流控芯片,经过多次注塑实验得出影响PMMA微流控芯片成型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模具温度、保压压力、熔体温度和注射速度。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PMM... 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原料,通过注塑加工的方式制备微流控芯片,经过多次注塑实验得出影响PMMA微流控芯片成型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模具温度、保压压力、熔体温度和注射速度。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PMMA微流控芯片注射成型的最佳工艺:熔体温度260℃,模具温度50℃,保压压力60 MPa,注射速度400 mm/s,在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单流道测试装置B的开口宽度、槽底宽度、槽深分别为:591.90、381.26、408.47μm,这些参数所对应的设计值分别为:400、400、400μm;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芯片表面较为洁净、微结构比较完整,最后使用该微流控芯片完成了液体混合实验和液滴生成实验,表明最佳注塑工艺加工出的微流控芯片能满足正常使用,对于未来微流控芯片的批量化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微流控芯片 注射成型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PMMA复合粉末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型精度工艺参数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来侠 杜康 +1 位作者 桂玉莲 白祥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47-50,64,共5页
针对聚苯乙烯(PS)粉末在激光烧结成型过程中出现的成型件精度不足的问题,通过机械混合方式制备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粉末,研究成型件在激光功率30W、预热温度95℃条件下,填充扫描速度、分层厚度及激光扫描间距对其长(X)、宽(Y... 针对聚苯乙烯(PS)粉末在激光烧结成型过程中出现的成型件精度不足的问题,通过机械混合方式制备P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复合粉末,研究成型件在激光功率30W、预热温度95℃条件下,填充扫描速度、分层厚度及激光扫描间距对其长(X)、宽(Y)、高(Z)三个方向上尺寸精度变化的影响。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三种工艺参数范围,再通过多因素正交实验对影响成型精度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得出烧结过程中的最优参数,以提高PS/PMMA复合粉末的激光烧结精度。结果表明,分层厚度对Z向成型精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扫描速度和扫描间距,分层厚度0.22mm、扫描速度2600mm/s、扫描间距0.32mm为最优参数,实验最终将试验件误差控制在0.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成型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结构零件注射成型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蒋炳炎 周明勇 +1 位作者 鲁立君 翁灿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2-126,共5页
纳注射成型中,聚合物熔体在纳米型腔中的充填质量以及纳米结构的脱模完好性是决定纳结构零件复制质量的关键因素。文中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与金属镍模芯的界面模型,研究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深入分析注... 纳注射成型中,聚合物熔体在纳米型腔中的充填质量以及纳米结构的脱模完好性是决定纳结构零件复制质量的关键因素。文中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与金属镍模芯的界面模型,研究PMM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深入分析注射成型过程中分子链的运动规律以及充填过程中的密度分布、体系能量等构象统计规律,并探讨纳米结构在脱模后的变形情况。结果表明,分子模拟得到的Tg与实验结果相符;纳米结构的充填主要发生在保压阶段,其平均充填率为55.8%;纳米结构在脱模后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弯曲变形,但仍能保持其整体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成型 纳米结构 充填机理 分子动力学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双面滚压成型的数值模拟与验证实验
9
作者 傅志红 张洲 朱亚威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5-69,共5页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光扩散板双面滚压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建立PMMA的黏弹性模型,以微结构的复制率作为评价标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滚筒旋转速度、滚筒下压距离和PMMA基板温度对PMMA光扩散板...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光扩散板双面滚压成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建立PMMA的黏弹性模型,以微结构的复制率作为评价标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滚筒旋转速度、滚筒下压距离和PMMA基板温度对PMMA光扩散板两面不同形状微结构复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圆形微结构复制率比等边三角形微结构复制率高;在一定范围内,复制率随着滚筒旋转速度的减小和滚筒下压距离的增大而增大,随PMMA基板温度升高而先增大后减小;当滚筒旋转速度为0.05rad/s,滚筒下压距离为0.45mm,PMMA基板温度为140℃时,半圆形和等边三角形微结构复制率均达到最大,分别为65.5%和51.2%。滚筒下压距离对复制率的影响最大,针对该参数进行实际滚压成型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发现两者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光扩散板 双面滚压成型 ABAQUS 数值模拟 微结构 复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PC复合平板叠层注射压缩成型翘曲变形计算模拟 被引量:7
10
