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霉素调控MRP1/Nrf2通路诱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自噬
1
作者 陈鹏 马雨贤 +2 位作者 昌潇 周宗元 张波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 探究阿霉素(Adriamycin,ADM)调控MRP1/Nrf2通路诱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自噬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ADM和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对K562和K562/ADR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Gene Expression Omnib... 目的 探究阿霉素(Adriamycin,ADM)调控MRP1/Nrf2通路诱导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细胞自噬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ADM和自噬抑制剂氯喹(Chloroquine,CQ)对K562和K562/ADR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收集ADM敏感株K562和耐药株K562/ADR的基因集各三组并进行mRNA表达水平分析和差异基因KEGG富集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ADM的平均荧光强度(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丹酰戊二胺法检测胞质酸化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耐药和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ADM对K562和K562/ADR细胞生长均表现为抑制且量效和时效递增趋势较为一致;GEO数据库结果显示K562和K562/ADR细胞含有较高的LC3-Ⅱ,P62,Nrf2和MRP1 mRNA表达水平;分子对接显示ADM与P62,Nrf2和MRP1呈现较高的结合活性(结合能<-7.0 kcal·mol^(-1));ADM抑制MRP1和Nrf2的蛋白表达水平和促进LC3-Ⅱ/LC3-Ⅰ的比值上升和抑制P62的表达;CQ拮抗自噬后,ADM对耐药株K562/ADR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细胞内MFI增强。结论 ADM抑制Nrf2和MRP1的表达并诱导细胞自噬,自噬抑制提高K562和K562/ADR细胞对ADM的敏感性,促进了ADM的摄取和减轻细胞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MRP1 NRF2 自噬 耐药 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哈毛孢子菌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儿真菌性血流感染1例
2
作者 李雄斌 袁凯旋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8-570,共3页
本文报告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罹患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病例。该病例血培养采用VITEK MS质谱仪无法鉴定病原体,采用VITEKⅡYST系统将其错误鉴定为阿萨希毛孢子菌,最终经分子测序准确鉴定为多哈毛孢子菌。本例患儿(1-3)-β-D葡... 本文报告1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儿罹患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病例。该病例血培养采用VITEK MS质谱仪无法鉴定病原体,采用VITEKⅡYST系统将其错误鉴定为阿萨希毛孢子菌,最终经分子测序准确鉴定为多哈毛孢子菌。本例患儿(1-3)-β-D葡聚糖检测(G试验)结果在正常范围,经临床积极的抗真菌感染治疗后患儿好转出院。因此,对于多哈毛孢子菌血流感染的粒细胞缺乏患者,临床需积极进行抗真菌感染治疗,谨慎解读G试验结果,进一步加强对该少见真菌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哈毛孢子菌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真菌性血流感染 抗真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II_(γ)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3
作者 刘明凯 戴徐 +2 位作者 赵晓颖 郑维威 马雅静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26-732,共7页
目的:探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_(γ)(CaMKII_(γ))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潜在机制。方法:收集90例AML患者的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对CaMKII_(γ)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_(γ)(CaMKII_(γ))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潜在机制。方法:收集90例AML患者的外周血,分离获得单个核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blot对CaMKII_(γ)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评估其对AML的诊断价值且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CaMKII_(γ)与临床特征的关系,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L患者的CaMKII_(γ)表达量显著上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表明,CaMKII_(γ)可作为区分AML患者与健康人的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CaMKII_(γ)与白细胞数量及FLT3-ITD突变呈显著相关,并且CaMKII_(γ)在初发和复发的AML患者中呈现高表达,缓解后表达量下降。AML细胞系的CaMKII_(γ)表达水平均较高,用小檗胺抑制了磷酸化的CaMKII_(γ)表达后,pAKT和pSTAT5的表达随之下降。结论:CaMKII_(γ)在AML患者中明显高表达,且与较差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相关,可作为判断AML患者预后的指标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其表达可能与pAKT和pSTAT5的激活有关,提示CaMKII_(γ)可能是通过激活AKT/STAT5信号通路参与AML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_(γ) FLT3-ITD突变 PAKT pSTAT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5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凋亡及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任影丽 陈治东 +3 位作者 孙蓓蓓 姚杰 马凡 周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9,共6页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凋亡情况和对热休克蛋白(HSP)27、HSP60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分别检测miR-155在CML耐伊马替尼(IM)细胞株K562-G和CML细胞株K562中的表... 目的探讨微小RNA-155(miR-155)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凋亡情况和对热休克蛋白(HSP)27、HSP60及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分别检测miR-155在CML耐伊马替尼(IM)细胞株K562-G和CML细胞株K562中的表达水平。