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潘纪顺 张先康 +4 位作者 刘保金 方盛明 王夫运 段永红 张红强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8-157,共10页
首先 ,简要介绍了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世界各国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情况。在简述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震源激发、数字地震仪性能、接收方式与接收... 首先 ,简要介绍了城市活断层探测的意义及世界各国开展城市活断层探测的基本情况。在简述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重点论述了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震源激发、数字地震仪性能、接收方式与接收条件、观测系统以及数据处理与资料解释等。研究表明 ,对于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 ,在数据采集环节应采用具有线性或非线性变频扫描功能的可控震源和与其相匹配的地震仪器 ,以及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接收道、短排列和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 ;在数据处理与解释环节 ,要重视折射静校正技术、噪声压制技术、高精度速度分析技术、子波压缩技术、子波零相位化技术和叠前偏移技术等的应用。最后 ,给出了城市活断层的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断 抗干扰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盆地活断层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技术 被引量:15
2
作者 卢育霞 王振明 +2 位作者 王兰民 石玉成 Edward W.Woolery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4-353,共10页
针对城市活断层浅层地震探测的一些技术问题,在兰州盆地的金城关断层和刘家堡断层沿线开展活断层浅层(50 m以内)地震勘探技术研究。主要采用纵波和横波多次覆盖共CMP点地震反射方法,获得了目标场地地震图像资料,尤其横波地震剖面更加清... 针对城市活断层浅层地震探测的一些技术问题,在兰州盆地的金城关断层和刘家堡断层沿线开展活断层浅层(50 m以内)地震勘探技术研究。主要采用纵波和横波多次覆盖共CMP点地震反射方法,获得了目标场地地震图像资料,尤其横波地震剖面更加清晰地反映出超浅层构造空间特征。以红艺村测线(HYC)和师范学校西测线(SFXX)为例,分析总结了数据采集、资料处理、剖面解释三方面浅层活断层地震探测的技术要点。结果可以为兰州市及类似复杂构造地区活断层地震调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活断 横波反射 纵波反射 兰州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浅层人工地震勘探探测隐伏断裂实例 被引量:9
3
作者 连玉平 张锦福 +1 位作者 林松建 陈伟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60-263,共4页
利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反射波法探测了福建某火电厂场址内的隐伏断裂。结果表明断裂显示清楚,为一走向NE40-55°,上断点埋深为11m和31m,断距2~4m的正断层,为工程避让提供较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隐伏断裂 地质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揭示临颍断裂浅部构造特征
4
作者 田一鸣 姬计法 +8 位作者 袁洪克 酆少英 朱国军 张扬 张贵军 杨新友 何银娟 秦晶晶 安泰霖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1-324,330,共5页
为研究临颍断裂浅部构造特征,完成2条跨断裂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根据探测获取的地震反射剖面,结合石油地震剖面以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临颍隐伏断裂位置、浅部构造特征及活动性。结果表明,临颍断裂是一条整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正断... 为研究临颍断裂浅部构造特征,完成2条跨断裂高分辨率地震反射剖面。根据探测获取的地震反射剖面,结合石油地震剖面以及区域地质资料,分析临颍隐伏断裂位置、浅部构造特征及活动性。结果表明,临颍断裂是一条整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正断层,最新活动时代为早更新世,断裂上盘发育一个次级断裂,与主断层成反“Y”字形态。研究结果可为许昌市及邻区地震危险性评价、城镇规划及国土利用提供地震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颍断裂 地震勘探 隐伏断 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活断层探测的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技术 被引量:113
5
作者 刘保金 张先康 +7 位作者 方盛明 赵成斌 段永红 朱金芳 黄昭 黄宗林 王善雄 郑德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4-532,共9页
