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裴彦良 王揆洋 +3 位作者 闫克平 连艳红 贾永刚 胡永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目前我国深海地震勘探主要使用气枪震源激发和单道地震拖缆接收,浅部地层分辨率较低,且无法进行速度分析、覆盖叠加等精细处理。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深水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技术,研究适用于深水的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和96道光... 目前我国深海地震勘探主要使用气枪震源激发和单道地震拖缆接收,浅部地层分辨率较低,且无法进行速度分析、覆盖叠加等精细处理。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深水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技术,研究适用于深水的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和96道光纤水听器地震拖缆等设备。系统部分联调和测试表明,该技术所研发系统设备地层分辨率可达1.2 m,且具有应用水深范围广、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满足大洋矿产资源调查、远海海洋环境调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 深水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潘纪顺 张先康 +4 位作者 刘保金 方盛明 王夫运 段永红 张红强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首先 ,简要介绍了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世界各国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情况。在简述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震源激发、数字地震仪性能、接收方式与接收... 首先 ,简要介绍了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世界各国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情况。在简述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震源激发、数字地震仪性能、接收方式与接收条件、观测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等。研究表明 ,对于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 ,在数据采集环节应采用具有线性或非线性变频扫描功能的可控震源和与其相匹配的地震仪器 ,以及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接收道、短排列和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 ;在数据处理与解释环节 ,要重视折射静校正技术、噪声压制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技术、子波压缩技术、子波零相位化技术和叠前偏移技术等的应用。最后 ,给出了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断 抗干扰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高分辨率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16
3
作者 王海平 张伟 +1 位作者 李春雷 王磊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109,共7页
将渤海某油田最新采集的二维高分辨率资料处理解释后,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及地质概况,利用地震相分析、波阻抗反演、井(孔)震标定等深层油气勘探的成熟技术,系统研究了各类海底浅层地质灾害因素的成因、特征、危害及展布规律,总结了一套完... 将渤海某油田最新采集的二维高分辨率资料处理解释后,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及地质概况,利用地震相分析、波阻抗反演、井(孔)震标定等深层油气勘探的成熟技术,系统研究了各类海底浅层地质灾害因素的成因、特征、危害及展布规律,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识别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浅层断裂、浅层气和埋藏古河道是研究区海底浅层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因素,通过刻画不同期次地质灾害因素的类型及其分布范围,为今后该油田海上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调查成果。因此,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震 地质灾害识别 断裂 埋藏古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层地震反射勘探技术的栟茶河断裂近地表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顾勤平 康清清 +13 位作者 杨浩 胡利 许汉刚 孟科 于俊杰 蒋新 赵启光 朱升初 薛莹莹 王金艳 李金良 张浩 徐烨 陈昊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8-955,共18页
早期对栟茶河断裂的研究成果局限在深部发育特征,至今仍未对该断裂的空间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近地表地层的切割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过系统性的勘探和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深到浅、分步探测、由点到线、... 早期对栟茶河断裂的研究成果局限在深部发育特征,至今仍未对该断裂的空间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近地表地层的切割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过系统性的勘探和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深到浅、分步探测、由点到线、由疏到密”的工作思路,采用不同工作方法和技术参数的浅层地震勘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探测和研究,并结合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及新年代学样品测试等,查明了目标断裂近地表的空间分布位置和最新活动习性.研究结果表明:(1)栟茶河断裂是海安凹陷和通扬隆起的分界断裂暨控制苏北盆地沉积的断裂之一.(2)并非前人认识的一条断层,而是由2条N倾正断层组成的断阶带.