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辅助定位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宗师 康志宇 +5 位作者 尤文阳 卢松波 李哲 张玉娥 赵静芝 韩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定位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6月我科椎管内麻醉下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和超声辅助定位组,每组57例。2组患者椎管内麻醉... 目的探讨超声辅助定位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4年6月我科椎管内麻醉下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11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和超声辅助定位组,每组57例。2组患者椎管内麻醉操作均采用旁正中入路进行穿刺,比较一次穿刺成功率、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皮肤穿刺次数、调整硬膜外针方向次数、穿刺点定位时间、穿刺时间(穿刺成功时间、麻醉操作时间、总时间)、穿刺过程中不良事件(神经异感、意外穿破硬脊膜)、椎管内麻醉相关并发症(腰痛、头痛、神经损伤)、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时间,术后24 h采用15项恢复质量(15-Item Quality of Recovery,QOR-15)量表评估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结果超声辅助定位组一次穿刺成功率71.9%(41/57),明显高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28.1%(16/57)(χ^(2)=21.930,P=0.000);超声辅助定位组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87.7%(50/57),明显高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54.4%(31/57)(χ^(2)=15.396,P=0.000)。超声辅助定位组皮肤穿刺次数和调整硬膜外针方向次数分别为1(1,1)、0(0,1)次,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分别为2(1,3)、3(0,5)次,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均P=0.000)。超声辅助定位组穿刺定位时间2.2(1.7,3.2)min,明显长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0.8(0.5,1.2)min(Z=-8.418,P=0.000)。超声辅助定位组穿刺成功时间、麻醉操作时间和总时间分别为1.9(1.7,2.3)、4.9(4.3,5.3)、7.1(6.3,8.7)min,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分别为5.1(2.3,8.0)、7.9(5.7,11.0)、8.6(6.6,12.0)min,2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2组操作时神经异感发生率(3.5%vs.7.0%,χ^(2)=0.176,P=0.675)、硬膜外针意外穿破硬脊膜发生率(0%vs.3.5%,P=0.496)、术后头痛发生率(0%vs.3.5%,P=0.496)、腰痛发生率(1.8%vs.10.5%,χ^(2)=2.435,P=0.1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术后均无神经损伤症状出现,术后24 h QOR-15量表评分[119(115,124)分vs.116(112,121)分,Z=-1.858,P=0.063]、住院时间[10.0(9.0,12.5)d vs.10.0(8.0,13.0)d,Z=-0.043,P=0.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声辅助定位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体表解剖标志定位组(P=0.004)。结论超声辅助定位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椎管内麻醉,可以明显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首个穿刺点穿刺成功率,减少皮肤穿刺次数和调整硬膜外针方向次数,明显缩短麻醉操作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辅助定位 老年患者 髋部骨折 椎管内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全序列康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2
作者 符秋燕 黄天雯 +6 位作者 肖万莲 谭运娟 刘巧梨 黄晓敏 陈晓玲 李娜 朱庆棠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2-27,共6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全序列康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提高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活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拟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全序列康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 目的构建适用于我国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全序列康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为提高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活动的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与半结构式访谈法,初步拟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全序列康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选取30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确定指标体系和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有效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68、0.442(均P<0.05)。构建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全序列康复风险评估指标包含7项一级指标、63项二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全序列康复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可为评估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康复风险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康复活动 老年患者 全序列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患者安全 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治疗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影响
3
作者 李荣华 徐敏逸 +3 位作者 张建楠 王静 蒋晨浩 蔡靓羽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03-708,共6页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96例,男35例,女61例,年龄≥65岁,BMI 18.5~25.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电针治疗组(EA组,n...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对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择期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96例,男35例,女61例,年龄≥65岁,BMI 18.5~25.5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电针治疗组(EA组,n=49)和对照组(C组,n=47)。EA组在围术期施加电针治疗,对照组以假电针治疗。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于术后1、3、5 d评估POD的发生情况。采用记忆谵妄评估量表(MDAS)评估谵妄程度。分别于术前2 d、术后1、3、5 d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神经丝轻链蛋白(NfL)浓度。记录术后1、3、5 d NRS疼痛评分。记录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和补救镇痛情况。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对肠道菌群进行分析,ELISA法检测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浓度。