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量聚丙烯改性通用聚丙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邬润德 童筱莉 +3 位作者 赖有根 谢新萍 姜超 李文杰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5-67,64,共4页
用高分子量聚丙烯(HWPP)分别与共聚PP、均聚PP、POE熔融共混制备出HWPP的无机填料复合物。结果表明,当HWPP含量为20%时,HWPP与均聚PP复合物的加工流动性最好,通过共混可得到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加入适量的滑石粉对该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有... 用高分子量聚丙烯(HWPP)分别与共聚PP、均聚PP、POE熔融共混制备出HWPP的无机填料复合物。结果表明,当HWPP含量为20%时,HWPP与均聚PP复合物的加工流动性最好,通过共混可得到优异的力学性能,而加入适量的滑石粉对该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有着明显的改善;HWPP与共聚PP复合物在HWPP含量为20%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在实验用量范围内最大,而其悬臂梁冲击强度在HWPP含量为30%时达到最大;在POE含量由10%上升到20%时,HWPP与POE的滑石粉填料复合物的悬臂梁冲击强度提高了近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聚丙烯(hwpp) 聚丙烯 聚丙烯 POE 复合材料 滑石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改性聚丙烯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军 王可信 +2 位作者 王进 李炳海 许淑贞 《塑料》 CAS CSCD 1997年第1期29-33,共5页
本文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作为PP的改性剂,讨论了不同比例、不同混炼、成型方式和不同型号PP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HMWPE对PP具有显著的增强、增韧效果,尤其对含有乙烯键节的共聚型PP更为突出,其冲击强度、断裂伸... 本文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作为PP的改性剂,讨论了不同比例、不同混炼、成型方式和不同型号PP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HMWPE对PP具有显著的增强、增韧效果,尤其对含有乙烯键节的共聚型PP更为突出,其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在配比为100/25时达到57.6kJ/m2和559.3%,分别比树脂提高一倍多和接近两倍;拉伸强度在配比为100/10时出现一峰值42.4MPa,比PP纯料提高约15Mpa;亚微态研究进一步证实双辊开炼机对UHMWPE/PP的混炼效果优于单螺杆挤出机。流变实验发现剪切速率为103s(-1),升温可较好地改善配比为100/10的合金的加工流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分子量 聚乙烯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较高分子量聚丙烯腈 被引量:6
3
作者 陈厚 张旺玺 +1 位作者 王成国 蔡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9-82,共4页
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法 ,合成较高分子量聚丙烯腈 ( PAN) ;讨论了不同条件对聚合反应及其产物的影响 ,并对样品结构和性能进行 DSC、GPC、IR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 ,此方法可得到 Mw=2 .7× 10 5~8.9× 10 5,D=2 .71,三单元等规... 采用水相悬浮聚合法 ,合成较高分子量聚丙烯腈 ( PAN) ;讨论了不同条件对聚合反应及其产物的影响 ,并对样品结构和性能进行 DSC、GPC、IR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 ,此方法可得到 Mw=2 .7× 10 5~8.9× 10 5,D=2 .71,三单元等规立构分数 X=0 .35 1的 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悬浮聚合法 合成 分子量 聚丙烯 P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长时间稳定的水分散体制备 被引量:4
4
作者 王丽英 张旭 +2 位作者 孙俊民 张永峰 曹珍珠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3-47,共5页
以丙烯酰胺(AM)、顺丁烯二酸(MA)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聚合单体,由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VA-044)为引发剂,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合成了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水分散体系。研究了分散体颗粒形貌以及单体浓度、单体摩... 以丙烯酰胺(AM)、顺丁烯二酸(MA)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聚合单体,由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VA-044)为引发剂,采用水分散聚合法合成了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水分散体系。研究了分散体颗粒形貌以及单体浓度、单体摩尔比、引发剂用量、聚合温度、pH值等条件对聚合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AmPAM分子由稳定剂包裹以球形状态存在,均匀分散在硫酸铵溶液中,且当分散稳定剂用量为0.45 g/g,单体质量分数为20%,硫酸铵质量分数为25%,单体摩尔比为1∶8∶1,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05%,温度55℃,pH值为7时,相对分子质量高达4.12×107,体系稳定时间达到240 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 两性聚丙烯酰胺 顺丁烯二酸 水分散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微小乳液合成速溶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玉峰 孟晓玲 张西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7-90,共4页
