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薄覆盖层地区隐伏断层及其上断点探测的地震方法技术——以废黄河断层为例 被引量:37
1
作者 顾勤平 康清清 +3 位作者 许汉刚 刘建达 李大虎 聂碧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09-1618,共10页
通过在同一条测线上应用三种不同地震勘探手段(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法、横波反射法与高分辨率折射法)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测线控制地段内废黄河断层的确切位置、上断点埋深以及速度分布图像.探测结果表明:在薄覆盖层地区的断裂调查中,上... 通过在同一条测线上应用三种不同地震勘探手段(共偏移距地震反射法、横波反射法与高分辨率折射法)联合反演的方法,获得了测线控制地段内废黄河断层的确切位置、上断点埋深以及速度分布图像.探测结果表明:在薄覆盖层地区的断裂调查中,上述三种技术手段的联合反演要比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手段更加可靠,并能从不同角度查明断层的位置、性质及其特征,为钻孔联合剖面位置的布设和钻孔深度的设计提供地震学依据.经高精度钻孔联合地质剖面证实,三种地震勘探方法反演得到的主要地层界面和构造特征都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吻合较好.试验表明了上述三种地震勘探方法在基岩面埋深较浅地区联合反演的可行性以及地震勘探与钻孔联合地质剖面相结合的工作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覆盖层地区 隐伏断层 共偏移距地震反射勘探 横波反射勘探 高分辨率折射勘探 联合反演 钻孔联合地质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河断裂西安段的展布及其结构特征 被引量:21
2
作者 师亚芹 冯希杰 +3 位作者 戴王强 任隽 李晓妮 韩恒悦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34-647,共14页
地震深反射、高分辨率折射和浅层人工地震探测结果表明,渭河北岸断裂由两条断层组成:一条为窑店—张家湾断层,另一条为船张—咀头断层.窑店—张家湾断层从陈家沟,经窑店镇、前排村、庇李村、吴家村、张家湾到贾家滩,长约22 km,基本呈东... 地震深反射、高分辨率折射和浅层人工地震探测结果表明,渭河北岸断裂由两条断层组成:一条为窑店—张家湾断层,另一条为船张—咀头断层.窑店—张家湾断层从陈家沟,经窑店镇、前排村、庇李村、吴家村、张家湾到贾家滩,长约22 km,基本呈东西走向;船张—咀头断层从船张,经马北到咀头,长约15 km,近东西走向.渭河断裂为基底和上地壳断裂,错断了T_Q、T_N、T_E和T_g反射层,深约15 km.在深部渭河断裂与次级断层形成"Y"字型构造或同向低角度相交.渭河断裂为铲形正断层.该断裂深度在1000 m以浅,具有明显的逆牵引正断层和正牵引正断层的结构特性,并具有同生沉积的特点.渭河断裂是控制盆地沉积的断裂之一,是西安凹陷与咸阳凸起的分界断裂.该断裂从西向东深度逐渐减小,深部在渭河、泾河和灞河三河交汇区与临潼—长安断裂相交,浅部与渭南—泾阳断裂相连.地震探测结果同时表明,渭河南岸断裂不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断裂 地震深反射 高分辨率折射 浅层人工地震 逆牵引正断层 正牵引正断层 同生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漳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壳深部结构的探测与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朱金芳 方盛明 +4 位作者 张先康 曲国胜 黄宗林 张成科 赵金仁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5-417,共13页
漳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处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中段。通过该地区高分辨率折射及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剖面,获得了该区地壳几何结构与速度结构、地壳深浅部断裂的几何形态和构造关系等。结果表明,该区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 漳州盆地及其邻区地处我国大陆东南沿海地震带中段。通过该地区高分辨率折射及宽角反射,折射地震探测剖面,获得了该区地壳几何结构与速度结构、地壳深浅部断裂的几何形态和构造关系等。结果表明,该区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的厚度为16.5~18.8km,下地壳厚度为12.0~13.0km。上地壳分为上下两部分。在上地壳下部有一个低速层,速度约为6.00km/s,低速层顶面深度为12.0km左右,厚度约为5.0km。下地壳也分为上下两部分。Moho界面的深度为29.0~31.8km。该区6条地壳浅部正断层大部分向地下延伸深度不超过4km,最大延伸深度达5km左右。据推测,浅部正断层下方有一条高倾角地壳深断裂带,该断裂带向下断至Moho面,向上断至上地壳下部低速层中。深浅部断裂构造不相连接。漳州盆地深浅部构造组合特征表明,九龙江断裂带是该区内一条特征明显、具有复杂深浅构造背景的深断裂带。这一深地震探测成果的获得,使得该地区深部资料解释的可靠性和探测精度比以往显著提高;对深浅部构造的组合可作统一解释,地壳的分层和结构特征更为确切和精细;首次发现上地壳的拉张性构造及铲式正断层组合特征,不仅有助于对漳州及其邻区地震危险性的综合判定,而且对深化东南沿海地震带深部动力学过程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折射 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 壳幔结构 深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嘉鱼断裂西向延伸与第四系活动特征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松 李媛 +2 位作者 程邈 邓小虎 王薇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01-1511,共11页
嘉鱼断裂为已证实的隐伏断层。该断裂从洪湖老湾西南横切长江,沿近东西—北东东向延展,经嘉鱼县城东北马鞍山北缘向东延伸于斧头湖,长约40km,该断裂东端已有明显出露,而断裂尾部并没有明显出露。由于区内小尺度物探资料的缺乏,使得该断... 嘉鱼断裂为已证实的隐伏断层。该断裂从洪湖老湾西南横切长江,沿近东西—北东东向延展,经嘉鱼县城东北马鞍山北缘向东延伸于斧头湖,长约40km,该断裂东端已有明显出露,而断裂尾部并没有明显出露。由于区内小尺度物探资料的缺乏,使得该断裂的走向和活动性都缺少相关证据。本文利用浅层地震反射结合折射层析成像方法,采用2m道间距接收人工地震波,利用多次覆盖技术和密集炮集折射记录,分别对数据进行反射处理和层析成像,获取了浅层地震反射剖面和高分辨率折射层析成像剖面,并参考相关区域地震安全性评价钻孔资料进行解译。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浅层地震反射和高分辨率折射联合应用可互补,尤其在外界干扰较为严重的区域,利用高分辨率折射层析成像可减少浅层地震反射对断层的误判。此外,研究结果证实了嘉鱼断裂的具体位置,其性质为北盘下降、南盘上升的正断层,且该断层错断了第四系沉积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鱼断裂 第四系活动 地震反射 高分辨率折射 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