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于中学标点符号教学问题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运卉
吴长安
陈国良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7,共3页
标点符号的学习,许多人认为是无师自通的一件事,因而在教学中提不到应有的位置。以国内最权威的人教版教材来说,大纲版时期仅把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收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附录中。到了课标版时作了如下改动:一是把标点符号的内容由...
标点符号的学习,许多人认为是无师自通的一件事,因而在教学中提不到应有的位置。以国内最权威的人教版教材来说,大纲版时期仅把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收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附录中。到了课标版时作了如下改动:一是把标点符号的内容由高中提到了初中,放到了初二下学期的《语文》的附录中。二是删掉国标前三章即“范围”、“定义”、“基本规则”部分,仅保留第四章“用法说明”、第五章“标点符号的位置”和第六章“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的不同”。三是去掉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GB/T15834—1995”字样,直接以“标点符号用法”作为题目。从以上对标点符号内容的处理可以看出,这一知识内容尚未进入中学教学的正式内容,大纲本和课标本还都是把它作为附录供参考用。本文就此种认识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点符号用法
教学问题
中学教学
高中语文第二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教版教材
《
语文
》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渴睡”与“瞌睡”
2
作者
李丽
李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70,共2页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有学生指出“渴睡”应该为“瞌睡”,马上有学生反对说“渴睡”是“渴望睡觉”,和“瞌睡”不同。两种...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有学生指出“渴睡”应该为“瞌睡”,马上有学生反对说“渴睡”是“渴望睡觉”,和“瞌睡”不同。两种理解,孰是孰非?其实,“渴睡”就是“瞌睡”,不能理解为“渴望睡觉”。首先,从词义看。《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均无“渴睡”词条。《辞源》《汉语大词典》作为词条收入“渴睡”。《辞源》对“渴睡”的解释是“欲睡,思睡。今通用‘瞌睡”’;对“瞌睡”的解释是“困倦而思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高中语文第二册
《汉语大词典》
《荷塘月色》
《新华词典》
《辞源》
人教版
朱自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3
作者
周鹏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18,56,共3页
关键词
《读(伊索寓言)》
教学设计
《写在人生边上》
高中语文第二册
引导学生
整体感知
文章主旨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
比较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师说》中心之管见
4
作者
赵海英
《青海教育》
2012年第3期28-28,共1页
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师说》是唐代散文家韩愈的作品,历来被文人推崇,所以一直被选为高中必学篇目。文中从师的现实意义彪炳史册,而对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众说纷纭,颇有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师说》
高中语文第二册
中心论点
散文家
仁者
智者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教版《鸿门宴》商榷三记
5
作者
尹洪德
孙永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5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鸿门宴》
鲁教版
高中语文第二册
山东人民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中学标点符号教学问题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张运卉
吴长安
陈国良
机构
贵州省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东北师范大学
出处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7,共3页
基金
国家语委重点课题“面向基础教育教材出版的语法语篇规范研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号“BZ2005-05”。
文摘
标点符号的学习,许多人认为是无师自通的一件事,因而在教学中提不到应有的位置。以国内最权威的人教版教材来说,大纲版时期仅把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收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附录中。到了课标版时作了如下改动:一是把标点符号的内容由高中提到了初中,放到了初二下学期的《语文》的附录中。二是删掉国标前三章即“范围”、“定义”、“基本规则”部分,仅保留第四章“用法说明”、第五章“标点符号的位置”和第六章“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的不同”。三是去掉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GB/T15834—1995”字样,直接以“标点符号用法”作为题目。从以上对标点符号内容的处理可以看出,这一知识内容尚未进入中学教学的正式内容,大纲本和课标本还都是把它作为附录供参考用。本文就此种认识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作一探讨。
关键词
标点符号用法
教学问题
中学教学
高中语文第二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教版教材
《
语文
》
国家标准
分类号
G633.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渴睡”与“瞌睡”
2
作者
李丽
李涛
机构
河北大学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河北保定外国语学校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70,共2页
文摘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有学生指出“渴睡”应该为“瞌睡”,马上有学生反对说“渴睡”是“渴望睡觉”,和“瞌睡”不同。两种理解,孰是孰非?其实,“渴睡”就是“瞌睡”,不能理解为“渴望睡觉”。首先,从词义看。《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均无“渴睡”词条。《辞源》《汉语大词典》作为词条收入“渴睡”。《辞源》对“渴睡”的解释是“欲睡,思睡。今通用‘瞌睡”’;对“瞌睡”的解释是“困倦而思睡”。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高中语文第二册
《汉语大词典》
《荷塘月色》
《新华词典》
《辞源》
人教版
朱自清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3
作者
周鹏
机构
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
出处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18,56,共3页
关键词
《读(伊索寓言)》
教学设计
《写在人生边上》
高中语文第二册
引导学生
整体感知
文章主旨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
比较阅读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师说》中心之管见
4
作者
赵海英
机构
湟中县第一中学
出处
《青海教育》
2012年第3期28-28,共1页
文摘
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师说》是唐代散文家韩愈的作品,历来被文人推崇,所以一直被选为高中必学篇目。文中从师的现实意义彪炳史册,而对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众说纷纭,颇有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师说》
高中语文第二册
中心论点
散文家
仁者
智者
文章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教版《鸿门宴》商榷三记
5
作者
尹洪德
孙永芳
机构
山东省沂源县综合高中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5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鸿门宴》
鲁教版
高中语文第二册
山东人民出版社
分类号
G634.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于中学标点符号教学问题探讨
张运卉
吴长安
陈国良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渴睡”与“瞌睡”
李丽
李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周鹏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师说》中心之管见
赵海英
《青海教育》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鲁教版《鸿门宴》商榷三记
尹洪德
孙永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