以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采用反相微小乳液法合成了速溶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研究了乳化剂和pH值对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NH4)2S2O8—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NaHSO3引发剂、单体浓度、烯丙... 以聚异丁烯丁二酰亚胺、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乳化剂,采用反相微小乳液法合成了速溶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研究了乳化剂和pH值对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以及(NH4)2S2O8—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DMAEMA)—NaHSO3引发剂、单体浓度、烯丙醇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实验条件:pH值等于10;乳化剂用量为5%(油相);引发剂浓度分别为0.06%、0.04%、0.02%(W单体);烯丙醇的浓度为0.08%(W单体);单体浓度为40%(水相).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合成聚合物分子量超过2×107,且溶解性能优于溶液聚合和反相悬浮聚合所得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酸钠 反相微小乳液 合成 速溶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聚合动力学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雪萍 邹胜林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4年第2期14-16,共3页
采用水溶液法合成了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PNaAA),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体系及无机盐类等对PNaAA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50℃下.选择高活性的过硫酸铵/三乙醇胺(其表观活化能为40.18KJ/mol)作为引发体系,可同时保证高聚合反应... 采用水溶液法合成了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PNaAA),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体系及无机盐类等对PNaAA聚合动力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50℃下.选择高活性的过硫酸铵/三乙醇胺(其表观活化能为40.18KJ/mol)作为引发体系,可同时保证高聚合反应速率及高分子量。另外,在体系中加入适量的盐类(如NaCl、乙酸钠),可影响水相单体溶液的离子强度和自由基周围的电势,从而使聚合反应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聚合动力学 反应速率 水溶液法 聚合温度 引发体系 无机盐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合成工艺条件的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红坤 曾之平 +1 位作者 许丙安 尚新民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9-42,共4页
详细分析了影响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分子量和粘度的中和温度、单体浓度、单体溶液的pH值、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工艺条件,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聚丙烯酸钠 工艺条件 分子量 PAA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无规聚丙烯的表征及其硫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姜杰 伍青 林尚安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2001年第3期35-37,共3页
用五甲基环戊二烯三苄氧基钛与甲基铝氧烷催化体系合成出高分子量弹性聚丙烯(El-APP)。用核磁共振碳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力学分析等测试表明,该产物为高分子量无规聚丙烯(APP),呈现橡胶的动态力学行为,并具有良好热稳定性。El-APP... 用五甲基环戊二烯三苄氧基钛与甲基铝氧烷催化体系合成出高分子量弹性聚丙烯(El-APP)。用核磁共振碳谱、差示扫描量热法、动态力学分析等测试表明,该产物为高分子量无规聚丙烯(APP),呈现橡胶的动态力学行为,并具有良好热稳定性。El-APP的拉伸强度为2.8MPa,伸长率高达2200%,具有良好弹性。采用过氧化物对其进行硫化研究,结果表明,El-APP正硫化较短,无硫化返原现象,硫化之后拉伸强度提高,永久变形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催化剂 丙烯聚合 无规聚丙烯 弹性聚丙烯 硫化 性能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伟 唐华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52-1956,共5页
综述了单体纯度、引发体系、合成途径和聚合方法对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并对高分子量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两性聚丙烯酰胺 分子量 聚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聚合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利铭 伍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F04期307-308,共2页
以双官能度氧化还原体系为主,配合其他引发剂组成复合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均聚。采用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考察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优化工艺条件。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分子量 自由基聚合方法 氧化还原体系 复合引发体系 优化工艺条件 引发剂浓度 双官能度 聚合反应 单体浓度 均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丙烯酰胺的双梯度分级及某些溶液性质的研究
11
作者 吴靖嘉 彭树馥 +1 位作者 刘小平 周旭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33-137,共5页
采用了双梯度淋洗法对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PAM)进行柱上制备分级,利用粘度法测定各级分的分子量,得到分子量的积分和微分分布曲线,由曲线可知其和未分级样品的相比较接近,表明分级方法可靠。同时发现PAM稀溶液的[η]与... 采用了双梯度淋洗法对高分子量的聚丙烯酰胺(PAM)进行柱上制备分级,利用粘度法测定各级分的分子量,得到分子量的积分和微分分布曲线,由曲线可知其和未分级样品的相比较接近,表明分级方法可靠。同时发现PAM稀溶液的[η]与放置时间、超声波震荡时间均有关系。采用Brabender流变仪初步研究了PAM稀溶液的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 分子量 分级 流变性质
全文增补中