结果与C组比较,EA组术后1、3 d POD发生率、MDAS评分、血清IL-6浓度、NR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3、5 d血清CRP、S100β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后3、5 d血清NfL浓度明显降低(P<0.05),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5 d血清sIgA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在门水平,术后EA组厚壁菌门和放线菌门丰度明显降低,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明显升高(P<0.05);在属水平,术后EA组拟杆菌属、海事成球杆菌属和普拉梭菌属丰度明显升高,埃希氏杆菌属和芽殖菌属丰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患者全麻手术POD发生率,减轻其严重程度,术后还可提供有效的持续镇痛效应。电针治疗患者术后肠道相关菌群丰度改变明显,可能是电针治疗的关键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术后谵妄 肠道菌群 脑-肠轴 全身麻醉 髋部骨折手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对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刘振江 曹高华 +5 位作者 陈健荣 王敬轩 莫智鸿 李根和 沈钊雄 沈楚龙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2-507,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入ICU首日四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对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MIMIC-IV数据库记录的ICU收治的991例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基本特征及入ICU首日四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对住院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9年12月MIMIC-IV数据库记录的ICU收治的991例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其年龄、性别、实验室检查、四项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及生存情况等数据,根据患者是否住院死亡分为死亡组(n=88)和生存组(n=903),采用单因素分析、Cox生存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DCA曲线分析,评价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等危险因素预测住院期间死亡的诊断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死亡组的逻辑器官功能障碍评分(LODS)、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简化急性生理功能评分Ⅱ(SAPS Ⅱ)、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LODS(OR=1.327,95%CI 1.255~1.403)和SAPSⅡ(OR=1.049,95%CI 1.036~1.062)为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ODS预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最佳截断值为4,灵敏度为86.36%,特异度为74.97%。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LODS≥4组相较LODS<4组的危险比(HR)为4.27(95%Cl 2.77~6.58)。决策曲线分析显示,LODS在最大阈值内对患者的获益效果最大,其在预测住院死亡风险中的价值最大。结论LODS≥4分是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入院时评估患者LODS对提高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住院生存率有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老年髋部骨折重症患者 住院死亡风险 预测价值 MIMIC-IV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二次骨折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5
作者 王礼宁 李新艳 +6 位作者 朱弈桦 王远智 涂鹏程 郭杨 沈计荣 马勇 张春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9,共11页
目的构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二次骨折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就诊年龄≥60岁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 目的构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二次骨折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就诊年龄≥60岁的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的临床数据,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最佳预测变量,对预测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基于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利用R软件构建术后二次骨折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评估模型的区分度,建立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校准度,绘制临床决策曲线评价模型的临床实用性。并采用内部验证Boostrap和十折交叉验证法评估模型的可重复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29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其中初次骨折576例,二次骨折53例,二次骨折发生率为8.4%。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5个危险因素:Harris评分(OR=0.916,95%CI:0.872~0.961)、日照时间(OR=0.397,95%CI:0.217~0.728)、功能锻炼(OR=0.400,95%CI:0.215~0.744)、阿尔茨海默病(OR=3.069,95%CI:1.034~9.110)、住院时长(OR=1.033,95%CI:1.004~1.063)。基于回归结果利用R软件构建髋部骨折术后二次骨折列线图。预测模型得出C指数与ROC曲线下面积为0.778,表明该模型有良好的区分度。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重复度较高,表明该模型校准度较好,预测二次骨折的能力与实际误差小,一致性高。临床决策曲线结果显示预测模型设定风险阈值为5%~55%时净获益大于0。结论本研究初步构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二次骨折的风险预测模型,该模型区分度较高、一致性良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术后 二次骨折 LOGISTIC回归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女性髋部骨折肌肉组织变化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裴文江 徐文停 +3 位作者 穆培 王宇轩 茅超勇 陈健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目的 考虑肌肉通过力学对骨量变化的影响,调查分析老年女性髋部骨折肌肉组织变化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79例老年髋部骨折女性作为骨折组,45例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析全身肌肉含量、全身脂肪含量、躯... 目的 考虑肌肉通过力学对骨量变化的影响,调查分析老年女性髋部骨折肌肉组织变化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79例老年髋部骨折女性作为骨折组,45例体检人员为对照组,分析全身肌肉含量、全身脂肪含量、躯干肌肉含量、躯干脂肪含量、上肢肌肉含量、上肢脂肪含量、下肢肌肉含量、下肢脂肪含量,以及腰椎L1~4、股骨颈、髋关节及全身BMD差异。结果 骨折组老年女性中,全身、上肢、下肢肌肉含量及脂肪含量、躯干脂肪含量、骨骼肌指数(skeletal muscle index, SMI)和全身BM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组老年女性肌少症检出率明显增高。粗隆间骨折女性患侧股骨颈BMD明显低于健侧。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折组人群SMI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股骨颈及全身BMD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女性髋部骨折肌少症检出率明显增加,其SMI和股骨颈及全身BMD显著相关。因此,在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防治中应高度重视肌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骨质疏松 肌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见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共病模式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玮玮 张诗璇 左思力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见慢性病(冠心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痴呆和恶性肿瘤)共病现状及共病模式。