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髂内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栓塞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谭志斌 郭友 +3 位作者 张斌 朱纯生 唐承富 肖亦明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08-910,共3页
目的:比较髂内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栓塞对产后出血和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的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方法: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12例,产后出血16例,进行双侧髂内动脉主干栓塞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观察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 目的:比较髂内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栓塞对产后出血和子宫全切术后残端出血的疗效和术后不良反应。方法: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出血12例,产后出血16例,进行双侧髂内动脉主干栓塞或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观察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14例行髂内动脉栓塞,14例行子宫动脉栓塞,两组的止血有效率均为100%。髂内动脉栓塞组术后下腹及臀部疼痛12例(需镇痛治疗的6例),发热9例,恶心、呕吐2例。子宫动脉栓塞组,术后下腹疼痛9例(3例需镇痛治疗),发热8例,恶心、呕吐3例。所有不良反应均在术后1周缓解。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检验差异意义无统计学。结论:双侧髂内动脉栓塞和子宫动脉栓塞都是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的有效手段,且无严重术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子宫切除术 术后出血 髂内动脉栓塞 子宫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栓塞术治疗顽固性子宫出血 被引量:8
2
作者 郑飞云 张文淼 周为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6-367,共2页
目的 :总结和探讨顽固性子宫出血的发生、临床特点 ,研究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其他方法对未育妇女的顽固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方法 :对 1例顽固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其... 目的 :总结和探讨顽固性子宫出血的发生、临床特点 ,研究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其他方法对未育妇女的顽固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方法 :对 1例顽固性子宫出血的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分析并复习文献。结果 :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结合其他疗法使子宫大出血迅速减少 ,直至停止 ,保留了子宫。结论 :顽固性子宫大出血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使用髂内动脉栓塞术损伤小 ,恢复快 ,副反应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子宫出血 髂内动脉栓塞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栓塞应用于妇科阴道大出血──附2例报告 被引量:3
3
作者 高荣莲 顾方颖 李选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6期426-426,共1页
髂内动脉栓塞应用于妇科阴道大出血──附2例报告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高荣莲,顾方颖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导管室李选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大出血和晚期宫颈癌,阴道癌大出血是比较少见的。文献报道(1)的治疗方法有:... 髂内动脉栓塞应用于妇科阴道大出血──附2例报告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高荣莲,顾方颖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导管室李选子宫全切术后阴道残端大出血和晚期宫颈癌,阴道癌大出血是比较少见的。文献报道(1)的治疗方法有:阴道填纱;填纱及局部烧灼;阴道缝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阴道大出血 栓塞疗法 髂内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静脉化疗和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对宫颈癌血管新生及恶性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145-1148,共4页
目的:分析全身静脉化疗和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对宫颈癌血管新生及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化疗手段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接受髂内动脉灌... 目的:分析全身静脉化疗和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对宫颈癌血管新生及恶性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化疗手段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静脉化疗,观察组接受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血管新生相关指标、瘤体内血流指标、血清病情相关指标、宫颈肿瘤组织增殖相关指标等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化疗后血清VEGFR-2、HIF-1α、vWF、Lam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PI、VI、FI、VFI、Vmax值低于对照组,RI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血清SCC—Ag、TK1、HE4、CYFRA21—1、IGF-Ⅱ、Gal-9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肿瘤组织miR-26b、SCD-1、Cyclin D1、TLR4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miR-99b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及栓塞术可以显著减少肿瘤血管新生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是十分理想的介入化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髂内动脉栓塞灌注化疗 全身静脉化疗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附5例报告 被引量:1
