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内酯B促进星形胶质细胞吞噬髓鞘碎片及其机制探讨
1
作者 李晓慧 刘可心 +5 位作者 宋丽娟 尉杰忠 马东 黄建军 王青 马存根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星形胶质细胞(AST)吞噬髓鞘碎片的影响,以及靶向AST吞噬功能缓解髓鞘脱失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ST,将AST分为3组:Control组、髓鞘碎片(Debris)组、Debris+GB组,置于恒温CO_(2)细胞培养箱孵育24 h后,检测相关指... 目的:探讨银杏内酯B(GB)对星形胶质细胞(AST)吞噬髓鞘碎片的影响,以及靶向AST吞噬功能缓解髓鞘脱失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AST,将AST分为3组:Control组、髓鞘碎片(Debris)组、Debris+GB组,置于恒温CO_(2)细胞培养箱孵育24 h后,检测相关指标,探索GB对AST吞噬髓鞘碎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GB可显著促进AST吞噬髓鞘碎片,机制与其促进ABCA-1表达有关(均P<0.05)。在体外培养的AST中,髓鞘碎片的吞噬对其分泌炎症因子无影响。与Debris组相比,Debris+GB组神经营养因子CNTF和B-FGF表达增加(均P<0.05),Bax、Caspase-3表达降低,抑制凋亡的因子Bcl-2增加(均P<0.05)。结论:GB能够促进AST吞噬髓鞘碎片,其机制与其上调ABCA-1表达有关。同时,GB促进AST吞噬碎片上调了AST自身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并减少了其自身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酯B 星形胶质细胞 髓鞘碎片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促进外周神经损伤后髓鞘碎片的清除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锐 李逸阳 +2 位作者 李多慧 宋文文 肖健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0-176,共7页
神经生长因子(never growth factor,NGF)可促进损伤外周神经的修复并加速轴突和髓鞘的再生,但对外周神经损伤前期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探究在损伤外周神经前期,NGF能否加速施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对髓鞘碎片的清除及其... 神经生长因子(never growth factor,NGF)可促进损伤外周神经的修复并加速轴突和髓鞘的再生,但对外周神经损伤前期作用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主要探究在损伤外周神经前期,NGF能否加速施旺细胞(Schwann cells,SCs)对髓鞘碎片的清除及其调控机制。将坐骨神经损伤的Wistar雄性大鼠连续5 d给予NGF治疗,并运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分析损伤坐骨神经内部髓鞘碎片的清除,细胞的凋亡及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的表达和变化。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NGF给药组显著加速髓鞘碎片的清除,并促进SCs的增殖(46.33±5.68 vs.66.69±8.76,P<0.05 for MPZ;47.58±4.52 vs.37.69±2.50,P<0.01for GFAP)。TUNEL免疫组化证实,NGF可有效抑制SCs的凋亡(25±4 vs.37±6,P<0.05),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模型组坐骨神经内部内质网应激水平被过度激活,给予NGF治疗后,相关蛋白质表达被逆转(1.03±0.03 vs.1.24±0.07,P<0.01 for PDI;1.16±0.16 vs.1.48±0.10,P<0.05 for GRP-78;1.33±0.11 vs.1.76±0.17,P<0.01 for Caspase-12;1.01±0.05vs.1.39±0.16,P<0.01 for CHOP)。上述结果证实,NGF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少神经组织内细胞的凋亡,并加速髓鞘碎片的清除,促进外周神经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内质网应激 髓鞘碎片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干预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后瓦勒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熊乐 张倩 +5 位作者 沈若武 边洪琳 孙广强 王毅 张凤玉 张蓓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11-217,共7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对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瓦勒变性早期髓鞘碎片清除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20只)和脂多糖LPS组(20只),LPS组及模型组横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后,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假手术组仅游离出坐骨... 目的探讨脂多糖对于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瓦勒变性早期髓鞘碎片清除的影响。方法将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10只),模型组(20只)和脂多糖LPS组(20只),LPS组及模型组横断大鼠右侧坐骨神经后,行神经外膜端端吻合;假手术组仅游离出坐骨神经,然后关闭切口。LPS组大鼠在神经断端显微注射LPS(2 g/L)1μL,模型组及假手术组大鼠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于术后1.5、24 h和7 d取术侧坐骨神经。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坐骨神经中白介素1β(IL-1β)mRN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m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坐骨神经中CD68+巨噬细胞的表达;HE染色观察坐骨神经的病理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坐骨神经脱髓鞘程度;LFB染色观察坐骨神经髓鞘变化;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评价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实时定量PCR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术后1.5 h模型组IL-1βmRNA和MCP-1 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1.5 h LPS组IL-1βmRNA和MCP-1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01,P<0.001)。术后24 h模型组IL-1βmRNA和MCP-1m 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01,P<0.001),与模型组相比,术后24h LPS组IL-1βmRNA和MCP-1 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P<0.01)。免疫荧光可见,与模型组相比,术后7 d LPS组中CD68+细胞表达显著上调(P<0.05)。术后7 d坐骨神经HE染色可见,LPS组坐骨神经断端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许旺细胞增殖活跃,模型组神经断端炎性细胞和许旺细胞较少。术后7 d坐骨神经ORO染色可见,与模型组相比,LPS组断端远侧脱髓鞘程度较高。术后7 d坐骨神经LFB染色可见,模型组和LPS组坐骨神经断端均出现脱髓鞘反应,但与模型组相比,LPS组神经断端残余髓鞘碎片明显减少(P<0.05)。SFI显示,与模型组相比,LPS组大鼠在术后10、20、30、40和50 d分别不同程度升高,术后20 d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脂多糖通过激活固有免疫系统加快大鼠坐骨周围神经损伤后瓦勒变性早期髓鞘碎片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瓦勒变性 脂多糖 髓鞘碎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