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塞米松或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1
作者 李洪琼 陈昌林 +1 位作者 赵漾 林菁艳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702,共6页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与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实施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与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实施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对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地塞米松组(DM组)、右美托咪定组(DX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患者入室后局麻下行患侧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药液均为20 ml,其中DM组为地塞米松0.1 mg/kg+0.25%罗哌卡因,DX组为右美托咪定0.5μg/kg+0.25%罗哌卡因,C组为0.25%罗哌卡因。PENG阻滞后15 min,三组行相同方案的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记录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记录术后0~12、>12~24、>24~48 h三个时间段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记录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于术后12、24 h评估股四头肌肌力。结果与C组比较,DM组和DX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术后0~12、>12~24、>24~48 h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与DX组比较,DM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明显延长,术后>12~24 h镇痛泵总按压次数、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明显减少(P<0.05)。三组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12、24 h股四头肌肌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塞米松和右美托咪定作为罗哌卡因的佐剂用于PENG阻滞,均能有效提高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其中地塞米松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 右美托咪定 地塞米松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斌 胡海涛 +2 位作者 邓伦童 刘云洁 梅海翔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3-497,共5页
目的比较老年髋部骨折中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NGB)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样本量估算,最小样本量为153。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53例,通过计... 目的比较老年髋部骨折中罗哌卡因复合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NGB)的临床效果。方法经样本量估算,最小样本量为153。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麻醉科接受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153例,通过计算机随机数字生成表分为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51例,分别采用0.375%罗哌卡因复合0.5、1、1.5μg/kg右美托咪定行PNGB,20 min后行麻醉诱导。比较三组主要指标[T0(入室前)、T1(麻醉诱导开始时)、T2(气管插管时)、T3(手术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麻醉效果],次要指标(神经阻滞效果、麻醉苏醒时间),安全指标(麻醉不良反应)。结果15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及研究,无脱落。T1时低、中、高剂量组的MAP分别为(86.37±9.69)mmHg、(86.15±9.47)mmHg、(81.43±9.84)mmHg,T2时分别为(96.03±9.01)mmHg、(96.30±8.97)mmHg、(100.57±9.54)mmHg,T3时分别为(90.68±10.77)mmHg、(91.53±10.69)mmHg、(96.79±9.19)mmHg,T1时低、中、高剂量组的HR分别为(73.06±8.97)次/min、(72.78±8.13)次/min、(68.02±7.98)次/min,T2时分别为(84.86±9.18)次/min、(83.57±9.35)次/min、(89.17±9.24)次/min,T3时分别为(79.19±8.15)次/min、(79.12±8.74)次/min、(83.52±8.29)次/min;低、中、高剂量组的麻醉效果I级构成比分别为66.67%、90.20%、84.31%;低、中、高剂量组的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15.85±4.19)min、(11.21±3.01)min、(10.47±3.19)min,麻醉苏醒时间分别为(10.24±2.21)min、(10.47±2.54)min、(13.59±2.37)min;低、中、高剂量组心动过缓发生率分别为1.96%、3.92%、13.73%。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比较,T1时高剂量组MAP、HR均降低,T2、T3时高剂量组MAP、HR均升高(P<0.05);中剂量组、高剂量组麻醉效果I级构成比均高于低剂量组(P<0.05),神经阻滞起效时间短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麻醉苏醒时间短于高剂量组(P<0.05),心动过缓发生率低于高剂量组(P<0.05)。结论老年髋部骨折中罗哌卡因复合1μg/kg右美托咪定效果良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及容量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用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34
3
作者 王东红 陈丽萍 薛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7-502,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及容量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用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体位变动时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腰麻下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80例,男82例,女98例,年龄65~85岁,BMI 18~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及容量罗哌卡因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用于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体位变动时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腰麻下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180例,男82例,女98例,年龄65~85岁,BMI 18~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六组:0.45%罗哌卡因20 ml组(A_(1)组)、0.45%罗哌卡因10 ml组(B_(1)组)、0.45%罗哌卡因5 ml组(C_(1)组)、0.25%罗哌卡因20 ml组(A_(2)组)、0.25%罗哌卡因10 ml组(B_(2)组)和0.25%罗哌卡因5 ml组(C_(2)组),每组30例。所有患者均在腰麻前按照上述剂量行超声引导下术侧PENG阻滞。记录神经阻滞前、神经阻滞后5、10 min时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记录腰麻摆体位时活动时NRS评分。