5
作者 朱锦桃 曹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2年第3期188-189,共2页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 用介入放射技术对 5例产后出血患者行骼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明确盆腔血管走向及造影剂由血管外溢情况 ,以明胶海绵碎粒与稀释之造影剂混合栓塞双侧髂内动脉。...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 方法 用介入放射技术对 5例产后出血患者行骼内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明确盆腔血管走向及造影剂由血管外溢情况 ,以明胶海绵碎粒与稀释之造影剂混合栓塞双侧髂内动脉。 结果  5例经髂内动脉造影均显示了不同临床原因引起的出血图象 ,经栓塞后出血随之停止 ,但 1例腹腔再度出血 ,剖腹探查发现为右侧卵巢血管及圆韧带残端出血。 结论 髂内动脉栓塞技术应用于难治性产后出血能迅速止血 ,保留子宫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内动脉栓塞 难治性产后出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介入放射技术 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治疗足月顺产阴道壁血肿一例
6
作者 贾艳君 杜亚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1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选择性髂内动脉栓塞 治疗 足月顺产阴道壁血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栓塞化疗联合TURBT治疗膀胱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孔祥波 史明 鲁学军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观察髂内动脉栓塞化疗联合TURBT治疗膀胱癌11例的疗效。方法:应用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除术(TURBT)治疗膀胱肿瘤。结果:3年内复发率为182%,与同期膀胱部分切除术(20%)相同,明显... 目的:观察髂内动脉栓塞化疗联合TURBT治疗膀胱癌11例的疗效。方法:应用髂内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除术(TURBT)治疗膀胱肿瘤。结果:3年内复发率为182%,与同期膀胱部分切除术(20%)相同,明显低于单纯膀胱肿瘤电切术(395%)。显示动脉栓塞化疗可使肿瘤血管萎缩,瘤体明显缩小,控制严重血尿,减少术中出血,防止肿瘤细胞播散转移,促使粘膜原位癌消失,增加了肿瘤电切的切除率。结论:此种联合治疗方法可取代膀胱部分切除术,对减少膀胱部分切除的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髂内动脉栓塞 TURBT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在极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电切术后的应用及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汪磊 陈佳 +5 位作者 李志虎 王刚 果宏峰 张侃玺 何山 李宁忱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988-992,共5页
目的极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很高的复发和进展风险。明确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IAC)经尿道电切术后辅助措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该类患者38例,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术后规律膀胱灌注治疗... 目的极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很高的复发和进展风险。明确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术(IAC)经尿道电切术后辅助措施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该类患者38例,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术后规律膀胱灌注治疗(卡介苗或表柔吡星/吡柔吡星),根据是否接受IAC分为IAC组及对照组。IAC组在电切术后2周内接受第1疗程IAC,再间隔3~4周行第2疗程IAC,化疗方案:顺铂60 mg/m2,吡柔比星25 mg/m2。术后随访指标包括无复发生存时间、随访期间进展率及切除膀胱率等。结果IAC组12例,对照组26例,平均随访时间(30.1±12.4)个月。IAC组与对照组在主要观察指标上的比较如下:无复发生存时间(20.3±14.1)个月比(8.9±7.2)个月,(P=0.002),1年无复发生存率66.7%比26.9%,(P=0.02),2年无复发生存率33.3%比7.7%,(P=0.07),随访期间进展率33.3%比46.2%,(P=0.46),切除膀胱率25.0%比46.2%,(P=0.21)。结论对于极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在经尿道电切术后辅助双侧髂内动脉化疗栓塞有助于延缓疾病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高危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内动脉化疗栓塞 复发 根治性膀胱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髂内动脉化疗栓塞联合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大体积膀胱癌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朱智能 高小玲 +2 位作者 黄遂斌 袁敬东 章传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2-576,共5页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Ris)治疗直径≥3 cm高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能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直径≥3 cm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Ris)治疗直径≥3 cm高危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能或不愿接受膀胱全切手术的直径≥3 cm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28例和观察组(B组)30例,A组单纯行传统术式经尿道膀胱肿瘤双极等离子电切术(TURis)治疗,B组采用经皮穿刺股动脉插管,实施髂内动脉TACE后2~3 d行TURis治疗,比较A组和B组的经尿道电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尿管保留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率、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术后2年肿瘤特异生存率。