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法合成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魏堃 马骉 +1 位作者 汪海年 刘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5-59,共5页
介绍了嵌段共聚法、接枝共聚法、本体聚合法、互穿网络法等化学方法合成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合成的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分子结构与性能特点,并探讨了影响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性能的因素。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 介绍了嵌段共聚法、接枝共聚法、本体聚合法、互穿网络法等化学方法合成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合成的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分子结构与性能特点,并探讨了影响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性能的因素。最后,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 化学合成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共聚法制备聚乙二醇(PEG)/聚乙烯醇(PVA)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张梅 那莹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0-174,共5页
用接枝共聚法将具有相变特征的聚乙二醇 (PEG)接枝到具有较高熔点的聚乙烯醇 (PVA)主链上 ,得到了系列性能稳定的 PEG/PVA高分子固 -固相转变材料 ,用 DSC,WAXD和 POM对其相变行为及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材料呈现出可逆的... 用接枝共聚法将具有相变特征的聚乙二醇 (PEG)接枝到具有较高熔点的聚乙烯醇 (PVA)主链上 ,得到了系列性能稳定的 PEG/PVA高分子固 -固相转变材料 ,用 DSC,WAXD和 POM对其相变行为及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材料呈现出可逆的固 -固相转变特性 ;其结晶峰值温度和相变焓比纯 PEG低 ,接枝率对相变温度和归一化相变焓影响不大 ;接枝率只影响结晶与熔融行为 ,不影响结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乙烯醇 - 接枝共聚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混法制备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忠 陈立贵 +1 位作者 付蕾 李雷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05期276-277,共2页
通过共混法制备了PEG/CDA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EG/CDA质量比对所得相变材料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呈现出固-固相转变特性;其相变温度和相变焓比纯PEG低,并随着PEG含量的增... 通过共混法制备了PEG/CDA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对其相变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PEG/CDA质量比对所得相变材料相变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材料呈现出固-固相转变特性;其相变温度和相变焓比纯PEG低,并随着PEG含量的增加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二醋酸纤维素 -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枝共聚法制备PEG/CDA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及其表征 被引量:7
4
作者 王忠 陈立贵 +1 位作者 付蕾 袁新强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3,57,共3页
通过接枝共聚法制备了PEG/CDA复合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及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正交试验法L9(34)研究了PEG分子量、PEG/CDA的质量比对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相变温度等的影响,以及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过接枝共聚法制备了PEG/CDA复合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用DSC差示扫描量热法及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正交试验法L9(34)研究了PEG分子量、PEG/CDA的质量比对相变材料储热性能,相变温度等的影响,以及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G相对分子量为6000,PEG/CDA质量比为9∶1,接枝反应时间为150min时,材料的储热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二醋酸纤维素 -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聚乙烯醇(PVA)高分子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梅 马荣堂 姜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66-1968,共3页
The soluble poly(vinyl alcohol)-g-poly(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PVA-g-MPEG) graft copolymer was prepared by two-step synthesis. The structure of the PVA-g-MPEG was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The phase change an... The soluble poly(vinyl alcohol)-g-poly(ethylene glycol) monomethyl ether(PVA-g-MPEG) graft copolymer was prepared by two-step synthesis. The structure of the PVA-g-MPEG was characterized by 1H NMR. The phase change and crystallization behavior were analyzed by DSC and POM. The phase change behavior presented solid-to-solid state; the phase transition process was reversible. Compared with pure MPEG, the phase change temperature and enthalpy of graft copolymer declined because of the addition of PVA. Due to the intermolecular interaction and chemical bond, the crystalline shape of the graft copolymer was chan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单甲醚 聚乙烯醇 高分子-材料 溶解性 交联网络结构 接枝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固相变聚氨酯基储热材料的制备及光热性能
