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1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撬拨联合改良带针旋转复位法零切开治疗极度失稳GartlandⅣ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1
作者 孙强 周英 +2 位作者 陈伟 任波 刘兴坤 《中国骨伤》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目的:研究经皮撬拨联合改良带针旋转复位法治疗GartlandⅣ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肘内翻畸形率及此技术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共98例GartlandⅣ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 目的:研究经皮撬拨联合改良带针旋转复位法治疗GartlandⅣ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术后肘关节功能、肘内翻畸形率及此技术的应用前景。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3年1月共98例GartlandⅣ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7例,女41例;年龄2~14(6.24±4.76)岁;左侧48例,右侧50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h~2 d,其中急诊手术26例。术中先运用杠杆原理,将克氏针钝性插入骨折断端,行经皮撬拨复位。再采用改良带针旋转复位法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均做到零切开。采用Flynn评分对术后6个月肘关节的功能和外观进行评价。结果:98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随访,时间6~14(9.82±3.51)个月,骨折断端均骨性愈合,时间6~8(6.72±1.17)周。术后6个月肘关节Flynn功能评分:优95例,良3例。无相关并发症发生,如肘内翻畸形、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克氏针断裂及排异反应、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Volkmann挛缩和骨化性肌炎。结论:经皮撬拨联合改良带针旋转复位法治疗极度失稳GartlandⅣ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零切开、创伤小、安全和疗效好,最大限度减少手术创伤和瘢痕形成等优势,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GartlandⅣ型 极度失稳 撬拨复位 改良带针旋转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2
作者 刘俊锋 赵红 +1 位作者 董英 范小春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目的探究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南充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均先... 目的探究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南充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0例。两组均先行手法整复至解剖或功能复位,随后对照组应用传统管型石膏外固定,试验组采用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携带角、Baumann角、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1.67%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8周后,试验组患儿患肘Baumann角(78.15±1.88)°低于对照组(80.54±2.03)°,携带角(15.16±1.66)°高于对照组(12.51±1.26)°(P<0.05);试验组患儿患伤肢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79.14±8.04)分高于对照组(72.15±7.46)分(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vs 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联合石膏托板外固定在小儿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应用效果和稳定性较好,可促进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四合一塑型硬纸壳夹板 手法整复 石膏托板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信念的阶梯式护理干预策略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欣 杨影 +2 位作者 马娜娜 刘朝宇 于海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3期145-148,共4页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信念的阶梯式护理干预策略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 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信念的阶梯式护理干预策略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阶梯式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健康信念干预,两组均干预12周。干预后,评估两组锻炼依从性,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肘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功能评分,出院前评估家属满意度[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NSNS)]。结果 观察组整体锻炼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屈曲、旋前、旋后活动度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伸直活动度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运动、稳定性、日常生活功能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NSN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健康信念的阶梯式护理干预策略可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且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阶梯式护理 健康信念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芒硝散肘部外敷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肿痛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朱荣君 张军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2期347-350,共4页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散肘部外敷辅助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芜湖市中医医院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5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1例),对...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散肘部外敷辅助治疗儿童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术后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芜湖市中医医院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51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2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散肘部外敷,观察2组术前、术后3d、术后6d疼痛评分、肘关节肿胀度及住院天数、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3d、6d疼痛评分、肘关节肿胀度及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发现2例术后患肘出现张力性水泡,观察组未发生张力性水泡。结论:对GartlandⅡ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术后采用大黄芒硝散外敷可显著减轻肿痛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芒硝 肱骨髁上骨折 肿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立强 周世英 +1 位作者 张力平 任占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167-1170,共4页
