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生质体融合获得羊肚菌黑色栽培种与黄色非栽培种间杂交高产菌株
1
作者 廖武俊 钟啟萍 +2 位作者 李荣光 霍达 霍光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9-359,共11页
【目的】目前限制江西地区羊肚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产量低、高产难重复及优质菌种少,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菌种。本研究旨在选育适合江西本土栽培的高产羊肚菌新菌株。【方法】根据遗传与环境互作理论,有针对性的选择江西本土采... 【目的】目前限制江西地区羊肚菌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为产量低、高产难重复及优质菌种少,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菌种。本研究旨在选育适合江西本土栽培的高产羊肚菌新菌株。【方法】根据遗传与环境互作理论,有针对性的选择江西本土采集到的野生黄色羊肚菌JFRL01-161和在江西鹰潭地区商业栽培的梯棱羊肚菌JFRL01-107、六妹羊肚菌JFRL01-217作为原始菌种,通过20 g/L溶壁酶+10 g/L蜗牛酶组成的复合酶溶解细胞壁制取原生质体,再通过高温和紫外双灭活获得2种灭活原生质体,将不同灭活的原生质体进行两两融合获得融合子。对得到的融合子进行拮抗试验,栽培品比以及区间简单重复序列标记(ISSR)鉴定确定种源关系。【结果】经原生质体融合共获得融合菌株16株,即A11、A37、A39、B7、B12、B17、B18、B25、B26、B29、C1、C2、C5、C6、C11和C12;其中菌株A11、A37、A39和B18出菇并形成产量,特别是融合菌株A11产量达到351.90g/m^(2),显著高于亲本JFRL01-107产量264.51g/m^(2),年度重复栽培验证试验确认A11产量可达527.8g/m^(2),亲本JFRL01-107产量为262.4 g/m^(2)。非加权算数平均聚类系统发生树(UPGMA)显示A11分别与亲本JFRL01-161(相似水平系数0.24)和JFRL01-107(相似系数水平0.696)处于不同分支,证明融合菌株A11是不同于两亲本的新菌株。【结论】融合菌株A11产量显著高于亲本,经过重复栽培试验确认其种质稳定,经ISSR确定是不同于亲本的菌株,因此融合菌株A11可作为适应江西本土栽培的高产羊肚菌新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 高产羊肚菌新菌株a11 紫外和热双灭活 原生质体融合 区间简单重复序列标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注入诱变法选育新硫肽类抗生素166A高产菌株
2
作者 戴剑漉 李艳青 +3 位作者 李欣 蒋忠科 赫卫清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5-1003,共9页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产量,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sp.TMD166-MU1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研究不同离子注入参数对菌株存活率、正负突变率的影响,通过突变株抑菌活性变势参数分析,初步探讨N+离子注入对166A生产菌所产生的诱变效...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产量,以小单孢菌Micromonospora sp.TMD166-MU1为出发菌株,采用低能离子注入技术,研究不同离子注入参数对菌株存活率、正负突变率的影响,通过突变株抑菌活性变势参数分析,初步探讨N+离子注入对166A生产菌所产生的诱变效果,并结合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及牛津杯固体发酵高通量筛选,获得高产菌株。方法利用低能N+离子注入技术对出发菌株TMD166-MU1的孢子进行辐照诱变,以卡那霉素耐受性为选择压力,不同诱变条件处理的菌悬液涂布在含有卡那霉素培养基平板上培养后获得单菌落,并以牛津杯固体发酵高通量筛选方法进行高产菌株初筛,之后对高产菌株进行摇瓶复筛,利用高效液相法检测突变株摇瓶发酵的化学效价。结果通过研究30和60 keV能量下不同注入剂量与小单孢菌正突变率的生物学效应关系,确定了在注入能量为30 keV、注入剂量4×10^(13)ions/cm^(2)、卡那霉素抗性筛选浓度为6 mg/L条件下,可获得最高达36.33%的正突变率。复筛效价是出发菌株1.5倍以上的有4株,其中突变株IK-3的166A产量是菌株TMD166-MU1的1.8倍。结论采用低能N+离子注入诱变方式,再结合抗生素抗性筛选及牛津杯固体发酵高通量筛选的集成方法能简单、高效地获得166A高产突变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肽类抗生素166A 低能离子注入 诱变 抗生素抗性筛选 高通量筛选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紫外复合诱变选育新硫肽类抗生素166A高产菌株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艳青 戴剑漉 +2 位作者 蒋忠科 罗辉 孙承航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14-520,共7页
目的通过对新硫肽类抗生素166A产生菌小单孢菌TMD166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以期获得产166A的高产菌株。方法使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ultifunctional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对出发菌株TMD166的孢子进行等离子体-紫外(MPMS-UV... 目的通过对新硫肽类抗生素166A产生菌小单孢菌TMD166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以期获得产166A的高产菌株。方法使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ultifunctional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MPMS)对出发菌株TMD166的孢子进行等离子体-紫外(MPMS-UV)复合诱变,单孢子悬液经照射处理、涂布培养后获得单菌落,并以牛津杯固体发酵高通量筛选方法对菌株进行初筛,之后对高产菌株进行摇瓶复筛,利用突变株摇瓶发酵的化学效价筛选出正突变菌株。