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于楼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1
作者 陈欢庆 龚亮 +1 位作者 孙磊 韩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1-744,共14页
针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区断裂体系发育、地层破碎、厚度空间变化快,地层精细划分对比难度大等问题,首先明确了传统地层学、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不同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方法之间对应关系体系。在沉积成因模式基础上... 针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区断裂体系发育、地层破碎、厚度空间变化快,地层精细划分对比难度大等问题,首先明确了传统地层学、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不同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方法之间对应关系体系。在沉积成因模式基础上,充分综合利用地震同相轴强反射、取心井岩性变化、沉积旋回、电导率、电阻率等曲线取值变化和测井精细二次解释成果等信息,建立研究区目的层短期基准面旋回(单层)级别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并利用不同短期基准面旋回(单层)顶面构造图,验证地层细分成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研究区于楼油层可以细分为29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短期基准面旋回(单层),对应地质年代0.01 Ma;地层厚度大体呈NE—SW向条带状分布,局部高值部位呈坨状,主要受沉积作用和后期差异压实等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西部凹陷 于楼油 单砂体 短期基准面旋回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 被引量:41
2
作者 尹太举 张昌民 +2 位作者 赵红静 樊中海 李中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9-82,共4页
地层基准面旋回变化形成的沉积物体积分配和相分异 ,不仅决定了沉积地层格架 ,而且也决定了沉积体的非均质性特征 ,进而影响了开发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效果 ,最终决定了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通过对双河油田核桃园组Ⅳ油组 1 4小层... 地层基准面旋回变化形成的沉积物体积分配和相分异 ,不仅决定了沉积地层格架 ,而且也决定了沉积体的非均质性特征 ,进而影响了开发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效果 ,最终决定了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通过对双河油田核桃园组Ⅳ油组 1 4小层形成过程中基准面旋回的变化与沉积响应分析 ,认为若把砂体纳入基准面旋回的过程———响应体系中去考虑 ,研究砂体在基准面旋回的位置、砂体形成的基准面旋回类型 ,可直接指导砂体非均质预测和剩余油分布确定。图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剩余油分布 预测 精细地层格架 划分 流动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河、湖、三角洲复合沉积体系的应用——以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开发区块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张世广 柳成志 +3 位作者 卢双舫 张雁 吴高平 刘秋宏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1-368,共8页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结合探井及密井网开发井资料,在朝阳沟油田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识别出向上"变深"、向上"变浅"、对称型及其不同可容纳空间条件下的7类共4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并以沉积动力学观...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结合探井及密井网开发井资料,在朝阳沟油田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识别出向上"变深"、向上"变浅"、对称型及其不同可容纳空间条件下的7类共4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并以沉积动力学观点详细剖析了其成因及特征。按照短期基准面旋回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组合了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并结合区域标志层识别出2个长期基准面半旋回,进而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本区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砂体总体不发育;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期发育的河流相砂岩厚度,有效厚度均较大,砂地比高,含油性好,且随长期基准面的上升逐渐变为三角洲、滨浅湖环境,砂体及含油性等逐渐变差。在各中期基准面由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附近砂体发育程度及其含油性在整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中相对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扶余油 沉积环境 砂体 含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沉积前古地貌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6
4
作者 赵俊兴 陈洪德 向芳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1,共6页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 ,是沉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基准面旋回变化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原理为基础 ,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古地形地貌是控制盆地内沉积相发育与分布的主导因素 ,是沉积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以基准面旋回变化和可容纳空间变化原理为基础 ,揭示基准面旋回层序与沉积动力学和地层响应过程的关系。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进行地层对比能使地层对比等时性更强、精度更高 ,进而能更好地反映原始古地貌特征。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恢复古地貌是建立在沉积相分析基础上 ,其技术关键是对比参照面的选择。