以携带miR-155的慢病毒和阴性对照慢病毒感染K562-G细胞,分别命名为miR-155组和对照组。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miR-155对耐药细胞增殖的影响。RT-q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iR-155对HSP27、HSP60、HSP70表达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55组和对照组细胞的凋亡比例。结果与K562细胞相比,K562-G细胞中miR-155呈低表达(P<0.05)。miR-155组细胞的增殖情况与对照组相比从第36 h开始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miR-155组HSP60、HSP70升高(P<0.05),而HSP27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miR-155组细胞的凋亡率高于其对照组(P<0.05)。结论miR-155促进CML细胞的凋亡,并使细胞中的HSP60、HSP70表达升高,HSP27表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55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耐药 热休克蛋白 细胞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伴BCR::ABL1 e6a2转录本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丁园艺 魏鑫 +3 位作者 富威 王萍萍 张贺洋 王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7-369,共3页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伴BCR::ABL1 e6a2转录本发病率低,临床较为罕见,本文报道1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伴BCR::ABL1 e6a2转录本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其流行病学特点、诊治和预后。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BCR::ABL1 非典型转录本 e6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卢晓诗 王薪祺 +1 位作者 杜英男 张继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4-978,共5页
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发挥促癌作用的lnc RNA主要有HOTAIR、UCA1、H19、ITGB2-AS1和SNHG家族的部分基因,而起抑癌作用的lnc RNA主要有H22954、NEAT1、SNHG4、LINC01... 近年来,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重要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其中发挥促癌作用的lnc RNA主要有HOTAIR、UCA1、H19、ITGB2-AS1和SNHG家族的部分基因,而起抑癌作用的lnc RNA主要有H22954、NEAT1、SNHG4、LINC01128等。本文就lnc RNA在AML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AML耐药和预后判断相关的lncRNA进行综述,以期为AML的诊断和预后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长链非编码RNA 促癌 抑癌 耐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9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核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朱雨 李建勇 +7 位作者 潘金兰 吴炜 仇海荣 吴亚芳 杨慧 张建富 陈丽娟 薛永权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1074-1078,共5页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核型变化规律及意义,应用R显带技术对119例CML-BC患者的核型资料进行分析,并在其中随机选出28例以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衍生9号染色体[der(9)]是否缺失。结果表明124例核型检查中Ph阴性11例(... 为了探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CML-BC)核型变化规律及意义,应用R显带技术对119例CML-BC患者的核型资料进行分析,并在其中随机选出28例以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检测衍生9号染色体[der(9)]是否缺失。结果表明124例核型检查中Ph阴性11例(8.9%),Ph阳性113例(91.1%),其中典型易位104例(83.9%),单纯变异易位4例(3.2%),复杂变异易位5例(4.0%);Ph阴性CML-BC中72.6%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类型是i(17q)、+14,Ph阳性者72.3%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主要类型是+Ph、+8、i(17q);Ph阴性CML-BC急变时间为2-66月,平均29.0月,Ph阳性者急变时间为1-127月,平均34.2月,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ISH检测发现5例(5/28,17.9%)der(9)缺失。结论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附加染色体异常多见,FISH技术可有效检测der(9)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急变期 核型分析 衍生9号染色体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方案治疗老年性及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高然 张蕊 +6 位作者 于锦香 高峰 蔡大利 王柏勋 潘登 颜晓菁 李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5-517,共3页
目的评价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治疗老年性及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10月在我科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10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初治老年患者3例,完全缓解2例,总有效率为66... 目的评价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治疗老年性及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10月在我科接受地西他滨治疗的10例AM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初治老年患者3例,完全缓解2例,总有效率为66.7%;复发难治患者7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2例,总有效率为71.4%。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100%,感染发生率70%,轻度肝功能损害发生率30%,无严重出血及恶心、呕吐等。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半量CAG可有效治疗老年性及复发难治性AML,但血液学不良反应较重,感染发生率较高,必须给予相应的监测和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地西他滨 半量CAG方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杨洋 杨波 +10 位作者 蔡力力 冉海红 于睿莉 迟小华 朱宏丽 李素霞 刘洋 王瑶 韩为东 姚善谦 卢学春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8-63,共6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 d为1个疗程。... 