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活动期血清标志物的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武琳琳 帅宗文 +1 位作者 胡子盈 张铭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06-410,共5页
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是一组累及全身小血管的致死性疾病,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为ANCA识别的主要抗原... 目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 ANCA)相关性血管炎( ANCA-associated vasculitis, AAV)是一组累及全身小血管的致死性疾病,髓过氧化物酶( myeloperoxidase, MPO)为ANCA识别的主要抗原之一。文中通过检测活动期MPO-AAV患者外周血中MPO、活化补体C5a片段及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 Cp)水平的变化,进一步探索上述血清标志物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活动期MPO-AAV患者132例为病例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分别检测病例组的p-ANCA及MPO-ANCA;ELISA法检测并比较2组的MPO、C5a及Cp水平;根据伯明翰血管炎活动性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 BVAS)量表,记录患者的BVAS,分析病例组中MPO、C5a、Cp及MPO-ANCA间的相关性,并探讨上述各指标与BVAS的关系。结果外周血MPO、C5a、Cp水平在病例组中分别为400.7(333.5~506.1)IU/L、336.7(277.6~403.5)ng/mL、481.1(387.9~535.9)ng/mL,在对照组中分别为286.9(225.5~329.1)IU/L、236.8(204.2~304.1)ng/mL、326.9(177.1~405.5)ng/mL,病例组上述各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MPO与Cp呈显著正相关( r=0.663,P<0.001);C5a与MPO、C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2、0.637,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01);MPO-ANCA与总BVAS、肾BVAS及肺BVAS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47、0.339、0.191,均呈显著正相关( P<0.05);p-ANCA与肾BVAS呈正相关( r=0.208,P<0.05);C5a与肾BVAS呈负相关( r=-0.207,P<0.05)。结论活动期MPO-AAV患者周围血中MPO、Cp及C5a水平均明显升高,相互之间及与ANCA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能共同影响MPO-AVV的临床损害,其中,MPO-ANCA存在较明显影响,C5a对肾损害影响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 过氧化物 铜蓝蛋白 相关性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血清IgG4及Th1/Th2细胞因子检测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秦陈浩 顾爱萍 +3 位作者 展富琴 冯萍 顾昊宇 杜鸿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1-345,共5页
目的了解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血清中IgG4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0例AAV患者及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G水平,采... 目的了解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血清中IgG4及辅助性T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方法收集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0例AAV患者及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血清样本,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IgG水平,采用ELISA法测定IgG4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CBA)技术检测血清中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比较两组样本上述指标的差异,分析不同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收集到50例AAV患者血清样本,其中MPO-AAV患者40例(80.0%)。MPO-AAV组血清IgG4水平为(1.13±0.33)g/L,IgG4/IgG比值为0.094±0.032,IL-4水平为(2.54±0.68)pg/mL,IL-6水平为15.22(8.83,59.52)pg/mL,均高于健康体检者[IgG4水平为(0.80±0.27)g/L,IgG4/IgG比值为0.070±0.028,IL-4水平为(1.96±0.60)pg/mL,IL-6水平为4.95(2.82,13.2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且MPOAAV患者血清IgG4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_(s)=0.508,P<0.05)。结论我院AAV患者中MPO-AAV比例较高。MPO-AAV患者血清中IgG4水平及IL-4、IL-6水平均升高,且IgG4升高与IL-6升高呈正相关,提示IgG4的升高与MPO-AAV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失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G4 免疫球蛋白G TH1/TH2细胞因子 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受损的髓过氧化物酶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59例临床特征分析
3
作者 石书梅 王瑛 +2 位作者 王艳侠 魏萍 徐成钢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46-1251,共6页
