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凝胶法合成纳米铈锆氧化物固溶体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冯长根 张江山 王亚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2-86,共5页
采用改进的高分子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铈锆氧化物固溶体Ce1-xZrxO2.当0≤x≤0.6时,固溶体为立方相结构;当0.7≤x≤0.9时,固溶体具有四方相结构;当x=1.0时,产物由四方相和单斜相组成.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产物的粒径在10~20nm之间... 采用改进的高分子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合成了铈锆氧化物固溶体Ce1-xZrxO2.当0≤x≤0.6时,固溶体为立方相结构;当0.7≤x≤0.9时,固溶体具有四方相结构;当x=1.0时,产物由四方相和单斜相组成.透射电镜分析结果显示,产物的粒径在10~20nm之间;粉末X射线衍射(XRD)实验与计算结果表明,晶胞体积随x的增大呈线性减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XRD测试结果说明,在0≤x≤0.9,温度为323~1273K的范围时,产物的相结构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氧化锆 储氧材料 高分子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凝胶法蓝色发光ZnS微晶的制备及形成机理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宗高 李冬梅 +5 位作者 桑文斌 闵嘉华 王灵玲 徐慧超 陈建明 毛日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8-353,共6页
本研究采用高分子凝胶法在聚乙烯醇基体上制备了ZnS微晶。常温下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PVA膜中的微晶分布均匀 ,粒径大小为 0 .2~ 1μm。微晶具有明显的立方相结构 ,衍射峰有宽... 本研究采用高分子凝胶法在聚乙烯醇基体上制备了ZnS微晶。常温下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PVA膜中的微晶分布均匀 ,粒径大小为 0 .2~ 1μm。微晶具有明显的立方相结构 ,衍射峰有宽化现象。发现PL光谱的激发峰与发射峰都为双峰结构 ,发射最高峰在 4 4 0nm处 ,半高宽为 5 0nm左右。在紫外灯照射下 ,肉眼观看该薄膜样品 ,发出耀眼的蓝光。探讨了微晶在聚乙烯醇稳定剂中的形成机理 ,聚乙烯醇在体系中起着包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凝胶法 硫化锌微晶 蓝光 ZNS 制备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3+)掺杂TiO_(2)粉体的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工艺优化及其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性能(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蓉蓉 杜景红 +2 位作者 胡蓉 秦朝乾 陈家兴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71,共10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La^(3+)掺杂TiO_(2)粉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对TiO_(2)粉体的晶体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La^(3+)掺杂TiO_(2)粉体,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比表面积测试(BET)、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对TiO_(2)粉体的晶体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并以甲基橙为目标进行了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La^(3+)掺杂TiO_(2)粉体时对TiO_(2)光吸收波长影响最大的是煅烧温度,其次是掺杂量,最后是保温时间;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优制备条件为:La^(3+)掺杂量为0.5%mol、煅烧温度为800℃,保温时间为30 min;煅烧温度过高与过低都不利于提高La^(3+)掺杂TiO_(2)的光催化活性,其存在一个最佳的温度范围:650~700℃;La^(3+)掺杂抑制了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也抑制了晶粒的长大,但当La^(3+)掺杂量为1.0%mol时,其光催化效果最好;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甲基橙是零级反应,掺杂并没有改变光催化反应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La^(3+)掺杂 高分子网络 正交实验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α-Al_2O_3粉体 被引量:47
4
作者 王宏志 高濂 +1 位作者 李炜群 李强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56-360,共5页
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Al2O3粉体,通过网络的阻碍作用,阻止Al2O3的团聚,获得颗粒大小在 10nm左右的α-Al2O3粉体,其煅烧温度比通常低 100℃.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 粉体 氧化铝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和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光催化ZnO纳米晶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刘禹彤 徐小楠 +3 位作者 陈雨 张秋平 袁欢 徐明 《人工晶体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42-949,共8页