文章详细讨论了单一沉积体系和多种沉积体系组合沉积前古地貌恢复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古地貌 基准面旋回级次 沉积学 油气藏 沉积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研究中的应用——以松辽盆地朝阳沟油田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为例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世广 卢双舫 +3 位作者 张雁 柳成志 赵荣 仲维维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8-469,共12页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在朝阳沟油田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识别出41个短期、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及2个长期基准面半旋回。通过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成因的沉积动力学分析和表征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各项岩心化验、统计学数据定...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在朝阳沟油田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识别出41个短期、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及2个长期基准面半旋回。通过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成因的沉积动力学分析和表征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各项岩心化验、统计学数据定量分析,指出随着长期基准面的上升,各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内非均质性变强、各中期基准面旋回层间非均质性变弱、各短期基准面旋回平面非均质变强;随着长期基准面的下降,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指出基准面旋回及其伴随的可容纳空间变化所引起的沉积环境的变化是储层宏观非均质特征差异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松辽盆地 扶余油 宏观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准噶尔盆地勘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春慧 金振奎 +3 位作者 张鑫 王铮 朱桂芳 伍虹霖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9-256,共8页
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三种准层序类型,对应三种短期基准面旋回:基准面上升型、基准面下降型、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和上升半旋回两部分构成的复合型准层序。两种中期基准面旋回:中期基准面下降... 在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识别出三种准层序类型,对应三种短期基准面旋回:基准面上升型、基准面下降型、基准面下降半旋回和上升半旋回两部分构成的复合型准层序。两种中期基准面旋回:中期基准面下降旋回,由多个进积式的短期旋回组成;中期基准面上升旋回,地层堆叠样式则呈退积结构。研究区梧桐沟组可划分为5个准层序组(中期基准面旋回),自下而上依次为S1、S2、S3、S4、S5,基准面上升期形成S1、S2,基准面下降期形成S3、S4、S5。吉7井和吉17井梧桐沟组出油砂层属于不同的准层序组,成因不同,因而不是同一砂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凹陷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地层对比 圈闭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对储层流动单元层次性进行分析——以泌阳凹陷双河油田为例 被引量:36
7
作者 张尚锋 洪秀娥 +3 位作者 郑荣才 伊海生 张昌民 戴胜群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储层流动单元被应用于油气田开发储层描述以来 ,对研究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储层内油气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气分布规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同层次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有助于指导油气开发不同阶段开发方案的制订、实施和完善。作者运用高... 储层流动单元被应用于油气田开发储层描述以来 ,对研究油气田开发过程中储层内油气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气分布规律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不同层次的储层流动单元研究 ,有助于指导油气开发不同阶段开发方案的制订、实施和完善。作者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 ,以双河油田为例 ,重点分析解剖储层流动单元的层次性 ,探讨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与储层流动单元层次性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流动单元 次性 基准面旋回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八区克下组冲积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国永 徐怀民 +1 位作者 路言秋 王振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24-1131,共8页
为认识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冲积扇沉积模式及沉积特征为基础,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结合露头、岩芯及测井资料,研究八区克下组层序分布模式及砂砾岩体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八区克下组冲积扇可识别出不整合面、洪泛面、冲刷面和... 为认识剩余油分布规律,以冲积扇沉积模式及沉积特征为基础,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结合露头、岩芯及测井资料,研究八区克下组层序分布模式及砂砾岩体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八区克下组冲积扇可识别出不整合面、洪泛面、冲刷面和岩性界面这4类层序界面;依据不同级次基准面升降运动所导致的地层过程旋回性和沉积学响应特征,将八区克下组可划分为3个中期旋回、10个短期旋回、15~16个超短期旋回;以冲积扇沉积体系超短期旋回、短期旋回和中期旋回的沉积序列、结构类型、叠加样式和分布模式为基础,以中期旋回层序为框架,可建立以短期和超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对比单元的全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中期基准面旋回控制着砂砾岩体的分布模式,下部的中期旋回砂砾岩厚度大,是克下组主要的储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扇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界面 克下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巴庙区块山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君文 陈洪德 +2 位作者 田景春 侯中健 刘文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4,共4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露头剖面、钻井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研究了塔巴庙区块下二叠统山西组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识别和划分了一个超长期、两个长期、六个中期及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详细分析了不...