中间走向近东西向,西段北西向,东段北东东向;视倾角约为60°~75°,是上陡下缓的铲形生长断层.(3)平面上呈向东(隆起区)收敛、向西(凹陷区)撒开趋势;向东发育并未延伸至原来认定的南黄海,而是终止于Ⅱ测线以西;向西延伸可能穿越了海安市主城区,继续追踪其空间位置的科学探索和系统研究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且尤为必要.(4)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成功定位了主断面在BCL1测线和BCL3测线分别位于7765和3660桩号处.难能可贵的是,在新庄村场地ZK2-5孔内中更新统启东组下段砂层中揭露了断层面,倾角约为70°.(5)确定了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6)在栟茶河断裂南侧新发现了丁家所南缘断裂,它与栟茶河断裂夹持构成了鼻状地垒式的丁家所古潜山.(7)查明了栟茶河断裂的空间展布,已探明的长度为26 km.本文研究成果不仅为江苏地区相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重大工程的建设选址及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填补了目标断裂所在测区近地表浅层地震探测研究和空间发育特征研究的空白,而且探测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其他城市(尤其是厚覆盖区)活动断层探测和断裂活动性鉴定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栟茶河断裂 地震勘探 探测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活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折射和浅层反射地震方法在活断层探测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42
5
作者 酆少英 龙长兴 +4 位作者 高锐 石金虎 杨卓欣 谭雅丽 寇昆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8-724,共7页
浅层反射地震方法是城市活断层探测常用的技术,但在基岩埋深比较浅的地区,往往只能识别出基岩顶面的反射波,而仅根据反射地震剖面上单个同相轴的变化很难准确判定断层是否存在.浅层地层的错断往往会引起速度的横向变化,利用高分辨折射... 浅层反射地震方法是城市活断层探测常用的技术,但在基岩埋深比较浅的地区,往往只能识别出基岩顶面的反射波,而仅根据反射地震剖面上单个同相轴的变化很难准确判定断层是否存在.浅层地层的错断往往会引起速度的横向变化,利用高分辨折射地震方法采集的数据,应用层析成像方法获得的速度剖面,能够反映地下速度结构的变化,可以从另一方面揭示浅层断层存在的可能性.在四川某地,将这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于活断层浅层地震勘探中.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方法在基岩埋深较浅地区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探测 反射地震 高分辨折射地震 析成像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震和钻探的中卫盆地北缘隐伏断层定位及活动性研究
6
作者 刘超 花鑫升 +3 位作者 王度 雷启云 武治群 余思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查明宁夏中卫盆地北缘隐伏断层(河滩-郭滩隐伏断层)的构造特征、展布情况及活动时代,采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获得该隐伏断层的产状、性质、位置和上断点埋深。在此基础上,利用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出断层的准确位置和更可靠的上断点埋深,并... 为查明宁夏中卫盆地北缘隐伏断层(河滩-郭滩隐伏断层)的构造特征、展布情况及活动时代,采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获得该隐伏断层的产状、性质、位置和上断点埋深。在此基础上,利用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出断层的准确位置和更可靠的上断点埋深,并测试样品年代确定该隐伏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结果表明,河滩-郭滩隐伏断层是一条走向近EW、倾向S的正断层,长度约12.5 km;断层上断点埋深在38 m以下,视倾角75°;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不属于活动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中卫盆地 隐伏断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海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高精度探测技术研究
7
作者 童思友 杨林翰 +1 位作者 郑靖甲 徐秀刚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5,共12页
浅海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一般体积小、埋深较浅,且由于其材料制作上的特殊性,目前应用水声探测方法达不到较好的探测效果。本文从地声数值模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通过多道地震这一地声探测手段来实现对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的高精度探测。首... 浅海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一般体积小、埋深较浅,且由于其材料制作上的特殊性,目前应用水声探测方法达不到较好的探测效果。本文从地声数值模拟角度出发,研究如何通过多道地震这一地声探测手段来实现对海底浅层微小目标体的高精度探测。首先,基于波动理论的高阶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法实现对于微小目标体的正演模拟,探索不同激发主频、不同海底形态、不同掩埋深度情况下浅海微小目标体的地声传播响应特征,总结微小目标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地声传播规律;其次,通过成像精度更高的逆时偏移技术,实现对于微小目标体的位置、形态的高精度成像。不同浅海微小目标体模型的试算结果表明,采用多道地震的地声探测手段,能够实现对于浅海微小目标体的高精度探测,探测的微小目标体成像位置准确、形态表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 微小目标体 正演模拟 逆时偏移 高分辨率地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人工地震探测揭示的夏垫断裂西南段特征 被引量:14
8
作者 孟立朋 彭远黔 +2 位作者 冉志杰 温超 王燕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5-161,共7页