在简要介绍城市浅层地震勘探干扰波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福州市活断层探测的浅层地震试验探测资料 ,阐述了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技术装备、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方法以及在强干扰背景条件下围绕抗干扰和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 在简要介绍城市浅层地震勘探干扰波特点的基础上 ,结合福州市活断层探测的浅层地震试验探测资料 ,阐述了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的技术装备、地震数据采集的技术方法以及在强干扰背景条件下围绕抗干扰和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而采取的技术措施。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可控震源和与其相匹配的地震仪器以及小道间距、小偏移距、多通道和高频检波器接收的工作方法 ,是实现抗干扰高分辨率浅层地震数据采集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断 高分辩率 数据采集 地震勘探 干扰波 信噪比 分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高分辨率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16
6
作者 王海平 张伟 +1 位作者 李春雷 王磊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3-109,共7页
将渤海某油田最新采集的二维高分辨率资料处理解释后,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及地质概况,利用地震相分析、波阻抗反演、井(孔)震标定等深层油气勘探的成熟技术,系统研究了各类海底浅层地质灾害因素的成因、特征、危害及展布规律,总结了一套完... 将渤海某油田最新采集的二维高分辨率资料处理解释后,结合区域地球物理及地质概况,利用地震相分析、波阻抗反演、井(孔)震标定等深层油气勘探的成熟技术,系统研究了各类海底浅层地质灾害因素的成因、特征、危害及展布规律,总结了一套完整的利用高分辨率地震识别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技术方法。结果表明,浅层断裂、浅层气和埋藏古河道是研究区海底浅层发育的主要地质灾害因素,通过刻画不同期次地质灾害因素的类型及其分布范围,为今后该油田海上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工程地质调查成果。因此,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能够很好地应用于海底浅层地质灾害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震 地质灾害识别 断裂 埋藏古河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裴彦良 王揆洋 +3 位作者 闫克平 连艳红 贾永刚 胡永明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目前我国深海地震勘探主要使用气枪震源激发和单道地震拖缆接收,浅部地层分辨率较低,且无法进行速度分析、覆盖叠加等精细处理。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深水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技术,研究适用于深水的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和96道光... 目前我国深海地震勘探主要使用气枪震源激发和单道地震拖缆接收,浅部地层分辨率较低,且无法进行速度分析、覆盖叠加等精细处理。为了解决此问题,提出了深水浅地层高分辨率多道地震探测技术,研究适用于深水的大能量等离子体震源和96道光纤水听器地震拖缆等设备。系统部分联调和测试表明,该技术所研发系统设备地层分辨率可达1.2 m,且具有应用水深范围广、使用方便等特点,可以满足大洋矿产资源调查、远海海洋环境调查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道 深水 高分辨率 地震勘探 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正演模拟在高分辨率隐伏断层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8
作者 兰晓雯 晏信飞 王成虎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54-359,共6页
应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方法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城市隐伏断层的地震勘探。采用适当的差分算法、震源子波以及有效地边界条件和频散消除方法来提高正演模拟的精度和分辨率。结果表明地震数值模拟可以用来分析地层厚度、断层倾角、断层深... 应用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方法人工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城市隐伏断层的地震勘探。采用适当的差分算法、震源子波以及有效地边界条件和频散消除方法来提高正演模拟的精度和分辨率。结果表明地震数值模拟可以用来分析地层厚度、断层倾角、断层深度以及断裂带宽度等参数对地震记录的影响;通过实际试验数据和正演模拟的合成单炮地震记录的对比,可以快速判断断层的大致位置和断裂带的大致范围以及目标地层的大致深度。该方法能有效辅助实际野外工作中的数据采集参数的估计,提高勘探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活断 地震勘探 地震正演模拟 波动方程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层地震反射勘探技术的栟茶河断裂近地表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顾勤平 康清清 +13 位作者 杨浩 胡利 许汉刚 孟科 于俊杰 蒋新 赵启光 朱升初 薛莹莹 王金艳 李金良 张浩 徐烨 陈昊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8-955,共18页