记录术后当天及第1天股四头肌肌力分级和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血肿形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神经阻滞前六组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神经阻滞前比较,神经阻滞后5 min、10 min时A_(1)组、B_(1)组、C_(1)组、A_(2)组和B_(2)组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神经阻滞后10 min C_(2)组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神经阻滞后5 min比较,神经阻滞后10 min C_(2)组静息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神经阻滞后10 min比较,腰麻摆体位时C_(1)组、C_(2)组活动时NR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C_(1)组比较,神经阻滞后5 min、10 min、腰麻摆体位时A_(1)组、B_(1)组活动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神经阻滞后10 min,腰麻摆体位时C_(2)组活动时NRS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C_(2)组比较,神经阻滞后5 min、10 min、腰麻摆体时A_(2)组、B_(2)静息和活动时NR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当天B_(2)组股四头肌肌力完5级例数明显多于A_(1)组、A_(2)组和B_(1)组(P<0.05)。六组均无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血肿形成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对髋部骨折患者麻醉前体位变动有良好的镇痛效果,0.25%罗哌卡因10 ml可提供良好镇痛的效果,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更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髋部骨折 体位变动 蛛网膜下腔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浓度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欣舫 郭嘉 王迎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14-718,共5页
目的测定全麻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_(50))。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65~80岁,BMI 18~30 kg/m 2,ASAⅡ或Ⅲ级。在超声引导下行PEN... 目的测定全麻联合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的罗哌卡因半数有效浓度(EC_(50))。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65~80岁,BMI 18~30 kg/m 2,ASAⅡ或Ⅲ级。在超声引导下行PENG阻滞,设定罗哌卡因容量为20 ml,浓度由序贯法确定,初始浓度为0.375%,若神经阻滞20 min后,静息NRS评分较阻滞前下降≥2分且活动时NRS评分较阻滞前下降≥3分时,则视为阻滞成功,反之则视为失败,阻滞失败则下1例患者提高1个浓度梯度,阻滞成功则下1例患者降低1个浓度梯度,相邻浓度比值为1.0∶1.2,直至出现7个拐点。采用Probit概率法计算罗哌卡因的EC_(50)及其95%可信区间(CI)。记录PENG阻滞前(阻滞前)、阻滞后20 min和术后2、6、12、24 h静息和活动(被动抬髋15°)时NRS评分,术后穿刺部位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恶心、呕吐、头晕等发生情况。结果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行PENG阻滞的EC_(50)为0.185%(95%CI 0.154%~0.213%)。无一例患者穿刺部位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局麻药中毒并发症。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PENG阻滞的EC_(50)为0.185%(95%CI 0.154%~0.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序贯法 罗哌卡因 半数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3
5
作者 单涛 韩流 +3 位作者 葛德高 王宏宇 张媛 鲍红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择期因股骨颈骨折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5~80岁,BMI 16~28 ...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择期因股骨颈骨折于椎管内麻醉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65~80岁,BMI 16~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组(P组)和对照组(C组)。P组于体位摆放前20 min行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将0.5%罗哌卡因10 ml注入腰大肌肌腱与耻骨之间间隙;C组于体位摆放前20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随后两组均行椎管内麻醉,术后均行羟考酮PCIA,维持NRS评分<4分,若NRS评分≥4分,静脉注射羟考酮1 mg补救镇痛。记录患者入室时(T 0)、体位摆放前即刻(T 1)、体位摆放时(T 2)和体位摆放后即刻(T 3)的NRS评分。记录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麻醉科医师对体位摆放满意情况、患者满意情况、PCIA首次按压时间、术后24 h内羟考酮总用量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恶心、呕吐、局麻药中毒、穿刺部位感染、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比较,P组T 1—T 3时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麻醉科医师对体位摆放满意率、患者满意率明显升高(P<0.05),PCIA首次按压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后24 h内羟考酮总用量明显减少(P<0.05),补救镇痛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联合椎管内麻醉应用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可增强术后镇痛效果,缩短椎管内麻醉操作时间,提高患者椎管内麻醉体位摆放时的舒适度,减少术后24 h内羟考酮总用量,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髋关节置换术 关节 神经阻滞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与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镇痛效果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42
6
作者 李咸鹏 郑煜丽 +5 位作者 高晓曼 徐琥钧 刘鹏程 韩妤妤 高成杰 王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4-259,共6页
目的比较连续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和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65~85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比较连续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PENGB)和连续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65~85岁,BMI 18~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连续PENGB组(P组)和连续FICB组(F组),每组25例。P组在全麻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连续PENGB,给予0.375%罗哌卡因20 ml。F组在全麻诱导前实施超声引导下连续FICB,给予0.375%罗哌卡因30 ml。两组患者术毕行神经阻滞自控镇痛。记录阻滞前即刻、术后3、6、12、24和48 h静息和活动(被动直腿抬高45°)时VAS疼痛评分,神经阻滞操作时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12、24和48 h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术后补救镇痛情况、术前等待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恶心呕吐、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导管移位和脱出、血肿、穿刺部位感染等情况。结果与阻滞前即刻比较,术后3、6、12、24和48 h两组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F组比较,P组术后6和12 h活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2、24和48 h下肢运动阻滞改良Bromage评分明显降低(P<0.05),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补救镇痛情况、术前等待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局麻药中毒、神经损伤、导管移位或脱出、血肿、穿刺部位感染等情况。结论连续PENGB和FICB均可持续减轻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疼痛,连续PENGB更能够减轻患者活动时疼痛,并保留下肢肌力,有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连续外周神经阻滞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髂筋膜间隙阻滞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的半数有效容量 被引量:7
