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东南盆地第三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杜振川 丁述理 魏魁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09-712,共4页
通过对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第三纪地震、测井曲线和岩相资料的综合分析,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盆地充填序列按古构造运动面划分为5个超层序,分别与盆地演化的阶段性相当。在其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19个Ⅲ级层序和42个Ⅳ级层序。并... 通过对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第三纪地震、测井曲线和岩相资料的综合分析,进行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盆地充填序列按古构造运动面划分为5个超层序,分别与盆地演化的阶段性相当。在其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19个Ⅲ级层序和42个Ⅳ级层序。并以基准面旋回为基础,长周期基准面旋回为周期,短周期为成因地层单元,论述了不同结构和叠加样式的短期旋回型式及在中长周期旋回中的分布规律,基准面变化与层序发育特征、层序分布模式、沉积体系类型和盆地充填演化序列,以及与油气储盖组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纪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琼东南盆地 基准面旋回 叠加样式 沉积体系 构造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特征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刘宗堡 马世忠 +2 位作者 孙雨 张金刚 吕延防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9-406,共8页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各级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依据10口井岩心和1 256口井测井资料,把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提出了葡萄花油层南部为同沉...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通过对各级基准面旋回的沉积动力学分析,依据10口井岩心和1 256口井测井资料,把松辽盆地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提出了葡萄花油层南部为同沉积构造抬升控制的中部缺失而非底部缺失的层序地层新格架。通过对短期基准面旋回内储层沉积特征、单砂体展布规律的研究,认为葡萄花油层主要储层水下河道砂体比原认识更连续,且延伸较远,分流平原、内前缘相带南移达36 km,这对深入认识该区油藏类型、聚油规律、特别是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对指导整个松辽盆地北部岩性油气藏勘探与开发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层 基准面旋回 地层格架 沉积特征 剩余油挖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13
3
作者 谭聪 于炳松 +4 位作者 阮壮 刘策 朱玺 谢灏辰 罗忠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36-347,共12页
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的相关理论,以汭水河剖面、42口井的岩心资料以及97口井的测井资料为依据,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延长组可划分为4个长期旋回,11个中期旋回。四次长期... 本文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的相关理论,以汭水河剖面、42口井的岩心资料以及97口井的测井资料为依据,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延长组可划分为4个长期旋回,11个中期旋回。四次长期旋回的最大湖泛面位置分别对应于长9、长7、长4+5及长1油层组。研究发现盆地西南部地区延长组主要的旋回结构样式包括A/S小于1时,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非对称结构;A/S接近1时,上升和下降旋回均保存完整的对称型结构及A/S大于1时,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非对称结构。从南北向和东西向层序地层年代格架剖面分析可以发现,研究区内延长组内部不存在大型的或者区域性的沉积间断和不整合面,研究区延长组上部由于后期的构造抬升作用而被剥蚀,与上覆侏罗系呈假整合接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延长组 高分辨率地层 基准面旋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北部葡萄花上部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13
4
作者 阮壮 朱筱敏 +1 位作者 何宇航 谭广辉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1-309,共9页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及沉积学相关理论,依据67口井的岩芯和8000口井的测井资料,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北部喇萨杏地区的葡萄花油组上部油层(PI油层)划分为1个受湖泛面限定的完整中期基准面旋回,并在其内部划分出10~14个短期基准面旋...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以及沉积学相关理论,依据67口井的岩芯和8000口井的测井资料,将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北部喇萨杏地区的葡萄花油组上部油层(PI油层)划分为1个受湖泛面限定的完整中期基准面旋回,并在其内部划分出10~14个短期基准面旋回,指出了PI油层在南北向上存在厚度以及短期旋回个数的差异。通过平行及垂直物源方向上的密井剖面分析并结合前人认识以及构造背景,认为葡I油层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地层叠覆模式:低可容空间下的主动进积薄层叠覆模式;极低可容空间下的强迫进积过路沉积模式;侵蚀进积的叠合模式。该认知对于指导喇萨杏地区甚至整个长垣地区的高精度地层对比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萨杏 高分辨率地层 基准面旋回 地层叠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信号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5