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露头剖面、钻井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研究了塔巴庙区块下二叠统山西组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识别和划分了一个超长期、两个长期、六个中期及若干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详细分析了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层序的叠加式样、沉积序列、岩性岩相组合等特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基准面旋回层序与天然气富集的关系,认为主要气层段主要处于长期及中期旋回的底部,即基准面上升阶段的早期或湖平面下降的低水位时期及湖侵期的开始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山西组 基准面旋回 天然气 塔巴庙区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积型扇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辛艳朋 牟中海 +1 位作者 郭维华 李阳兵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8-71,共4页
以川西拗陷中段须四下段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测井、录井、露头资料综合研究方法,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划分出了四、五、六三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并分析了各相带不同级别旋回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 以川西拗陷中段须四下段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为研究对象,采用地震、测井、录井、露头资料综合研究方法,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划分出了四、五、六三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并分析了各相带不同级别旋回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横向和纵向上旋回的分布规律,提出了基准面旋回分布模式。研究认为,川西坳陷中段须四下段为一个四级基准面旋回,其上升半旋回代表一个典型的退积型扇三角洲沉积体系;退积型扇三角洲平原相以基准面上升半旋回为主,其前缘相的旋回类型较丰富;西部龙门山冲断带主要发育上升半旋回,凹陷区为上升半旋回为主的完整旋回,而在远离物源的东部斜坡带多发育近似对称的完整旋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积型扇三角洲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湖泛面 须四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叶泰然 郑荣才 文华国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9-266,共8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陆相隐蔽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以此为指导,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结合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将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划分为2个...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陆相隐蔽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以此为指导,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结合地表露头、钻井岩芯、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将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划分为2个长期、5个中期和14个短期旋回层序,较为详细地讨论了短期、中期和长期旋回层序的结构类型、沉积序列、叠加样式及其与有利储集砂体分布的关系。建立了以长期旋回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等时年代地层框架,以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的层序地层格架,详细讨论了格架中的不同类型砂体的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相当短期旋回层序级别的小层单砂体进行劈分和等时追踪对比,采用层序—岩相古地理编图方法,编制中、短期旋回沉积相和砂体分布图,预测有利砂岩储层的横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地层格架 下石盒子组 苏6井区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砂地层格架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及储层甜点预测——以四川盆地合川地区须家河组为例 被引量:5
12
作者 钟原 刘宏 +5 位作者 谭秀成 连承波 廖纪佳 刘明洁 胡广 曹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8-774,共17页