本研究旨在评价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老年人急性白血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采集5例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抗CD3单克隆抗体诱导成CIK细胞,回输至患者体内,28 d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感染发生、血红蛋白和输血依赖以及对自然病程的影响。结果表明:5例患者共接受46个周期的CIK细胞输注治疗,回输后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CIK细胞治疗后CD3+、CD3+CD8+、CD3+CD56+细胞比例显著增高(P<0.05);CIK细胞治疗可以有效减少AML患者的感染发生(P<0.05),缩短高热持续时间(P<0.05);在疾病稳定期,CIK细胞输注可以减少患者红细胞的输注量(P<0.05),稳定血红蛋白水平;CIK细胞输注虽不能改变病程的转归,但在患者疾病进展期以及终末期,采用化疗联合CIK治疗可使患者病情一度平稳,延长生存时间。结论:自体CIK细胞联合化疗对本组5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化疗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5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兴兵 姚军霞 +8 位作者 郑金娥 刘隽 李小青 贺艳丽 喻竞明 杨晶 魏君 刘仲萍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50-253,共4页
免疫表型检测已成为白血病诊断和分类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表型特征,利用 三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15例AML患者幼稚细胞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进行分析;结 合FAB分类,比较AML不同亚型中抗... 免疫表型检测已成为白血病诊断和分类的重要手段。为了解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免疫表型特征,利用 三色流式细胞术CD45/SSC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对115例AML患者幼稚细胞表面及胞浆内分化抗原进行分析;结 合FAB分类,比较AML不同亚型中抗原表达的差异,并对其诊断价值加以探讨。结果显示:在AML患者中,CD33、 CD38和CD13的表达最常见,分别达94.8%、91.3%、89.6%。在淋系抗原中,CD7的表达最为常见(20.2%),其次是 CD19(16.5%)和CD2(15%)。某些免疫表型特征与FAB分类具有相关性,包括M3中缺乏表达HLA-DR、CD34和 CD56,但CD2的表达增加;M2中CD19,M5中CD14和CD56的表达增加,而M0中未见MPO的表达。结论:多参数 流式细胞术是诊断AML的一项可靠技术,AML某些免疫表型特征与FAB分类具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免疫表型 多参数流式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测序在FLT3-ITD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亮 姜永玮 +5 位作者 王少婷 刘倩 丛笑 沈军 曹永跃 曹永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81-387,共7页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在FLT3基因ITD突变含量较低及存在多条ITD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ITD序列分析中的应用,并分析ITD突变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3例FLT3-ITD阳性AML患者FLT3基因,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FLT... 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在FLT3基因ITD突变含量较低及存在多条ITD突变的初诊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ITD序列分析中的应用,并分析ITD突变特点。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23例FLT3-ITD阳性AML患者FLT3基因,应用毛细管电泳法分析FLT3基因ITD突变,然后用带有不同序列标签的PCR引物再次扩增上述患者FLT3基因,应用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仪分析扩增产物,并将测序结果与UCSC数据库比对。结果:23例AML患者毛细管电泳检测显示,17例患者为1条ITD插入突变,3例患者为2条ITD插入突变,3例患者为3条ITD插入突变。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的33条ITD中17条ITD插入序列为FLT3野生型完全重复,16条ITD为野生型部分重复。1例伴多条ITD患者同一插入长度存在两种ITD序列,另外1例伴有2条ITD为同一ITD插入位点。ITD插入序列发生在p.Y572位至p.L602位之间,所有患者ITD均覆盖p.V592-p.E598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结论:Illumina Miseq二代测序仪可灵敏、准确地分析FLT3-ITD序列,FLT3-ITD序列特征变化较大但突变热点区域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 FLT3基因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毛细管电泳 ITD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蜂房蛋白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辛先贵 张圣明 +2 位作者 张春燕 时彦 吴洪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露蜂房蛋白(NVP)成份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露蜂房蛋白成分作用于AML患者BMMNC,培养72h收集细胞,常规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露蜂房蛋白(NVP)成份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加入不同浓度露蜂房蛋白成分作用于AML患者BMMNC,培养72h收集细胞,常规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AML患者BMMNC的超微结构。结果:露蜂房蛋白各处理组细胞核染色质浓缩、边集,呈新月形或环状或细胞核碎裂呈块状。线粒体出现空泡样变及髓样变。结论:中药露蜂房蛋白成份有明显诱导AML患者体外培养BMMNC凋亡的作用,并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超微结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蜂房 患者 AML 蛋白 超微结构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单个核细胞 镜下观察 成份 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促进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侠 王瑞 +4 位作者 徐凯 杨帆 陈彦斌 左智 宋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2-66,71,共6页