目的:观察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所有病例均为2019年3月—2023年1月符合标准的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都应用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肘关节石膏固定屈肘45°~... 目的:观察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采用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所有病例均为2019年3月—2023年1月符合标准的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都应用闭合手法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肘关节石膏固定屈肘45°~60°制动3周;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3月进行随访,根据VAS疼痛评分和改良An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依次评估患者肘关节的疼痛评分、运动范围评分、力量评分、临床效果,计算分值进行统计分析,以观察肘关节手术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术后3周、术后3月之间的疼痛、肘关节运动范围、肘关节力量、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术后3周、术后3月肘关节疼痛、运动范围、力量、临床效果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组之间两两比较,术后3周与术前相比在疼痛、肘关节运动范围、肘关节力量、临床效果方面明显改善(P<0.05)。但由于术后3周内石膏辅助肘关节固定,克氏针经皮肤等原因导致患者在疼痛、肘关节运动范围、肘关节力量、临床效果方面恢复满意度明显低于术后3月(P<0.05)。结论:肱骨髁上骨折的儿童应用闭合手法复位克氏针固定后肘关节疼痛、运动范围、力量、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手法复位 克氏针固定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性手法整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4
6
作者 萧文耀 马远 +3 位作者 王昕 陶贵彦 张晓霞 徐春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743-745,共3页
肱骨髁上骨折在儿童肘部损伤中发病率很高,肘部骨折占儿童所有骨折的10%,其中髁上骨折占75%[1,2]。对于GartlandⅠ型肱骨髁上骨折,仅须石膏固定即可;大多数GartlandⅡ型和所有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则需要复位,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交叉克氏针 固定治疗 手法整复 Gartland 闭合性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 肘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预防肘内翻的探讨 被引量:36
7
作者 魏世隽 陈庄洪 +3 位作者 韩芳 熊昌源 蔡贤华 李姣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1期6-8,共3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组(A组)31例,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B组)24例,尺骨鹰嘴牵引组(C组,2周后去除牵引改石...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总结76例肱骨髁上骨折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固定组(A组)31例,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B组)24例,尺骨鹰嘴牵引组(C组,2周后去除牵引改石膏固定)9例,手术治疗组(D组)12例。对A组与B组以及4组中的Ⅲa型骨折病例的疗效进行分析比较,并作统计学处理,着重对肘内翻的预防加以探讨。结果:所有病例经4-36个月随访,通过摄患侧肘关节标准正侧位X线片,治疗前后测量鲍曼氏角(BA角)、携带角(CA角),参照郭仲华等对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标准的评定。A组与B组的疗效比较(χ^2=0.132,P=0.716〉0.05),无显著性差异;C、D组与A、B组中的Ⅲa型骨折治疗结果比较(χ^2=6.078,P=0.014〈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肘内翻的预防应贯穿于骨折复位、固定、复查的全过程。根据骨折类型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正确的复位方法,合理的复位判断及固定方式,手术入路的合理选择无论对保证肘关节的功能还是降低肘内翻的发生率均是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手法复位 牵引 外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7
8
作者 刘忠堂 温宏 +2 位作者 张宇 池永龙 徐华梓 《中国骨伤》 CAS 2002年第10期608-609,共2页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移位骨折的治疗问题很多,包括神经、血管损伤,获得和维持复位困难,以及肘关节僵硬或肘内翻畸形。本文...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最常见的骨折。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牵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和切开复位内固定。移位骨折的治疗问题很多,包括神经、血管损伤,获得和维持复位困难,以及肘关节僵硬或肘内翻畸形。本文就1990年1月至1996年9月93例移位性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方法治疗的结果进行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74例,女19例;年龄从16个月至14岁;左侧60例,右侧33例,大多数发生在6~10个月(58例,62.4%)伤后就诊时间从1小时至20天。按照简单的Gart-land系统[1]进行分类。Ⅱ型38例,Ⅲ型55例。1.2 伴随损伤 ①骨折:同侧前臂损伤4例,尺桡骨骨折2例,桡骨下段骨折1例,Colles骨折1例;对侧桡骨小头骨折1例。1例尺桡骨骨折和1例Colles骨折行闭合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其余3例切开复位内固定。②神经损伤:正中神经损伤3例,其中有1例合并肱动脉损伤;桡神经损伤1例,Volk-mann缺血挛缩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32
9
作者 王相如 衣英豪 +1 位作者 曹克奎 宋江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84-85,共2页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8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照Flynn标准,优81例,良10...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肱骨髁上骨折患儿98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照Flynn标准,优81例,良10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92.9%。术后出现尺神经损伤2例,均在3个半月内功能自行恢复;5例出现针道感染,感染表浅,拔除克氏针和口服抗生素后治愈。结论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克氏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旋转移位的认识及临床分型 被引量:14
10