目的探讨肺部受损的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及肺部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肾内科就诊的MPO-ANCA阳性且确诊为... 目的探讨肺部受损的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及肺部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六〇医院肾内科就诊的MPO-ANCA阳性且确诊为AAV的5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肺部影像学资料和合并症。根据患者尿常规、血肌酐及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结果将患者分为单纯肺损伤组和肺肾合并损伤组,对两组患者的上述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纳入的59例患者中,男27例、女32例,发病年龄为24~93(61.8±15.6)岁。单纯肺损伤组13例,肺肾合并损伤组46例,两组的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单纯肺损伤组相比,肺肾合并损伤组患者血红蛋白[(85.13±23.79)g/L vs(116.38±23.99)g/L]、白蛋白[(27.55±4.68)g/L vs(34.75±5.31)g/L]水平降低,红细胞沉降率[(73.60±35.04)mm/1 h vs(57.77±34.56)mm/1 h]、CRP[28.15(5.08,103.00)mg/L vs 14.30(5.55,58.70)mg/L]水平增高,体重下降患者的占比[4.3%(2/46)vs 30.8%(4/13)]降低,有恶心纳差/乏力症状的患者占比[37.0%(17/46)vs 7.7%(1/13)]增高,高血压患者占比[87.0%(40/46)vs 46.2%(6/13)]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9例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影像学改变以网格样改变、斑片实变影及胸膜增厚多见,但这些特征性改变在两组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MPO-ANCA阳性的AAV患者肺部影像学改变多样,但单纯肺损伤组与肺肾合并损伤组的肺部影像学改变无特异性。肺肾合并损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高于单纯肺损伤组,且容易出现严重的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过氧化物 肾损伤 间质性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髓过氧化物酶及乳铁蛋白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检测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谭立明 张玉红 +5 位作者 陈冬莲 明凤 李华 陈娟娟 王外梅 熊金旺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39-843,847,共6页
目的: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MPA)及抗乳铁蛋白抗体(AL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检测的临床意义及评估。方法:对63例AIH(53例AIH-Ⅰ和10例AIH-Ⅱ)、206例非AIH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均采用ELISA法检测AM-PA和AL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 目的: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抗体(AMPA)及抗乳铁蛋白抗体(ALA)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检测的临床意义及评估。方法:对63例AIH(53例AIH-Ⅰ和10例AIH-Ⅱ)、206例非AIH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均采用ELISA法检测AM-PA和ALA;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ASMA)和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观察临床评价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3例AIH和206例非AIH检测AMPA阳性率分别是61.9%(39/63)和3.40%(7/206),经χ2检验,P<0.01;AIH组中AIH-Ⅰ组阳性率73.6%(39/53)。63例AIH患者检测ALA阳性12例(19.0%),AIH-Ⅰ中阳性11例(20.8%)。AIH自身抗体临床评价指标显示ALA敏感性最低为19.05%,但其特异性最高为99.6%,AM-PA特异性为97.27%。结论:AMPA、ALA与AIH的发生发展存在相关性,两者联合其他自身抗体检测对AIH的诊断及其亚型的鉴别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抗体 乳铁蛋白抗体 自身免疫性肝炎 抗体 平滑肌抗体 中性粒细胞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永武 刘郑荣 +2 位作者 谢迪 陈生晓 李红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3-836,共4页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的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ANC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61例LN患者,使用ELISA法将其分为ANCA阳性和ANCA阴性两组,分别为53例和20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标准数、... 目的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的狼疮性肾炎(LN)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ANCA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61例LN患者,使用ELISA法将其分为ANCA阳性和ANCA阴性两组,分别为53例和208例。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情况、诊断标准数、狼疮活动度(SLE-DAI)评分、症状、体征、并发症和各种常规、生化、免疫学检查以及病理结果、随访结果。结果ANCA阳性组中浆膜炎(75.5%)、急性肾衰(64.2%)、心肌炎(30.2%)、神经精神症状(26.4%)、肺出血(7.5%)明显高于ANCA阴性组(P<0.05);同时ANCA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在SLE-DAI评分、诊断标准数、血沉、血红蛋白(≤11g/dl)、抗Sm、补体C3、γ球蛋白、IgG方面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NCA阳性组中病理以Ⅳ型LN(67.9%)为主,慢性指数(CI)、新月体形成、肾小管萎缩、微血栓与ANCA阴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方面ANCA阳性组死亡率高于ANCA阴性组(P<0.05)。结论ANCA的定性分析有助于判断LN患者病情活动程度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狼疮性肾炎 中性粒细胞抗体 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的结果比较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立娟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5-1178,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PR3抗体、抗MPO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A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B方法)对166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50例健康者血清中抗PR3抗体、抗MPO抗体进行定量检测,... 目的:比较分析磁微粒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抗PR3抗体、抗MPO抗体的检测结果。方法:分别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A方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B方法)对166例自身免疫病患者血清、50例健康者血清中抗PR3抗体、抗MPO抗体进行定量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方法测定高、中、低质控血清的批内和批间重复性优于B方法,A、B方法测定质控血清的准确度均符合要求;A、B方法测定抗PR3抗体、抗MPO抗体临床样本的线性相关系数r分别为0.987 8,0.989 6;A、B方法的检测结果采用kappa分析,kappa系数分别为0.897和0.882。