6
作者 徐瑾歌 谭蕉君 +3 位作者 宋顺喜 张美云 陈瑛奇 舒管汭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固-液相变材料可通过储存和释放潜热来提升热能利用率,在废热回收、温度调节、建筑保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固-液相变材料的单一热量来源和泄漏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克服上述不足,以聚乙二醇(PEG)为软段单体、异佛尔酮... 固-液相变材料可通过储存和释放潜热来提升热能利用率,在废热回收、温度调节、建筑保温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固-液相变材料的单一热量来源和泄漏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为克服上述不足,以聚乙二醇(PEG)为软段单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硬段、丁二醇和三羟甲基丙烷三巯基丙酸酯为扩链剂和交联剂,制备了固-固相变聚氨酯材料,将PEG基固-液相变材料转化为固-固相变聚氨酯基材料(SSPU)。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PEG、柔性组分对SSPU结构、力学性能和储热能力的影响,并引入光热染料(IR780)赋予SSPU光热转换能力,拓展其能量来源。结果表明,SSPU不仅保留了PEG的结晶能力和潜热吸收能力,且具有无泄漏风险、高热焓(122.1J/g)、高热稳定性(热分解温度超过350℃)、循环稳定性好(循环热焓无衰减)、可变形、可循环再加工等优势。引入IR780后,SSPU表现出优异的光热转换、温度调控和循环稳定性,有望用于太阳能利用和热管理应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聚氨酯 热管理 光热转换 无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固-固相转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张伟 黄荣荣 +1 位作者 俞强 林明德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03年第6期52-56,共5页
对高分子固 -固相转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相变储能机理 ,具有固 -固相转变储能功能的聚合物材料被分为 2大类即交联型结晶聚合物相变材料和以聚合物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详细介绍了各种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 对高分子固 -固相转变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根据相变储能机理 ,具有固 -固相转变储能功能的聚合物材料被分为 2大类即交联型结晶聚合物相变材料和以聚合物为基体的复合相变材料。详细介绍了各种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性能和应用 ,并且展望了高分子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物 -材料 能量储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粟劲苍 刘朋生 《合成树脂及塑料》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7-80,共4页
综述了各类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性能、储能机理及其优缺点,介绍了此类材料的各种应用, 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探讨和展望。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储能密度大,相变温度恒定,体积变化小,相变过程无液体泄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能... 综述了各类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性能、储能机理及其优缺点,介绍了此类材料的各种应用, 并对其发展前景做了探讨和展望。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具有储能密度大,相变温度恒定,体积变化小,相变过程无液体泄漏等诸多优点,已成为能源开发利用和材料科学研究的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复合物 -材料 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基聚合物固固相变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艳 黎子琦 +3 位作者 陈南豪 张一弛 吴晓鸿 陈大柱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9,共16页
固固相变材料(SSPCMs)是一类能够通过可逆相变过程高效吸收与释放热能,同时保持固态特性的新型材料,具有相变期间体积变化微小、高温下使用无泄漏和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吸引了科技界的广泛瞩目。其中,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单元的聚合物SS... 固固相变材料(SSPCMs)是一类能够通过可逆相变过程高效吸收与释放热能,同时保持固态特性的新型材料,具有相变期间体积变化微小、高温下使用无泄漏和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吸引了科技界的广泛瞩目。其中,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单元的聚合物SSPCMs凭借其高储能密度、优异的循环稳定性以及可调控相变温度等独特优势,在能量储存、温度调节及热管理等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围绕近几年PEG基SSPCMs的研究进展,归纳总结其分类和化学制备方法。根据其存在的导热、阻燃、可回收利用差等缺陷,重点讨论了如何对其进行性能优化和改性,以拓宽PEG基SSPCMs的应用,同时总结了在电池、电子设备和柔性可穿戴设备的热管理以及太阳能热能储存等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进展。最后,分析了PEG基SSPCMs目前所面临的挑战,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环境友好型和多功能化的SSPCMs研发,提高SSPCMs的综合性能、降低成本和增强可行性等,并探索其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潜力,进一步推动其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材料 聚氨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L-101@MF复合材料-枪头高效固相萃取鸡蛋中酰胺醇类抗生素残留
10