作者 王英 杨礼淑 郭焰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9期517-519,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旋转移位产生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分型特点。方法 :对 16 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根据骨折远端移位情况 ,按分型标准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 :基本类型 3种 ,亚型 18种。各类型中占比例较高的前 4种依次为 ... 目的 :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旋转移位产生的病因病机及临床分型特点。方法 :对 16 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根据骨折远端移位情况 ,按分型标准进行分类整理与统计分析。结果 :基本类型 3种 ,亚型 18种。各类型中占比例较高的前 4种依次为 :伸直尺偏外旋型 (36 2 % )、伸直桡偏外旋型(18 7% )、伸直尺偏型 (9 6 % )、伸直尺偏内旋型 (7 8% )。所统计 3大类型按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 :伸直类型 ,旋转类型 ,屈曲类型。结论 :伸直类型和旋转类型是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最常见的类型 ,而旋转类型又常与其他类型同时并存 ,本分型法是根据移位的方向去命名 ,在原有的伸直类型和屈曲类型的基础上新增旋转类型 ,每个类型又分了若干小类型 ,这样就基本概括了骨折远端各个不同方向的所有移位 ,也符合中医辨证、辨病施治的原则 ,具有准确施法、辨证分型论治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旋转移位 临床分型 儿童 中医 辨病施治 常见 统计 比例 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加压髁钢板治疗股骨髁上骨折及术后康复 被引量:9
11
作者 项良碧 祖启明 +1 位作者 刘贵堂 刘宪民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6期359-360,共2页
关键词 滑动加压钢板 手术治疗 股骨髁上骨折 术后康复 手术方法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肱骨髁上骨折3种手术方法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金德富 申运山 +1 位作者 朱雁 陈默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3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髁上骨折103例,其中男58例,女45例;年龄3~12岁,平均7.4岁。根据手术入路分肘内侧切口(A组)37例,肘外侧切口(B组)35例及肘后侧切口(C组)31例,比较术后肘关节伸屈功能丢... 目的:探讨3种手术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肱骨髁上骨折103例,其中男58例,女45例;年龄3~12岁,平均7.4岁。根据手术入路分肘内侧切口(A组)37例,肘外侧切口(B组)35例及肘后侧切口(C组)31例,比较术后肘关节伸屈功能丢失和肘内翻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8个月~8年,平均32个月。发生肘关节伸屈功能丢失:A组6例,B组6例,C组25例,C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两组(P<0.01)。发生肘内翻:A组8例,B组17例,C组7例,B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C两组(P<0.05)。结论:3种手术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有不同疗效,肘外侧切口肘内翻发生率较高,肘后切口肘伸屈功能明显降低,肘内侧切口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3
作者 仲肇平 曹进 +4 位作者 周龙 徐荣明 陈秋 彭琳瑞 任荣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0期767-769,共3页
目的:探讨两种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17例,按克氏针固定方式分组:两针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1~11岁,平均5.6岁;Garland Ⅱ型19例,Ⅲ型26... 目的:探讨两种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117例,按克氏针固定方式分组:两针组45例,男31例,女14例;年龄1~11岁,平均5.6岁;Garland Ⅱ型19例,Ⅲ型26例。三针组72例,男47例,女25例;年龄2~12岁,平均6.8岁;Garland Ⅱ型22例,Ⅲ型50例。术后测量肘关节屈伸范围及提携角,参照Flynn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评定标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两种克氏针内固定方式的疗效。结果:所有患儿均获随访,时间2~24个月,平均15.4个月。两针组45例:优27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41例术后6周均获得骨性愈合,4例术后1周骨折端移位,固定失败,肘内翻畸形2例。三针组72例:优60例,良11例,差1例,所有患儿术后6周均获得骨性愈合,屈伸活动度经功能锻炼后基本恢复正常,肘内翻畸形1例。结论:克氏针固定是一种稳定而可靠的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方法,内外髁三针交叉固定较单纯外髁两针固定有更大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儿童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严重移位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仲肇平 曹进 +2 位作者 任荣 彭琳瑞 陈秋 《中国骨伤》 CAS 2009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8例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患儿进行总结分析,所有骨折均为GartlandⅢ型,其中闭合性损伤24例,开放性损伤4例。16例(A组)行闭合复位穿...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000年6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8例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患儿进行总结分析,所有骨折均为GartlandⅢ型,其中闭合性损伤24例,开放性损伤4例。16例(A组)行闭合复位穿针固定,12例(B组)行骨折切开复位并神经探查。切开手术者发现8例神经为挫伤,3例为嵌顿伤,1例为断裂伤。结果:28例神经功能均完全恢复,其中闭合复位穿针者4~6周内恢复13例,8~10周2例,12周1例;切开手术者神经功能恢复4~6周6例,8~10周3例,12~16周3例。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伴神经损伤者,大部分损伤的神经功能可以在骨折闭合复位后逐步恢复,但必要时切开复位、神经探查、修复,同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神经损伤 儿童 临床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前屈肘手法复位联合闭合穿针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岩 张中礼 +2 位作者 杨文斌 江涛 李敏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旋前屈肘手法复位联合闭合穿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GartlandⅢ型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采用旋前屈肘手法复位、常规手法复位联合闭合穿针治疗... 目的探讨旋前屈肘手法复位联合闭合穿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1例GartlandⅢ型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采用旋前屈肘手法复位、常规手法复位联合闭合穿针治疗。比较两组复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6周肘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旋前、旋后角度)、提携角、Baumann角。术后6个月评价两组肘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复位时间短于对照组,肘关节屈曲角度、提携角、Baumann角均大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肘关节背伸、旋前、旋后角度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及对照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7.4%、92.8%,两组比较P<0.05。结论旋前屈肘手法复位联合闭合穿针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偏型肱骨髁上骨折 旋前屈肘手法复位 闭合穿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肘关节功能评价 被引量:14
16
作者 王晓 张世清 +1 位作者 张淞 张永乐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0期615-616,共2页