富砂致密砂岩储层的甜点预测是领域研究的一个关键和难点,以四川盆地中部合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为例,探索从继承性古地貌控制下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角度来展开研究。基于须二段沉积前雷口坡组岩溶古地貌恢复,认为继承性发展的岩溶古地... 富砂致密砂岩储层的甜点预测是领域研究的一个关键和难点,以四川盆地中部合川地区须家河组二段为例,探索从继承性古地貌控制下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角度来展开研究。基于须二段沉积前雷口坡组岩溶古地貌恢复,认为继承性发展的岩溶古地貌控制了须二期地层的沉积充填,建立了须二段砂体向周缘地貌高地渐次超覆的地层充填模式。以该模式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芯等资料,在识别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类型的基础上,将须二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又包括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自下至上为MSC1—MSC6。其中,MSC1—MSC3整体发育退积式辫状河三角洲,向南东超覆,属于上升半旋回;至MSC4达到最大湖泛面之后,随即进入下降半旋回;MSC4—MSC6发育进积式辫状河三角洲,粒度逐渐向上变粗。以基础资料最为丰富的MSC3为例,在层序格架内建立了"古地貌—层序厚度—砂体厚度—砂体物性—甜点分布"的相关关系,预测了有利储层甜点分布区。这些研究思路方法可供富砂致密砂岩储层研究,特别是井网稀疏、地震资料丰富但分辨率有限的地区研究参考,具体认识可直接应用于区域油气勘探部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气 古地貌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甜点 须家河组 合川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储集层精细描述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闫海军 贾爱林 +3 位作者 郭建林 杨思玉 张云海 郑雄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5,共7页
储集层精细描述是老区挖潜、提高采收率的基础,也是已开发油田稳产的关键。由于缺乏资料和地质解释本身的多解性,储集层精细描述中单砂体连通性及规模评价往往存在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通过综合资料... 储集层精细描述是老区挖潜、提高采收率的基础,也是已开发油田稳产的关键。由于缺乏资料和地质解释本身的多解性,储集层精细描述中单砂体连通性及规模评价往往存在不确定性。针对这一问题,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方法,通过综合资料的分析对比,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及砂体叠置模式,有效指导储集层描述和单砂体精细解剖。以吉林油田黑59区块注气储集层为例,进行储集层精细描述和单砂体精细解剖,明确了储集层纵、横向分布规律,刻画了单一成因砂体发育期次、规模等特征,实现了单砂体分布在三维空间的可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等时地层格架 储集精细描述 单砂体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油田精细开发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海雷 柳成志 +3 位作者 李明辉 刘华晔 李军辉 毕殿辉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1-986,共6页
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沈84—安12块为一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根据区内钻井、测井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沈84—安12块Es33段地层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分析了基准面旋回对沉积... 辽河油田大民屯凹陷沈84—安12块为一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根据区内钻井、测井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沈84—安12块Es33段地层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分析了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特征、储层物性、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基准面旋回内不同部位剩余油的富集规律:(1)基准面下降晚期、上升早期,砂体面积广,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剩余储量易于动用且多连片分布;(2)基准面下降早期、上升晚期,砂体面积小,厚度薄,储层物性差,剩余储量不易动用且零星分布;(3)基准面下降中期、上升中期,剩余油储量中等。研究证实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手段在高含水期的剩余油挖潜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民屯凹陷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8
15
作者 柯光明 郑荣才 高红灿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7,共9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济阳坳陷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其中超短期和短期旋回...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以钻井、测井资料的综合研究为基础,对济阳坳陷胜坨油田一区沙河街组二段1~3砂组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从中识别出超短期、短期和中期3个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层序。其中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层可划分为向上"变深"非对称型和对称型两种基本结构类型。根据旋回的结构变化特征又可细分为低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高可容纳空间向上"变深"非对称型、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近完全-完全对称型和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5种亚类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不同结构类型的超短期和短期旋回层序的沉积序列,以及较短周期旋回在较长周期旋回中的叠加样式、变化规律和分布模式,为沙二段1~3砂组进一步的小层砂体划分、等时追踪对比、砂体几何形态和储层结构描述等精细地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旋回结构 叠加样式 沉积 沙二段 胜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川西地震资料反演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雷雪 李忠 +2 位作者 巫芙蓉 林刚 邓雁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3年第4期493-500,共8页
