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
作者 张明 侯建伟 +1 位作者 梁蒙 邱军杰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10期36-40,共5页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本... 目的分析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并比较本院2016年5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单纯T2DM患者(T2DM组,58例)、未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62例)、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T2DM合并冠心病组,65例)及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对照组,30例)的血清Lp-PLA2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LR,以及T2DM合并冠心病组不同预后[是否出现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分析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结果 T2DM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明显高于T2DM组、冠心病组及对照组(P_均<0.05),T2DM组、冠心病组、对照组研究对象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_均<0.05),冠心病组、T2DM合并冠心病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T2DM组和对照组(P_均<0.05);T2DM合并冠心病组半年内出现MACE患者血清Lp-PLA2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均显著高于本组未出现MACE患者(P_均<0.05),淋巴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本组未出现MACE患者(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p-PLA2、NLR是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出现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P_均<0.05)。结论血清Lp-PLA2水平、NLR与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预后密切相关,Lp-PLA2水平和NLR越高预示患者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相关磷脂酶A2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细胞与淋巴细胞白血病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临床研究
2
作者 周仲玲 许霖水 杨道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蛋白酪氨酸激酶 细胞性白血病 柔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穴位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43、髓磷脂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孙迎春 李建军 +3 位作者 高莉敏 高峰 刘舒佳 季凤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92只清洁级SD大鼠用NYU打击器采用Allen's法制成T10-11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查随机表分为:①A组:运动区头皮表... 目的探讨不同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92只清洁级SD大鼠用NYU打击器采用Allen's法制成T10-11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查随机表分为:①A组: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组,又分为A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A2组(只进行电刺激);②B组:损伤局部电刺激组,又分为B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B2组(只进行电刺激);③C组: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局部电刺激组,又分为C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C2组(只进行电刺激);④D组:损伤模型组,以分为D1组(移植脐血干细胞不进行电刺激)和D2组(不移植不进行电刺激)。各组分别于1、2、3、4、8、12周时取材,采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DA)皮质脊髓束顺行示踪,观察损伤区残存或再生的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检测GAP-43、MBP及MAB1281抗人核抗体的阳性表达。结果①NYU是一种用于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撞击损伤模型的撞击器,具有可使撞击势能量化的特点,获得的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好、成功率高。②在本组研究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对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中GAP-43、MBP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均较单纯电刺激有显著的正向协同干预作用,头针加体针的影响大于单纯头针或体针。③在本组研究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对损伤后GAP-43、MBP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不依赖于是否进行干细胞移植。结论①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的变化朝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方向发展,说明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本研究中干细胞移植成功。②电刺激对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中GAP-43、MBP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头针加体针的影响优于单纯头针或体针;电刺激对损伤后微环境显著正向干预作用是独立的,不依赖于是否进行干细胞移植;电刺激与干细胞移植对微环境影响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细胞移植 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GAP-43) 磷脂碱性蛋白(M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洲型和西方型多发性硬化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微卫星等位基因多态性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建军 徐予明 +3 位作者 徐军 连亚军 西村公孝 齐田孝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06-508,共3页