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因髋部骨折于郑州市骨科医院住院的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常见慢性病(冠心病、高血压、骨质疏松症、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痴呆和恶性肿瘤)共病现状及共病模式。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3年12月因髋部骨折于郑州市骨科医院住院的6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4 024例进行慢性病现状分析,并采用关联规则的Apriori算法进行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结果:4 024例患者中,85.61%合并慢性病,66.03%合并慢性病共病,49.06%合并冠心病。Apriori算法共筛选出13条关联较强的共病模式,后项包括冠心病8条和高血压5条。高血压和冠心病是最常见的二元慢性病共病模式(支持度为48.34%、置信度为60.67%、提升度为1.24),骨质疏松症、高血压和冠心病是最常见的三元慢性病共病模式(支持度为18.54%、置信度为72.39%、提升度为1.48)。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慢性病共病多与冠心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健康时代老年髋部骨折生命全周期管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8
作者 汤路路 袁书逸 +4 位作者 冯加义 宋凌霞 刘晓童 高奉琼 夏同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52-855,共4页
梳理数字健康技术在老年髋部骨折生命全周期管理不同阶段中的应用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做出展望,以期为老年髋部骨折疾病全周期健康管理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数字健康 生命全周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9
作者 梁小芹 贾云洋 +1 位作者 彭贵凌 杨明辉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58-1063,共6页
目的:构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 目的:构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方法:以Donabedian提出的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构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和0.935,指标变异系数分别为0.000~0.218和0.000~0.168,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331和0.259(均P<0.001)。最终构建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为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出院过渡期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过渡期护理 护理质量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结合腕踝针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红梅 张丹 +3 位作者 沈彩萍 翟星云 郑碧莉 刘丹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953-2957,共5页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结合腕踝针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谵妄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耳穴贴压组、腕踝针组、耳穴贴压结合腕踝针组,每组30例,按照不同方式进行干预。比较4组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结合腕踝针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谵妄的作用。方法:将120例老年髋部骨折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耳穴贴压组、腕踝针组、耳穴贴压结合腕踝针组,每组30例,按照不同方式进行干预。比较4组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对照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最高,耳穴贴压结合腕踝针组术后谵妄发生率最低。耳穴贴压结合腕踝针组病人谵妄评定量表(CAM-CR)评分、VAS评分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结合腕踝针可降低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可有效减轻围术期疼痛,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6、TNF-α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耳穴贴压 腕踝针 术后谵妄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与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术后结局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太君 张文超 +3 位作者 肖蕊 徐涛 王庚 杨明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术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593例,男189例,女404例,年龄≥65岁,BMI 12.0~35.5 kg/m^(2),ASAⅡ—Ⅳ级。通过电子病... 目的探讨术前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与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术后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老年髋部骨折危重患者593例,男189例,女404例,年龄≥65岁,BMI 12.0~35.5 kg/m^(2),ASAⅡ—Ⅳ级。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和电话随访收集术前一般情况、术中及术后情况。绘制术前NT-proBNP浓度与术后30 d死亡情况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NT-proBNP临界值为1765.0 pg/ml。根据患者术前血浆NT-proBNP浓度分为两组:低浓度组(NT-proBNP≤1765.0 pg/ml,L组,n=463)和高浓度组(NT-proBNP>1765.0 pg/ml,H组,n=130)。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前不同血浆浓度NT-proBNP与术后ICU时间、总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L组比较,H组年龄、术前合并冠心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功能不全、肺部疾病和慢性肾脏疾病的比例、术后30 d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浆高浓度NT-proBNP与术后ICU时间(OR=1.215,95%CI 1.073~1.375,P=0.020)、术后30 d死亡(OR=32.696,95%CI 7.158~149.338,P<0.001)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术前血浆高浓度NT-proBNP与术后ICU时间、术后30 d死亡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危重 髋部骨折 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谵妄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伟丽 宋咪 +1 位作者 邱晨 高远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76-382,共7页
目的: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日。经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分别采用Stata17.0和RevMan5.4软件对谵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 目的:明确老年髋部骨折手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各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2月1日。经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分别采用Stata17.0和RevMan5.4软件对谵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发病率为23.0%[95%CI=(20%~26%)],其中高龄[OR=1.24,95%CI=(1.10~1.40),P<0.001]、疼痛[OR=2.01,95%CI=(1.48~2.75),P<0.001]、脑卒中史[OR=5.22,95%CI=(2.75~9.92),P<0.001]、合并症≥3[OR=2.25,95%CI=(1.33~3.81),P=0.002]、术前认知功能障碍[OR=3.45,95%CI=(2.51~4.75),P<0.001]、低氧血症[OR=3.91,95%CI=(2.70~5.67),P<0.001]、术前等待时间长[OR=3.98,95%CI=(1.16~13.98),P=0.030]、全麻[OR=2.55,95%CI=(1.81~3.59),P<0.001]、手术时间长[OR=1.61,95%CI=(1.22~2.11),P<0.001]、术前低白蛋白[OR=6.42,95%CI=(2.59~15.88),P<0.001]、低BMI[OR=3.06,95%CI=(1.71~5.46),P<0.001]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发病率高,影响因素较多。应针对谵妄危险进行早期筛查、干预,以减少不良结局对患者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围术期 谵妄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心力衰竭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13