通过对比溶胶-凝胶法和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的ZnO纳米晶的微结构和光催化活性来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对光催化剂的影响,用XRD、TEM、SEM、XPS和PL对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化学成分和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 通过对比溶胶-凝胶法和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的ZnO纳米晶的微结构和光催化活性来探讨不同制备方法对光催化剂的影响,用XRD、TEM、SEM、XPS和PL对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化学成分和光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两种方法制备的样品其晶粒尺寸都增大,颗粒团聚现象改善,化学吸附氧浓度增大,缺陷减少,结晶性变好。比较发现,煅烧温度为650℃,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的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效果更好。分析认为,高分子网络凝胶法更适合ZnO光催化剂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 O - 高分子网络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ZnO超细粉体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江勇 李岚 +2 位作者 李海燕 张晓松 庄晋艳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33-138,共6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球形ZnO超细粉体。通过聚乙烯醇(PVA)亚浓溶液交联网络的空间位阻作用,经过烧结,获得了具有球形形貌的粒径为1—3μm的ZnO粉体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不同PVA浓度以及退火温度...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球形ZnO超细粉体。通过聚乙烯醇(PVA)亚浓溶液交联网络的空间位阻作用,经过烧结,获得了具有球形形貌的粒径为1—3μm的ZnO粉体颗粒。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分析了不同PVA浓度以及退火温度对产物形貌、结构的影响,发现在PVA溶液浓度为5%,并且经500℃热处理所形成的ZnO球形颗粒最为均匀规整。研究了球形ZnO粉体的光致发光性能,室温下经325nm波长激发,观察到两个中心波长分别位于407,468nm的微弱的荧光发射带,在合适温度下,在385nm处还出现了较强的紫外峰。PL光谱表明,退火温度对ZnO的光致发光影响较大,随着退火温度升高,由于表面缺陷和结晶性能发生变化,407nm处发射峰逐渐减弱消失,而紫外发光先增强后减弱,经500℃热处理样品的紫外发光性能达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 聚乙烯醇 球形ZnO PL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YAG-Y_2O_3复合粉体 被引量:5
7
作者 骆俊廷 张凯锋 曾甜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5-97,共3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YAG-Y2O3复合粉体,对网络凝胶机理和胶体的煅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100℃煅烧时,由于Y3+在初始溶液中浓度较高,产物完全为Al2Y4O9,AlYO3和Y3Al2(AlO4)3等过渡相;其最佳煅烧温度为1200℃,与其它制备...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纳米YAG-Y2O3复合粉体,对网络凝胶机理和胶体的煅烧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100℃煅烧时,由于Y3+在初始溶液中浓度较高,产物完全为Al2Y4O9,AlYO3和Y3Al2(AlO4)3等过渡相;其最佳煅烧温度为1200℃,与其它制备方法相比温度降低50-100℃。当单体和网络剂的摩尔比为5:1时,所制备的纳米YAG-Y2O3复合粉体的颗粒尺寸不大于50nm,粒径范围窄,且无团聚产生;当单体和网络剂比例偏于5:1时,颗粒尺寸长大比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 制备 纳米材料 YAG-Y2O3 复合粉体 煅烧 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AB_5型多元贮氢合金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静娴 王朋 +2 位作者 陈文新 易守军 刘应亮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1期42-45,共4页
 以金属的盐类为原料,先利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出金属氧化物前驱体,再将氧化物前驱体与过量的CaH2混合,利用还原扩散反应在900~1000℃下制得多元贮氢合金La0 4Ce0 1Nd0 2Pr0 3Ni3 55Co0 75Mn0.4Al0.3.对生成的材料进行了XRD和SEM分...  以金属的盐类为原料,先利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出金属氧化物前驱体,再将氧化物前驱体与过量的CaH2混合,利用还原扩散反应在900~1000℃下制得多元贮氢合金La0 4Ce0 1Nd0 2Pr0 3Ni3 55Co0 75Mn0.4Al0.3.对生成的材料进行了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结构与LaNi5类似,为CaCu5类型.颗粒大小在2~3μm左右,分布均匀,呈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AB5型 多元贮氢合金 高分子网络 还原扩散 贮氢能力 金相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PO_4:Tb^(3+)荧光材料的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林 曾晓岛 +2 位作者 贾晓卉 朱莉萍 杨锦瑜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19,共6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Tb3+掺杂YPO4样品,利用XRD、TEM和荧光光谱对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颗粒尺寸、形貌及荧光性能进行研究,并对Tb3+掺杂浓度、反应体系pH和反应物中稀土与磷的摩尔比对产物的物相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Tb3+掺杂YPO4样品,利用XRD、TEM和荧光光谱对合成产物的晶体结构、颗粒尺寸、形貌及荧光性能进行研究,并对Tb3+掺杂浓度、反应体系pH和反应物中稀土与磷的摩尔比对产物的物相结构与荧光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的YPO4∶Tb3+样品为具有四方晶系磷钇矿结构的单一相YPO4晶体,颗粒尺寸约6~10nm。