目的 :比较亚洲型和西方型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MOG)基因的多态性与比较亚洲型和西方型多发性硬化 (MS)患者。方法 :将 85例MS患者分为亚洲型 (4 0例 )和西方型 (4 5例 ) ,用微卫星法测定其MOG等位基因的多态性 ,并与 87例健康者 ... 目的 :比较亚洲型和西方型髓磷脂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 (MOG)基因的多态性与比较亚洲型和西方型多发性硬化 (MS)患者。方法 :将 85例MS患者分为亚洲型 (4 0例 )和西方型 (4 5例 ) ,用微卫星法测定其MOG等位基因的多态性 ,并与 87例健康者 (对照组 )相比。结果 :MOG11/ 12等位基因与各型MS无关 (P >0 .0 5 ) ;亚洲型MSMOG5 1/ 5 2的 2 18bp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西方型 ,西方型MS患者 2 18bp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 <0 .0 0 1) ;西方型MSMOG5 1/ 5 2的 2 2 2bp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亚洲型和对照组 (P <0 .0 0 1~ 0 .0 5 ) ;亚洲型、西方型MS患者MOG5 1/ 5 2的 2 2 6bp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0 .0 0 5 )。 结论 :亚洲型和西方型是MS不同的临床亚型 ;MOG5 1/ 5 2的 2 2 2bp等位基因与西方型MS相关 ,与亚洲型MS无关 ;MOG5 1/ 5 2的 2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型 西方型 多发性硬化 磷脂少突胶质细胞蛋白 微卫星 等位基因多态性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晶 向健 +2 位作者 胡淑芳 朱艳坤 钟玉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1-99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g^(2+)转运蛋白1(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新发AML患者197例,同期体检者6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外周血CD8^(+)T淋巴细胞中Mg^(2+)转运蛋白1(MagT1)水平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新发AML患者197例,同期体检者60例。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CD8^(+)T细胞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Mg^(2+)浓度,RT-qPCR检测PBMCs中MagT1 mRNA表达。根据NCCN AML指南将AML患者分为低、中、高风险组,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患者CD8^(+)T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PD-1和Tim-3表达水平;Spearson相关性分析MagT1蛋白与PD-1和Tim-3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CD8^(+)T细胞MagT1蛋白表达与患者无事件生存期(EFS)和总生存期(OS)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agT1蛋白表达水平对AML患者风险分层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ML患者外周血中Mg;浓度降低,PBMCs中MagT1 mRNA相对表达量下调。与低风险组比较,中、高风险组患者CD8^(+)T细胞中MagT1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而PD-1和Tim-3表达水平升高。CD8^(+)T细胞中MagT1蛋白与PD-1和Tim-3表达水平呈负相关;MagT1蛋白高表达患者的EFS和OS高于MagT1蛋白低表达患者;MagT1表达水平对AML患者预后(AUC=0.866,95%CI:0.817~0.915)及风险分层(AUC=0.724,95%CI:0.642~0.806)均具有一定的评估价值。结论AML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中MagT1的表达降低与患者不良风险分层、CD8^(+)T淋巴细胞耗竭和不利的生存状况相关,对评估AML患者风险及预测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系白血病 CD8^(+)T淋巴细胞 Mg^(2+)转运蛋白1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磷脂碱性蛋白促进单个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效应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红岩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28-431,共4页
目的 :探讨MBP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粘附性的影响 ,以揭示中枢神经系统 (CNS)炎症时PBMNC进入CNS的可能原因。方法 :用细胞粘附试验 ,研究PBMNC与HUVEC的粘附性 ,用细胞免疫化学法、FACS分别观察VCAM 1... 目的 :探讨MBP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粘附性的影响 ,以揭示中枢神经系统 (CNS)炎症时PBMNC进入CNS的可能原因。方法 :用细胞粘附试验 ,研究PBMNC与HUVEC的粘附性 ,用细胞免疫化学法、FACS分别观察VCAM 1和ICAM 1的表达。结果 :MBP活化的PBMNC与MBP刺激的PBMNC培养上清作用的HUVEC的粘附性较对照有显著提高。ICAM 1单抗和可溶性VCAM 1(sVCAM 1)可抑制二者间的粘附。进一步证明该上清可诱导HUVEC表达VCAM 1并可提高ICAM 1的表达量 ,MBP可刺激PBMNC产生TNF ,后者刺激HUVEC产生ICAM 1和VCAM 1,从而促进PBMNC与HUVEC的粘附。结论 :MBP可促进PBMNC与HUVEC的粘附 ,因此在CNS炎症时MBP对PBMNC进入CNS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 ICAM-1 磷脂碱性蛋白 PBMNC HUV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调控DDR1/PI3K/Akt信号通路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
7