7
作者 郑龙彬 秦卫民 +4 位作者 梁文波 尹宁 张晓静 马晴 任志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42-845,共4页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麻醉前镇痛的半数有效容量(EV_(50))。方法选择2022年1—8月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65岁,BMI 1... 目的采用序贯法测定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围神经(PENG)阻滞麻醉前镇痛的半数有效容量(EV_(50))。方法选择2022年1—8月拟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23例,男9例,女14例,年龄≥65岁,BMI 18~24 kg/m 2,ASAⅠ—Ⅲ级。在超声引导下行PE NG阻滞,定位成功后,于腰肌肌腱后方和耻骨支之间的肌筋膜平面单次注入0.375%罗哌卡因。采用序贯法测定0.375%罗哌卡因半数有效容量(EV_(50)),初始给药容量为12.5 ml,相邻容量梯度为1.5 ml。注药后20 min评估镇痛效果,若患肢活动时VAS疼痛评分<4分,视为镇痛有效,则下一例患者容量降低一个梯度;反之,则升高一个梯度,至出现7个镇痛有效-镇痛无效交叉点时结束研究。采用Probit概率回归法计算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的EV_(50)、95%有效容量(EV_(95))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0.375%罗哌卡因EV_(50)为8.84 ml(95%CI 7.50~9.85 ml),EV_(95)为11.12 ml(95%CI 9.78~17.09 ml)。结论0.375%罗哌卡因用于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超声引导下单侧PENG阻滞进行麻醉前镇痛的EV_(50)为8.84 ml(95%CI 7.50~9.85 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数有效容量 量-效关系 序贯法 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持续髋关节囊周围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前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24
8
作者 来伟 胡平 +3 位作者 程乐 李志琴 梁桂金 孟海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88-890,共3页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创伤疾病,98%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需要早期手术治疗,这类患者骨折后24~48 h内实施手术已成共识^([1])。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髋部骨折创伤及疼痛刺激,可加重基础疾病的症状,影响术前身体状况的调...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创伤疾病,98%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需要早期手术治疗,这类患者骨折后24~48 h内实施手术已成共识^([1])。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慢性基础疾病,髋部骨折创伤及疼痛刺激,可加重基础疾病的症状,影响术前身体状况的调整。手术时机的延后可增加该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部骨折 老年患者 髋关节 骨创伤 手术时机 慢性基础疾病 周围神经阻滞 早期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在小儿髋关节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亚琴 陈培章 +3 位作者 张凯 石翊飒 罗炜 黄生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PENG)阻滞与骶管阻滞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手术患儿中的镇痛效果,初步探讨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用于小儿髋关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髋关节囊周神经(pericapsular nerve group,PENG)阻滞与骶管阻滞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手术患儿中的镇痛效果,初步探讨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用于小儿髋关节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择期行全身麻醉下单侧DDH开放复位手术的患儿40例,年龄1~5岁,体重10~21 kg,ASA分级Ⅰ~Ⅱ级,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骶管阻滞组(C组)和髋关节囊周神经阻滞组(P组),每组各20例。患儿均于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行超声引导下区域阻滞,2组均采用0.2%罗哌卡因1 mL/kg。记录术中舒芬太尼和七氟醚的总用量,术后1 h、2 h、4 h、8 h、12 h、18 h、24 h、36 h、48 h的疼痛行为评分(face legs activity cry consolability,FLACC),术后48 h内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和补救镇痛总量(布洛芬混悬液),术后住院时间、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评分。结果与C组比较,P组术后首次补救镇痛时间明显延长[4(4,8)h比12(8,40.5)h],补救镇痛布洛芬总量明显减少[(227.0±142.2)mg比(142.0±114.4)mg],家长满意度评分更高[(3.0±0.7)分比(3.4±0.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舒芬太尼消耗量[(9.1±3.4)μg比(8.8±2.6)μg]、七氟醚消耗量[(29.0±4.8)mL比(28.8±5.6)mL]、术后住院时间[(7.2±1.2)d比(6.9±0.9)d]、术后各时点FLACC评分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骶管阻滞相比,超声引导下PENG阻滞可明显延长DDH患儿术后48 h内的首次补救镇痛时间,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家长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髋关节神经阻滞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外科手术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阻滞小斜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2例
10
作者 龚江波 郑燕 +1 位作者 何静波 杨行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800-800,804,共2页
我科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基础麻醉联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下经外环小斜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2例,男105例,女7例。1~3岁82例,3~6岁24例,6... 我科2004年6月~2007年6月在基础麻醉联合髂腹股沟-髂腹下神经阻滞下经外环小斜切口行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12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12例,男105例,女7例。1~3岁82例,3~6岁24例,6~13岁6例。腹股沟型39例,阴囊型73例。单侧疝97例,双侧疝15例。嵌顿疝12例,先行手法复位,24~48 h后再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斜疝 周围神经阻滞 切口治疗 小儿 高位结扎术 再手术治疗 小斜切口 髂腹股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