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牙槽突裂髂骨松质骨植骨术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景兵帅
石冰
+1 位作者
郑谦
李承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4-289,共6页
目的回顾采用髂骨松质骨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效果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行髂骨松质骨植骨修复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160例,其中小年龄组(6~12岁)和大年龄(≥13岁)组各80例...
目的回顾采用髂骨松质骨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效果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行髂骨松质骨植骨修复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160例,其中小年龄组(6~12岁)和大年龄(≥13岁)组各80例,收集术前、术后3 d内、术后6个月以上的锥形束CT(CBCT)影像,借助Mimics软件判断有无骨桥形成,并测量体积计算髂骨植入率、剩余骨充填率和吸收率,并研究两亚组的植骨影响因素。结果以骨桥形成为临床成功标准,总人群的成功率为71.25%,小年龄组和大年龄组分别为78.75%和6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同时后者的裂隙体积显著大于前者(P<0.001),小年龄组的植骨影响因素为腭侧骨壁(P=0.006)和腭裂手术史(P=0.012),大年龄组仅腭侧骨壁对植骨效果有显著影响(P=0.036)。结论大年龄组的植骨效果差于小年龄组,腭侧骨壁是牙槽突裂植骨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年龄患者的植骨效果也受腭裂手术史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髂骨松质骨
骨壁
瘢痕
锥形束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联合髂骨与单纯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霍永力
张雷
+5 位作者
王建华
李华
邢建峰
孙志干
陆立本
刘英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研究牙槽突裂植骨修复的新方法。方法:A组62例(74侧)牙槽突裂患者采用单纯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B组26(30侧)例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混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植入牙槽突裂术区。对2组88例牙槽突裂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周,1、2、3...
目的:研究牙槽突裂植骨修复的新方法。方法:A组62例(74侧)牙槽突裂患者采用单纯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B组26(30侧)例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混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植入牙槽突裂术区。对2组88例牙槽突裂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周,1、2、3、6个月和1年摄全口曲面断层X线片及上颌前部咬合X线片,结合临床,观察骨愈合、骨吸收的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根据术后3月X线片,按Bergland等的评价标准进行分级,对2组不同植骨材料的术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A组Ⅰ级17例17侧(23%),Ⅱ级17例20侧(27%),Ⅲ级13例14侧(19%),Ⅳ级15例23侧(31%);植入骨成活率为68.9%,临床成功率为50%。B组Ⅰ级16侧(53%),Ⅱ级8侧(26%),Ⅲ级4侧(13%),Ⅳ级2侧(6%);植入骨成活率为93.3%,临床成功率为80%。结论:采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联合髂骨松质骨修复牙槽突裂,骨诱导作用明显,能减少骨的吸收,加速新骨形成,比单独应用髂骨植骨能明显提高临床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钙人牙基质材料
髂骨松质骨
牙槽突裂
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牙槽突裂髂骨松质骨植骨术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景兵帅
石冰
郑谦
李承浩
机构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4-289,共6页
基金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临床研究项目(LCYJ2019-10,LCYJ2019-12,LCYJ2022-YF-4)。
文摘
目的回顾采用髂骨松质骨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效果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行髂骨松质骨植骨修复的单侧完全性牙槽突裂患者160例,其中小年龄组(6~12岁)和大年龄(≥13岁)组各80例,收集术前、术后3 d内、术后6个月以上的锥形束CT(CBCT)影像,借助Mimics软件判断有无骨桥形成,并测量体积计算髂骨植入率、剩余骨充填率和吸收率,并研究两亚组的植骨影响因素。结果以骨桥形成为临床成功标准,总人群的成功率为71.25%,小年龄组和大年龄组分别为78.75%和6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同时后者的裂隙体积显著大于前者(P<0.001),小年龄组的植骨影响因素为腭侧骨壁(P=0.006)和腭裂手术史(P=0.012),大年龄组仅腭侧骨壁对植骨效果有显著影响(P=0.036)。结论大年龄组的植骨效果差于小年龄组,腭侧骨壁是牙槽突裂植骨的重要影响因素,小年龄患者的植骨效果也受腭裂手术史影响。
关键词
牙槽突裂
髂骨松质骨
骨壁
瘢痕
锥形束CT
Keywords
alveolar cleft
iliac cancellous bone
bone wall
scars
cone beam CT
分类号
R782.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联合髂骨与单纯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霍永力
张雷
王建华
李华
邢建峰
孙志干
陆立本
刘英华
机构
宁夏银川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48-552,共5页
基金
宁夏银川市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06-1-67)
文摘
目的:研究牙槽突裂植骨修复的新方法。方法:A组62例(74侧)牙槽突裂患者采用单纯髂骨松质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B组26(30侧)例采用自体髂骨松质骨混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植入牙槽突裂术区。对2组88例牙槽突裂患者,均于术前、术后1周,1、2、3、6个月和1年摄全口曲面断层X线片及上颌前部咬合X线片,结合临床,观察骨愈合、骨吸收的情况及伤口愈合情况,根据术后3月X线片,按Bergland等的评价标准进行分级,对2组不同植骨材料的术后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A组Ⅰ级17例17侧(23%),Ⅱ级17例20侧(27%),Ⅲ级13例14侧(19%),Ⅳ级15例23侧(31%);植入骨成活率为68.9%,临床成功率为50%。B组Ⅰ级16侧(53%),Ⅱ级8侧(26%),Ⅲ级4侧(13%),Ⅳ级2侧(6%);植入骨成活率为93.3%,临床成功率为80%。结论:采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联合髂骨松质骨修复牙槽突裂,骨诱导作用明显,能减少骨的吸收,加速新骨形成,比单独应用髂骨植骨能明显提高临床成功率。
关键词
脱钙人牙基质材料
髂骨松质骨
牙槽突裂
植骨
Keywords
Decalcified dentinal matrix of human( DDM)
Lilium spongy bone
Alveolar cleft
Bone grafting
分类号
R782.2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牙槽突裂髂骨松质骨植骨术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景兵帅
石冰
郑谦
李承浩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联合髂骨与单纯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对比性研究
霍永力
张雷
王建华
李华
邢建峰
孙志干
陆立本
刘英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