早期对栟茶河断裂的研究成果局限在深部发育特征,至今仍未对该断裂的空间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近地表地层的切割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过系统性的勘探和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深到浅、分步探测、由点到线、... 早期对栟茶河断裂的研究成果局限在深部发育特征,至今仍未对该断裂的空间展布、最新活动时代及其与近地表地层的切割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开展过系统性的勘探和研究工作.鉴于此,本文按照“由已知到未知、由深到浅、分步探测、由点到线、由疏到密”的工作思路,采用不同工作方法和技术参数的浅层地震勘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探测和研究,并结合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及新年代学样品测试等,查明了目标断裂近地表的空间分布位置和最新活动习性.研究结果表明:(1)栟茶河断裂是海安凹陷和通扬隆起的分界断裂暨控制苏北盆地沉积的断裂之一.(2)并非前人认识的一条断层,而是由2条N倾正断层组成的断阶带.中间走向近东西向,西段北西向,东段北东东向;视倾角约为60°~75°,是上陡下缓的铲形生长断层.(3)平面上呈向东(隆起区)收敛、向西(凹陷区)撒开趋势;向东发育并未延伸至原来认定的南黄海,而是终止于Ⅱ测线以西;向西延伸可能穿越了海安市主城区,继续追踪其空间位置的科学探索和系统研究工作显得非常重要且尤为必要.(4)小间距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成功定位了主断面在BCL1测线和BCL3测线分别位于7765和3660桩号处.难能可贵的是,在新庄村场地ZK2-5孔内中更新统启东组下段砂层中揭露了断层面,倾角约为70°.(5)确定了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至晚更新世早期.(6)在栟茶河断裂南侧新发现了丁家所南缘断裂,它与栟茶河断裂夹持构成了鼻状地垒式的丁家所古潜山.(7)查明了栟茶河断裂的空间展布,已探明的长度为26 km.本文研究成果不仅为江苏地区相关城市的规划与建设、重大工程的建设选址及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填补了目标断裂所在测区近地表浅层地震探测研究和空间发育特征研究的空白,而且探测思路和研究方法对其他城市(尤其是厚覆盖区)活动断层探测和断裂活动性鉴定有借鉴和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栟茶河断裂 地震勘探 次探测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活动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浅层地震勘探和钻探的新证据
10
作者 杨杰 贺为民 +2 位作者 秦晶晶 宋晓鹏 刘庆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0,共7页
横跨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布设一条长10.77 km的浅层地震勘探测线L1,结果发现,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在剖面上清晰可见,其主断裂在上部存在分叉,由断层F_(P1.1)和F_(P1)组成,均为正断层,视倾向南;结合地质地貌调查认为,F_(P1.1)断层的最新活动时... 横跨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布设一条长10.77 km的浅层地震勘探测线L1,结果发现,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在剖面上清晰可见,其主断裂在上部存在分叉,由断层F_(P1.1)和F_(P1)组成,均为正断层,视倾向南;结合地质地貌调查认为,F_(P1.1)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针对色尔腾山山前断裂的F_(P1)断层开展钻孔联合地质剖面探测,划分出Fa、Fb两个断层,结合光释光测年结果发现,断层Fa和Fb为全新世断层,其最新活动时代晚于2.5±0.6 ka BP。色尔腾山山前断裂在近地表呈叉状结构,是该断裂在晚第四纪具有多次活动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尔腾山山前断裂 活动断 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西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精细层位标定方法 被引量:16
11
作者 郭栋 韩文功 杨玉龙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33-539,共7页
郭栋 ,韩文功 ,杨玉龙 .车西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精细层位标定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5 ) :5 33~ 5 39  精细层位标定是高分辨率资料解释的关键 ,其流程为 :1通过输出低频剖面 ,对比、分析平均速度 ,确定高分辨率剖面的极... 郭栋 ,韩文功 ,杨玉龙 .车西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精细层位标定方法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1,36(5 ) :5 33~ 5 39  精细层位标定是高分辨率资料解释的关键 ,其流程为 :1通过输出低频剖面 ,对比、分析平均速度 ,确定高分辨率剖面的极性 ;2利用测井资料、岩心实验室测试进行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明确储层相位特性 ;3通过 VSP平均速度和人工合成地震记录反求平均速度进行速度拟合 ,得到速度模型 ,进而作层位标定和时—深转换 ;4通过声波与密度测井曲线来提高反射系数序列的精度 ,用准确的时—深转换来提高合成记录与井旁道的相关性 ,用时变提取子波、分频滤波宽频合成记录来提高合成记录与地震剖面的吻合程度。用上述方法对某工区的两口井进行了层位标定 ,分别识别出 16 .9m和 5 m的砂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精细位标定 极性鉴定 速度分析 合成记录 油气勘探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川西地震资料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雷雪 李忠 +2 位作者 巫芙蓉 林刚 邓雁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4期493-500,共8页