Tb3+掺杂YPO4样品可被222nm光激发而表现出很强的547nm绿光发射;当Tb3+掺杂浓度高于6%时样品呈现出浓度猝灭现象。反应物中Y+Tb与P的摩尔比直接影响着产物的物相结构与荧光性能;反应体系pH在实验范围内虽对产物的物相结构无显著影响,但对产物的荧光性能有影响。当Y+Tb与P的摩尔比为1∶1且pH为6时,可获得具有高荧光强度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PO4 Tb3+掺杂 高分子网络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氧化铝的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与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柳燕 张宁 《粉末冶金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73-278,共6页
以硝酸铝溶液为原料,聚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网络剂,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超细氧化铝粉体。研究了沉淀剂种类,单体、网络剂及引发剂的质量比,和单体质量对合成氧化铝凝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硝酸铝溶液为原料,聚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丙烯酰胺为网络剂,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超细氧化铝粉体。研究了沉淀剂种类,单体、网络剂及引发剂的质量比,和单体质量对合成氧化铝凝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氨水为沉淀剂,当单体质量为0.05 g,单体、网络剂、引发剂质量比为5:1:1,聚合温度达到65℃时,可获得均匀、稳定的氧化铝凝胶;经900℃煅烧2 h后可获得的粒径细小,分散性好的氧化铝粉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高分子网络 单体 超细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YAG:Er^(3+)纳米晶粉体及其光谱性质
11
作者 申发华 饶海波 万远涛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5-86,112,共3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YAG:Er3+纳米晶粉体。分别用热重-差热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石榴石晶相的形成温度为880oC,与YAG纳米晶粉体相比,...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了YAG:Er3+纳米晶粉体。分别用热重-差热分析(TG-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激发和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石榴石晶相的形成温度为880oC,与YAG纳米晶粉体相比,用Er3+代替Y3+后,YAG:Er3+纳米晶粉体还是以石榴石晶相为主,未发生明显变化;YAG:Er3+纳米晶粉体有丰富的吸收谱线,并且在260nm激发光激发下YAG:Er3+纳米晶粉体可以发射出377nm紫光,可以作为紫光光源的考虑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 YAG:Er3+ 高分子网络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LaP_3O_9:Eu^(3+)发光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贾晓卉 曾晓岛 +1 位作者 朱莉萍 杨锦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2-1038,共7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Eu3+掺杂LaP3O9发光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对部分合成工艺条件、Eu3+离子掺杂量等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及发光性能的...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合成Eu3+掺杂LaP3O9发光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光谱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等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研究,并对部分合成工艺条件、Eu3+离子掺杂量等对合成产物的物相结构及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可制备单一相的正交晶系空间群为C2221的LaP3O9:Eu3+晶体。LaP3O9:Eu3+样品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射出Eu3+的特征光,且Eu3+掺杂量直接影响着LaP3O9:Eu3+样品的发光强度,但在Eu3+掺杂量高达10%时(摩尔分数)也未能观察到浓度猝灭现象。合成工艺条件显著影响着合成产物的发光性能,在反应体系p H为4的条件下制备湿凝胶,并于850℃下煅烧6 h可获得发光性能较优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 LaP3O9:Eu3+ 结构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Fe掺杂TiO_2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星星 杜景红 +2 位作者 甘国友 严继康 易健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999-3002,共4页
