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地震频相融合的智能化高分辨率反演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培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8-557,共10页
目前的地震反演主要以模型驱动为主,对噪声较敏感,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往往较低,通常只使用地震数据的振幅信息,没有充分利用相位信息。研究表明,波阻抗和地震振幅、相位的相关性较强,因此联合应用振幅谱和相位谱可以有效减小反演结果的多... 目前的地震反演主要以模型驱动为主,对噪声较敏感,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往往较低,通常只使用地震数据的振幅信息,没有充分利用相位信息。研究表明,波阻抗和地震振幅、相位的相关性较强,因此联合应用振幅谱和相位谱可以有效减小反演结果的多解性。为此,结合深度学习与地震数据的频(振幅谱)、相(相位谱)信息,提出基于数据驱动的频相智能波阻抗反演,有效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分辨率和精度。具体步骤为:(1)基于高分辨率时频分析提取地震道的频相信息;(2)应用图像处理技术融合频相信息;(3)结合频相信息和地层波阻抗制作数据标签对,用数据标签对训练优选的深度网络;(4)提取待反演三维地震数据的频相信息并输入训练好的深度网络,即可得到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结果。与现有的深度学习地震反演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主要创新点在于首次在地震反演中同时应用了地震数据的频相信息。模型测试结果表明,频相信息的联合应用有效地减小了反演结果的多解性,提高了反演精度。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稀疏脉冲反演相比,所提方法提高了反演结果的纵向分辨率,益于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相信息 数据驱动 深度学习 高分辨率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谐频率与分频处理的高分辨率反演技术 被引量:24
2
作者 杨贵祥 《石油物探》 EI CSCD 2006年第3期242-244,共3页
讨论了基于调谐频率与分频处理的高分辨率反演技术,给出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即利用地震数据的调谐频率和分频处理分析,半定量地确定储层厚度,并将其作为地震反演的约束条件。方法的实现过程是:通过层状地质模型的地震正演模拟,建立不同主... 讨论了基于调谐频率与分频处理的高分辨率反演技术,给出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即利用地震数据的调谐频率和分频处理分析,半定量地确定储层厚度,并将其作为地震反演的约束条件。方法的实现过程是:通过层状地质模型的地震正演模拟,建立不同主频子波时地层厚度与调谐频率的关系;利用地震资料时-频分析技术,实现地震资料分频处理;利用合成地震记录标定地震子波主频;利用分频处理结果,借助于调谐频率分析与调谐振幅分析,给出地震反演约束条件;利用反演算法消除地震子波影响,提高和拓展地震资料的频带范围,实现储层的高分辨率成像。普光地区的应用实例表明,调谐频率与分频处理的高分辨率反演方法无需对储层空间变化规律进行假设,适用于强非均质碳酸盐岩储层的高分辨率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谐频率 分频 高分辨率反演 储层厚度 约束条件 反演 碳酸盐岩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_(1)/L_(2)正则化的高分辨率Radon变换反演方法
3
作者 薛亚茹 张程 +2 位作者 冯璐瑜 苏军利 梁琪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48-2363,共16页
Radon变换反演分辨率是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的关键因素.常规高分辨率Radon变换反演模型采用L_(1)范数实现稀疏正则化,其以Radon系数振幅总体大小衡量稀疏性,未能充分考虑到Radon系数振幅相对强弱,以此构建的反演方法旨在通过衰减弱... Radon变换反演分辨率是其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应用的关键因素.常规高分辨率Radon变换反演模型采用L_(1)范数实现稀疏正则化,其以Radon系数振幅总体大小衡量稀疏性,未能充分考虑到Radon系数振幅相对强弱,以此构建的反演方法旨在通过衰减弱振幅来提高稀疏性,对Radon系数分辨率提高效果有限.本文提出一种以信号振幅相对大小衡量Radon系数稀疏性的尺度不变稀疏度量(Scale-Invariant Sparsity Measure,SSM)函数,并以L_(1)/L_(2)范数作为其光滑近似.针对L_(1)/L_(2)正则化的非线性,改进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对其求解.合成数据与实际地震资料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增强一次波与多次波在Radon域的分辨率,降低Radon变换的能量扩散,提高多次波压制效果;同时该方法能够较好地压制随机噪声,方法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DON变换 高分辨率反演 尺度不变稀疏正则化 多次波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性-物性高分辨率非线性联合反演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维新 秦楠 +3 位作者 吴媚 王红 符力耘 姚振兴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9-367,共9页