作者 任晓艳 方芳 +1 位作者 于玲 王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35-941,共7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 domain receptor 1,DDR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tragaloside IV,AS-Ⅳ)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盘状结构域受体1(discoid domain receptor 1,DDR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Control)、AS-Ⅳ干预组、Control+DDR1基因干扰组(sh-DDR1)、AS-Ⅳ+DDR1基因过表达组(AS-Ⅳ+OVE-DDR1)及AS-Ⅳ+OVE-DDR1+PI3K抑制剂组(AS-Ⅳ+OVE-DDR1+LY294002)。AS-Ⅳ干预72 h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DDR1/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增殖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AS-Ⅳ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细胞呈现核固缩、核碎裂等细胞凋亡形态变化,DDR1、p-PI3K、p-Akt、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与AS-Ⅳ组相比,AS-Ⅳ+OVE-DDR1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凋亡率明显降低(P<0.01),DDR1、p-PI3K、p-Akt、CyclinD1、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AS-Ⅳ+OVE-DDR1组相比,AS-Ⅳ+OVE-DDR1+LY294002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DDR1、p-PI3K、p-Akt、CyclinD1、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结论AS-Ⅳ能够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与抑制DDR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系白血病 黄芪甲苷 盘状结构域受体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断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后大鼠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变化与脊髓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5
8
作者 杨胜辉 郭曲练 +2 位作者 王懿春 白念岳 孙志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7-532,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间断鞘内注射后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变化与脊髓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注药组R1,R2,R3,每组24只,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N组...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间断鞘内注射后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变化与脊髓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注药组R1,R2,R3,每组24只,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N组经microspinal导管鞘内注入0.9%氯化钠40μL,每间隔1.5h注入1次,共3次。R1,R2,R3注药方式同N组,分别注入0.5%,0.75%,1%罗哌卡因40μL。4组所有大鼠检测的时相为置管前即刻(T0)、第1次注药前即刻(T1),各亚组检测时相分别为最后1次注药后6h(T2),12h(T3),24h(T4)和48h(T5)。6个时相均从股动脉采血约0.5mL,测量MBP含量的变化。每亚组动物在采血后,取腰膨大处1mm×1mm×1mm脊髓,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N组、R1组、R2组在5个时相中的MBP浓度保持较为稳定,R3组与N组、R1组、R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别(P<0.05);跟T0比较,R3组在T2,T3,T4和T5时相测定的MBP浓度明显升高(P<0.01)。R3组同期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大多数神经元固缩,大多数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及内质网结构模糊,有少数神经元完全变性失去正常的神经元结构,线粒体嵴空泡变性,甚至部分丢失。结论:1%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后脊髓结构出现选择性易损,可能是局麻药神经毒性重要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之一;MBP测定是一个反映鞘内注射罗哌卡因脊髓应激受损较特异、敏感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磷脂碱性蛋白 鞘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脑组织髓磷脂相关糖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张营 刘向荣 +3 位作者 吉训明 闫峰 张陈诚 罗玉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588-591,609,共5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脑组织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AG)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化学和免疫印迹法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AG表达的定位和定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4 ...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脑组织髓磷脂相关糖蛋白(MAG)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免疫荧光化学和免疫印迹法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MAG表达的定位和定量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4 h和24 h大鼠皮质区MAG的表达有增高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底核区MAG的表达4 h即开始升高,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缺血组基底核区MAG 24 h的表达与无缺血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实验显示,阳性表达在基底核的向质区域,与细胞核的复染发现,主要表达在细胞间。结论大鼠腑缺血再灌注后MAG的表达在皮质区有增加趋势,在基底核区的表达明显增高,24 h缺血组显著高于无缺血组。提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仅损伤神经元,其白质也存在损伤,干预白质损伤可能是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缺氧 再灌注损伤 磷脂相关糖蛋白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鞘结合糖蛋白抑制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和轴突生长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欣 廖新学 +5 位作者 冯鉴强 荆小莉 杨春涛 熊艳 李玉杰 廖晓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19-923,共5页