作者 王志坤 王多云 +2 位作者 宋广寿 黄钢 李树同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7-20,共4页
阐明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探讨了测井信号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中的适用性.通过对测井信号小波多尺度的分解,可获得不同级次的旋回周期,将钻井岩相标定的各个级别旋回层序界面与测井信号小波旋回周期对应,选取合适的... 阐明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探讨了测井信号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中的适用性.通过对测井信号小波多尺度的分解,可获得不同级次的旋回周期,将钻井岩相标定的各个级别旋回层序界面与测井信号小波旋回周期对应,选取合适的尺度因子可进行地层层序划分.按照该步骤,对鄂尔多斯盆地安边地区A16井自然伽马信号做小波变换分析,并依GR曲线的小波分析划分层序.划分结果证明,小波变换适用于中期及其以下级别旋回层序的划分,可提高旋回层序的划分精度与储层评价、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高分辨率 地层 测井信号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左盆地九佛堂组露头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被引量:3
6
作者 魏恒飞 王宇林 +2 位作者 王威 郭强 刘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9-1115,共7页
在实测106 km剖面和对喀左盆地九佛堂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序关系,并结合碳酸钙、油页岩的成因意义,将九佛堂组划分了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在长期基准面旋回内,上升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以... 在实测106 km剖面和对喀左盆地九佛堂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进行详细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相序关系,并结合碳酸钙、油页岩的成因意义,将九佛堂组划分了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在长期基准面旋回内,上升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以上升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中期基准面旋回,上升与下降过渡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则发育近完全对称的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降期的中期基准面旋回,则发育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完全对称型中期基准面旋回。经过对中期基准面旋回和短期基准面旋回发育特点和形成原因的详细研究,对代表剖面进行了中期基准面旋回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佛堂组 高分辨率地层 基准面旋回 油页岩 可容纳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在辫状河沉积相中的应用--以北京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剖面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吴鹏 樊太亮 王红亮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35-642,共8页
通过对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剖面的观察实测、剖面精细解剖及沉积观察描述,识别出了辫状河道、决口扇、泛滥平原三种辫状河沉积的微相类型,并分析了其沉积特征。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变化原理,在所测剖面中划分出了两... 通过对延庆硅化木国家地质公园剖面的观察实测、剖面精细解剖及沉积观察描述,识别出了辫状河道、决口扇、泛滥平原三种辫状河沉积的微相类型,并分析了其沉积特征。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基准面旋回变化原理,在所测剖面中划分出了两个完整的中期旋回和多个构成中期旋回的短期旋回,在研究区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辫状河野外露头基准面旋回转换面的两类识别标志:洪泛面及层序界面。洪泛面,包括河间潮湿泛滥平原泥岩发育段(需要具有一定厚度和分布范围),河道之间叠置的决口扇(厚度较大处)及孤立的辫状河道层段。层序界面,包括泛滥平原泥岩段较少或不发育段,冲刷面之上具有相互叠置特征的河道沉积位置及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可对比性且规模较大河道的位置。在低A/S比值条件下产生的横向上叠加成片、纵向上相互叠置的辫状河道砂体,其连通性相对较好,砂岩的厚度较大,泥质含量少,均质性较强,具有较强的可对比性。而在高A/S比值条件下产生的较少叠置或孤立河道砂岩,厚度较薄,横向上延伸范围有限,泥质含量高,可对比性较差。由此,初步形成了露头辫状河沉积相中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的方法,为辫状河沉积体系内高精度等时对比格架的建立、储层的识别与预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辫状河 露头 高分辨率地层 基准面旋回 沉积相 延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秦秋寒 宋效文 柳成志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5期3503-3509,共7页