以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铁为原料,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网络剂,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掺Fe的TiO2粉体,研究了Fe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TiO2粉体性能的影响。采用TG-DTA、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 以钛酸四丁酯和硝酸铁为原料,N-羟甲基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网络剂,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掺Fe的TiO2粉体,研究了Fe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TiO2粉体性能的影响。采用TG-DTA、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对粉体的热效应、晶体结构、吸收光谱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煅烧温度升高,TiO2晶粒尺寸增加;Fe的掺杂抑制晶粒的长大,促进了TiO2由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Fe的掺杂量和煅烧温度对其光吸收带边影响较大,在实验条件下,Fe的掺杂量为1.5%,煅烧温度为650℃,光吸收带边红移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 TIO2 铁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Fe、Ce掺杂TiO_(2)粉体的组织结构和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蓉蓉 杜景红 +2 位作者 张艺杰 胡蓉 秦朝乾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113,共5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Fe、Ce单掺和共掺TiO_(2)粉体,采用热重(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UV-Vis)对粉体的热效应、晶体结构、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纯TiO_(2)相比,无论单掺还是共掺,TG变化...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Fe、Ce单掺和共掺TiO_(2)粉体,采用热重(TG-DTA)、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紫外-可见光(UV-Vis)对粉体的热效应、晶体结构、吸收光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纯TiO_(2)相比,无论单掺还是共掺,TG变化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掺杂后明显提高了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温度。Fe、Ce离子的掺杂并未改变TiO_(2)的物相组成,Ce离子的掺杂会抑制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而Fe离子会促进转变进行。Fe、Ce单掺与共掺TiO_(2),形貌无明显变化,掺杂后都可以细化TiO_(2)晶粒,从而增大粉体的比表面积。共掺比单掺可见光吸收性能要好,当掺杂量为1.0%Fe-0.5%Ce时,样品光吸收带边红移最明显,达到556.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掺杂 CE掺杂 二氧化钛粉体 高分子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网络法合成纳米ZnO粉体的XRD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建锋 赵娜 徐晓虹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6期2084-2088,共5页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网络剂,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nO粉体。通过XRD、TEM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制备的ZnO粒子均为六方晶系结构,平均晶粒尺寸在45-60nm范围内;单体和网络剂比例为5:1,热处理温... 以丙烯酰胺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网络剂,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备了纳米ZnO粉体。通过XRD、TEM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制备的ZnO粒子均为六方晶系结构,平均晶粒尺寸在45-60nm范围内;单体和网络剂比例为5:1,热处理温度为650℃,制备的纳米ZnO的平均晶粒尺寸最小为48.62nm;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纳米ZnO的平均晶粒尺寸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而平均结晶度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随着晶粒粒径的减小,纳米ZnO晶粒在总体上呈现出先收缩后膨胀的非单调、各向异性的晶格畸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ZNO 高分子网络 平均晶粒尺寸 结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陶瓷结合剂粉体的网络凝胶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赵玉成 王明智 张贝贝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2年第3期55-58,73,共5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P-G法)制备了用于超精磨削用金刚石砂轮陶瓷结合剂组分。采用XRD、DSC、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纳米粉体的颗粒形貌、粒度大小和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应用P-G法制备单组分氧化物粉体(如Al2O3、MgO、SiO2...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P-G法)制备了用于超精磨削用金刚石砂轮陶瓷结合剂组分。采用XRD、DSC、T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纳米粉体的颗粒形貌、粒度大小和物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应用P-G法制备单组分氧化物粉体(如Al2O3、MgO、SiO2、ZnO等),氧化物粉末易于确定煅烧温度,可以制备出物相单一、颗粒形态近球形、粒度分布窄的纳米粉体;但对于化学性质活泼的Na2O、K2O等氧化物的粉体则难以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 陶瓷结合剂 超精磨削 纳米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对凝胶法制备Li_2O-Al_2O_3-SiO_2系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鹏 李亚娟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0-52,共3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得Li2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粉体,加入TiO2以调节其析晶性能,采用TG-DTA、IR、XRD等手段来表征和分析烧结产物,研究掺杂TiO2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掺杂使析晶温度提前,降低了析晶活化能,引...