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中学标点符号教学问题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运卉 吴长安 陈国良 《中小学教师培训》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5-57,共3页
标点符号的学习,许多人认为是无师自通的一件事,因而在教学中提不到应有的位置。以国内最权威的人教版教材来说,大纲版时期仅把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收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附录中。到了课标版时作了如下改动:一是把标点符号的内容由... 标点符号的学习,许多人认为是无师自通的一件事,因而在教学中提不到应有的位置。以国内最权威的人教版教材来说,大纲版时期仅把国标“标点符号用法”收入高中语文第二册的附录中。到了课标版时作了如下改动:一是把标点符号的内容由高中提到了初中,放到了初二下学期的《语文》的附录中。二是删掉国标前三章即“范围”、“定义”、“基本规则”部分,仅保留第四章“用法说明”、第五章“标点符号的位置”和第六章“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的不同”。三是去掉国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和“GB/T15834—1995”字样,直接以“标点符号用法”作为题目。从以上对标点符号内容的处理可以看出,这一知识内容尚未进入中学教学的正式内容,大纲本和课标本还都是把它作为附录供参考用。本文就此种认识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的办法作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点符号用法 教学问题 中学教学 高中语文第二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教版教材 语文 国家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渴睡”与“瞌睡”
2
作者 李丽 李涛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9-70,共2页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有学生指出“渴睡”应该为“瞌睡”,马上有学生反对说“渴睡”是“渴望睡觉”,和“瞌睡”不同。两种... 朱自清先生《荷塘月色》一文(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中有这样一句话:“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有学生指出“渴睡”应该为“瞌睡”,马上有学生反对说“渴睡”是“渴望睡觉”,和“瞌睡”不同。两种理解,孰是孰非?其实,“渴睡”就是“瞌睡”,不能理解为“渴望睡觉”。首先,从词义看。《现代汉语词典》《新华词典》均无“渴睡”词条。《辞源》《汉语大词典》作为词条收入“渴睡”。《辞源》对“渴睡”的解释是“欲睡,思睡。今通用‘瞌睡”’;对“瞌睡”的解释是“困倦而思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汉语词典》 高中语文第二册 《汉语大词典》 《荷塘月色》 《新华词典》 《辞源》 人教版 朱自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伊索寓言〉》教学设计
3
作者 周鹏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18,56,共3页
关键词 《读(伊索寓言)》 教学设计 《写在人生边上》 高中语文第二册 引导学生 整体感知 文章主旨 合作探究 学生阅读 比较阅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说》中心之管见
4
作者 赵海英 《青海教育》 2012年第3期28-28,共1页
高中语文第二册中的《师说》是唐代散文家韩愈的作品,历来被文人推崇,所以一直被选为高中必学篇目。文中从师的现实意义彪炳史册,而对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众说纷纭,颇有争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下面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师说》 高中语文第二册 中心论点 散文家 仁者 智者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教版《鸿门宴》商榷三记
5
作者 尹洪德 孙永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6年第5期82-82,共1页
关键词 《鸿门宴》 鲁教版 高中语文第二册 山东人民出版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