应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并结合陆相湖盆层序地层特征,将他拉哈-常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起该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 应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为指导,并结合陆相湖盆层序地层特征,将他拉哈-常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2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起该区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在岩心、测井曲线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测井相模式,并绘制相应沉积微相图。平面垂向相序及砂地比等值线图揭示他拉哈-常家围子地区主要受两个物源控制,西部近物源和东北部远物源。分流河道和席状砂为有利储层,砂体展布形态主要受控于物源远近及古地貌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层 基准面旋回 界面 葡萄花油 测井相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文业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64-70,共7页
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探讨了测井信号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中的适用性及其意义。对测井信号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后可获得不同级次的旋回周期,将钻井岩相标定的各个级别旋回层序界面与测井信号小波旋回周期对应,然... 介绍了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步骤,探讨了测井信号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中的适用性及其意义。对测井信号进行小波多尺度分解后可获得不同级次的旋回周期,将钻井岩相标定的各个级别旋回层序界面与测井信号小波旋回周期对应,然后选取合适的尺度进行地层层序划分。划分结果证明小波变换非常适合中期及其以下级别旋回层序的划分。该方法对提高旋回层序的划分精度与储层评价、预测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分析 高分辨率地层 测井信号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EMD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法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应 杨巍 朱仕军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7,共9页
划分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以及识别其内部的沉积旋回类型是层序地层分析的重要基础。测井信号是不同周期的地层旋回信息的叠合,通过时频分析方法可将测井数据内隐藏的地层旋回性信息拓展到不同的频带内,进而进行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以... 划分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以及识别其内部的沉积旋回类型是层序地层分析的重要基础。测井信号是不同周期的地层旋回信息的叠合,通过时频分析方法可将测井数据内隐藏的地层旋回性信息拓展到不同的频带内,进而进行不同级次层序界面的划分以及旋回类型的判别。利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EMD)方法对测井数据进行分解,得到不同频带的本征模态分量,结合Hilbert变换获取各分量的频率特征。最后根据各分量的周期性波动和频率变化特征与不同沉积旋回类型以及各级层序界面之间的对应关系划分地层层序。在东营凹陷沙三段的应用中表明,该方法适用于短期、中期、长期基准面旋回的划分,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总体经验模态分解 本征模态分量 HILBERT变换 地层 时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西部凹陷于楼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11
作者 陈欢庆 龚亮 +1 位作者 孙磊 韩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1-744,共14页
针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区断裂体系发育、地层破碎、厚度空间变化快,地层精细划分对比难度大等问题,首先明确了传统地层学、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不同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方法之间对应关系体系。在沉积成因模式基础上... 针对辽河盆地西部凹陷某区断裂体系发育、地层破碎、厚度空间变化快,地层精细划分对比难度大等问题,首先明确了传统地层学、Vail经典层序地层学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等不同地层精细划分对比方法之间对应关系体系。在沉积成因模式基础上,充分综合利用地震同相轴强反射、取心井岩性变化、沉积旋回、电导率、电阻率等曲线取值变化和测井精细二次解释成果等信息,建立研究区目的层短期基准面旋回(单层)级别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并利用不同短期基准面旋回(单层)顶面构造图,验证地层细分成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研究区于楼油层可以细分为29个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短期基准面旋回(单层),对应地质年代0.01 Ma;地层厚度大体呈NE—SW向条带状分布,局部高值部位呈坨状,主要受沉积作用和后期差异压实等作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 西部凹陷 于楼油 单砂体 短期基准面旋回 高分辨率地层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本溪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萌萌 袁珍 +1 位作者 李文厚 卜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0-1064,共15页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油气资源储藏丰富,本溪组是重要的勘探层段之一,但其沉积环境复杂,砂体分布及沉积演化特征不明确,制约了该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因此,加强对延安地区本溪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演化... 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油气资源储藏丰富,本溪组是重要的勘探层段之一,但其沉积环境复杂,砂体分布及沉积演化特征不明确,制约了该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进程。因此,加强对延安地区本溪组地质学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层序地层、沉积特征及演化的研究,将对该地区的古地理重建、油气勘探及开发提供有利的理论支撑。