浅层人工地震方法是针对厚覆盖区探测断裂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技术。为查明夏垫断裂西南段的空间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16年底对跨夏垫断裂西南段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浅层人工地震探测,获得三条480 m深度范围内地下结构图像的地震剖面,揭示... 浅层人工地震方法是针对厚覆盖区探测断裂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技术。为查明夏垫断裂西南段的空间位置、性质及其活动性,2016年底对跨夏垫断裂西南段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浅层人工地震探测,获得三条480 m深度范围内地下结构图像的地震剖面,揭示了夏垫断裂西南段的形态\,特征以及空间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夏垫断裂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活动断层的浅层地震精细探测 被引量:20
9
作者 郝书俭 尤惠川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3-97,共5页
利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方法对唐山断层进行精细探测 ,得到了 30 0m以上尤其是近地表结构的清晰图像 ,证明NW倾向的唐山断层在活动时 ,南段是一个高角度的正断层 ,向上错断了全新统 (Q4 ) ;北段则表现出逆断层的性质。
关键词 唐山 活动断 地震探测 地震裂缝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人工地震在长春市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盛俭 薄景山 +1 位作者 佴磊 张羽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6-120,共5页
国内外大量地震震例研究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隐伏于城市地域之下的活动断裂上发生的地震造成的,因此,探测城市地域内的活断层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一项工作。浅层人工地震是一种分辨率高、探测结果可靠的断层探测方法。通过试... 国内外大量地震震例研究表明,巨大的城市地震灾害主要是由隐伏于城市地域之下的活动断裂上发生的地震造成的,因此,探测城市地域内的活断层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一项工作。浅层人工地震是一种分辨率高、探测结果可靠的断层探测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用浅层人工地震探测长春市地域内断层的探测方法和采集参数等。在长春市的断层探测中,大量采用了浅层人工地震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震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反射在郧西盆地断层探测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松 罗登贵 +1 位作者 李媛 周欣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6-148,191,共4页
在前期详细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郧西盆地进行针对性的浅层地震反射勘探,并利用地震发射结果来确定断层位置及构造特征。该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地震安全系统的建设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地震反射 两郧断裂 探测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散浅层结构的地震噪声探测综述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伟君 陈棋福 陈凌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5-350,共16页
地表松散的浅层结构是造成地震场地作用、加剧强震破坏的主要因素。通过探测了解浅层结构是评估场地作用、进行场地分类、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环节。地震噪声随时随地存在,其能量分布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故近几年地震噪声探测被广... 地表松散的浅层结构是造成地震场地作用、加剧强震破坏的主要因素。通过探测了解浅层结构是评估场地作用、进行场地分类、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环节。地震噪声随时随地存在,其能量分布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故近几年地震噪声探测被广泛应用于深层和浅层结构研究。在地表浅层结构研究中,相对于主动源探测,利用地震噪声可以比较廉价地实现较深范围的探测,并适用于更多的场地。本文将概述地震噪声浅层探测的数据采集方式和几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其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探测 地震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市东北郊碗窑沟断层超浅层地震探测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正娜 沈军 +3 位作者 赵纯青 李军 陈建波 葛鸣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2-179,共8页
碗窑沟断层是乌鲁木齐市主要的晚更新世中期活动断层,在市区与郊区被厚约数十米的第四系所覆盖。本文介绍了在乌鲁木齐市东北郊干扰背景较小地段对碗窑沟断层进行的超浅层纵波反射探测情况。在选取小道间距、适当偏移距、短排列、多次... 碗窑沟断层是乌鲁木齐市主要的晚更新世中期活动断层,在市区与郊区被厚约数十米的第四系所覆盖。本文介绍了在乌鲁木齐市东北郊干扰背景较小地段对碗窑沟断层进行的超浅层纵波反射探测情况。在选取小道间距、适当偏移距、短排列、多次覆盖、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和合理数据处理方法基础上,获取了3条典型纵波反射剖面,都可较清楚地分辨出第四系底界和断层位置。表明在探测环境比较好的条件下,采用合适的观测系统,在断层两盘介质存在明显差异的地区可以采用纵波反射方法探测出埋深小于50 m的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探测 乌鲁木齐 碗窑沟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建设中的地震小区划与浅层地震探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薛荣俊 辛柏森 杨和乃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S1期100-106,共7页
简要阐述地震小区划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实施地震小区划的研究中浅层地震探测的重要作用及其方法原理,并给出应用浅层地震探测在城市地震小区划中的实例。