结果B组30例患者均成功行TACE治疗,介入手术成功率100%。两组电切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术式。5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5(10~38)个月。B组手术时间(45.8±7.5)min、导尿管留置时间(2.7±1.2)d、术后住院时间(3.5±1.4)d,分别短于A组手术时间(56.3±11.7)min、导尿管留置时间(3.8±1.5)d、术后住院时间(4.9±1.6)d;B组出血量为(55.4±8.2)mL低于A组(67.6±13.5)mL(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3个月肿瘤复发率13.3%低于A组35.7%(P<0.05),B组术后2年肿瘤复发率53.3%明显低于A组78.6%(P<0.05),B组术后2年肿瘤特异生存率73.3%明显高于A组4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髂内动脉TACE联合TURis治疗直径≥3 cm的高危膀胱癌安全有效,明显减少术中出血,有利于肿瘤彻底切除,提高了保留膀胱功能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肿瘤特异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内动脉化疗栓塞 双极等离子电切 大体积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化学栓塞术治疗妇科恶性肿瘤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铁峰 李先锋 +1 位作者 林兰 张菊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 观察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 2 8例妇科恶性肿瘤进行双侧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并进行栓塞。结果  2 8例患者共 81次介入治疗 ,最少 1次 ,最多 6次。CR 2例 ,PR11例 ,MR 9例 ,S... 目的 观察双侧髂内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 2 8例妇科恶性肿瘤进行双侧髂内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并进行栓塞。结果  2 8例患者共 81次介入治疗 ,最少 1次 ,最多 6次。CR 2例 ,PR11例 ,MR 9例 ,SD 1例 ,PD 3例 ,无法评价疗效 2例。有效率 (CR +PR)为 5 0 .0 % ( 13/ 2 6 )。半年存活 2 3例 ,占 88.5 % ;1年存活 19例 ,占 73.1% ;2年存活 8例 ,占 30 .8%。结论 髂内动脉插管化疗药物灌注及栓塞术对妇科中晚期恶性肿瘤可限制其发展 ,减轻痛苦 ,延长生命 ,提高生存质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动脉插管化学栓塞 妇科恶性肿瘤 化疗药物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骨盆软骨肉瘤的治疗(附7例报告)
11
作者 刘军 程千 +4 位作者 谷贵山 曾殿波 任伟民 秦大明 孙大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8-648,共1页
关键词 软骨肉瘤 难治性 髂内动脉栓塞 关节活动受限 2004年 肿物切除术 病理诊断为 软组织肿胀 侧支循环 放疗治疗 骨盆肿瘤 术后复发 临床表现 增敏剂 65岁 腹股沟 后发现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不同途径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血管新生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惠霞 李淑红 赵宏燕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63-2466,共4页
目的:研究全身静脉化疗和经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对宫颈癌血管新生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的65例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术前经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对照组接受术前全身静脉化疗,化疗前后... 目的:研究全身静脉化疗和经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对宫颈癌血管新生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术前新辅助化疗的65例宫颈癌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术前经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对照组接受术前全身静脉化疗,化疗前后测定两组血清中VEGF的含量,手术切除后测定两组患者宫颈癌组织中VEGF以及促凋亡分子、抗凋亡分子的表达量。结果:两组化疗后血清中VEGFA、VEGFC、VEGFD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化疗前,且观察组化疗后的血清VEGFA、VEGFC、VEGF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手术切除后,观察组肿瘤组织中CD34、D2-40的荧光强度以及CD34、D2-40、VEGFA、VEGFC、VEGFD、TNFAIP8、Prdx4、Stoml2、Mcl-1、Piwil2的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Caspase-3、Caspase7、Caspase-8、Caspase-9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经髂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抑制宫颈癌组织中血管及淋巴管新生、促进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优于全身静脉化疗,是更为理想的宫颈癌新辅助化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新辅助化疗 内动脉灌注栓塞化疗 血管新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