基于模型的方波化反演法具有明显的多解性 ,横向上的多解性不仅与约束井的数量及分布密度有关 ,还与地震层位框架模型有关。通常的模型框架是 ,在几个稀疏的主要目的反射层位间 ,以均匀充填地震参数的方式构成。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原... 基于模型的方波化反演法具有明显的多解性 ,横向上的多解性不仅与约束井的数量及分布密度有关 ,还与地震层位框架模型有关。通常的模型框架是 ,在几个稀疏的主要目的反射层位间 ,以均匀充填地震参数的方式构成。运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研究方法 ,构建地震剖面的等时地层格架 ,建立高精度地震层位框架。理论模型和实际资料在 2种不同的地震层位框架模型下的反演结果说明 ,在约束井的数量及分布密度一定的情况下 ,用三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结果 ,生成三维波阻抗反演中的地震层位框架模型 ,建立强地质约束 ,可以减少方波化反演的横向多解性 ,且可获得地质意义上的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勘探 储集 地震资料反演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褶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尔兰克莱尔盆地Ross Sandstone组深水浊积岩露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磊夫 吴陈君 +2 位作者 苏洋 郭艳军 王红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爱尔兰西海岸Ross Sandstone组深水浊积朵叶体露头的详细研究,基于侧向稳定展布的泥岩段、沉积构造与岩相组合、砂岩融合的程度以及沉积物的样式与厚度4个方面,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分析方法,通过对爱尔兰西海岸Ross Sandstone组深水浊积朵叶体露头的详细研究,基于侧向稳定展布的泥岩段、沉积构造与岩相组合、砂岩融合的程度以及沉积物的样式与厚度4个方面,建立了研究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探讨了深水浊积朵叶体的沉积模式及不同层次基准面旋回的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富含有机质与棱菊石化石的远洋泥岩是长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在长期旋回内,侧向展布数千米至数万米的薄层泥岩夹粉砂岩是中期基准面旋回的界面。每一个中期旋回都由数个相互叠置的向上变厚旋回组成,单个向上变厚旋回通常由底部薄层泥岩夹粉砂岩开始,往上逐渐转变为厚层的无构造砂岩;其厚度通常为0.5~7 m,并可稳定延伸数百米至数千米,反映了朵叶体的持续前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准面旋回 向上变厚旋回 沉积模式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深水浊积朵叶体 克莱尔盆地 爱尔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榆林长北气田山西组2段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祺 郑荣才 +2 位作者 赵正文 李凤杰 彭宇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8年第1期77-82,18,共6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钻井和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长北气田山西组2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详细划分,将山西组2段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细分为两大类5...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利用测井、钻井和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榆林长北气田山西组2段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了详细划分,将山西组2段划分为1个长期、2个中期和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短期基准面旋回细分为两大类5种结构;中期基准面细分为两大类3种结构;长期基准面旋回为不完全对称型结构,区域分布较稳定。分析了不同级别的基准面旋回叠加式样与沉积相展布、演化规律之间的关系,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半旋回开始阶段是辫状河三角洲河道砂体连续叠置形成巨厚砂体时期,洪泛面期及下降半旋回为细粒沉积物发育期。连续叠置的主水道和分支水道砂体形成了有利储层发育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与河口坝砂体构成了较好储层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北气田 山西组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叠加式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录井随钻对比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健 程建莉 +2 位作者 戴荣东 肖建洪 郝金克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6,共6页
针对胜利油田东部井区受开发方式调整和油藏类型等因素影响,导致录井现场地层划分与对比难以满足精细勘探开发需求的问题,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正钻井进行高分辨率层序随钻地层对比,将沙四上亚段划分为1个长期、3个中期、6个... 针对胜利油田东部井区受开发方式调整和油藏类型等因素影响,导致录井现场地层划分与对比难以满足精细勘探开发需求的问题,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对正钻井进行高分辨率层序随钻地层对比,将沙四上亚段划分为1个长期、3个中期、6个短期基准面旋回,从而建立了研究区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实现了地层层序的等时划分与对比。研究表明:中期基准面旋回的变化控制了砂体的叠加样式及横向展布,有利于录井现场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短期旋回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砂体的类型,是预测油气层位置的重要依据。研究结果对胜利油区地层分析和界面卡取等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录井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 随钻地层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东营凹陷梁家楼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宁方兴 郝雪峰 +2 位作者 王福勇 闵伟 卓勤功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1-44,共4页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对东营凹陷梁家楼地区沙三段上亚段—沙二段下亚段三级层序低位体系域砂体进行了研究。认为该体系域的主要沉积体系是由早期西部 (纯 4 7)、晚期东部 (史 12 3 )水道分别形成的扇体组成。首次在梁家楼地区...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 ,对东营凹陷梁家楼地区沙三段上亚段—沙二段下亚段三级层序低位体系域砂体进行了研究。认为该体系域的主要沉积体系是由早期西部 (纯 4 7)、晚期东部 (史 12 3 )水道分别形成的扇体组成。首次在梁家楼地区实现了准层序划分 ,将沙三段上亚段低位体系域划分为两个准层序组 ,将下部准层序组划分为四个准层序。建立了该低位体系域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东营凹陷 梁家楼地区 低位体系城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