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相对论电子束的太赫兹源
1
作者 颜立新 刘卓辕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07-122,共16页
太赫兹辐射在基础科学和产业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电子学和光学方法难以在1~10 THz产生相干的高功率、窄带且连续可调的太赫兹辐射。基于相对论性超短电子束和预调制电子束序列的加速器太赫兹源将能在上述范围内产生可调... 太赫兹辐射在基础科学和产业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但传统的电子学和光学方法难以在1~10 THz产生相干的高功率、窄带且连续可调的太赫兹辐射。基于相对论性超短电子束和预调制电子束序列的加速器太赫兹源将能在上述范围内产生可调的高能谱强度窄带太赫兹辐射。综述了清华大学加速器实验室近年来在基于相对论电子束的加速器太赫兹源方面的理论和实验进展,以及与加速器太赫兹源一起发展起来的太赫兹辐射测量、束流诊断和先进加速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辐射 高亮度电子束 束流纵向整形 先进加速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电子激光器
2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4期18-19,共2页
TL503.3//TN248.6 2003042537用于高平均功率FEL的DC-SC光阴极注入器=DC-SCphotocathode injector for high average power FEL[刊,中]/郝建奎(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北京(100871)),全胜文…∥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14(3).-456-458... TL503.3//TN248.6 2003042537用于高平均功率FEL的DC-SC光阴极注入器=DC-SCphotocathode injector for high average power FEL[刊,中]/郝建奎(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北京(100871)),全胜文…∥强激光与粒子束.-2002,14(3).-456-458为获得用于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FEL)的高平均流强电子束,设计了一种新型的DC-SC光阴极注入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阴极注入器 高平均功率自由电子激光 高亮度电子束 自由电子激光器 强激光 粒子束 平均流 重离子 物理研究所 标度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腔光阴极注入器发射度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茂荣 胡克松 +2 位作者 李正红 黎明 许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65-468,共4页
在激光驱动的光阴极注入器产生的高亮度电子束中 ,空间电荷引起发射度的增长。分析了射频腔中引起发射度增长的因素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射频腔的阴极附近加一个螺旋聚焦磁场进行补偿 ,也给出了补偿后电子束的发射度并和数值模... 在激光驱动的光阴极注入器产生的高亮度电子束中 ,空间电荷引起发射度的增长。分析了射频腔中引起发射度增长的因素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在射频腔的阴极附近加一个螺旋聚焦磁场进行补偿 ,也给出了补偿后电子束的发射度并和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实验测试表明 ,所得结果比较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腔 光阴极注入器 发射度 发射度补偿 激光驱动 高亮度电子束 加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它光电技术及器件
4
《中国光学》 EI CAS 1998年第1期83-84,共2页
O462.3 98010580激光驱动光阴极高亮度电子束源以及新型光阴极的研究=Laser—drived photodiode electronicsource with high brightness and research onnew photodiodes[刊,中]/耿荣礼,宋进虎,于进(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北京(100... O462.3 98010580激光驱动光阴极高亮度电子束源以及新型光阴极的研究=Laser—drived photodiode electronicsource with high brightness and research onnew photodiodes[刊,中]/耿荣礼,宋进虎,于进(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北京(100871))//高能材料与核物理.—1997,21(1).—67—74介绍了北京大学激光驱动光阴极高亮度电子束源,给出了物理设计。该装置采用激光照射光阴极,通过100 kV直流加速结构,产生35—100ps的高亮度电子束。给出了新型离子注入型光阴极和碲化铯光阴极的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铯光阴极 高亮度电子束 激光驱动 离子注入 高能材料 北京大学 重离子 物理设计 激光照射 加速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体阴极的发射性能
5
作者 张恩官 闫晓玲 +3 位作者 林其文 刘小平 袁万宗 陶祖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5年第1期75-80,共6页
研究了不同铁电体阴极样品的发射行为表明在同样激励条件下,不同材料的铁电样品发射电流密度有显著差别,在集电极接地情况下,PLZT2/95/5陶瓷测得的最大发射电流密度为35A/cm_2,透明的LiNbO_3单晶为38A... 研究了不同铁电体阴极样品的发射行为表明在同样激励条件下,不同材料的铁电样品发射电流密度有显著差别,在集电极接地情况下,PLZT2/95/5陶瓷测得的最大发射电流密度为35A/cm_2,透明的LiNbO_3单晶为38A/cm_2。样品的击穿阈值是极化难以达到完全翻转的主要障碍。分析了阴极表面金属栅的存在对铁电体发射的不利影响,“E⊥P”激励模式是克服这些困难的一个新途径。对两种最近试制的材料作了发射试验,观测到的最大发射电流密度超过了100A/cm ̄2,估算该发射束的归一化均方根发射度为10 ̄(-6)m·rad和归一化峰值亮度为10 ̄(12)A/m ̄2·rad ̄2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电体阴极 高亮度电子束 发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