作者 王晓 张洪铭 +1 位作者 常晨阳 庞月红 《分析测试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0-187,共8页
将Fe-MIL-101通过聚偏二氟乙烯固定在三聚氰胺泡沫(MF)上制备MIL-101@MF复合材料,将其用做枪头固相萃取(PT-SPE)的吸附剂,并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实现了鸡蛋中酰胺醇类(CAPs)抗生素的高效测定。对MIL-101@MF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官能... 将Fe-MIL-101通过聚偏二氟乙烯固定在三聚氰胺泡沫(MF)上制备MIL-101@MF复合材料,将其用做枪头固相萃取(PT-SPE)的吸附剂,并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实现了鸡蛋中酰胺醇类(CAPs)抗生素的高效测定。对MIL-101@MF的形貌、晶体结构和官能团进行了表征,证实了Fe-MIL-101的成功合成并固定在MF上。优化了PT-SPE萃取条件,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以基质标准曲线结合内标法同时测定氯霉素(CAP)、甲砜霉素(TAP)、氟苯尼考(FF)。由于氢键、π-π、静电等相互作用,MIL-101@MF对3种CAPs具有极高的萃取能力,萃取过程小于3 min,材料可重复使用60次。3种CAPs的定量下限为0.1μg/kg,加标回收率为78.2%~108%。采用该方法测定80批次鸡蛋样品,TAP的检出率2.50%,含量为0.21~1.2μg/kg;FF的检出率8.75%,含量为0.47~4.2μg/kg。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且定量准确,有望应用于动物源性食品中多兽药残留的预处理中,为我国进出口食品安全残留监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三聚氰胺泡沫 枪头萃取 色谱-串联质谱法 鸡蛋 酰胺醇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基固固相变储热材料及其调温沥青的制备与性能
11
作者 魏晋 贾猛 +1 位作者 张帆 田鹏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89-395,共7页
为解决夏季沥青路面温度过高导致稳定性降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两步聚合法合成具有主动调温功能的聚氨酯基固固相变储热材料(PUPCM)作为沥青改性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探究了PUPCM的化学... 为解决夏季沥青路面温度过高导致稳定性降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两步聚合法合成具有主动调温功能的聚氨酯基固固相变储热材料(PUPCM)作为沥青改性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探究了PUPCM的化学结构、相变性能和热稳定性,通过离析、流变和调温实验研究PUPCM对调温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比热容实验揭示调温机理。结果表明,PUPCM在180℃下无降解和泄漏问题,能承受沥青路面的高温施工环境;具有适宜的相变温度(熔化和结晶起始温度为48.07℃和37.50℃)和出色的相变储热能力(潜热值:101.71 J/g)。添加PUPCM能同时改善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为确保良好的贮存稳定性,调温沥青中PUPCM的最大掺量为8%。此掺量下,调温沥青升高至55℃时的时间比原样沥青迟25 min,PUPCM可降低沥青温度达3.6℃,原因为PUPCM在20~60℃范围始终具有比沥青更大的比热容(尤其在相变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热材料 调温沥青 性能 调温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沥青调温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雪丽 孙伟清 郑君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1-843,共3页
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沥青的相变储能能力,从而在调节路面温度的同时,减小温度波动。基于上述背景,针对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沥青调温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确定相变材料的分类标准,并分别研究其储能原理及具体... 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沥青的相变储能能力,从而在调节路面温度的同时,减小温度波动。基于上述背景,针对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沥青调温效果的影响展开研究。确定相变材料的分类标准,并分别研究其储能原理及具体应用情况,完成对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特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定义周期性储热边界条件,根据沥青调温过程中内聚能密度的变化形式,推导相变储能材料的能量变化规律,从而确定聚氨酯型固-固相变储能材料对沥青调温效果的影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储能材料 沥青调温效果 储热边界条件 内聚能密度 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磁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水中8种磺胺类抗生素
13
作者 袁光年 马继平 +1 位作者 李原琨 李爽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4-903,I0001,I0002,共12页
磺胺类抗生素(SAs)可被人体或动物代谢,随后通过地表径流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开发一种针对水中SAs的简单、快速、高效且灵敏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Fe₃O₄@TpDT,并... 磺胺类抗生素(SAs)可被人体或动物代谢,随后通过地表径流进入环境,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开发一种针对水中SAs的简单、快速、高效且灵敏的分析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原位合成法制备了磁性共价有机骨架材料Fe₃O₄@TpDT,并将其作为磁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环境水体中8种SAs的吸附与富集。为获得最佳萃取效率,本研究系统考察了萃取条件(材料用量、水样pH、吸附时间)和洗脱条件(洗脱溶剂的类型及体积、洗脱时间)。优化结果显示,Fe₃O₄@TpDT吸附剂在6 min内即可完全吸附目标化合物,使用1 mL甲醇洗脱2 min,目标化合物便可充分解吸。在最佳萃取条件下,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技术,本研究建立了一种测定环境水样中8种SAs的新方法。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8种SAs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26),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0.80~3.44 ng/L和2.66~11.47 ng/L。