作者 孙琦伟 陈宇宏 +3 位作者 董书源 郎建林 周晓伟 张云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59,共7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注射成型模拟软件Moldflow和有限元软件ABAQUS联合计算模拟的方法,以用于分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PMMA/PC)复合平板叠层注射压缩成型的翘曲变形。通过两步法完成翘曲变形的数值模拟:首先采用Moldflow软件对叠层注... 建立了一种基于注射成型模拟软件Moldflow和有限元软件ABAQUS联合计算模拟的方法,以用于分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PMMA/PC)复合平板叠层注射压缩成型的翘曲变形。通过两步法完成翘曲变形的数值模拟:首先采用Moldflow软件对叠层注射压缩成型进行充填、保压和模具内冷却分析;然后将Moldflow获得的制件脱模时温度场和网格文件导入ABAQUS进行分析,计算脱模后制件完全冷却至室温的翘曲量,将应力释放的翘曲值与完全冷却的翘曲值线性相加得到平板的最终翘曲。同时通过注射成型实验实测PMMA/PC复合平板的翘曲变形。结果表明,联合计算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匹配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层注射压缩成型 翘曲 模拟 甲基丙烯酸甲酯 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注射成型工艺及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田学军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22-24,共3页
在分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注射成型工艺特性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PMMA制品质量的工艺因素,包括模具及其浇口设计、烘干处理、注射温度、注射速率、注塑压力、停机处理等。并针对PMMA注塑制品常见缺陷提出了工艺优化措施。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注射成型工艺 制品质量 浇口设计 烘干处理 注射温度 注射速率 注塑压力 停机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注射成型工艺参数对PMMA-PC复合平板翘曲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琦伟 陈宇宏 +3 位作者 颜悦 郎建林 王韬 葛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4-139,共6页
研究了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两种材料的二次注射成型中不同工艺参数,包括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及注射速率等对PMMA-PC复合平板制件翘曲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压压力的增大,翘曲量呈现先减小后... 研究了基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两种材料的二次注射成型中不同工艺参数,包括保压压力、保压时间、熔体温度、模具温度及注射速率等对PMMA-PC复合平板制件翘曲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保压压力的增大,翘曲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趋势;保压时间的延长则有利于减少复合平板的翘曲量,增加熔体温度和注射速率会增大复合平板的翘曲量。模具温度的升高会使复合平板的翘曲变形方向朝PMMA侧逐渐增大,模内不对称冷却引起复合平板内部的残余热应力成为翘曲量增大的主要原因,当模具温度为90℃时,复合平板基本无翘曲。所研究的工艺参数中,模具温度和保压时间对复合平板的翘曲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注射成型 翘曲 甲基丙烯酸甲酯 碳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注射成型光学制件厚度截面的残余应力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勇 王博伦 +3 位作者 相宁 王韬 孙琦伟 颜悦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8-95,共8页
采用光弹法定量对比分析一次注射成型与二次注射成型光学制件在厚度截面上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一次注射成型和二次注射成型光学制件的截面残余应力分布均为双抛物线状,但后者的应力水平大于前者。同时,二次注射成型的PC/PC和PMMA/PMM... 采用光弹法定量对比分析一次注射成型与二次注射成型光学制件在厚度截面上的残余应力。结果表明,一次注射成型和二次注射成型光学制件的截面残余应力分布均为双抛物线状,但后者的应力水平大于前者。同时,二次注射成型的PC/PC和PMMA/PMMA在界面处两侧的低应力层和零应力层消失,相反地,两层的界面处存在高应力峰。另外,与PMMA或PMMA/PMMA的双抛物线应力分布截然不同,PC/PMMA和PMMA/PC复合制件的PMMA层的残余应力表现为沿PMMA外侧面向界面方向逐渐增大的趋势。此外,PC和PMMA的注射顺序对二次注射成型复合制件的残余应力具有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界面处和整个PC层。PC/PMMA的界面处应力明显高于PMMA/PC,且前者PC层靠近界面处仍存在低应力层和零应力层,而后者不存在此两种应力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注射成型 碳酸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厚度截面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MA双面微流控芯片热压成型数值模拟
14
作者 左思璐 傅志红 余文清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4-88,94,共6页
针对某公司设计的双面微流控芯片进行热压成型数值模拟,该微流控芯片集成了微流道、微孔阵列和微腔阵列,可以同时实现样品注射、液体迁移和核酸扩增等功能,实现单一样本的不同项目同时检测。利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考虑聚甲基丙烯酸甲... 针对某公司设计的双面微流控芯片进行热压成型数值模拟,该微流控芯片集成了微流道、微孔阵列和微腔阵列,可以同时实现样品注射、液体迁移和核酸扩增等功能,实现单一样本的不同项目同时检测。利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考虑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的黏弹性行为,对双面微结构微流控芯片热压成型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以微结构表征点的相对误差作为评价标准,建立简化的三维模型,研究了下压距离、热压压力、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对微结构复制情况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可通过热压方式一次性成型具有通孔阵列和双面微结构的PMMA微流控芯片,当下压距离为1.4 mm、热压温度为130℃、热压压力4 kN、热压时间为60 s时,成型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微流控芯片 热压成型 数值模拟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历史对PMMA残余应力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韬 葛勇 +3 位作者 郎建林 孙琦伟 厉蕾 颜悦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0-64,共5页
