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朱威宏 陈游 +2 位作者 唐琪 廖乐乐 李丁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08-813,共6页
目的:探讨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25例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患者行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侧采用2枚带线锚钉固定移植物,同... 目的:探讨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25例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患者行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侧采用2枚带线锚钉固定移植物,同时行髌骨侧止点加强缝合,关节镜下调节张力后采用界面挤压螺钉固定移植物于股骨隧道。术后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再脱位率、CT评价骨道位置及髌骨倾斜角,采用Lysholm,Tegner和Kujala评分评价患侧膝关节功能。结果:2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20~40(平均24)个月。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无1例感染、再脱位及髌骨骨折。CT显示重建骨隧道位置良好,髌骨倾斜角术前为21.6°±2.3°,术后为10.5°±1.6°;Lysholm评分术前为51.7±5.3,术后为93.8±6.5;Tegner评分术前为4.1±1.1,术后为5.5±0.6;Kujala主观评分术前为53.5±6.4,术后为94.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不稳定 骨脱位 内侧股韧带 缝合锚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MRI错位征在预测髌骨脱位患者股骨前倾角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梓杰 张华 +2 位作者 吴厚桦 温振兴 周爱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186-1189,共4页
目的:建立一个新的影像学标志以预测髌骨脱位患者是否合并过大的股骨前倾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35例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31例。平均年龄21.3岁。纳入患者的股骨前倾角为28.3°±8.3... 目的:建立一个新的影像学标志以预测髌骨脱位患者是否合并过大的股骨前倾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35例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男4例,女31例。平均年龄21.3岁。纳入患者的股骨前倾角为28.3°±8.3°,胫骨扭转角为29.0°±8.9°,股胫参数-1.3±11.1。将膝关节MRI的错位征定义为股骨髁间窝外侧壁与胫骨平台外侧髁间嵴的错位。膝关节MRI错位征阳性层面数为1.49±1.25。结果:纳入的35名患者中有25人出现错位征。错位征阳性与阴性的组别中股骨前倾角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股骨前倾角的数值则与错位征在膝关节MRI出现的层面数量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错位征可见于髌骨脱位患者膝关节MRI中,并且可作为预测患者是否合并股骨前倾角过大的影像学指标之一。其股骨前倾角的数值可通过膝关节MRI中错位征出现的层面数加以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脱位 髌股关节不稳定 股骨前倾角 旋转截骨 错位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骨运动轨迹测量方法及结果的相关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薛喆 宋关阳 +3 位作者 刘心 张辉 钱驿 冯华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12-1116,1121,共6页
目的:总结对比测量不同人群的髌骨轨迹时所使用的参考系、对象、方法及结果,探索对髌骨轨迹的测量可否作为髌股关节疾病的诊断参数之一。方法:以patellar tracking,measurement of patellartracking,patellar mal-tracking,髌骨运动轨... 目的:总结对比测量不同人群的髌骨轨迹时所使用的参考系、对象、方法及结果,探索对髌骨轨迹的测量可否作为髌股关节疾病的诊断参数之一。方法:以patellar tracking,measurement of patellartracking,patellar mal-tracking,髌骨运动轨迹、髌骨运动轨迹的测量、膝关节紊乱、膝关节不稳定及髌骨轨迹、髌骨脱位作为关键词,在Pub Med、EMBASE databases、Medline、Psych INFO、AMED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英文或中文文献,研究中至少包含一种髌骨轨迹测量方法。分析髌骨轨迹测量的坐标系、研究对象、精确度、方法、结果。结果:髌骨轨迹的测量对象及方式呈多样化。使用连续的、六自由度测量方法可更加全面地记录髌骨运动轨迹,但多数研究着重于对内外侧位移、内外侧倾斜这两个自由度的静态描述。通过对髌骨轨迹在体、无创、六自由度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其运动轨迹,而临床工作中仍缺乏对髌骨轨迹动态、定量的评估方式。精准、定量的髌骨轨迹测量可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关于患者膝关节稳定性的全面评价。髌骨轨迹的测量或可成为一种诊断髌股关节疾病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轨迹 轨迹测量方法 髌股关节不稳定 骨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