作者 刘园梅 傅义程 +2 位作者 郝靖欣 张福春 刘慧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4-883,共10页
目的: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心力衰竭(postoperative heart failure, PHF)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将2015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 目的:构建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心力衰竭(postoperative heart failure, PHF)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将2015年7月至2023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65岁)纳入研究,以2015年7月至2021年12月入院的患者为开发队列,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入院的患者为验证队列,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PHF的预测因素,并通过R语言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内外部验证。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校准曲线、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 DCA)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适用性。结果:开发队列共944例患者,其中54例(5.7%)住院期间发生PHF;验证队列共469例患者,其中18例(3.8%)住院期间发生PHF。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71, 95%CI:1.019~1.127,P=0.008)、合并心脏病史(OR=5.360, 95%CI:2.808~10.234,P<0.001)、术前血红蛋白(OR=0.979, 95%CI:0.960~0.999,P=0.041)、术前血肌酐(OR=1.007, 95%CI:1.001~1.013,P=0.015)、髋关节置换术(OR=2.513, 95%CI:1.259~5.019,P=0.009)和全身麻醉(OR=2.024, 95%CI:1.053~3.890,P=0.034)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HF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4个术前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模型内外部验证的AUC值分别为0.818(95%CI:0.768~0.868)、0.873(95%CI:0.805~0.929),显示其预测效能良好。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内部验证χ^(2)=9.958,P=0.354;外部验证χ^(2)=5.477,P=0.791)显示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高。DCA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适用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个简单易用的术前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HF的风险,有助于早期识别PHF高危患者,优化围手术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心力衰竭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0.375%罗哌卡因前路髂腰肌间隙阻滞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的半数有效容量
14
作者 曾芮 蒋鹏 +2 位作者 朱娟 张庆 马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0-1112,共3页
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发生率不断升高[1-2]。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及生理机能衰退,常伴随多种基础疾病[3],为避免髋部骨折加重原有基础疾病及骨折后疼痛增加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超声引导下区域... 在全球老龄化的大背景下,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发生率不断升高[1-2]。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增长及生理机能衰退,常伴随多种基础疾病[3],为避免髋部骨折加重原有基础疾病及骨折后疼痛增加患者围术期认知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在临床实践中常被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多模式镇痛[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机能衰退 多模式镇痛 髂腰肌 老年患者 全球老龄化 罗哌卡因 有效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a内全因死亡预测模型的构建
15
作者 靳永俊 肖鹏 +2 位作者 朱旭 赵冰涛 吴学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3-867,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 a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4∶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404)和验证集(n=101)。在训练集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术后1 ...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 a内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05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按照4∶1的比例分为训练集(n=404)和验证集(n=101)。在训练集中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术后1 a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分别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对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效益进行评价。结果:高龄、男性、低血红蛋白、高血尿素氮、低血白蛋白是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1 a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077(1.037~1.118)、2.360(1.269~4.389)、0.983(0.967~0.999)、1.108(1.039~1.181)、0.926(0.858~1.000)。训练集及验证集列线图预测模型的AUC(95%CI)为0.795(0.741~0.850)、0.796(0.658~0.934),提示模型的区分度较好。训练集及验证集的Hosmer-Lemeshow检验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P>0.05),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提示模型的校准度较好。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收益。结论: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1 a全因死亡的预测效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全因死亡 预测模型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恒花 杨锦锦 +3 位作者 邱迪 滕培兰 杨建军 冯继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3-1067,共5页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对蛛网膜下腔阻滞下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236例,男82例,女154例,年龄≥65岁,BMI 18.5~31.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 目的观察术中持续泵注瑞马唑仑对蛛网膜下腔阻滞下髋部骨折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236例,男82例,女154例,年龄≥65岁,BMI 18.5~31.