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折射和浅层反射地震方法在活断层探测中的联合应用 被引量:42
1
作者 酆少英 龙长兴 +4 位作者 高锐 石金虎 杨卓欣 谭雅丽 寇昆朋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8-724,共7页
浅层反射地震方法是城市活断层探测常用的技术,但在基岩埋深比较浅的地区,往往只能识别出基岩顶面的反射波,而仅根据反射地震剖面上单个同相轴的变化很难准确判定断层是否存在.浅层地层的错断往往会引起速度的横向变化,利用高分辨折射... 浅层反射地震方法是城市活断层探测常用的技术,但在基岩埋深比较浅的地区,往往只能识别出基岩顶面的反射波,而仅根据反射地震剖面上单个同相轴的变化很难准确判定断层是否存在.浅层地层的错断往往会引起速度的横向变化,利用高分辨折射地震方法采集的数据,应用层析成像方法获得的速度剖面,能够反映地下速度结构的变化,可以从另一方面揭示浅层断层存在的可能性.在四川某地,将这两种方法同时应用于活断层浅层地震勘探中.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浅层反射地震勘探方法在基岩埋深较浅地区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断层探测 浅层反射地震 高分辨折射地震 层析成像 联合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折射勘探技术在浅层反射勘探失效地区的应用--兰州市活断层浅层地震探测实例 被引量:6
2
作者 杨卓欣 袁道阳 +3 位作者 段永红 徐朝繁 嘉世旭 酆少英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7-68,共12页
浅层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是城市活断层探测通常采用的方法,然而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常会使反射波法勘探失效,此时可尝试利用高分辨折射波地震勘探方法。在兰州市活断层浅层高分辨折射地震资料的解释中,笔者以初至时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为主... 浅层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是城市活断层探测通常采用的方法,然而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常会使反射波法勘探失效,此时可尝试利用高分辨折射波地震勘探方法。在兰州市活断层浅层高分辨折射地震资料的解释中,笔者以初至时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为主,结合常规折射波资料解释方法,并综合初至折射波走时特征获得了各测线的速度结构和界面构造特征。文中选取SS04-1和SS11-2测线,对其探测结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由这2条测线各自确定的主要地层界面和构造特征都与测线上的钻探资料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文中的探测结果表明:在城市活断层的探测研究中,对于反射波法勘探难以开展的地区,高分辨折射波法勘探技术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活断层探测 分辨地震折射波法 兰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北京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初至波走时成像 被引量:4
3
作者 贾宇鹏 王夫运 +3 位作者 田晓峰 段永红 莘海亮 刘宝峰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5-382,共8页
利用走时成像中的正则化反演方法对天津—北京的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获得的初至波资料进行成像。分析了不同的初始模型和参数变化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并采用检测板方法对最终模型的分辨进行评估,得到了天津-北京剖面的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 利用走时成像中的正则化反演方法对天津—北京的高分辨地震折射剖面获得的初至波资料进行成像。分析了不同的初始模型和参数变化对反演结果的影响,并采用检测板方法对最终模型的分辨进行评估,得到了天津-北京剖面的上地壳精细速度结构,给出了该地区的隐伏断层。结果显示,最终模型分辨达到5km×1km,部分地区更加细致;研究区域坳陷区与隆起区相间,大坳陷内部有小坳陷;结晶基底的深度变化约2~8km,其起伏形态符合地质构造情况;断裂活动和第三系以来的壳内运动对速度结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地壳速度结构 初至波成像 正则化反演 天津—北京剖面 分辨地震折射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