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制得Li2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粉体,加入TiO2以调节其析晶性能,采用TG-DTA、IR、XRD等手段来表征和分析烧结产物,研究掺杂TiO2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的掺杂使析晶温度提前,降低了析晶活化能,引起了玻璃的整体析晶,促使β-石英固溶体向β-锂霞石固溶体的转变,掺杂还使晶粒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 LI2O-AL2O3-SIO2系统 微晶玻璃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法制备BaTiO_3基PTCR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东祥 郑志平 +2 位作者 龚树萍 刘欢 胡云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93-598,共6页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和液相包裹法相结合的液相法合成了BaTiO3基PTCR陶瓷粉体.首先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施主掺杂的BaTiO3基陶瓷粉体,利用DSC、TG、XRD、TEM等技术表征了凝胶中间体和由此得到的氧化物粉末的物理和化学性... 采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和液相包裹法相结合的液相法合成了BaTiO3基PTCR陶瓷粉体.首先用高分子网络凝胶法在较低温度下制备施主掺杂的BaTiO3基陶瓷粉体,利用DSC、TG、XRD、TEM等技术表征了凝胶中间体和由此得到的氧化物粉末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700℃下煅烧2h可获得单相的(Ba,Sr)TiO3粉体,粉体的平均粒径d50 为1.155μm.然后利用液相包裹法添加受主杂质和助烧剂,考察了所制备BaTiO3基PTCR陶瓷粉体的烧结性能及陶瓷制品的PTC特性,获得了室温阻值为17.5Ω,升阻比达104,阻温系数约为12%的PT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网络 液相包裹 BaTiO3基PTCR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氧体纳米晶的制备及电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瑞廷 田彦文 +1 位作者 毕韶丹 张春丽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7-850,共4页
通过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镍铁氧体(NiFe2O4)纳米晶.采用FT-IR,X射线,TEM和波导等方法对产物以及产物的电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干凝胶为无定型状态,当煅烧温度高于400 ℃时,形成纯相的尖晶石型纳米晶.煅烧温度为400,600和... 通过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镍铁氧体(NiFe2O4)纳米晶.采用FT-IR,X射线,TEM和波导等方法对产物以及产物的电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干凝胶为无定型状态,当煅烧温度高于400 ℃时,形成纯相的尖晶石型纳米晶.煅烧温度为400,600和800 ℃时,由透射电镜照片可知粉体平均粒径分别约为8,25和40 nm,红外光谱显示金属-氧离子(M-O)键的特征吸收峰出现了红移,该峰红移23 cm^-1;纳米晶在8~12 GHz的测试频率范围内具有介电损耗与磁损耗,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镍铁氧体纳米晶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凝胶法 纳米晶体 镍铁氧体 电磁性能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2+含量对纳米晶NixZn1-xFe2O4电磁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马瑞廷 田彦文 +1 位作者 张春丽 李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8-361,共4页
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网络剂,通过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Ni_xZn_(1-x)Fe_zO_4(x=0,0.2,0.5,0.8和1)纳米晶.采用FT-IR,XRD,TEM和波导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晶Ni_xZn_(1-x)Fe_2O_4红外吸收峰的晶... 以丙烯酰胺为聚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网络剂,通过高分子凝胶法制备了尖晶石型Ni_xZn_(1-x)Fe_zO_4(x=0,0.2,0.5,0.8和1)纳米晶.采用FT-IR,XRD,TEM和波导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晶Ni_xZn_(1-x)Fe_2O_4红外吸收峰的晶格常数和电磁性能强烈地依赖于Ni^(2+)含量,随着Ni^(2+)含量增加,红外光谱显示金属一氧离子(M-O)化学键的特征吸收峰出现了蓝移,该峰蓝移60 cm^(-1).通过TEM照片可知Ni_xZn_(1-x)Fe_2O_4的平均粒径随x的变化较小,x分别为0,0.5和1时,粒子的平均粒径分别为12,17和15 nm.通过XRD数据计算得出纳米晶Ni_xZn_(1-x)Fe_2O_4的晶格常数从0.8456 nm减小到0.8327 nm,在8.2~11 GHz测试频率范围内纳米晶Ni_xZn_(1-x)Fe_2O_4的介电损耗和磁损耗明显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凝胶法 纳米晶体 NixZn1-xFe2O4 晶格常数 电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