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新观点
1
作者 达万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80-85,共6页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移植新技术。该技术方案对恶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移植后嵌合体的形成而产生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与标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上的不同点主要在于预处理方案方面的差异。骨髓非...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移植新技术。该技术方案对恶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移植后嵌合体的形成而产生移植物抗肿瘤效应 ,与标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上的不同点主要在于预处理方案方面的差异。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提出扩大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范围。本文对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出背景、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研究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非清除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嵌合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骨髓清除性预处理方案加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淋巴瘤4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盛亭 朱康儿 +3 位作者 李菊香 曾慧兰 Thomas Held Wolfgang Siegert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685-688,共4页
目的:探讨非骨髓清除性预处理方案(non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 regimen, NACR)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血液系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本报告用Fludarabine 180mg/m2, ATG 40mg/kg, 马利兰 8mg... 目的:探讨非骨髓清除性预处理方案(nonmyeloablative conditioning regimen, NACR)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血液系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其效果。方法:本报告用Fludarabine 180mg/m2, ATG 40mg/kg, 马利兰 8mg/kg加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难治性淋巴瘤4例。4例供者均系患者亲属,其中1例供受者HLA有一个位点不合,其余3例供受者HLA完全相合。结果:4例患者对预处理方案耐受良好,移植后无1例发生移植物排斥。迄今4例患者已完全缓解8~15个月。结论:用非骨髓清除性方案作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安全有效,毒性低,可应用于年老体弱或有实质内脏损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清除预处理方案 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淋巴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骨髓清除性预处理方案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近期成功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3
作者 潘耀柱 欧英贤 +4 位作者 王存邦 白海 魏亚明 徐淑芬 唐文茹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57-758,共2页
关键词 骨髓清除预处理方案 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 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利军 刘明娟 +3 位作者 赵小利 丁洁 靖彧 于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02-509,共8页
目的:探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预后,预处理方案... 目的:探讨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预后,预处理方案选择、供者来源、移植前化疗对预后的影响。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4.6(1-72.1)个月,45例患者4年累积生存率及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7.1%和62.1%。清髓性预处理组、减低剂量预处理组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9%和68.6%(HR=1.0,P=0.984),3年累积复发率分别为17.6%和33.3%(HR=3.389,P=0.162);HLA相合的非亲缘移植、亲缘移植患者100 d a 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8.6%和37%(HR=1.089,P=0.885),3年累积生存率为72.7%和70%(HR=0.952,P=0.942);26例RAEB-2和t-AM L患者中,未化疗组、化疗后达CR组2年累积生存率为66.7%和58.3%(HR=1.265,P=0.750);2年累积复发率为20.0%和12.5%(HR=0.417,P=0.477)。发生与未发生a GVHD患者1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1.1%和84.9%(HR=4.1,P=0.013),发生a GVHD患者较未发生a GVHD患者TRM风险增大(HR=15.0,P=0.011)。结论:减低预处理剂量并未降低MDS移植患者生存率,老年患者可从中获益,HLA相合的非亲缘移植与亲缘移植效果接近,移植前化疗不能延长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常综合征 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清髓预处理 减低剂量预处理 HLA相合亲缘移植 GVH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清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致敏供者淋巴细胞输注对嵌合状态及GVHD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宝安 张琰 +8 位作者 丁家华 毕延智 赵刚 高冲 孙耘玉 孙雪梅 王骏 陈宁娜 程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2-106,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异基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是否能在促进形成完全供者嵌合(CC)的同时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C57BL/6小鼠(H-2b,B6)为受者,于第0天接受60Coγ线全身照射(TBI),总剂量为5.5Gy,照射当天移植经...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异基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是否能在促进形成完全供者嵌合(CC)的同时减轻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以C57BL/6小鼠(H-2b,B6)为受者,于第0天接受60Coγ线全身照射(TBI),总剂量为5.5Gy,照射当天移植经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后的BALB/c小鼠(H-2d,BA)外周血干细胞(2×107个),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并分别于移植后第28天输注致敏/未致敏的供者淋巴细胞2×106。结果显示,致敏后DLI的受鼠(黑色)无1例出现GVHD,60天时转变为完全供者嵌合,表型明显呈现为供鼠(白色)特征,CD4+/CD8+T淋巴细胞比值在DLI后早期下降,半月后有所升高,但仍低于正常水平;未致敏的DLI受鼠出现不同程度的GVHD,嵌合率稍有上升,仍表现为混合嵌合体(MC),CD4+/CD8+比值在DLI后早期升高,后期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经受者皮肤致敏后的DLI在诱导CC的同时降低GVHD发病率,CD4+/CD8+比值与GVHD发病率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 合体 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