基于模型的方波化反演法具有明显的多解性 ,横向上的多解性不仅与约束井的数量及分布密度有关 ,还与地震层位框架模型有关。通常的模型框架是 ,在几个稀疏的主要目的反射层位间 ,以均匀充填地震参数的方式构成。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原... 基于模型的方波化反演法具有明显的多解性 ,横向上的多解性不仅与约束井的数量及分布密度有关 ,还与地震层位框架模型有关。通常的模型框架是 ,在几个稀疏的主要目的反射层位间 ,以均匀充填地震参数的方式构成。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构建地震剖面的等时地层格架 ,建立高精度地震层位框架。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在 2种不同的地震层位框架模型下的反演结果说明 ,在约束井的数量及分布密度一定的情况下 ,用三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结果 ,生成三维波阻抗反演中的地震层位框架模型 ,建立强地质约束 ,可以减少方波化反演的横向多解性 ,且可获得地质意义上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勘探 储集 地震资料反演 高分辨率序地 褶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勘探隐蔽油气藏的效果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佳梁 胡润苗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51-453,共3页
QK凹陷是黄骅拗陷的一个最大次级凹陷。QK凹陷西斜坡地区已有30多年的勘探历史。由于该区以往三维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无法查清沙三段目的层内部的薄砂体分布规律,因此无法满足寻找隐蔽圈闭的需要。为此本文借助于层序地层学知识及高分辨... QK凹陷是黄骅拗陷的一个最大次级凹陷。QK凹陷西斜坡地区已有30多年的勘探历史。由于该区以往三维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无法查清沙三段目的层内部的薄砂体分布规律,因此无法满足寻找隐蔽圈闭的需要。为此本文借助于层序地层学知识及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三维约束地震反演资料,探索一种勘探隐蔽油气藏的新模式。高分辨率三维地震资料的主频由原先的25Hz提高到50-60Hz,经高分辨率处理后,浅层主频达到70Hz。沙三段目的层主频也达到40Hz以上。经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后的地震剖面,可以清楚地显示沙三段内部的上倾尖灭砂体,为识别隐蔽圈闭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油气藏 序地 高分辨率地震 地震反演 高分辨率处理 三维地震勘探 三维地震资料 测井约束地震反演 地震反演资料 隐蔽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识别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方法及计算机实现 被引量:10
14
作者 吴义杰 高德群 +2 位作者 许江桥 汪亚军 樊太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2-167,共6页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是划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关键 ,因此 ,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基准面旋回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测井资料的砂泥比计算入手 ,通过分别对地震反射系数密集度、合成地震记录振幅的旋回变化及地震时频的旋回... 短期基准面旋回的识别是划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关键 ,因此 ,采用定量的方法来研究基准面旋回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测井资料的砂泥比计算入手 ,通过分别对地震反射系数密集度、合成地震记录振幅的旋回变化及地震时频的旋回变化进行分析 ,提出了一种综合识别基准面旋回并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自动划分的方法。通过在实际资料中的应用 ,验证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识别 高分辨率 序地 方法 计算机 基准面旋回 定量方法 砂泥比 反射系数密集度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工程勘察的高分辨率地震反射探查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保金 张天航 冷欣荣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5-61,共7页
通过4个实例介绍了利用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反射技术在不同地区进行工程勘察的方法特点及资料特征.结果表明,浅层地震反射法在岩层划分、探测地下岩溶和隐伏断层等方面有独到作用。
关键词 地震勘探 工程地质 活断 地震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16
作者 郭栋 韩文功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4期290-296,共7页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是“九五”期间地震勘探攻关形成的一套地震解释技术系列,包括资料分辨品质分析、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精细层位标定、测井约束反演、储层厚度反演、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相干分析和多参数分析等多个单项... 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综合解释技术是“九五”期间地震勘探攻关形成的一套地震解释技术系列,包括资料分辨品质分析、叠后提高分辨率处理、精细层位标定、测井约束反演、储层厚度反演、三维可视化解释、地震相干分析和多参数分析等多个单项技术。这些技术在小断块、小幅度构造和岩性等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资料 综合解释 高分辨率 地震解释技术 地震 位标定 地震勘探 隐蔽油气藏 厚度 断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浅震和钻探的中卫盆地北缘隐伏断层定位及活动性研究
17
作者 刘超 花鑫升 +3 位作者 王度 雷启云 武治群 余思汗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6,共6页