结论:磁微粒化学发光法(A方法)测定抗PR3抗体、抗MPO抗体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B方法),更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 过氧化物 蛋白3 联免疫吸附法 磁微粒化学发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小血管炎的耳鼻咽喉损害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旻 赵明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4期267-270,共4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ANCA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呈胞浆型(cANCA)和环核型...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是一种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ANCA的主要检测方法包括间接免疫荧光和酶联免疫吸附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可呈胞浆型(cANCA)和环核型(pANCA);cANCA的主要靶抗原是蛋白酶3(PR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 耳鼻咽喉 小血管炎 间接免疫荧光法 联免疫吸附法 cANCA 损害 自身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心粒细胞胞浆抗体检测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康郁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33-738,共6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一类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ANCA包括胞浆型(c-ANCA)、核周型(p-ANCA)和非典型(a-ANCA)。其中c-ANCA、p-ANCA的靶抗原分别是蛋白酶3和髓过氧化物酶。目前ANCA检测技术主要包...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是一类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胞浆成分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ANCA包括胞浆型(c-ANCA)、核周型(p-ANCA)和非典型(a-ANCA)。其中c-ANCA、p-ANCA的靶抗原分别是蛋白酶3和髓过氧化物酶。目前ANCA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化学发光法和荧光酶免疫法等。ANCA相关性血管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中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寡或无免疫复合物沉积,儿童发病率低,但起病急,进展快,临床表现多样化,停药后疾病易复发。ANCA已成为诊断儿童肉芽肿性血管炎、显微镜下血管炎和嗜酸性粒细胞肉芽肿性血管炎等系统性血管炎的重要标记物。ANCA检测有助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早期诊治,从而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粒细胞抗体 蛋白3 过氧化物 ANCA相关性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血管炎动物模型
9
作者 黄明 李卫东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1期26-26,共1页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血管炎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能够影响关节、肺、肾脏、皮肤及其他组织,致死率约80%.ANCA在血管炎中的靶标抗原是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而A...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utoantibody,ANCA)相关血管炎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能够影响关节、肺、肾脏、皮肤及其他组织,致死率约80%.ANCA在血管炎中的靶标抗原是蛋白酶3(PR3)和髓过氧化物酶(MPO),而ANCA相关血管炎模型主要是以MPO抗体免疫相关的模型为主,还包括有PR3及溶酶体膜蛋白2免疫血管炎模型.通过诱导MPO异常免疫应答,小鼠及大鼠模型均能产生类似于人类MPOANCA血管炎的病理状态,这种病原抗体的消极转移为急性血管损伤分子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力的工具.由于动物模型与人类疾病的相关性,因此利用这些模型可对人类抗ANCA相关血管炎的免疫发病机理进行研究,进而有可能发现新的治疗靶点.文章着重讨论了近些年来ANCA相关血管炎动物模型的种类及建立方法,为深入研究其发病过程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 血管炎 动物模型 过氧化物 蛋白3 体膜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CA相关性血管炎存在血管内皮细胞血栓调节蛋白以及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弥漫性丢失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颖 漆学良 +3 位作者 张巍 王朝霞 冯立群 袁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358-361,共4页
目的探索ANCA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微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内皮细胞膜结合性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 synthase,eNOS)... 目的探索ANCA相关性血管炎(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AAV)微小动脉和静脉的血管内皮细胞膜结合性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nitric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规律。方法 12例经过临床、血清免疫学检查证实的AAV患者,2例Wegerner肉芽肿、5例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和5例Churg-Strause综合征。Birmingham血管炎活动评分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均进行腓肠神经活检标本的常规组织学染色以及以抗CD68、CD3、CD20、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TM)、eNOS以及第八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抗体为第一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正常血管为对照。结果 12例患者的腓肠神经病理检查发现9例活动性血管炎,可见大量CD68阳性单核细胞和CD3阳性淋巴细胞浸润。