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生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的研制与考评 被引量:29
1
作者 胡国清 孙振球 黄正南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 研制高中生生存质量评定量表。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筛选高中生生存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 (HSS QOLS)。应用来自 3 6个班的 1876名城乡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 研制出含有 40个指标的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 (HSS QOLS) ... 目的 研制高中生生存质量评定量表。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筛选高中生生存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 (HSS QOLS)。应用来自 3 6个班的 1876名城乡高中生进行测试。结果 研制出含有 40个指标的高中生生存质量量表 (HSS QOLS) ,它包含 3个维度 :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功能维度。根据指标所属范畴的不同 ,40个指标又分别构成了 4个子量表 :学校子量表、个人子量表、社会环境子量表、家庭子量表。HSS QOLS的 3个维度得分及 4个子量表得分在本次调查的一类中学学生和三类中学学生中的比较结果 ,均出现统计学差异 ,P <0 .0 5。结论 HSS QOLS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区分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生生存质量评定量表 研制 生存质量 高中生 卫生统计 健康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癫痫生存质量的评定量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广新 杨作成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8-940,共3页
关键词 生存质量 评定量表 儿童癫痫 生物-心理-社会 健康评价指标 物质生活质量 医学模式 健康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肢者生存质量及疗效评定量表:Trinity截肢和假肢体验量表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奎成 李曾慧平 刘晓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9-84,共6页
截肢对一个人来说是灾难性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1],尤其是对中国人来说其影响更为深远。截肢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肢体缺失、心理障碍、社会参与障碍等,并最终影响截肢者的生存质量[2—6]。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58,000人截肢,直接经济损失... 截肢对一个人来说是灾难性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1],尤其是对中国人来说其影响更为深远。截肢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肢体缺失、心理障碍、社会参与障碍等,并最终影响截肢者的生存质量[2—6]。在美国,每年大约有158,000人截肢,直接经济损失约40亿美元[1]。据2006年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质量 肢体缺失 截肢者 评定量表 疗效 直接经济损失 心理障碍 社会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孤独状况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陈琪尔 黄俭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3-364,共2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老年人的孤独状况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使用UCLA孤独评定量表及MOS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广州市社区107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孤独状况与生存质量调查。结果:老年人的孤独感评分为38.37分,存在明显的性别(女性...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老年人的孤独状况与其生存质量的相关性。方法:使用UCLA孤独评定量表及MOSSF-36生存质量量表对广州市社区107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孤独状况与生存质量调查。结果:老年人的孤独感评分为38.37分,存在明显的性别(女性高于男性)、年龄(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和文化程度(小学高于大学)之间的差别(P<0.05)。老年人孤独状况与生存质量各维度负相关(t=-0.227—0.390;P<0.01,P<0.05)。结论:应采取针对社会、家庭和老年人自身的多项支持干预措施,以减轻城市老年人的孤独状况,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老年人 相关性研究 SF-36生存质量量表 60岁以上老年人 城市老年人 质量调查 评定量表 UCLA 文化程度 低年龄组 干预措施 广州市 MOS 孤独感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多部门系统干预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尹华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1998-2002,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多部门系统干预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3—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的、被明确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 目的探讨社区多部门系统干预模式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于2016年3—5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花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管理的、被明确诊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工作者(精防工作者)按照目前浦东新区精神疾病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常规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街道办事处、派出所、残疾人联合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等部门进行多部门管理。两组干预时间均持续1年。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时,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PRS)、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评估患者症状、社会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PANSS、PSP、WHOQOL-BPRS、FA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PANSS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PSP各项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WHOQOL-BPRS生理、社会关系评分及总分高于对照组,FAD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及总的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评分,WHOQOL-BPRS心理、环境评分,FAD角色、情感介入、行为控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多部门系统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区精神卫生服务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 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定量 家庭功能评定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