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骺线和干骺联合线的X线解剖学观察及其定名的商榷
1
作者
陈耀然
李华如
《解剖学通报》
1981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我们在桡骨下端正位X线片上分别观察了骺线和干骺联合线的出现率及其X线表现,根据骨化过程讨论了二者的成因、形态、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以及两者的定名问题。骨成熟以前桡骨下端骺线的出现率为100%,而骨成熟以后的干骺联合线的出现率为2...
我们在桡骨下端正位X线片上分别观察了骺线和干骺联合线的出现率及其X线表现,根据骨化过程讨论了二者的成因、形态、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以及两者的定名问题。骨成熟以前桡骨下端骺线的出现率为100%,而骨成熟以后的干骺联合线的出现率为25.7%在X线相上前者为骺板的透亮线影,标志骨仍能长长;后者为骨干和骨骺联合的痕迹、为骨性的致密线影,若出现则为骨停止增长的怀志。我们认为沈克非、Shanks等学者对骺线和干骺联合线的记载,概念明确,且符合骨化过程。根据骨的组织发生和X线表现等差异,提出二者的主要不同点,并商榷了二者的定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线
出现率
骨折线
透
亮线
骺
线
骺亮线
软骨细胞
解剖学
骨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骺线和干骺联合线的X线解剖学观察及其定名的商榷
1
作者
陈耀然
李华如
机构
苏州医学院解剖学教研组
苏州医学院附一院放射科
出处
《解剖学通报》
1981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文摘
我们在桡骨下端正位X线片上分别观察了骺线和干骺联合线的出现率及其X线表现,根据骨化过程讨论了二者的成因、形态、生理作用和临床意义以及两者的定名问题。骨成熟以前桡骨下端骺线的出现率为100%,而骨成熟以后的干骺联合线的出现率为25.7%在X线相上前者为骺板的透亮线影,标志骨仍能长长;后者为骨干和骨骺联合的痕迹、为骨性的致密线影,若出现则为骨停止增长的怀志。我们认为沈克非、Shanks等学者对骺线和干骺联合线的记载,概念明确,且符合骨化过程。根据骨的组织发生和X线表现等差异,提出二者的主要不同点,并商榷了二者的定名问题。
关键词
髓线
出现率
骨折线
透
亮线
骺
线
骺亮线
软骨细胞
解剖学
骨干
分类号
R68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骺线和干骺联合线的X线解剖学观察及其定名的商榷
陈耀然
李华如
《解剖学通报》
198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