目的:观察来源于胚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特征;观察髓鞘结合糖蛋白(MAG)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方法:从胚胎鼠的海马提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神经干细胞(NSCs)标志蛋白nestin和doublecor... 目的:观察来源于胚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特征;观察髓鞘结合糖蛋白(MAG)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神经元轴突生长的影响。方法:从胚胎鼠的海马提取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神经干细胞(NSCs)标志蛋白nestin和doublecortin的表达。应用BrdU掺入法检测不同剂量的MAG-Fc对NSCs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各种亚型神经细胞的比例并比较神经元样细胞的轴突长度。结果:来自SD大鼠16d胚胎海马的细胞明显表现出神经干细胞的特征。神经干细胞分化7d后,对照组新生成的β-tubulinⅢ阳性细胞的比例为18.17%±2.79%,其轴突长度为(136.27±33.66)μm。MAG-Fc(200μg/L)处理后,β-tubulinⅢ阳性细胞比例和轴突长度分别显著减少为10.05%±3.42%(P<0.01)和(84.87±24.94)μm(P<0.01)。增殖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MAG-Fc对神经干细胞的BrdU整合比率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MAG-Fc对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及其轴突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磷脂相关糖蛋白 轴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髓过氧化物酶在冠心病预测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11
作者 龙曼 唐晓明 陈爱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98-500,共3页
冠心病及其急性并发症仍是全世界主要的发病和死亡原因。冠心病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起始、进展、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关键词 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冠心病 过氧化物酶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预测 急性并发症 死亡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纳米金与髓磷脂碱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12
作者 马娟 常荣 +1 位作者 王超展 卫引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21-422,共2页
关于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纳米医药应用以及愈来愈受到重视的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的一个中心问题。本研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与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金(AuNPs)与髓磷脂碱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 关于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纳米医药应用以及愈来愈受到重视的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的一个中心问题。本研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与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金(AuNPs)与髓磷脂碱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对于了解纳米粒子的神经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磷脂碱性蛋白 相互作用 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和IFN-γ影响许旺细胞生长及髓鞘相关糖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研究
13
作者 郭笑磊 钟延丰 +4 位作者 胡洪涛 谢志刚 由江峰 王盛兰 王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477-483,共7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对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SCs)生长和髓鞘相关糖蛋白(MAG)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许旺细胞与神经细胞(NCs)联合培养模型,绘制许旺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对体外培养的许旺细胞(SCs)生长和髓鞘相关糖蛋白(MAG)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许旺细胞与神经细胞(NCs)联合培养模型,绘制许旺细胞生长曲线,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NF-α和INF-γ对MAG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许旺细胞培养液中加入TNF-α和IFN-γ后,许旺细咆增殖数目明显增加且高于单纯许旺细胞培养组(q=7.476,P=0.000;q=6.631,P=0.000);而TNF-α组与IFN-γ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846,P=0.411)。无神经细胞存在时,许旺细胞不表达MAG mRNA;经神经细胞诱导后,许旺细胞MAC mRNA表达阳性,且具有时间性;加入TNF-α和IFN-γ后,许旺细胞MAG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高于单纯许旺细胞与神经细胞共培养组(q=8.128,P=0.000;q=6.614,P=0.000),而加人TNF-α和IFN-γ的许旺细胞与神经细胞共培养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515,P=0.156)。结论 TNF-α和IFN-γ具有促进许旺细胞增殖作用,且可提高髓鞘特异性基因MAG mRNA表达水平。提示,这两种炎性干扰因子可通过影响许旺细胞及MAC mRNA表达水平而间接影响髓鞘修复,为研究炎性脱髓鞘性神经疾病慢性期髓鞘修复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旺细胞 磷脂相关糖蛋白 基因表达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Ⅱ型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测定 被引量:6
