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龙丰谷”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1
作者 牛永宁 《现代农业》 2009年第11期36-36,共1页
龙丰谷是从日本“神奇谷”变异株选育的高产、优质、中早熟矮秆谷子新品种。具有株型较矮、穗型紧码、较早熟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2—2006年在辽宁省、承德市、赤峰市和通辽地区大面积种植,推广面积达50... 龙丰谷是从日本“神奇谷”变异株选育的高产、优质、中早熟矮秆谷子新品种。具有株型较矮、穗型紧码、较早熟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高产稳产等优良特性。2002—2006年在辽宁省、承德市、赤峰市和通辽地区大面积种植,推广面积达500多万亩。平均单产550千克,最高地块750千克。连续3年被评为辽宁省国际博览会优质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龙丰谷 优质农产品 大面积种植 国际博览会 优良特性 高产稳产 通辽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丘陵春玉米地膜覆盖精简高产栽培技术
2
作者 庞良玉 涂仕华 +1 位作者 刘定辉 秦鱼生 《四川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20-21,共2页
川中丘陵是我省玉米的主要产区,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导致该区玉米生产水平长期较低。为了提高本区域春玉米生产水平,针对本区域麦/玉/苕(黄豆)为主的种植制度,我们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 川中丘陵是我省玉米的主要产区,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导致该区玉米生产水平长期较低。为了提高本区域春玉米生产水平,针对本区域麦/玉/苕(黄豆)为主的种植制度,我们经过大量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春玉米地膜覆盖直播精简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地膜覆盖 川中丘陵 春玉米 农业生产条件 自然灾害 种植制度 生产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模式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洪飞 段冰冰 张岩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年第6期38-38,40,共2页
此模式以深松、深翻、深施肥为基础,以密度和施肥谐调同步增加为前提,以选用抗倒伏耐密品种为核心,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为保障的农机农艺有机结合的综合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此模式适宜于黑龙江省的二、三积温带。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关键词 栽培技术模式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大豆 综合防治技术 耐密品种 黑龙江省 深施肥 抗倒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帅玉 陈红琳 《四川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23-24,共2页
育苗移栽缓解了油菜和前茬作物的季节矛盾,能适时早播,充分利用冬前光热条件,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壮苗利于越冬,保证菜苗生长平衡;合理密植,利于增产.经多年研究示范,形成了甘蓝型油菜育苗移栽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甘蓝型油菜 育苗移栽 培育壮苗 前茬作物 适时早播 光热条件 合理密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械化水直播轻简栽培技术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家勇 高月华 《农业装备技术》 2006年第6期33-34,共2页
扬中市由于农业资源的限制及其农业生产的附属地位,各种轻简型栽培方式一直备受广大农户的青睐。1995年起,全市就开始水稻直播技术的试点研究,水直播以其轻型、高效、节本的优越性很快被接受,面积逐年扩大。为加快水直播技术的推广... 扬中市由于农业资源的限制及其农业生产的附属地位,各种轻简型栽培方式一直备受广大农户的青睐。1995年起,全市就开始水稻直播技术的试点研究,水直播以其轻型、高效、节本的优越性很快被接受,面积逐年扩大。为加快水直播技术的推广步伐,2000年起,本市引进沪嘉J-2BD-10型水稻直播机,进行机械化水直播的配套作业,并开始机械化水直播的高产栽培技术攻关。几年来的技术集成,形成一套完整的机械化水直播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使之成为本地区的一项成熟的稻作技术。2006年,全市水稻直播面积达到80%,其中水直播面积达到45%,机械化水直播成为扬中市水稻栽培的一项主要方式。由于水稻旱直播技术的不成熟和明显缺陷,随着水稻直播机械精密播种控制的不断改进,机械化水直播必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机械化 水直播稻 技术应用 轻简栽培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水稻直播机 直播技术 农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薄地春花生高产栽培十项技术措施
6
作者 冯希省 《现代农业》 2008年第10期33-34,共2页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常年花生种植面积4.1万亩,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为丘陵旱薄地种植。近年来通过在科技局立项实施《花生新品种试验与开发》《万亩优质花生生产示范开发》等科技项目,通过设立试验,研究并推广配套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常年花生种植面积4.1万亩,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为丘陵旱薄地种植。近年来通过在科技局立项实施《花生新品种试验与开发》《万亩优质花生生产示范开发》等科技项目,通过设立试验,研究并推广配套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为了稳定提高旱薄地春花生产量,课题组针对纯旱作条件下旱薄地花生种植方式,从耕作制度、抗旱保墒、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试验,形成了丘陵地区纯旱作条件下旱薄地花生“十项”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几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1万公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丘陵旱薄地 春花生 新品种试验 种植面积 科技项目 旱作条件 生产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马铃薯高产高效育种技术通过鉴定