茂金属高分子量聚丙烯性能及其凝胶的流变行为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秀学 刘常衡 +3 位作者 李艳超 沈鹏辉 张庆录 谭洪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3-117,148,共6页
研究了茂金属高分子量聚丙烯(mHMWPP)基本性能及mHMWPP凝胶的流变行为。通过高温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冲击强度试验机对mHMWPP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熔融与结晶行为、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动态剪... 研究了茂金属高分子量聚丙烯(mHMWPP)基本性能及mHMWPP凝胶的流变行为。通过高温凝胶渗透色谱仪(GPC)、差式扫描量热仪(DSC)和冲击强度试验机对mHMWPP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熔融与结晶行为、力学性能进行表征,并采用旋转流变仪研究动态剪切速率、动态频率、动态应变对不同含量的mHMWPP凝胶流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mHMWPP具有分子量高、分子量分布窄、抗冲击性能好等特点;mHMWPP凝胶黏度随剪切速率、动态应变的提高变化较小,说明mHMWPP凝胶稳定性较好,且随凝胶含量的提高,凝胶黏度呈线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茂金属 分子量聚丙烯 凝胶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聚丙烯腈的碱法水解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华义 赵亚奇 +2 位作者 冯巧 代伟森 胡淑一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87-189,共3页
以高分子量聚丙烯腈(PAN)聚合物为研究对象,根据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采用NaOH碱法水解工艺,制备出了具有不同絮凝能力的絮凝剂。从正交试验结果得到影响PAN水解产物絮凝性的强弱顺序为:碱度>温度>喂料配比>时间。采用影响显著性... 以高分子量聚丙烯腈(PAN)聚合物为研究对象,根据正交试验设计方案,采用NaOH碱法水解工艺,制备出了具有不同絮凝能力的絮凝剂。从正交试验结果得到影响PAN水解产物絮凝性的强弱顺序为:碱度>温度>喂料配比>时间。采用影响显著性最明显的因素制得的PAN水解产物具有较好的絮凝效果,且其红外谱图与市售聚丙烯酰胺(PAM)具有较好的相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量聚丙烯 碱法水解 絮凝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量分布和注射工艺对聚丙烯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芸 刘建叶 +2 位作者 白弈青 陈若石 张师军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6-130,共5页
选用4种分子量分布不同的高流动共聚聚丙烯为原料,分别调整熔体温度、注射速度和保压时间,研究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分布较宽(PD大于7)的高流动共聚聚丙烯的材料性能对注射工艺的调整不敏感,冲击性能和热性能都非常稳定... 选用4种分子量分布不同的高流动共聚聚丙烯为原料,分别调整熔体温度、注射速度和保压时间,研究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子量分布较宽(PD大于7)的高流动共聚聚丙烯的材料性能对注射工艺的调整不敏感,冲击性能和热性能都非常稳定,数据波动范围分别在0. 4 k J/m2和4℃以内。分子量分布较窄(PD小于7)的高流动共聚聚丙烯的冲击性能和热性能随注射工艺的调整波动幅度明显增大。在注射工艺中,熔体温度的影响最大。熔体温度从200℃降低至180℃,可使PD为4. 8的高流动共聚聚丙烯的冲击值由7. 8 k J/m2升至10. 2 k J/m2。分子量分布较窄的高流动共聚聚丙烯在加工过程中,为提高性能数据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需要严格控制加工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工艺 分子量分布 流动 共聚聚丙烯 物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小麦代表性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董永梅 杨欣明 +3 位作者 柴守诚 李洪杰 李立会 李秀全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0-824,共5页
为了明确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了源自中国22个省市地区的200份代表性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Glu-1位点共检测... 为了明确中国小麦地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并为小麦品质改良提供基础材料,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分析了源自中国22个省市地区的200份代表性地方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Glu-1位点共检测到35种亚基组合,null/7+8/2+12组合的频率最高,为59%,其它亚基组合的频率均低于10%;Glu-A1、Glu-B1和Glu-D1位点上的等位变异分别为3、12和9种,三位点中的优势亚基依次为null、7+8和2+12,其频率分别达86.5%、73.0%和85.0%。另外在Glu-B1位点上还检测到6+8+19和6+9、7、22等稀有亚基。本研究所选200份代表性地方品种的HMW-GS组成类型虽然丰富,但与品质相关的优质亚基频率较低。亚基组合得分在8分以上的品种为19个;得分在9分以上的品种有4个,它们是草鞋边(ZM011396)、中81Ⅲ-6218(ZM013120)、高8(ZM009428)和京红7号(ZM008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地方品种 品质 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高阳离子度AM-DMC-DAC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絮凝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振泉 孔令干 +3 位作者 曹绪龙 宋新旺 张玉玺 吴飞鹏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9-292,312,共5页
在较高阳离子含量下,合成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体系pH及链转移剂对聚合反应产物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三元共聚物的特性黏... 在较高阳离子含量下,合成了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三元共聚物。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体系pH及链转移剂对聚合反应产物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三元共聚物的特性黏度可以达到36 dL/g,溶解性能良好,阳离子度高,絮凝性能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分子量 阳离子度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构成及其对小麦烘烤品质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8
