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稀土贮氢合金的相结构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伟东 刘向东 +1 位作者 刘孝 闫淑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33-135,163,共4页
以稀土贮氢合金Mm_xMl_(1-x)Ni_(3.55)Co_(0.75)Mn_(0.4)Al_(0.3)(x= 0~0.5)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两种混合稀土的比例来改变合金中La、Ce、Pr、Nd的含量,从而影响合金的相结构,分析合金相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有合... 以稀土贮氢合金Mm_xMl_(1-x)Ni_(3.55)Co_(0.75)Mn_(0.4)Al_(0.3)(x= 0~0.5)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两种混合稀土的比例来改变合金中La、Ce、Pr、Nd的含量,从而影响合金的相结构,分析合金相结构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有合金的主相都为CaCu_5型结构的LaNi_5相,随x值的增加主相LaNi5的晶格常数a轴缩短,c轴变长,轴比增加,但晶胞体积不是线性递减的,在x=0.3时出现跳跃,晶胞体积较前后成分合金大;当x≥0.3时合金中出现AlLaNi4第二相,使得合金的放电能力减弱,但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放电能力却得到提高。综合比较,x=0.3时对应合金的综合电化学性能最好,合金具有较高的放电容量和充放电性能,放电电压平台较高,平台电压下放电持续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时贮氢合金 相结构 活化性能 循环稳定性 高倍率放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对储氢合金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玉洁 杨猛 +1 位作者 丁毅 马立群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11,17,共4页
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储氢合金碱化处理及碱液中加入KBH4对合金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和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合金颗粒分布均匀,表面变得粗糙。两种处理方法均增加了合金表面的电催化活性,降低了合金电极的极化电阻,从而... 通过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储氢合金碱化处理及碱液中加入KBH4对合金电极的电催化活性和高倍率放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合金颗粒分布均匀,表面变得粗糙。两种处理方法均增加了合金表面的电催化活性,降低了合金电极的极化电阻,从而提高了高倍率放电能力。尤其在900mA/g放电时,处理前合金电极不能放电,单一碱处理合金电极和加入还原剂碱处理合金电极仍具有较高的高倍率放电能力,分别为69.2%和83.4%。在单一碱溶液中加入还原剂KBH4处理后,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明显高于单一碱处理合金电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氢合金 表面处理 高倍率放电能力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钴电池Co-S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特性研究
3
作者 李佳佳 朱向楠 +3 位作者 沈兵 田万英 姜玲 闫世玉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7-52,共6页
通过水热法制备Co-S材料,结合XRD分析其相结构,SEM和EDS分析其表面形貌及元素种类,采用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对其进行电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仅含有Co3S4、Co9S8和Co(OH)2,结晶性良好,呈交叉生长的纳米薄片状,放... 通过水热法制备Co-S材料,结合XRD分析其相结构,SEM和EDS分析其表面形貌及元素种类,采用充放电测试、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法对其进行电化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仅含有Co3S4、Co9S8和Co(OH)2,结晶性良好,呈交叉生长的纳米薄片状,放电电流密度为150 mA/g时的最大放电容量为393.1 mAh/g,5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高达80.6%。当放电电流密度为1200 mA/g时,该电极的高倍率放电性能为79.3%。通过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分析可知Co-S电极主要发生Co/Co(OH)2的法拉第反应,不可逆产物CoOOH的生成降低了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导致放电容量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S材料 电化学特性 高倍率放电能力 不可逆产物CoOO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