在沉积环境复杂和钻井资料少的勘探地区,有效地进行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是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的关键。针对我国近海岩性和物性高度非均质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的勘探实际,提出了基于非线性统计地震褶积模型和非线性储层岩性物性统计褶积模型的... 在沉积环境复杂和钻井资料少的勘探地区,有效地进行地震反演和储层预测是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的关键。针对我国近海岩性和物性高度非均质复杂隐蔽岩性储层的勘探实际,提出了基于非线性统计地震褶积模型和非线性储层岩性物性统计褶积模型的联合反演技术,实现了确定性反演、统计性反演和非线性理论三者的有机结合。南黄海盆地北部坳陷北凹陷A构造、辽东湾渤中25-1勘探区和旅大勘探区的目的层是以曲流河与辫状河为主的河流相沉积和以三角洲前缘与浅湖为主的湖泊相沉积,储层的岩性和物性高度非均质,岩石物理关系复杂。将岩性—物性高分辨率非线性联合反演技术应用于这些地区,反演结果刻画了储层岩性和物性的横向变化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隐蔽岩性储层 高分辨率非线性联合反演 波阻抗剖面 孔隙度剖面 泥质含量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超深薄层碎屑岩储层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盛海波 刘蕊 +2 位作者 付国民 蔡玥 张庭娇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390-396,共7页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 针对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地震数据很难识别薄砂体的问题,对比分析了采用地震资料提频处理、分频处理、储层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等不同手段得到的储层预测结果,筛选出高分辨率储层敏感参数反演作为卡拉沙依组砂泥岩段储层主要预测手段。通过探讨砂泥岩对声波时差的响应,以及对比分析自然电位、自然伽马以及补偿中子孔隙度与声波时差的关系,确定自然电位与声波时差的相关性最好,由此选取自然电位作为最佳电性敏感参数参与高分辨率敏感参数反演预测。从井点、剖面、平面等方面检验和评价高分辨率储层预测成果,结果表明其反演预测效果较好,符合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的储层预测要求,实现了对石炭系主力砂体空间展布的解释与描述,建立了塔河油田3区石炭系卡拉沙依组储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岩 储层预测 敏感参数 高分辨率反演 声波时差 自然电位 波阻抗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震相分析的砂体储层厚度描述 被引量:14
6
作者 蒋炼 曾驿 +2 位作者 文晓涛 贺振华 石站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勘探初期,工区内钻井较少和砂体厚度较小且横向分布不稳定的时候,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描述砂体的分布范围和厚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地震的各种属性和波阻抗反演在碳氢检测、储层预测和层序地层解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属性的地... 勘探初期,工区内钻井较少和砂体厚度较小且横向分布不稳定的时候,找到一种合适的方法来描述砂体的分布范围和厚度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地震的各种属性和波阻抗反演在碳氢检测、储层预测和层序地层解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基于属性的地震相分析可以清晰地刻画砂体的横向分布情况。研究区调谐频率和砂体的厚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在充分了解研究区沉积背景的前提下,首先,优选提取可以识别砂体范围的各种地震属性,利用基于多属性的地震相分析描述出砂体的分布范围;其次,根据时频分析做谱分解,计算出一个频率域的数据体,提出每道能量最大处的频率值,得到最大频率平面图;然后,根据高分辨的波阻抗反演剖面和研究区的唯一一口钻井,建立砂体厚度和频率的拟合关系式;最后,用统计的拟合关系式,推算出整个研究区砂体分布范围内的厚度平面图。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预测砂体分布范围和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体厚度 高分辨率波阻抗反演 地震相分析 时频分析 混合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扇三角洲相储层“甜点”预测技术在涠洲A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陶倩倩 孙文钊 +3 位作者 李珊珊 盖永浩 李达 陈丽君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79-285,共7页
针对广西北部湾盆地涠洲A油田流一段下层序储层非均质性强、储量难以动用的问题,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微相研究出发,并结合井控提高分辨率技术,指导砂体精细解释和落实;进而利用振幅统计分析优选地震属性和AVF反演预测孔隙度2... 针对广西北部湾盆地涠洲A油田流一段下层序储层非均质性强、储量难以动用的问题,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和沉积微相研究出发,并结合井控提高分辨率技术,指导砂体精细解释和落实;进而利用振幅统计分析优选地震属性和AVF反演预测孔隙度2种方法相融合刻画优质储层,寻找储层"甜点"。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厘清了扇三角洲多期多旋回沉积内幕及各期砂体的展布、叠置特征,刻画了单砂体内部非均质特征,使储层空间展布形态和内部物性变化得以精细描述;以此为依据,涠洲A油田在二期开发实施前,对井位、井轨迹进行了调整及优化,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该技术针对性较强,快速有效,可以作为勘探开发一体化成功应用实施的典型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甜点”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 沉积微相 井控提高分辨率技术AVF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