14
作者 滕军放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37-241,共5页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66例急性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的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进行了连续动态检测。结果:急性CVD患者血清和CSF的MBP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66例急性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的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进行了连续动态检测。结果:急性CVD患者血清和CSF的MBP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CVD中的脑出血、脑梗塞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血清和CSFMB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急性CVD患者血清和CSFMBP含量之间呈正直线相关(r=0.76P<0.01)。血清和CSFMBP含量与急性CVD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CT扫描显示的脑损害程度和部位呈一致性。提示:测定血清和CSF内脑损害后释放的MBP含量对急性CVD的诊断,预后判断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磷脂碱性蛋白 酶联免疫测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金银染色观察大鼠大脑髓磷脂碱性蛋白
15
作者 孙薇 徐永琦 +1 位作者 史小东 印文考 《首都医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65-67,共3页
免疫金银染色观察大鼠大脑髓磷脂碱性蛋白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室孙薇,徐永琦,史小东,印文考本世纪80年代初,Danscher建立了免疫金银染色方法(IGSS),这是对70年代初Faulk和Taylor提出... 免疫金银染色观察大鼠大脑髓磷脂碱性蛋白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室孙薇,徐永琦,史小东,印文考本世纪80年代初,Danscher建立了免疫金银染色方法(IGSS),这是对70年代初Faulk和Taylor提出的免疫金染色法的进一步发展,即用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 碱性蛋白 免疫金银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对大鼠脊髓损伤后髓磷脂碱性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磊 刘云会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8期1537-1539,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复方丹参对大鼠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复方丹参治疗组(A组)、脊髓损伤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伤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和...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应用复方丹参对大鼠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W istar大鼠随机分为脊髓损伤复方丹参治疗组(A组)、脊髓损伤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正常对照组(C组),伤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免疫组化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区MBP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复方丹参治疗组较生理盐水组明显促进了MBP基因在分子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复方丹参可有效促进脊髓损伤后髓鞘重要构成成分MBP基因的表达,从而促进髓鞘的修复,可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 复方丹参 磷脂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蛋白调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与凋亡对肺动脉高压的作用和机制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进军 李晴晴 +4 位作者 曾超超 王月祥 胡擎天 王洪巨 吴士礼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72-1577,共6页
目的 探讨髓磷脂和淋巴细胞蛋白(MAL)在肺动脉高压(PAH)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收集PAH患者(PAH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HC组)各50例,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浆中MAL蛋白的表达水平;根据超声心动图将PAH患者分为中重度组(n=18)和轻度组(n=32),... 目的 探讨髓磷脂和淋巴细胞蛋白(MAL)在肺动脉高压(PAH)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收集PAH患者(PAH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HC组)各50例,采用ELISA检测各组血浆中MAL蛋白的表达水平;根据超声心动图将PAH患者分为中重度组(n=18)和轻度组(n=32),分析MAL蛋白水平与肺动脉高压疾病程度的关系;采用缺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MSCs)异常增殖的PAH体外模型,体外敲除和过表达mal基因,观察MAL对PAMSCs生长状态、细胞增殖能力、抗饥饿诱导的凋亡能力等的影响;另采用NK-κB信号通路抑制剂,探讨MAL调控PAMSCs增殖和凋亡的可能分子机制。结果 PAH患者血浆中MAL的水平显著高于HC组(P<0.05),且中重度组患者显著高于轻度组患者(P<0.001);体外研究中,缺氧组PASMCs中MAL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常氧组(P<0.05);抑制MAL可显著抑制缺氧诱导的PAMSCs增殖能力,促进饥饿诱导的PAMSCs凋亡(P<0.05);机制研究证实,下调mal可抑制NK-κB通路激活参与调控PAMSCs增殖(P<0.05)。结论 PAH患者血浆中高水平MAL与疾病程度正相关,抑制MAL通过靶向NF-κB通路抑制PAMSCs异常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参与改善PAH血管重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髓磷脂和淋巴细胞蛋白 血管重构 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抗原SEB及MBP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8
