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改造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刘畅 耿林霄 +3 位作者 王珩 苗海权 商忠宝 曾立飞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6-132,共7页
为实现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改造机组安全可靠地投运,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是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高低旁路供热改造的系统特点和机组安全运行要求,提出高旁蒸汽流量与低旁蒸汽流量适当匹配的基本控制原则,完整设计了高低压旁路、汽轮机中... 为实现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改造机组安全可靠地投运,设计合理的控制策略是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高低旁路供热改造的系统特点和机组安全运行要求,提出高旁蒸汽流量与低旁蒸汽流量适当匹配的基本控制原则,完整设计了高低压旁路、汽轮机中压调节阀参调、旁路喷水减温系统的控制策略,同时对原有逻辑进行梳理,增加机组协调控制的补偿回路。通过对某亚临界330 MW供热机组实际工程改造,完成各控制回路自动投入,机组运行平稳,各项参数稳定,控制品质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改造 高低旁路联合供热 协调控制 中压调节阀 控制策略 热电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高低旁路联合供热在超临界350 MW机组上的应用 被引量:52
2
作者 薛朝囡 杨荣祖 +3 位作者 王汀 谷伟伟 高庆 张永海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01-105,共5页
针对供热机组热电耦合、对电网深度调峰适应性差的问题,在对比分析典型汽轮机旁路供热改造方案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以东北地区某超临界350 MW供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汽轮机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方案对机组供热能力和电调峰能力的影响。结... 针对供热机组热电耦合、对电网深度调峰适应性差的问题,在对比分析典型汽轮机旁路供热改造方案技术特点的基础上,以东北地区某超临界350 MW供热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汽轮机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方案对机组供热能力和电调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0%THA工况下,采用原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方案时汽轮机最大供热负荷为154.96 MW,扩容后汽轮机最大供热负荷为336.53 MW,较扩容前提升了117.2%,大幅提高机组的低负荷供热能力,满足机组深度调峰的改造要求;额定工况下,采用原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方案时汽轮机最大供热负荷为485.08 MW,扩容后汽轮机最大供热负荷为492.17 MW,说明高低旁路扩容对机组额定工况抽汽供热能力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 高低旁路联合供热 调峰 热电解耦 扩容 抽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 MW亚临界机组的热电解耦模式对比 被引量:4
3
作者 朱旭东 马红和 韩洋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1-148,共8页
为解决供热机组日益严重的热电耦合问题,提出了抽汽凝汽供热、低压缸空载供热以及高低旁路联合供热等热电解耦模式。目前针对不同热电解耦模式电热特性及供热能力的对比研究较少,因此以某300 MW亚临界供热机组为例,利用Aspen Plus V11... 为解决供热机组日益严重的热电耦合问题,提出了抽汽凝汽供热、低压缸空载供热以及高低旁路联合供热等热电解耦模式。目前针对不同热电解耦模式电热特性及供热能力的对比研究较少,因此以某300 MW亚临界供热机组为例,利用Aspen Plus V11软件对抽汽凝汽供热(背压14 kPa)、低压缸空载供热(背压3 kPa)、高低旁路联合供热等模式进行建模。采用汽轮机变工况计算方法,从机组电热特性、热力学性能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主蒸汽量条件下,低压缸空载供热模式最大供热抽汽量相较抽汽凝汽供热模式提升约185 t/h。高参数膨胀机进汽量和汽轮机进汽量的比值(简称进汽比)对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模式的最大热电比影响较大。当主蒸汽流量保持不变时,高低旁路联合供热模式的最大热电比随进汽比升高而增大,相较于抽汽凝汽供热、低压缸空载供热等模式,其最大热电比分别提高了1.981倍和1.227倍。主蒸汽量为额定值时,3种供热模式采用等效电法计算所得的机组发电标准煤耗分别为311.64、262.32、258.22 g/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解耦 低压缸空载供热 高低旁路联合供热 电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