结果对比MPMS-UV不同诱变剂量发现,MPMS105s-UV60s复合诱变剂量获得的正突变率最高,达到41.43%,相应致死率为99.88%。最终筛选出一株166A高产突变株TMD166-MU1,在培养温度为28℃、210 r/min的条件下,经过96~120 h培养后,166A产量相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47倍。结论采用MPMS-UV复合诱变方式,再结合牛津杯固体发酵高通量筛选方法和摇瓶复筛,可高效筛选获得166A高产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肽类抗生素166A 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 复合诱变 选育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薪菇新菌株AS-1特性及高产技术
4
作者 沈爱喜 胡中娥 +1 位作者 刘子荣 涂江平 《农村百事通》 2001年第13期30-,共1页
茶薪菇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价值都较高的珍稀食用菌。江西省农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于1996年从野生菇经组织分离、深层培养、细胞融合、筛选、出菇等技术手段选育出茶薪菇新菌株 AS-1,经 5年来的研究、推广,已在江西省内外大面积广泛应用。
关键词 茶薪菇 AS-1 高产技术 珍稀食用 深层培养 江西省农科院 出菇 组织分离 微生物研究所
全文增补中
鄂东南地区不同羊肚菌菌株的栽培与评比 被引量:1
5
作者 顾勇 洪文 +2 位作者 顿淑娴 高书婷 董昌金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7期39-42,共4页
采用简易平棚在鄂东南地区连续3年对来源于云南、四川和鄂东南地区的6个羊肚菌菌株进行野外出菇试验。试验结果显示,HS1-HS66个菌株的平均产量依次为1.22 kg·m^(-2)、0.92 kg·m^(-2)、0.43 kg·m^(-2)、0.53 kg·m^(... 采用简易平棚在鄂东南地区连续3年对来源于云南、四川和鄂东南地区的6个羊肚菌菌株进行野外出菇试验。试验结果显示,HS1-HS66个菌株的平均产量依次为1.22 kg·m^(-2)、0.92 kg·m^(-2)、0.43 kg·m^(-2)、0.53 kg·m^(-2)、0.21 kg·m^(-2)、0.31 kg·m^(-2)。根据菇型、菌体颜色和产量等综合判断,6个羊肚菌菌株中,HS_(1)、HS_(2)、HS_(3)、HS_(4)四个菌株值得在鄂东南地区进行大田推广栽培,且菌株HS1和HS2产量最高。同时,对羊肚菌各个栽培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给出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东南地区 羊肚 高产栽培 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您提供菌类生产经营系列资料
6
《中国林副特产》 1993年第3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羊肚 松茸 松乳菇 栽培技术 高产栽培 湖南省桑植县 企业名录 请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栽香菇高产新技术
7
作者 李峰 王建平 陈万先 《中国农村科技》 2000年第5期15-15,共1页
用玉米芯种植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集中,缩短生产周期,鲜菇长势好,原料广,效益高。 一、菌株选择和制种 (一)菌株选择 选用菌丝生长旺盛,抗污染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出菇快的品种Cγ-02、L26为栽培品种,用PDA培养基于5月15日前后进... 用玉米芯种植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集中,缩短生产周期,鲜菇长势好,原料广,效益高。 一、菌株选择和制种 (一)菌株选择 选用菌丝生长旺盛,抗污染性强,产量高,品质好,出菇快的品种Cγ-02、L26为栽培品种,用PDA培养基于5月15日前后进行培养。 (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 原种用麦粒种于6月5日前后进行培养;栽培种在7月1日前用木屑87%、麸皮10%、糖1%、石膏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技术 玉米芯 丝生长 选择 香菇 河南省 生产周期 乡市 栽培种 长势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白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高留现 周建宾 《食用菌》 2010年第1期58-58,共1页
雪白木耳是我部从毛木耳的变异品种中选育出的一株新菌株,它具有片大耳基小、抗杂等优点。现将其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白木耳 变异品种 生物特性 毛木耳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下竹荪仿野生高产栽培技术
9
作者 蒋和明 《农村百事通》 2016年第12期29-30,共2页
竹荪是我国的传统特产,其肉质脆嫩、味道独特、清香宜人、营养丰富,并且具有补肾、明目、清热、润肺降血压等药用和保健功效,被誉为"真菌皇后"。近年来,笔者通过对竹荪菌株的不断驯化选育,已筛选出适合在草料、农作物茎秆上生长的草... 竹荪是我国的传统特产,其肉质脆嫩、味道独特、清香宜人、营养丰富,并且具有补肾、明目、清热、润肺降血压等药用和保健功效,被誉为"真菌皇后"。近年来,笔者通过对竹荪菌株的不断驯化选育,已筛选出适合在草料、农作物茎秆上生长的草生竹荪新菌株,并利用林下自然遮阴条件套栽竹荪,不但可以充分利用山区林地,减少搭建遮阴棚的成本,同时竹荪培养废料还可作为林木肥料,使林、菌获得双丰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特产 清香宜人 肉质脆嫩 高产栽培 降血压 补肾 套栽 出菇 皇竹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