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瑞马唑仑组(R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18例。在手术部位消毒铺巾时,R组给予首剂量瑞马唑仑0.1 mg/kg,随即以0.2 mg·kg^(-1)·h^(-1)静脉泵注,维持改良警觉/镇静(MOAA/S)评分1或2分,手术结束时停止泵注;C组以相同速率静脉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中文修订版(CAM-CR)于术后1~3 d评估POD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前1 d、术后1 d焦虑评分以及入室后、术毕血浆皮质醇浓度。记录术中高血压、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和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R组PO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焦虑评分和术毕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术中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入室后血浆皮质醇浓度、术中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马唑仑可以降低蛛网膜下腔阻滞下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POD的发生率,可能与缓解术中焦虑、抑制术中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术后谵妄 皮质醇 镇静 髋部骨折手术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炎症反应及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崔真 于淼淼 +4 位作者 孔月月 柯丽 张柳 白颖 王郝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0-225,共6页
目的评估预防性使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DEX组或对照组,即刻分别给予DEX 0.1... 目的评估预防性使用低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DEX组或对照组,即刻分别给予DEX 0.1μg·kg^(-1)·h^(-1)及0.9%(质量分数)氯化钠注射液,相同液速(0.025 mL·kg^(-1)·h^(-1))静脉泵入。测定给药后0(即刻)、6、12、18 h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白细胞介素-6浓度,记录血流动力学参数(心指数、每搏量指数、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谵妄的发生。结果两组间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6在各个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出现谵妄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4)。DEX组额外使用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例数(P=0.039)以及出现高血压的例数(P=0.012)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低剂量DEX未显著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的炎症指标,但有助于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谵妄的发生及阿片类药物的使用。低剂量DEX对于血流力学影响较小,对术后高血压的患者可能具有一定循环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老年髋部骨折 谵妄 血流动力学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电刺激联合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孙晓娜 张宝峰 胡敬暖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7-170,共4页
目的分析穴位电刺激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3月—2022年3月济南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方法为随机... 目的分析穴位电刺激联合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2019年3月—2022年3月济南市中医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20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0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给予ERAS理念的干预,研究组接受穴位电刺激联合ERAS理念干预,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并随访2个月。分析两组围术期情况,术前、术后1 d、7 d疼痛及认知功能,术后7 d、14 d、1个月、2个月髋关节功能,术前、术后7 d骨代谢指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下床时间组间比较更短,平均每日行走时间组间比较更长(P<0.05)。与术前、术后1 d比较,术后7 d,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降低,且研究组更低(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 d、7 d两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降低,且术后7 d高于术后1 d,术后1 d、7 d研究组MMSE评分更高(P<0.05)。术后7 d、14 d、1个月、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呈升高趋势,且研究组更高(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7 d,两组血清磷离子、钙离子、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住院期间,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更低[8.33%(5/60)vs 21.67%(13/60),P<0.05]。结论穴位电刺激联合ERAS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可改善围术期指标,减轻疼痛,改善患者认知功能,调节骨代谢,进而改善髋关节功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 穴位电刺激 快速康复外科 疼痛 认知功能 关节功能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跌倒恐惧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董芳辉 胡三莲 +1 位作者 韦小梅 张亚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341-2345,共5页
对国内外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跌倒恐惧评估工具的内容与特点、应用情况及应用局限性等进行综述,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我国老年髋部骨折病人跌倒恐惧评估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老年人 髋部骨折 跌倒恐惧 评估工具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monton衰弱量表指导下围术期分级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伴衰弱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慧敏 潘卫宇 +1 位作者 谢煜 张俊娟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2-906,共5页
目的:分析Edmonton衰弱量表(EFS)指导下围术期分级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伴术前衰弱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入院的42例病人为对照组,2021年7月—2022年3月入院的44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案例需求导向... 目的:分析Edmonton衰弱量表(EFS)指导下围术期分级管理在老年髋部骨折伴术前衰弱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入院的42例病人为对照组,2021年7月—2022年3月入院的44例病人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围术期案例需求导向护理,观察组给予EFS指导下围术期分级管理联合案例需求导向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两组入院时及出院时EF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离床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EFS评分均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观察组出院时E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FS指导下围术期分级管理应用于老年髋部骨折伴衰弱病人围术期护理中,可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衰弱 围术期 Edmonton衰弱量表 分级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