17
作者 刘丽 于亚雄 +1 位作者 胡银星 程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552-557,共6页
Glu 1位点等位基因编码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 GS)和Glu 3位点等位基因编码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 GS)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用澳大利亚优质面包小麦Sunstate的两个杂交组合,即Sunstate/鲁麦21和Sun state/济南16F2... Glu 1位点等位基因编码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 GS)和Glu 3位点等位基因编码的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LMW GS)是决定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用澳大利亚优质面包小麦Sunstate的两个杂交组合,即Sunstate/鲁麦21和Sun state/济南16F2代,研究了Glu 1和Glu 3位点等位变异对小麦烘烤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材料为非1BL/1RS易位系,位点对小麦烘烤品质的贡献大小为,Glu D1>Glu B1=Glu A3>Glu B3;当材料为1BL/1RS易位系,位点对小麦烘烤品质的贡献大小为,Glu B3>Glu B1>Glu D1>Glu A3。1BL/1RS易位对小麦烘烤品质有显著的负面影响。就单个亚基而言,在Glu B1位点17+18>7+8,在Glu D1位点5+10>2+12和4+12,在Glu A3位点GluA3b>GluA3a,在Glu B3位点GluB3d>GluB3h>GluB3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 1BL/1RS易位 烘烤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基因型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瑞 王曙光 +4 位作者 周福平 李晓燕 杨海峰 袁斌 孙黛珍 《山西农业科学》 2007年第7期3-5,共3页
为了给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中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36个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测到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3种类型,分别是Null、1和2*... 为了给小麦品质遗传改良中亲本的选配提供参考依据,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36个小麦品种(系)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共检测到Glu-A1位点编码的HMW-GS有3种类型,分别是Null、1和2*,其中Null出现频率较高(72.22%);Glu-B1位点编码的HMW-GS有7+8、7+9、6+8、13+19、7、13+16、17+18和20共8种类型,其中7+9出现的频率较高为41.67%;Glu-D1位点编码的HMW-GS有2+12、5+10、3+12、4+12、5+12和2+10共6种类型,其中2+12出现的频率最高(38.89%)。共检测到21种HMW-GS组合变异类型,其中Null,7+9,2+12出现频率较高(19.44%)。品质评分发现得分较高的有1、7+8、5+10、1、7+9、5+10、2*、13+19、3+12、2*、20、3+12、1、7+8、4+12和Null、13+16、4+12共6种组合,它们出现的频率为22.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中等分子质量聚丙烯腈聚合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曌 杨明远 +1 位作者 毛萍君 张林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1998年第5期4-7,共4页
以NaClO_3/NaS_2O_5为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了丙烯腈(AN)与衣康酸(ITA)等几种不同单体的的水相沉淀聚合,制得了中等分子质量的聚丙烯腈(PAN)聚合体。系统地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及配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单体浓度以及第三单体甲基丙烯... 以NaClO_3/NaS_2O_5为氧化—还原引发剂,进行了丙烯腈(AN)与衣康酸(ITA)等几种不同单体的的水相沉淀聚合,制得了中等分子质量的聚丙烯腈(PAN)聚合体。系统地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及配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单体浓度以及第三单体甲基丙烯磺酸钠(MAS)的加入等工艺条件对聚合转化率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相沉淀 聚合 分子量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徐黎黎 颜泽洪 +1 位作者 魏育明 郑有良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5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87份东方小麦(TriticumturanicumJakubz.)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检测表明,Glu-A1和Glu-B1分别具有2种和5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在Glu-B1位点上,东方小麦具有其明显的特... 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对87份东方小麦(TriticumturanicumJakubz.)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检测表明,Glu-A1和Glu-B1分别具有2种和5种不同的亚基类型。在Glu-B1位点上,东方小麦具有其明显的特点,13+16亚基出现频率最高,达60.92%,而这种亚基在普通小麦中属稀有亚基。在Glu-A1位点上,东方小麦与普通小麦、密穗小麦和硬粒小麦相似,null为主要亚基类型。筛选出具有2或7+8优质亚基的材料各9份,其中来自埃塞俄比亚的1份材料CItr14598具有(2,7+8)优质亚基组合,确属品质育种中难得的优异基因资源,可供普通小麦优质育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小麦 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 十二烷基硫酸钠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