和对照组相比,所有患者微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eNOS和TM减低或消失,包括无炎细胞浸润血管,其中eNOS的下降程度较TM更明显。Churg-Strause综合征的血管内皮细胞eNOS和TM下降最显著。结论 AAV外周血管存在血管内皮细胞TM和eNOS弥漫性下降,两者下降程度在AAV不同亚型之间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腓肠神经活检血栓调节蛋白 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中性粒细胞外捕网与滤泡辅助T细胞间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霂 潘梦璐 +1 位作者 郑美娟 帅宗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23-627,共5页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PO-AAV)患者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T)与滤泡辅助T细胞(Tfh)间关系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未治疗的MPO-AAV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35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fh占CD4^(+)... 目的探讨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PO-AAV)患者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T)与滤泡辅助T细胞(Tfh)间关系及意义。方法选择初诊未治疗的MPO-AAV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35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所有受试者外周血Tfh占CD4^(+)T细胞分数(Tfh%)、表达ICOS的Tfh占CD4^(+)T细胞分数(ICOS+Tfh%)及Tfh表达ICOS的平均强度(MFI);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外周血MPO-ANCA、NET及IL-23水平,收集每例受试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每例患者病情活动度(BVAS-V3)。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MPO-AAV组外周血Tfh%、ICOS+Tfh%、Tfh的MFI、NET及IL-2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5.7±3.9)%vs(20.7±5.3)%,P<0.001;(1.9±1.0)%vs(0.8±0.4)%,P<0.001;(59.5±10.3)vs(48.7±6.4)(MFI),P<0.001;(0.6±0.2)vs(0.2±0.1)(吸光度),P<0.001;(0.7535±0.2019)vs(0.2375±0.0870)(pg/L),P<0.001]。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提示MPO-ANCA水平分别与Tfh%及Tfh的MFI呈正相关(分别为r=0.737,P<0.001;r=0.628,P<0.001),但在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PO-ANCA仅与Tfh%相关(P<0.001)。IL-23分别与Tfh%、Tfh的MFI及NET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475,P=0.004;r=0.359,P=0.034;r=0.806,P<0.001)。虽然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提示Tfh%分别与外周血中NET及IL-23水平呈正相关(分别为:r=0.714,P<0.001;r=0.480,P=0.004),但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Tfh%仅与NET水平呈正相关(P<0.001),即NET是影响Tfh%的独立因素。同时,结果显示NET与肾损害间存在相关性(r=0.390,P=0.021)。结论NET可能通过激活髓样树突状细胞提升Tfh%,以辅助B细胞产生特异性自身抗体MPO-ANCA参与MPO-AAV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中性粒细胞 过氧化物抗体 血管炎 滤泡辅助T细胞 中性粒细胞外捕网 IL-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升高预示中国终末期肾病患者罹患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风险降低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立 沈婵娟 +13 位作者 钟永 Joshua D.Ooi Peter J.Eggenhuizen 周亚欧 陈金彪 伍婷 孟婷 肖舟 蔺薇 唐荣 敖翔 肖湘成 周巧玲 肖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1-218,共8页
目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IgA血管炎等炎症疾病中得到了研究。PLR是否可作为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 目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指标,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和IgA血管炎等炎症疾病中得到了研究。PLR是否可作为评估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疾病活动的生物标志物目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yeloperoxidase-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诊断时的PLR与炎症反应及疾病活动度的关系,评估PLR是否能预测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of renal disease,ESRD)的进展和全因死亡率。方法:收集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病理特征及预后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关联。采用Cox回归分析PLR与ESRD或全因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连续纳入190名MPO-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基线PLR与CRP(r=0.333,P<0.001)和ESR(r=0.218,P=0.003)呈正相关。PLR与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irmingham Vasculitis Activity Score,BVAS)无明显相关性。PLR≥330的患者比PLR<330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累积肾脏生存率(P=0.017)。然而,PLR≥330的患者和PLR<330的患者在诊断时的累积患者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R与ESRD风险降低相关(HR=0.518,95%CI:0.278~0.963,P=0.038),没有发现PLR与全因死亡率之间有相关性(HR=1.081,95%CI:0.591~1.976,P=0.801)。结论:PLR与CRP和ESR呈正相关。