利用光弹测量对注射成型过程不同热力历史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件进行了残余应力的定量表征,并测试分析了样件的透光率和雾度。研究表明,成型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对样件的残余应力影响显著,提高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增大保压压力和... 利用光弹测量对注射成型过程不同热力历史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样件进行了残余应力的定量表征,并测试分析了样件的透光率和雾度。研究表明,成型过程中的工艺选择对样件的残余应力影响显著,提高熔体温度和模具温度、增大保压压力和注射速度、缩短保压时间和冷却时间都可以有效降低残余应力;退火温度升高可明显削弱成型过程热力历史的差异,降低残余应力并使之趋于一致,偏差最小为0.71 MPa。热力历史对光学性能的影响与残余应力相关性较大,总体上残余应力降低,透光率升高而雾度降低,可分别达到93.1%和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历史 注射成型 甲基丙烯酸甲酯 残余应力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后灯配光镜的内应力缺陷实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陶永亮 谢鹏程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3-127,共5页
汽车后灯配光镜是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二次注塑成型。当事先成型好的塑件作为嵌件放入模具中二次注塑后,最终制品内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给使用带来不便。为消除二次注塑成型制品中内应力缺陷,文中通过对2种不同内应力状态的... 汽车后灯配光镜是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二次注塑成型。当事先成型好的塑件作为嵌件放入模具中二次注塑后,最终制品内会产生较大的内应力,给使用带来不便。为消除二次注塑成型制品中内应力缺陷,文中通过对2种不同内应力状态的产品进行溶剂浸渍实验研究,得到不同的结果。通过采用远红回火炉对产品回火处理后,塑件内应力可大幅度降低。文中还对塑件应力形成和消除作了阐述。研究表明,合理选择汽车后灯配光镜的回火方法和工艺条件,能保证制品后处理后达到预期效果并满足功能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光镜 成型加工 内应力 甲基丙烯酸甲酯 回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要求的ABS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爱敏 赵国群 +2 位作者 高军 陈国文 严柳青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7,共4页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能满足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要求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测试了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PMMA可提高ABS/PMM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洛氏硬度,但降低了... 在双螺杆挤出机上制备了能满足快速热循环注塑工艺要求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共混物,测试了力学性能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PMMA可提高ABS/PMMA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和洛氏硬度,但降低了合金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抗氧剂抑制了聚合物共混过程中的氧化降解,提高了共混物的性能;在相同注塑工艺条件下,w(PMMA)为10%时,共混物的光泽度提高了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 甲基丙烯酸甲酯 快速热循环注塑成型 塑料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映射中心的PMMA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明勇 蒋炳炎 +1 位作者 鲁立君 张露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37-1544,共8页
建立了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聚合物粗粒化模型,用于从介观尺度分析聚合物在微纳通道内的流动状态。首先,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了全同异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全原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建立了不同映射中心的粗粒化初始模型。对... 建立了基于分子动力学的聚合物粗粒化模型,用于从介观尺度分析聚合物在微纳通道内的流动状态。首先,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构建了全同异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全原子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建立了不同映射中心的粗粒化初始模型。对全原子模型进行结构优化和动力学分析,获得了体系的势能统计规律,并采用高斯拟合函数与玻尔兹曼变换方程得到粗粒化力场的初始参数。随后,根据键伸缩势、键弯曲势、非键结势等各项势能的相对强度和相互影响关系,依次迭代并修正力场解析式,获得优化后的粗粒化模型。最后,统计了粗粒化模型中的均方末端距和均方回转半径等静态特性,并与全原子模拟进行对比验证,结果显示二者之间的相对偏差分别为0.68%和6.6%。研究结果表明,映射中心的选取对模型参数有较大影响;优化后的粗粒化模型能很好地吻合全原子模拟下的统计规律,能用于分析和解释纳注射成型中的流动传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化力场 分子动力学 甲基丙烯酸甲酯 纳注射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球面塑料透镜的精密注塑模具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柳鹏 刘明辉 尹清珍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60-62,共3页
介绍非球面塑料透镜制品的精度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抑制塑料透镜变形所采用的注射-压缩成型技术的特点、成型过程及其模具设计的要点;设计了成型该制品的精密注塑模具。此模具拥有液压缸压缩、二次浇口注射,以及锥面与导柱的二次定位等... 介绍非球面塑料透镜制品的精度及其影响因素;阐述了抑制塑料透镜变形所采用的注射-压缩成型技术的特点、成型过程及其模具设计的要点;设计了成型该制品的精密注塑模具。此模具拥有液压缸压缩、二次浇口注射,以及锥面与导柱的二次定位等特点,能够准确地保证塑料透镜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镜 注射-压缩成型 模具设计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