目的检测人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预后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7例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CL-1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检测人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CL-1)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癌预后的影响并初步探索其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7例前列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CL-1蛋白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干涉前列腺癌细胞系中人MCL-1基因的表达,利用MTT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前列腺癌细胞增殖活性、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检测细胞凋亡能力。结果 MCL-1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MCL-1高表达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较差。在前列腺癌细胞中干涉MCL-1的表达后,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及抗凋亡能力显著降低。结论MCL-1在前列腺癌组织高表达,干涉前列腺癌细胞中MCL-1表达后可抑制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细胞白血病基因 前列腺癌 预后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G/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疗效比较 被引量:18
14
作者 朱轶男 杨雪飞 +1 位作者 汪德珍 刘占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98-701,共4页
目的:探讨HAG和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例。将患者随机分... 目的:探讨HAG和CAG方案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3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HAG和CAG组各26例,比较两组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患者的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治疗后骨髓增生程度明显减低,幼稚细胞数量减少。HAG组缓解率为57.69%,CAG组缓解率为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年限无明显差异(P>0.05)。HA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77%,CAG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P>0.05)。结论:CAG和HAG方案应用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及中、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疗效均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三尖杉酯碱 阿柔比星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增生异常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CIK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的杀伤作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阳 张连生 +3 位作者 曾鹏云 吴重阳 易良才 白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4-408,共5页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c stem cell,LSC)的体外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 目的: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联合同源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CIK)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G-1a中白血病干细胞(leukemic stem cell,LSC)的体外杀伤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贴壁细胞用GM-CSF和IL-4诱导培养DC,悬浮细胞用IL-2、IL-1、IFN-γ和CD3 mAb诱导培养CIK。将KG-1a细胞冻融物作为抗原负载DC(即Ag-DC),与CIK共培养作为实验组(Ag-DC-CIK),无抗原负载的DC与CIK共培养作为对照组(DC-CIK),单独CIK作为空白对照组,与KG-1a共育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CD34+CD38-CD123+白血病干细胞的比例。DC-CIK与KG-1a细胞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中KG-1a细胞与CD34+CD38-CD123+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功诱导DC。CIK组、DC-CIK组及Ag-DC-CIK组中CD3+CD56+细胞比例为(17.36±4.44)%、(28.22±3.66)%和(36.16±5.88)%,依次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g-DC-CIK组与DC-CIK组细胞中CD34+CD38-CD123+细胞比例显著降低[(8.78±0.62)%vs(3.95±0.53)%、(3.03±0.62)%,P<0.01〗。DC-CIK可诱导KG-1a细胞凋亡,凋亡率由(2.34±0.74)%上升至(12.27±1.01)%,但对其中CD34+CD38-CD123+细胞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结论:DC联合CIK能杀伤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干细胞,但无明显的诱导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谷胱甘肽-S-转移酶π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英文> 被引量:8
16
作者 温宏升 夏薇 +3 位作者 盛瑞兰 郑肇巽 吴雨洁 朱广荣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56-158,共3页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临床恶性肿瘤化疗的主要障碍之一,细胞代谢解毒酶系的主要成员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高表达也参与MDR的形成。GSTπ是含量最丰富的GST同功酶,它在许多实体瘤中高表达,并与其对化疗药物的抵抗有... 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是临床恶性肿瘤化疗的主要障碍之一,细胞代谢解毒酶系的主要成员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高表达也参与MDR的形成。GSTπ是含量最丰富的GST同功酶,它在许多实体瘤中高表达,并与其对化疗药物的抵抗有关。本实验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34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GSTπ的表达进行了测定,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免疫细胞化学ABC测定法 化疗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龙江 孟凡义 +7 位作者 徐兵 刘晓力 郑维扬 张钰 黄芬 徐丹 孙竞 刘启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54-1055,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16例成人难治性AML患者分为2组.