1992-2000年间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牵引治疗、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317例.现将不同治疗方法与关节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
关键词 肘关节 肱骨髁上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软组织肿胀情况下两种方法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浩然 任玮玮 +1 位作者 仲肇平 陈秋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4期102-106,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软组织肿胀情况下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探讨软组织情况对于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宁波市第六医院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或... 目的比较不同软组织肿胀情况下闭合复位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探讨软组织情况对于治疗方式选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2月于宁波市第六医院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方式治疗。年龄在7~11岁并得到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的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155例。按治疗时软组织肿胀情况分为轻度肿胀组和中、重度肿胀组.参照Flynn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不同软组织条件下两种治疗方式对骨折预后的影响。结果155例根据骨折软组织肿胀情况分组:轻度肿胀组41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39例,其中优35例,良4例,优良率为100%;切开复位2例,优1例,良1例,优良率100%。中、重度肿胀组114例,采用闭合复位内固定28例,其中优7例,良16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为82.1%;切开复位86例,优50例,良27例,可8例,差1例,优良率为89.5%。在中、重度肿胀组,两种治疗方式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49,P=0.023)。结论对于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软组织肿胀程度直接影响预后,在明显肿胀发生前采用闭合复位的方式可以得到较好的疗效.对于软组织已经明显肿胀的病例切开复位的方式效果会更好,而不是等待骨形态重塑或截骨矫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肿胀 治疗方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4
18
作者 吕建敏 林传甫 兰丽琴 《中国骨伤》 CAS 2017年第5期431-435,共5页
目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从统计学角度进一步认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12月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收集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 目的: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从统计学角度进一步认识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危险因素,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12月行手法复位石膏固定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收集其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伤后至复位时间、移位方向、旋转移位、骨骺损伤、固定位置等资料。对以上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出可能的危险因素,再对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最终明确导致肘内翻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伤后至复位时间、移位方向、旋转移位、骨骺损伤对肘内翻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是伤后至复位时间(伤后至复位时间>8 h比伤后至复位时间<8 h更容易导致肘内翻)[P=0.017,OR=3.303(1.243-8.774)],尺偏型移位[P=0.001,OR=11.951(2.895-49.335)],旋转移位[P=0.003,OR=4.190(1.643-10.685)],骨骺损伤[P=0.000,OR=7.092(2.557-19.671)]。结论 :伤后至复位时间、尺偏型移位、旋转移位以及骨骺损伤是导致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保守治疗后发生肘内翻的主要危险因素,应根据不同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肘内翻 危险因素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鹏 朱澍 +3 位作者 刘列 肖文兴 宋宁亚 公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7期81-84,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患儿,其中闭合性骨折患儿40例和开放性骨折患儿12例,前者采...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Ⅲ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2例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合并肱动脉损伤的患儿,其中闭合性骨折患儿40例和开放性骨折患儿12例,前者采用肘外侧入路方式,首先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然后局部热敷,最后局部注射药物罂粟碱;后者先进行清创,然后上下延长创口,游离肱动脉断端并吻合,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最后用2~3枚克氏针进行交叉固定。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康复的影响因素。结果52例骨折患儿均愈合良好,肘关节活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100%,均未发生相关并发症。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包括受伤至手术时间>48h、术后功能锻炼时间延迟及出院后遵医嘱依从性低(P<0.05)。结论影响肱骨髁上骨折患儿术后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包括受伤至手术时间、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以及出院后遵医嘱依从性。对可疑有血管损伤者,应仔细连续动态观察,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上骨折 血管损伤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晓东 王万春 +1 位作者 张之智 郭勇敢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23-24,27,共3页
目的 :介绍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方法。方法 :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1 7例 ,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评定效果。结果 :1 7例经 4~ 1 6月随访 ,无近晚期并发症 ,骨愈合良好 ,平均愈合时间 4... 目的 :介绍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的方法。方法 :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髁上骨折 1 7例 ,全部病例进行临床随访评定效果。结果 :1 7例经 4~ 1 6月随访 ,无近晚期并发症 ,骨愈合良好 ,平均愈合时间 4 .5月 ,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术后功能恢复总体优良率达 82 .3 %。结论 :经关节镜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及时处理膝关节并发症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股骨髁上骨折 交锁髓内钉 骨愈合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