关键词 城市建设 城市地震小区划 地震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和瞬变电磁法在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李宏杰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19,27,共4页
简单介绍了浅层地震和瞬变电磁技术在探测采空区的原理,并根据2种方法各自的特点,综合确定了某矿上组煤层的采空异常区和积水异常区。经井下验证,证实物探结果准确,说明通过综合物探勘查方法,可以为下组煤的安全回采提供保障。
关键词 地震 瞬变电磁法 采空区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在复杂断裂带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薛荣俊 李选民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148-152,共5页
拟建中的潍河特大桥地处沂沭大断裂边缘。区内断裂发育,构造复杂,直接会影响大桥基础的稳定性,因而查清区内断裂带的准确位置与分布是大桥工程的关键。探测应用浅层地震折射波方法和选用追逐与相遇观测系统和大小排列相结合的工作方... 拟建中的潍河特大桥地处沂沭大断裂边缘。区内断裂发育,构造复杂,直接会影响大桥基础的稳定性,因而查清区内断裂带的准确位置与分布是大桥工程的关键。探测应用浅层地震折射波方法和选用追逐与相遇观测系统和大小排列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准确地查明了区内断裂的准确位置和特征,与钻井资料对比,十分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探测 断裂带 折射波法 基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法在矿井不明老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黎灵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6,共4页
针对矿井老空区范围不明问题,使用428地震仪,采用人工锤击多次叠加为震源,对鄂尔多斯某矿13102和13103工作面内老空区分布进行地表探测,获得该区域老空区分布范围。并在地表打钻进行验证,准确掌握了该区域老空区分布,为矿井工作面科学... 针对矿井老空区范围不明问题,使用428地震仪,采用人工锤击多次叠加为震源,对鄂尔多斯某矿13102和13103工作面内老空区分布进行地表探测,获得该区域老空区分布范围。并在地表打钻进行验证,准确掌握了该区域老空区分布,为矿井工作面科学布置及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和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地震 人工震源 老空区探测 428地震 地面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湾工程中浅层地震探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焦湘恒 薛荣俊 《山东海洋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82-88,共7页
浅层地震探测方法是一种地球物理测量方法。该法用于陆地区域已卓有成效地解决水文、矿产地质及工程地质等方面问题,在国内外也有大量论著。但是,在浅海及港湾工程建设方面运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进行测量,还未见报道。
关键词 港湾工程 地震探测 折射波法 地质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大榭岛地下储油罐区地表构造及其浅层地震探测研究
19
作者 张秋文 郝书俭 +2 位作者 曲国胜 于之水 褚宝贵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8年第4期74-81,共8页
通过野外地表地质调查,建立了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地下储油罐区地表构造模型;结合浅层地震探测结果,研究了工程场区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顶面埋深及深部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场区的深、浅构造关系及地表和深部构造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 通过野外地表地质调查,建立了浙江省宁波市大榭岛地下储油罐区地表构造模型;结合浅层地震探测结果,研究了工程场区覆盖层厚度和基岩顶面埋深及深部构造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场区的深、浅构造关系及地表和深部构造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认为:F1断裂可能从关外隧道西口北延到场区,并在近石弄堂一侧的海湾中入海;总的来说,除F1断裂带可能通过关外至石弄堂沿线附近,造成岩石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差以外,场区其他大部分地区基岩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较好;储油罐场区(应适当远离F1断裂)的透水性较差,是一良好的场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勘探 地震探测 地表构造 地下储油罐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山地震发震构造的浅层地震探测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郝书检 李建华 +1 位作者 于之水 储宝贵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8-84,共7页
利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研究唐山地震区1年前出现在卫星图像上的异常现象与发震构造的关系,探讨地震中长期预测的途径。结果表明:唐山地震断层是一条倾向NW的右旋走滑第四纪同生断裂,它错断了全新统(Q4)、晚更新统(Q3)、... 利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研究唐山地震区1年前出现在卫星图像上的异常现象与发震构造的关系,探讨地震中长期预测的途径。结果表明:唐山地震断层是一条倾向NW的右旋走滑第四纪同生断裂,它错断了全新统(Q4)、晚更新统(Q3)、中更新统(Q2)和早更新统(Q1)地层。昌平-丰南断裂已断到中更新世地层(Q2),为倾向SW的左旋走滑正断层。唐山地震就发生在昌平-丰南断裂与唐山断裂交汇的部位上。这再次证明了地震与构造的直接关系,以及震前构造活动信息预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利用浅层地震方法确定各种异常现象预示的隐伏构造及其活动性来判断地震孕育和发生机制,是非常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探测 卫星图像 唐山地震 发震构造 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