为查明宁夏中卫盆地北缘隐伏断层(河滩-郭滩隐伏断层)的构造特征、展布情况及活动时代,采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获得该隐伏断层的产状、性质、位置和上断点埋深。在此基础上,利用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出断层的准确位置和更可靠的上断点埋深,并... 为查明宁夏中卫盆地北缘隐伏断层(河滩-郭滩隐伏断层)的构造特征、展布情况及活动时代,采用浅层地震勘探方法获得该隐伏断层的产状、性质、位置和上断点埋深。在此基础上,利用钻孔联合剖面探测出断层的准确位置和更可靠的上断点埋深,并测试样品年代确定该隐伏断层的最新活动时代。结果表明,河滩-郭滩隐伏断层是一条走向近EW、倾向S的正断层,长度约12.5 km;断层上断点埋深在38 m以下,视倾角75°;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中晚期,晚更新世以来不活动,不属于活动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探测 中卫盆地 隐伏断 活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波频散谱多模式高分辨率成像的多道信号比较法 被引量:4
18
作者 易佳 刘伊克 +2 位作者 胡昊 张郁山 杨宗奇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10-1720,共11页
高分辨率的面波频散谱成像是浅层地震勘探领域基于频散性质反演横波速度结构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在天然地震探测领域,仅利用两个台站记录的线性信号比较法(LSC),被广泛用来计算面波的频散谱,并用于大尺度的面波层析成像.然而互相关的成像... 高分辨率的面波频散谱成像是浅层地震勘探领域基于频散性质反演横波速度结构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在天然地震探测领域,仅利用两个台站记录的线性信号比较法(LSC),被广泛用来计算面波的频散谱,并用于大尺度的面波层析成像.然而互相关的成像方式会造成频散谱在低频端较低的分辨率.非线性信号比较法(NLSC)利用指数函数克服了这个问题,同时极大地提高了频散谱的成像分辨率.然而,在研究中我们发现,仅利用两个台站的地震记录,并不能将面波的频散特性完整地考虑在内,导致LSC和NLSC方法对高阶模式的成像存在较大的误差.由于主动源面波勘探多道采集的方式,基于信号比较理论的多道信号比较法(MSC)充分利用多道地震信号,可以获得准确的多模式成像,然而该方法需要计算任意两道的频散谱并叠加,存在冗余的计算,导致计算效率较低.因此,本研究对MSC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通过追踪炮集记录上的面波波组提高了原方法的计算效率,同时,利用理论频散曲线进行叠加分析,验证了改进的MSC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通过与相移法、LSC和NLSC方法的对比分析,展示了MSC方法是一种准确的、高分辨率的面波多模式频散谱成像方法.实际地震资料的应用,揭示了MSC方法在浅层地震勘探中用于提取面波多模式频散信息的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勘探 横波速度 面波 频散曲线 信号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勘探方法对浅层小断距隐伏断裂探测效果
19
作者 曾金艳 李自红 +2 位作者 陈文 扈桂让 闫小兵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5,共6页
采用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勘探、槽探3种方法联合探测临汾盆地郭家庄断裂的空间位置,并研究其活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探测方法对断层信息的揭示存在很大差异,浅层地震勘探在探测具有一定断距的断层,同时地层存在一定物性差异的... 采用浅层地震勘探、钻孔联合剖面勘探、槽探3种方法联合探测临汾盆地郭家庄断裂的空间位置,并研究其活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探测方法对断层信息的揭示存在很大差异,浅层地震勘探在探测具有一定断距的断层,同时地层存在一定物性差异的情况下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且不同的工作参数探测效果不相同;钻孔联合剖面勘探能提高对小断距断层的分辨率,但受地形及地层主观认别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遗漏断距小、标识层薄的断层;槽探能较好地识别地表断层的微小断距,但受施工深度和施工条件影响。3种方法相结合,可以精确确定断裂的空间位置和活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距 地震勘探 钻孔联合剖面勘探 槽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层地震勘探在沿海地区隐伏断层探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5
20
作者 何正勤 陈宇坤 +3 位作者 叶太兰 王向东 王辉 贾辉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3-372,共10页
中国沿海地区的第四系厚度变化较大,在大部分地区存在淤泥、黏土和砂层的多重互层情况,这种地层结构对地震波的传播十分不利,容易造成对高频信号能量的强烈耗散。沿海地区又具有人口密度大、工业干扰强烈的特点,地震波的激发、接收条件... 中国沿海地区的第四系厚度变化较大,在大部分地区存在淤泥、黏土和砂层的多重互层情况,这种地层结构对地震波的传播十分不利,容易造成对高频信号能量的强烈耗散。沿海地区又具有人口密度大、工业干扰强烈的特点,地震波的激发、接收条件较差。文中给出了在粤东、天津和唐山覆盖层厚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利用浅层地震勘探开展隐伏断层探测的应用实例。较系统地介绍了野外工作、资料处理和解释方法。阐述了在强干扰环境下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的有效技术途径。所给实例中的反射波组能量强,隐伏断层的反应明显,经跨断点钻探验证,结果证实地震勘探确定的界面深度、断点位置和基岩错距等参数都是可靠的。所述技术方法对类似地区的城市活断层探测和工程物探工作都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 地震勘探 沿海地区 隐伏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