PLR可以独立预测ESRD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过氧化物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 死亡率 终末期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临床特点及其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邹峻 管剑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58-562,共5页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的临床特点,分析其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免疫风湿科住院治疗以及门诊随访的MPA患者。评价其临床特征,包括抗中性粒细胞胞... 目的观察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的临床特点,分析其预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6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免疫风湿科住院治疗以及门诊随访的MPA患者。评价其临床特征,包括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NCA)、累及器官、治疗及生存等。Kaplan-Meier法分析计算累积生存率。结果纳入20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11例,中位发病年龄71岁,四分位范围(65~78岁),病程2个月(1~6个月)。随访时间9个月(5.5~22.8个月)。以发热为首发表现13例,其中高热8例(体温≥39.1℃);胸部CT提示肺部病灶12例,其中肺间质病变11例;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myeloperoxidase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MPO-ANCA)阳性17例,蛋白酶-3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oxidase-3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PR3-ANCA)阳性4例;糖皮质激素初始平均剂量为61 mg(泼尼松或相当于泼尼松);2例血液透析;免疫抑制剂治疗18例。随访发现死亡患者4例。发病时肌酐水平和PR3-ANCA阳性增加死亡风险。结论 MPA患者发病年龄较西方研究报道高,常以发热为首发症状,肺部累及多见,以间质性炎症为主。发病时肌酐水平高和PR3-ANCA阳性提示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髓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预后 死亡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O-AAV患者临床特点及其肺部受累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孔秀芳 纪宗斐 +4 位作者 闫焱 陈慧勇 马莉莉 张卓君 姜林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6-43,共8页
目的分析髓过氧化物酶阳性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yeloperoxidase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MPO-AAV)患者临床特点并探讨肺部受累患者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 目的分析髓过氧化物酶阳性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yeloperoxidase 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y-associated vasculitis,MPO-AAV)患者临床特点并探讨肺部受累患者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和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5年2月至2013年12月初诊入院的MPO-AAV患者基线时临床资料,截至2014年8月或死亡,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肺部受累患者不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98例确诊的MPO-AAV患者,早期系统型13例,全身型50例,重型28例,难治型7例。呼吸系统以咳嗽咳痰、胸闷气促为主要表现;胸部X线和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示以渗出(36例)、肺间质改变(35例)常见;肺活检示8例肺组织病理学见肺泡间隔破坏、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糖皮质激素治疗92例,免疫抑制剂治疗79例,两种球蛋白治疗19例,免疫吸附5例。治疗后改善者71例,复发者17例。发生急性呼吸衰竭者16例,死亡9例,肺部感染者35例;分别以急性呼吸衰竭、死亡和肺部感染为终点,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受累患者临床资料发现:肺部感染、肺间质病变、Scr>500μmol/L以及ALB<30 g/L是急性呼吸衰竭的危险因素;发病年龄≥65岁、急性呼吸衰竭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急性呼吸衰竭是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MPO-AAV患者多有肺部受累,同时伴有全身及血液、肾脏等其他系统受累的异常表现。肺部感染是MPO-AAV肺部受累患者发生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诱发因素,且二者相互促进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发病年龄>65岁是呼吸衰竭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阳性的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呼吸衰竭 肺部感染 死亡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合并ANCA相关肾小球肾炎患者(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孙怡宁 何岚 +2 位作者 吕晓虹 莫凌菲 张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9-314,共6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十分罕见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名35岁的亚裔女性,因双手雷诺现象、... 目的:探讨临床上十分罕见的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ixed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MCTD)同时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ti-neutrophil cytoplasmic antibodies,ANCA)相关血管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名35岁的亚裔女性,因双手雷诺现象、肌痛、关节痛和乏力入院。在入院前8个月该患者在门诊诊断为MCTD。患者的雷诺现象、肌痛、关节痛和血清高滴度抗U1核糖核蛋白(U1 ribonucleoprotein,U1RNP)抗体符合MCTD的Alarcon-Segovia分类标准。入院后的检查发现患者血清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24 h尿蛋白定量显著升高。胸部CT显示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特征。随后的肾穿刺活检提示组织学上表现为纤维细胞/细胞新月体型肾小球肾炎,直接荧光染色显示中度IgM阳性。结果:获得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后立即给予患者500 mg/d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3 d,随后改为口服泼尼松和每月0.8 g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持续12个月。经上述治疗,患者血清肌酐维持正常,每日尿蛋白量显著下降。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可以有效治疗MCTD合并的MPO-ANCA相关肾小球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过氧化物 中性粒细胞抗体 肾小球肾炎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MPO-ANCA阳性的狼疮性肾炎的临床和病理特点(附18例报告) 被引量:7