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沉积岩石学、测井地质学和沉积学为理论指导,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延安地区晚古生代本溪组的地层和沉积特征,确定了其层序地层单元划分、等时地层格架、沉积相类型及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层序地层方面,本溪组内可以识别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2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和多个短期旋回;在沉积相类型方面,识别出12种岩石类型和7种岩相组合,据此认为延安地区本溪组发育潮坪和障壁岛—潟湖沉积相,进而识别出潮道、砂坪、混合坪、泥坪、泥炭坪、障壁岛砂坝、潟湖泥等沉积微相;在沉积相展布方面,研究区西南部和南部以潮坪沉积为主,东北部和北部以障壁岛—潟湖沉积为主,本1段和本2段的沉积格局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层 沉积演化 本溪组 延安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自动划分技术与应用尝试 被引量:26
13
作者 郑小武 邓宏文 +2 位作者 徐怀大 林金逞 陈孟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57-360,共4页
在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中采用泥砂比定量描述了决定地层沉积模式的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速率比这一抽象而又重要的变量,使用的关键技术包括:测井岩相自动划分、泥砂比曲线定量计算以及测井曲线滤波等。并综合利用测井岩相、泥砂比... 在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中采用泥砂比定量描述了决定地层沉积模式的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速率比这一抽象而又重要的变量,使用的关键技术包括:测井岩相自动划分、泥砂比曲线定量计算以及测井曲线滤波等。并综合利用测井岩相、泥砂比曲线以及自然伽马趋势分析曲线自动划分高分辨率层序。利用这一技术可极大提高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的效率和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 岩相 泥砂比 高分辨率 地层 自动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相层序地层划分及岩芯、测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界面判识 被引量:28
14
作者 董清水 崔宝琛 +1 位作者 李想 郭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本文提出了陆相盆地中存在有3种叠加方式4种类型的准层序组,即Ⅰ、Ⅱ型加积准层序组,进积准层序组及退积准层序组;论证了陆相层序地层学4分方案的可行性,并建议使用湖泊枯水体系域(LDST)、湖泊扩展体系域(LEST)、湖泊丰水体系域... 本文提出了陆相盆地中存在有3种叠加方式4种类型的准层序组,即Ⅰ、Ⅱ型加积准层序组,进积准层序组及退积准层序组;论证了陆相层序地层学4分方案的可行性,并建议使用湖泊枯水体系域(LDST)、湖泊扩展体系域(LEST)、湖泊丰水体系域(LF-ST)以及湖泊萎缩体系域(LWST)等术语;总结出了层序界面的4种类型—区域角度不整合面、火山-局部不整合面、湖盆萎缩最大暴露冲刷面及区域性超覆不整合面;指出了生物富集层和油页岩的底界面以及低能量细碎屑与下伏钙质团决和滑塌构造层之间的界面是准层序界面,而规模较大的水深突增岩相界面、较厚的滑塌构造层顶界面以及颜色突然变深的较厚泥质沉积物分界面可作为准层序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相地层 划分方案 高分辨率 地层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粒度成因单元划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基准面旋回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庆华 柳益群 +3 位作者 张海军 李寿武 朱静明 马红星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76-383,共8页
在Goodwin和Anderson于1985提出的PAC假说基础上,针对目前基准面旋回级别划分较为混乱的状况,将基准面旋回赋予了自旋回和异旋回的涵义,探索性地提出了粒度成因单元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柴窝堡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高分辨率层... 在Goodwin和Anderson于1985提出的PAC假说基础上,针对目前基准面旋回级别划分较为混乱的状况,将基准面旋回赋予了自旋回和异旋回的涵义,探索性地提出了粒度成因单元的概念和研究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柴窝堡盆地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的研究中,建立了该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了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6个中期粒度成因单元以及和体系域相似的5个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窝堡盆地 中二叠统芦草沟组 高分辨率地层 粒度成因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划分流动单元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樊继宗 陈林媛 张素君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3-25,共3页
针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构造相对简单、完整,油层厚度大,层内非均质严重,开发效果差的特点,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基础,通过对钻井、测井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流动单元,进而通过基准面旋回对比完成流动单元的对比。最终将储层... 针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2+3油藏构造相对简单、完整,油层厚度大,层内非均质严重,开发效果差的特点,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基础,通过对钻井、测井基准面旋回的识别划分流动单元,进而通过基准面旋回对比完成流动单元的对比。最终将储层细化为19个小层,细化后,使得无法解决的部分层内矛盾转化为层间矛盾,为开发调整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地层 基准面旋回 流动单元 濮城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第四纪含水层划分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赵红梅 卫文 刘嘉麒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8-94,共7页