在空白水样(水厂水)中进行3个水平(50、500和800 ng/L)的加标回收试验,8种SAs的回收率为73.0%~112.9%,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4.4%~12.5%和8.7%~19.2%。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水厂水、水库水和海水中SAs的测定,结果表明,水厂水均未检出8种SAs,在水库水中检出3种SAs,在海水中检出1种SAs;在3个加标水平(50、500和800 ng/L)下,水库水和海水中8种SAs的回收率为55.0%~100.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14.0%。该方法操作简单,萃取时间短且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为环境水体中SAs的富集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骨架材料 萃取 超高效液色谱-串联质谱 磺胺类抗生素 环境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
14
作者 曹慧 杨春 +5 位作者 来肖京 童小娟 杨阳 王瑾 张慧 朱李娜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2-298,共7页
采用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上清液经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方式净化后上机测试。化合物经Waters AtlantisTM T3色谱柱(15... 采用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前处理方法,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样品采用甲醇超声提取,上清液经注射器内分散固相萃取方式净化后上机测试。化合物经Waters AtlantisTM T3色谱柱(150 mm×2.1 mm,3μm)分离,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模式测定,基质外标法定量。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01~0.9999,在3个不同加标浓度下,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的回收率为81.5%~107.1%,相对标准偏差为0.8%~4.6%,定量限为2~20μg/kg。对各种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进行检测,少数材料检出含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靠、检测通量大,适用于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中28种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 色谱-串联质谱 注射器内分散萃取 可降解食品接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固-固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肖超鹏 陆少锋 +1 位作者 谢艳 王海珠 《印染》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共5页
以PEG2000为软段,IPDI和BDO为硬段,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软段含量的水性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WPUPCM)。利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等研究了WPUPCM的结构特征、相变行为及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制备的WPUPCM具备适宜的相变温... 以PEG2000为软段,IPDI和BDO为硬段,合成了一系列不同软段含量的水性聚氨酯相变储能材料(WPUPCM)。利用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等研究了WPUPCM的结构特征、相变行为及热稳定性等。结果表明:制备的WPUPCM具备适宜的相变温度,较大的相变潜热,良好的热稳定性,呈固-固相变。用制备的相变材料整理织物,对纯棉织物的手感略有影响,白度并无太大变化,织物仍然具备较好的透气性能,并且水洗后仍能保留较好的调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储能材料 -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VO2@聚多巴胺改性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及其调温织物
16
作者 周建华 李昕悦 刘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270-1276,共7页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聚多巴胺包覆的钨掺杂二氧化钒(W-VO_(2)@PDA)为填料,制备了钨掺杂二氧化钒@聚多巴胺改性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W-VO_(2)@PDA/PUPCM)。考察了PEG相对分子质量... 采用原位聚合法,以聚乙二醇(PEG)为相变软段,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硬段,聚多巴胺包覆的钨掺杂二氧化钒(W-VO_(2)@PDA)为填料,制备了钨掺杂二氧化钒@聚多巴胺改性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W-VO_(2)@PDA/PUPCM)。考察了PEG相对分子质量(简称分子量)对W-VO_(2)@PDA/PUPCM乳液稳定性和整理织物调温性的影响。通过FTIR、TEM、POM、XRD、DSC和TG对材料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能、相变性能和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PEG分子量对W-VO_(2)@PDA/PUPCM的储热性能和相变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当PEG分子量为8000时,W-VO_(2)@PDA/PUPCM具有良好的形状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熔融温度和熔融焓最高,分别为51.52℃和144.82 J/g,与未经整理织物相比,经W-VO_(2)@PDA/PUPCM整理后织物升温和降温最大温差分别为7.8和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聚氨酯 钨掺杂二氧化钒 调温 织物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玻璃纤维织物的固-固相变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电磁屏蔽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超博 霍强强 隋绪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5-40,共6页