16
作者 戎殳 赵学智 梅长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 :分析伴髓过氧化物酶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MPO- ANCA )阳性的狼疮性肾炎 (L N )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分析 18例伴 MPO- ANCA阳性 L 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并将不同临床转归患者各项资料进行对比。 结果 :这 18... 目的 :分析伴髓过氧化物酶 -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 (MPO- ANCA )阳性的狼疮性肾炎 (L N )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 方法 :回顾分析 18例伴 MPO- ANCA阳性 L 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 ,并将不同临床转归患者各项资料进行对比。 结果 :这 18例伴 MPO- ANCA阳性 L N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表现有以下特点 :(1)均有肾外病变 ,突出表现为血液系统病变、高血压和浆膜腔炎 ;(2 )肾脏病变主要为蛋白尿伴血尿 ,肉眼血尿和肾功能不全发生率较高 ;(3)多种自身抗体阳性 ,冷球蛋白血症发生率也较高 ;(4 )肾脏病理 ,多数患者为 型 L N,表现为节段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伴肾小球免疫复合物沉积和间质血管炎 ;(5 )预后情况 ,终末期肾衰 (ESRF)发生率和死亡率与一般 L N相近 ,预后差的患者肾小管萎缩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存活患者。结论 :MPO- ANCA阳性的 L N患者有别于一般 L N,但 MPO- ANCA阳性可能与患者的预后无直接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中性粒细胞抗体 狼疮性肾炎 免疫反应 MPO-AN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例不明原因发热起病MPO-ANCA阳性患者随访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子盈 帅宗文 +1 位作者 张铭明 陈珊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150-1154,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抗体(MPO-ANCA)阳性在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4例FUO伴MPO-ANCA阳性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诊治随访过程的病情变化。结果34例患者中9例考虑与感染和药物相关的... 目的初步探讨抗髓过氧化物酶中性粒细胞抗体(MPO-ANCA)阳性在不明原因发热(FUO)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34例FUO伴MPO-ANCA阳性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及诊治随访过程的病情变化。结果34例患者中9例考虑与感染和药物相关的MPO-ANCA阳性(A组),其余25例发展为典型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性血管炎(AAV)(B组)。两组间比较,B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P=0.002)、血清铁蛋白(P=0.002)、MPO-ANCA水平(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较A组患者伯明翰血管炎活动度评分(BVAS)(P=0.002)及损害器官数(P=0.044)更高,其中,肾功能损害在B组更加明显,血肌酐值更高(P=0.005);B组中MPO-ANCA与BVAS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36),A组中这种相关性并不明显(P=0.503)。与B组相比,A组患者经积极处理相关病因,AAV病情较轻且容易控制。结论检测FUO患者MPO-ANCA有助于病因诊断,MPO-ANCA阳性的FUO患者多为典型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髓过氧化物酶抗体相关性血管炎(MPOAAV)的早期表现,少数可能由其他疾病(感染、药物等)诱发,识别后者并积极处理,对确定合理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 过氧化物抗体 ANCA相关性血管炎 不明原因发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肺纤维化的MPO阳性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殷波涛 苏斌涛 岳艳玲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80-682,691,共4页
目的探讨伴随肺纤维化的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3例MPO阳性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分为伴肺纤维化改变的A组和不伴肺纤维化改变的B组,并以14例结缔组... 目的探讨伴随肺纤维化的髓过氧化物酶(MPO)阳性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间的相关性。方法将33例MPO阳性ANCA相关性血管炎患者分为伴肺纤维化改变的A组和不伴肺纤维化改变的B组,并以14例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1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B组患者血肌酐水平与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A组患者血肌酐水平与疾病对照组及健康对照组相比具有一定程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以及疾病对照组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且在A组中,MPO的表达水平与FIB值呈正相关(r=0.64,P<0.05)。结论在肺纤维化疾病中,早期监测ANCA对于ANCA相关性血管炎的诊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且ANCA靶抗原MPO水平在反映血栓形成风险中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抗体相关性血管炎 肺纤维化 过氧化物 凝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