在综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在第四纪地层和河流相地层对比中的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第四纪含水层划分与对比中的应用前景;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深入分析基准面旋回、可容纳空间变化与地层响... 在综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形成、发展及其在第四纪地层和河流相地层对比中的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第四纪含水层划分与对比中的应用前景;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深入分析基准面旋回、可容纳空间变化与地层响应的关系,建立河流相等时地层格架,获取不同微相的分布特征和砂体的时空展布规律,可为平原区广泛分布的松散河流相第四纪含水层(组)的科学划分和对比提供新思路。指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第四纪含水层划分与对比的应用中,需加强定量化研究,在明确各级次基准面旋回时限范围的基础上,对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进行规范识别和划分;应尤其重视在地质过程-响应的沉积动力学分析的基础上区分河流相地层的自旋回和异旋回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层 第四纪地层 河流相 含水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进行剩余油分布预测 被引量:40
18
作者 尹太举 张昌民 +2 位作者 赵红静 樊中海 李中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9-82,共4页
地层基准面旋回变化形成的沉积物体积分配和相分异 ,不仅决定了沉积地层格架 ,而且也决定了沉积体的非均质性特征 ,进而影响了开发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效果 ,最终决定了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通过对双河油田核桃园组Ⅳ油组 1 4小层... 地层基准面旋回变化形成的沉积物体积分配和相分异 ,不仅决定了沉积地层格架 ,而且也决定了沉积体的非均质性特征 ,进而影响了开发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效果 ,最终决定了油田开发后期的剩余油分布。通过对双河油田核桃园组Ⅳ油组 1 4小层形成过程中基准面旋回的变化与沉积响应分析 ,认为若把砂体纳入基准面旋回的过程———响应体系中去考虑 ,研究砂体在基准面旋回的位置、砂体形成的基准面旋回类型 ,可直接指导砂体非均质预测和剩余油分布确定。图 3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地层 剩余油分布 预测 精细地层格架 划分 流动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白垩系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被引量:85
19
作者 魏魁生 徐怀大 +4 位作者 叶淑芬 郭占谦 徐宏 任延广 王玉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4,共8页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以“风暴浪基面”或高水位期三角洲体系的“下超坡折”为陆架坡折的参照物,总结了松辽盆地白垩系层序边界的地震、测井及岩石学标志,划分出了时间跨度约为11.29Ma的7个二级超层序和时间跨度约... 根据层序地层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以“风暴浪基面”或高水位期三角洲体系的“下超坡折”为陆架坡折的参照物,总结了松辽盆地白垩系层序边界的地震、测井及岩石学标志,划分出了时间跨度约为11.29Ma的7个二级超层序和时间跨度约为1.28Ma的47个三级层序,建立了高分辨率的地层格架。对比基准面升降曲线与海平面升降曲线,二者二级旋回变化趋势相似,唯前者的三级旋回频率高于后者,这是局部构造运动及复杂的气候因素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海相沉积 高分辨率 地层格架 含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PEFA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地区长4+5油组为例 被引量:21
20
作者 薛欢欢 李景哲 +3 位作者 李恕军 王梦琪 孙中强 于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1-106,共6页
目前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多解性强,测井曲线分层标志有时并不清楚,为提高层序划分的准确性及精度,本文利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测井曲线进行INPEFA处理得到频率趋势线,能够提取测井曲线所隐藏的周期性特征,描述地层的沉积... 目前利用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多解性强,测井曲线分层标志有时并不清楚,为提高层序划分的准确性及精度,本文利用最大熵谱分析方法,对测井曲线进行INPEFA处理得到频率趋势线,能够提取测井曲线所隐藏的周期性特征,描述地层的沉积旋回特征。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地区长4+5油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INPEFA处理,得到频率趋势线并进行连井对比,将长4+5油组划分为6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与现场地层划分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研究认为,应用INPEFA技术可以明显的将地层的旋回特征表示出来,使各层序界面更直观、更明显,提高旋回划分、对比的精度和准确性,实现层序旋回划分从定性-半定量-定量的过程,是进行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熵频谱分析 高分辨率地层 INPEFA 地层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