具备灵活热响应的电磁干扰(EMI)屏蔽复合材料是电磁防护、建筑工程、电子兼容等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之一。为制得该类EMI屏蔽复合材料,首先将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与聚乙二醇(PEG)反应,获得具有高活性硅醇基团可自交联的柔韧固-... 具备灵活热响应的电磁干扰(EMI)屏蔽复合材料是电磁防护、建筑工程、电子兼容等领域的理想候选材料之一。为制得该类EMI屏蔽复合材料,首先将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PTS)与聚乙二醇(PEG)反应,获得具有高活性硅醇基团可自交联的柔韧固-固相变树脂(SPCR)基体,随后,通过SPCR封装被银纳米线(AgNWs)修饰的玻璃纤维织物(GFF)制备得到AgNWs/GFF/SPCR复合材料。测试了SPCR的结构和热稳定性,研究了AgNWs/GFF层数对复合材料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最后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热响应性能。结果表明,SPCR在保留原始PEG相变特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形状稳定能力,从而避免被泄漏。4层AgNWs/GFF组成的复合材料在2.8 mm厚度下的EMI屏蔽效能(SE)约为73 dB。电磁波吸收效能(SEA)随着EMI SE的增加呈现出递增的趋势,而电磁波反射效能(SER)在6~18 dB范围内波动。同时,反射系数(R)远大于吸收系数(A),AgNWs/GFF/SPCR复合材料表现出明显的反射主导屏蔽机制。此外,AgNWs/GFF/SPCR复合材料在升温和降温过程均表现出明显的温度滞后现象。因此,AgNWs/GFF/SPCR复合材料在电磁辐射防护和设备热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脂 聚乙二醇 银纳米线 玻璃纤维织物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聚合法制备亲水-亲油型高分子固相萃取填料及其功能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包建民 孙超慧 +1 位作者 李优鑫 谢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7,共7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以二乙烯苯和N-乙烯吡咯烷酮为单体的高分子聚合物固相萃取填料(DVB-NVP),系统地考察了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填料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以农药作为模型化合物,...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以二乙烯苯和N-乙烯吡咯烷酮为单体的高分子聚合物固相萃取填料(DVB-NVP),系统地考察了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填料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以农药作为模型化合物,结合紫外分光光度(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填料进行评价。同时对合成的微球进行官能团衍生,并优化衍生化条件。结果表明: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时,于80℃下反应8h可制得粒径为20~60μm的单分散高交联亲水-亲油型聚合物,其对灭多威、福美林以及乙酰甲胺磷的回收率分别为97.34%、86.24%和96.9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7%、0.96%、1.83%。4种衍生化DVB-NVP填料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亲油平衡 高分子聚合物 萃取 悬浮聚合法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固相力化学反应制备高分子材料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生伟 王琪 赵越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3-95,共3页
自行研制的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借鉴了中国传统石磨的构思和结构,具有独特的三维剪切结构,产生的挤压、剪切及环向应力对物料具有强大的剥离、粉碎、分散、混合以及力化学反应等多重功能。可以有效改善难加工聚合物熔体的流动性能和制品... 自行研制的磨盘形力化学反应器借鉴了中国传统石磨的构思和结构,具有独特的三维剪切结构,产生的挤压、剪切及环向应力对物料具有强大的剥离、粉碎、分散、混合以及力化学反应等多重功能。可以有效改善难加工聚合物熔体的流动性能和制品性能,常温粉碎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通过固相剪切复合新技术制备纳米复合材料等。在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和改性中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化学 磨盘 高分子材料 制备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聚氨酯制品中25种有机磷阻燃剂
20
作者 杨阳 任洁芳 +3 位作者 唐纱丽 曹慧 周学军 王瑾 《质谱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6-216,I0004,共12页
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聚氨酯制品中25种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并对提取溶剂和固相萃取方式等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样品后,经柱层层析硅胶(Si)和N-丙基乙二胺吸附... 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聚氨酯制品中25种有机磷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并对提取溶剂和固相萃取方式等前处理过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乙腈提取样品后,经柱层层析硅胶(Si)和N-丙基乙二胺吸附剂(PSA)分散固相萃取可有效消除基质效应的影响。净化后的提取液经Kinete^(®)C_(18)色谱柱(2.6μm×3 mm,150 mm),在0.1%甲酸水-甲醇溶液梯度洗脱下分离,电喷雾电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分析。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25种OPFRs在各自浓度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2~0.50、0.05~1.00 mg/kg之间。3个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61.09%~114.8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27%~13.92%之间。该方法的各项指标均能够满足检测要求,同时该净化方式避免了商品化固相萃取小柱的繁琐流程,成本低廉、耗时短、操作简便,可提高批量样品的分析效率。采用该方法检测实际样品,发现OPFRs广泛存在于日用消费品中,应加强对该类产品中OPFRs赋存情况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阻燃剂(OPFRs) 色谱-串联质谱(LC-MS/MS) 分散萃取 聚氨酯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