作者 肖雪媛 杨贵贞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450-451,共2页
目的 :探讨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SEB)及髓磷脂碱性蛋白 (MBP)是诱导静息成熟的淋巴细胞凋亡 ,还是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方法 :采用 3H- Td R掺入法、Brd U掺入及其免疫组化法动态观察了小鼠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淋巴细胞... 目的 :探讨超抗原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 B(SEB)及髓磷脂碱性蛋白 (MBP)是诱导静息成熟的淋巴细胞凋亡 ,还是诱导活化的淋巴细胞凋亡。方法 :采用 3H- Td R掺入法、Brd U掺入及其免疫组化法动态观察了小鼠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及其 Brd U阳性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 :SEB、MBP注射 2 d时淋巴细胞增殖明显 ,Brd U阳性的细胞多数是核大的淋巴母细胞 ;注射 4d时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减弱 ,Brd U阳性的细胞多数是核浓缩或核断裂的凋亡细胞。而SEB、MBP和对照组中的 Brd U阴性细胞核大小基本均匀一致 ,并且对照组淋巴细胞无明显的增殖反应。结论 :SE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抗原 淋巴细胞凋亡 SEB 磷脂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V核心蛋白通过IL-10/STAT3信号通路促进粒系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极化
19
作者 王盟 平玉 +1 位作者 李志勤 张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34-534,共1页
【据《J Viral Hepat》2019年2月报道】题:HCV核心蛋白通过IL-10/STAT3信号通路促进粒系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极化(作者Wang M等)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恶性肿瘤中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的功能,促进肿瘤进展。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中T淋巴... 【据《J Viral Hepat》2019年2月报道】题:HCV核心蛋白通过IL-10/STAT3信号通路促进粒系髓源性抑制细胞的极化(作者Wang M等)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在恶性肿瘤中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的功能,促进肿瘤进展。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中T淋巴细胞的功能也处于无能状态,相关研究均已表明这种T淋巴细胞功能缺失的现象与HCV的持续性感染相关。因此,作者初步认为HCV的持续性感染能够刺激MDSC的扩增,而MDSC能够进一步抑制T淋巴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V核心蛋白 源性抑制细胞 信号通路 T淋巴细胞功能 极化 粒系 持续性感染 慢性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文静 李浩渤 +3 位作者 王菲菲 刘从娜 郭晗 王燕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700-2704,2710,共6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培养并鉴定牙髓干细胞。将牙髓干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肾上腺髓质素组和肾上腺髓质素+抑制剂(LY294002)组。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素对人牙髓干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PI3K/Akt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培养并鉴定牙髓干细胞。将牙髓干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肾上腺髓质素组和肾上腺髓质素+抑制剂(LY294002)组。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测定牙髓干细胞增殖,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牙髓干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测定牙髓干细胞中PCNA、Cleaved Caspase-3和PI3K、p-Akt、Akt蛋白水平。结果:培养1 d各组牙髓干细胞吸光度(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3 d和7 d,与对照组比较,肾上腺髓质素组和肾上腺髓质素+抑制剂组牙髓干细胞A值升高(P<0.05),与肾上腺髓质素组比较,肾上腺髓质素+抑制剂组牙髓干细胞A值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肾上腺髓质素组和肾上腺髓质素+抑制剂组牙髓干细胞凋亡率降低(P<0.05),PCNA、PI3K、p-Akt蛋白水平升高(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肾上腺髓质素组比较,肾上腺髓质素+抑制剂组牙髓干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PCNA、PI3K、p-Akt蛋白水平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升高(P<0.05)。各组牙髓干细胞Akt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上腺髓质素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人牙髓干细胞增殖、抑制牙髓干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质素 细胞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增殖细胞核抗原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