改良组10例接受氟达拉宾50 mg/d,VD×5 d和Ara-C 200mg/d,VD×5或7 d;经典组6例氟达拉宾用法同改良组,Ara-C 500或1000 mg/d,VD&... 目的研究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16例成人难治性AML患者分为2组.改良组10例接受氟达拉宾50 mg/d,VD×5 d和Ara-C 200mg/d,VD×5或7 d;经典组6例氟达拉宾用法同改良组,Ara-C 500或1000 mg/d,VD×5 d并在化疗前4~6 h皮下注射G-CSF 300μg/d.所有患者化疗后WBC 1.0×109/L以下时加用G-CSF 300μg/d,至WBC 3.0×109以上.结果16例难治性AML的完全缓鲜率(CR)为50%.改良组CR率高于经典组(70%vs17%,P<0.05).改良组感染发生率低于经典组(50%vs83%).结论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AML在CR率和降低感染并发症方面可能比经典FLAG方案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G方案 治疗 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氟达拉宾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阿糖胞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激方案CAG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晓凤 钟济华 +3 位作者 沈莉菁 韩洁英 陈芳源 欧阳仁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观察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预激方案在治疗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疗效,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3例初治AML患者予以含G-CSF、低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阿克拉霉素(ACR)的CAG方案。以U937细胞株为体外实验模型... 目的观察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预激方案在治疗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中的疗效,并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13例初治AML患者予以含G-CSF、低剂量阿糖胞苷(Ara-C)和阿克拉霉素(ACR)的CAG方案。以U937细胞株为体外实验模型,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标记Annexin V以及进行细胞周期分析。结果一疗程完全缓解率为46.2%(6/13),部分缓解率为38.5%(5/13),总有效率84.7%(11/13);二疗程完全缓解率为76.9%(10/13)。体外实验中,经CAG处理后,早期凋亡标记Annexin V明显升高(P<0.01)。细胞周期检测显示,CAG处理24 h后,S期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结论G-CSF可增加化疗药物对AML的疗效,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G-CSF促使G0期白血病细胞进入细胞增殖周期,增加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诱导细胞凋亡是主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U937细胞 阿糖胞苷 阿克拉霉素 化疗 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 预激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PCR联合RT-PCR技术在慢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变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唐晓文 王玮 +1 位作者 吴德沛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84-488,共5页
为了探究STR PCR联合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RT PCR定性检测技术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对接受allo HSCT的 2 4例CML患者进行微小残留病变(MRD)的动态检测 ,对供体细胞嵌合率 (DC)... 为了探究STR PCR联合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RT PCR定性检测技术对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CML)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 HSCT)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对接受allo HSCT的 2 4例CML患者进行微小残留病变(MRD)的动态检测 ,对供体细胞嵌合率 (DC)采用复合扩增荧光标记STR PCR结合毛细管电泳方法进行定量检测 ,对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采用巢式RT 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 :移植后长期处于完全供体细胞嵌合状态(FDC)即DC≥ 95 %的患者bcr/abl均转为阴性 ,MRD消失 ;稳定混合嵌合状态 (MC)即 90 %≤DC <95 % ,并且bcr/abl阴性的患者 ,也可达到分子水平的缓解并长期生存 ;但是bcr/abl的阳性结果并不总是与复发相关 ,只有当DC进行性下降 (DC <90 % ) ,而同时bcr/abl阳性时 ,才有复发或植入失败的可能 ,对该类患者应尽早实施临床干预性治疗。本研究中有 5例患者出现DC下降和MRD阳性 ,其中 3例为分子水平复发 ,1例为细胞遗传学水平复发 ,1例为植入失败。结论 :STR PCR在敏感范围内 ,其结果与RT PCR的结果符合率高 ,两种技术的结合是一种检测MRD高度敏感的手段 ,可检出allo HSCT后发生分子生物学或细胞遗传学复发的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小残留病变 STR—PCR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夏轶姿 陈莹 王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15-1217,共3页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血液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血常规,外周血TNF-α...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比例的影响。方法:收集医院血液科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血常规,外周血TNF-α水平、CD4^+水平、CD4^+CD25^+Treg水平以及Th17水平占CD4^+比例。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NF-α水平较低(P<0.05),CD4^+水平较高(P<0.05),CD4^+CD25^+Treg水平较低(P<0.05),Th17占CD4^+比例较低(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能够降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NF-α水平、提高CD4^+水平、降低CD4^+CD25^+Treg水平,Th17水平占CD4^+比例下降改善患者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芪扶正注射液 沙利度胺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