7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16,共1页
2012年底,由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二季作马铃薯高产高效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选育”项目通过鉴定。该项目制定了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选育出了3个马铃薯新品种:双丰5号适宜鲜食,产量高;双丰6号适宜炸片加工,
关键词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育种技术 马铃薯 鉴定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新品种选育 蔬菜研究所 二季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千斤子棉”栽培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2
8
作者 沙安勤 周治国 +6 位作者 陈德华 卞卫东 徐立华 陈兵林 陈春生 赵斌 倪加宏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棉花 子棉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长江下游 里下河地区 产业技术 操作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机插秧旱育及栽插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任万军 杨万全 +2 位作者 邓玲 赵治富 杨文钰 《四川农业科技》 2007年第3期16-16,共1页
水稻实行机械插秧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项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投资,并能获得高产的新技术。如何育秧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播种密... 水稻实行机械插秧不仅极大地减轻了栽秧的劳动强度,而且能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一项省工、省力、省秧田、省投资,并能获得高产的新技术。如何育秧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播种密度大、秧龄弹性小、标准化要求高。我们通过两年的试验示范表明,在四川气候生态条件下.双膜旱育机插秧具有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秧龄弹性大、易为农民接受等诸多优点。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育秧 栽插技术 机插秧 旱育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气候生态条件 育秧方式 秧龄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早熟高产优质冬小麦新品种“高优03”
10
作者 蔡长久 《中国农村科技》 2005年第8期13-13,共1页
关键词 小麦新品种 高产优质 极早熟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一年两熟 机械化作业 夏花生 夏直播花生 麦田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水稻标准化育秧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发达 杨孝澄 《浙江农村机电》 2007年第4期24-26,共3页
机插育秧是机插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的显著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育秧及简易工厂化育秧。
关键词 机插水稻 标准化 育秧技术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育秧方式 工厂化育秧 机插育秧 播种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要点
12
作者 韩军 孙成和 《农业装备技术》 2011年第3期38-39,共2页
机插水稻育秧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水稻育秧的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两种。育秧环节如下。
关键词 机插水稻 育秧技术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水稻育秧 育秧方式 播种密度 软盘育秧 双膜育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镉污染稻区再生稻发展需解决的重点问题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陈基旺 屠乃美 +1 位作者 易镇邪 陈平平 《农学学报》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为了促进湖南省再生稻健康发展,本研究综合前人对湖南省水稻镉污染防治与调控以及再生稻研究成果,在湖南省大力发展再生稻的背景下,结合湖南省土壤与稻米镉污染的现状以及再生稻的优势,归纳了当前再生稻镉污染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及空白。... 为了促进湖南省再生稻健康发展,本研究综合前人对湖南省水稻镉污染防治与调控以及再生稻研究成果,在湖南省大力发展再生稻的背景下,结合湖南省土壤与稻米镉污染的现状以及再生稻的优势,归纳了当前再生稻镉污染研究的薄弱环节以及空白。提出了今后再生稻镉污染需解决的重点问题:一是对不同程度镉污染区再生稻作安全生产评价,二是明确农艺措施对再生稻镉吸收与分配的调控效应,三是集成镉污染区再生稻安全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镉污染 再生稻 发展对策 农艺调控 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