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3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miR-124-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控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对脑卒中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郝磊 卢柳西 +3 位作者 李琼莉 孙洋 秦翠玲 展群岭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58-466,共9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外泌体(exosomes,Exo)过表达miR-124-1基因(Exo/124-1)调控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M2型极化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MSCs,收集其Exo(BMMSC...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外泌体(exosomes,Exo)过表达miR-124-1基因(Exo/124-1)调控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的M2型极化对脑卒中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MSCs,收集其Exo(BMMSCs-Exo),采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与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分别对其进行检测鉴定。30只大鼠简单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MCAO/R组)、Exo移植组(Exo组)、空病毒(Empty lentivirus,Elv)转染Exo移植组(Exo-Elv组)及Exo/124-1移植组(Exo/124-1组),每组6只。Sham组仅行假手术,其余各组均复制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nd reperfusion,MCAO/R)模型。模型复制1 d与14 d后,各移植组动物于右侧脑室植入相应移植物,Sham组、模型组注入相同剂量生理盐水作对照。术后2 h及1、3、7、14、21、28 d,分别对各组动物行改良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modified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mNSS)。三苯基四氮唑(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检测其梗死体积。在基因与蛋白水平分别检测各组28 d脑组织MG的M1型分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M2型分子(CD206)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获取并鉴定了BMMSCs及其Exo。Exo/124-1显著表达miR-124-1。所有动物(假手术组除外)术后出现神经功能缺损。术后7~28 d,Exo/124-1组的mNSS明显低于MCAO/R组(P<0.05)与Exo组、Exo-Elv组(P<0.01);术后28 d,Exo/124-1组的脑梗死体积、TNF-α的表达明显小于MCAO/R组(P<0.01)与Exo组、Exo-Elv组(P<0.01),CD206的表达显著高于MCAO/R组(P<0.01)与Exo组、Exo-Elv组(P<0.01)。结论BMMSCs-Exo携带miR-124-1基因可能调控MG的M2型极化,抑制M1型介导的炎症反应,促进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充质干细胞 miR-124-1基因 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 M2型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M2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抑制乳酸介导的髓核细胞氧化应激性凋亡
2
作者 娄金辉 高小新 +2 位作者 张雨尧 翟羽 李长青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2188-2196,共9页
目的探究转谷氨酰胺酶2(transglutaminase2,TGM2)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外泌体在乳酸介导的髓核细胞氧化应激性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2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350±50... 目的探究转谷氨酰胺酶2(transglutaminase2,TGM2)过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外泌体在乳酸介导的髓核细胞氧化应激性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用2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体质量(350±50)g]用于提取髓核细胞。利用乳酸构建原代髓核细胞氧化应激性凋亡模型;利用慢病毒载体在BMSCs中过表达TGM2蛋白,提取外泌体并进行鉴定;后为验证TGM2过表达的外泌体抗髓核细胞氧化应激性凋亡潜在机制,利用流式细胞术对髓核细胞活性氧水平进行检测,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对髓核细胞Bax、Bcl-2、Cleaved-Caspase3、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核内Nrf2、胞质Nrf2、HO-1蛋白表达水平及Nrf2核内荧光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为4组(n=3):对照组、乳酸处理组、乳酸+对照外泌体组、乳酸+TGM2过表达外泌体组,评估髓核细胞的氧化应激性凋亡程度及PI3K/Akt/Nrf2通路变化情况。结果10 mmol/L乳酸能够更好的诱导髓核细胞氧化应激性凋亡(P<0.05);对照BMSCs组和TGM2过表达BMSCs组均可产生外泌体且能够稳定过表达TGM2(P<0.05,P<0.01);且相较于乳酸处理组,乳酸+TGM2过表达外泌体组和乳酸+对照外泌体组的髓核细胞均表现为凋亡率降低(P<0.05),活性氧水平下降(P<0.05),乳酸+TGM2过表达外泌体组抗凋亡、活性氧蓄积效果更好(P<0.05),髓核细胞内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均下降(P<0.05),Bcl-2蛋白水平均增高(P<0.05),PI3K、Akt磷酸化程度均增强(P<0.05),Nrf2核内表达均增加,抗氧化应激因子HO-1表达均增多,乳酸+TGM2过表达外泌体组抗凋亡及PI3K/Akt/Nrf2通路激活程度更强(P<0.05)。结论TGM2过表达的BMSCs外泌体可抑制乳酸介导的髓核细胞氧化应激性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I3K/Akt/Nrf2通路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应激性凋亡 骨髓充质干细胞 转谷氨酰胺酶2 髓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330-3p/Ap2m1轴在过表达GATA-4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抗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6
3
作者 贺继刚 王梓豪 +2 位作者 李敏 谢巧丽 毛富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763-2768,共6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GATA-4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泌外泌体(BMSC^(GATA-4)exosome)通过miRNA-330-3p/Ap2m1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肌梗死心功能。方法建立小鼠心梗模型,共分7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BMSC^(miRNA-330-3p-mimic)-exosome... 目的探讨过表达GATA-4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泌外泌体(BMSC^(GATA-4)exosome)通过miRNA-330-3p/Ap2m1轴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提高心肌梗死心功能。方法建立小鼠心梗模型,共分7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BMSC^(miRNA-330-3p-mimic)-exosome、BMSC^(miRNA-330-3p-inhibitor)-exosome、BMSC^(空载体)-exosome、BMSCexosome 48 h,同时将心梗未处理组及正常小鼠作为对照组。采用心脏彩超检测各组心功能,RT-PCR检测心梗心肌细胞内miRNA-330-3p的表达,Tunel法检测各组心梗心肌细胞凋亡数量。miRNA-330-3p对应靶基因Ap2.m1、Cnot4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进行检测。结果BMSC^(miRNA-330-3p-mimic)-exosome组心梗心功能改善最为明显(P<0.05),其心肌细胞内miRNA-330-3p表达量最高(P<0.05)。BMSC^(miRNA-330-3p-mimic)-exosome组心肌细胞的凋亡率最低(P<0.05),BMSC^(miRNA-330-3p-mimic)-exosome组心梗心肌细胞内的Ap2.m1的表达最低(P<0.05)。结论过表达GATA-4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通过miRNA-330-3p/Ap2m1轴抗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330-3p Ap2m1蛋白 GATA-4 小鼠骨髓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来源的miR-335-5p促进人牙周膜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基于下调DKK1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屿 曾莲 +6 位作者 王卫红 杨艳玲 王洲 刘建启 李卫 孙婧宇 余晓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0-427,共8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外泌体来源的miR-335-5p调控DKK1对人牙周炎中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hBMMSCs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Western blot以及PKH67标记鉴定外泌体,通过TNF-α诱导PDLSC...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MSCs)外泌体来源的miR-335-5p调控DKK1对人牙周炎中牙周膜干细胞(PDL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提取hBMMSCs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Western blot以及PKH67标记鉴定外泌体,通过TNF-α诱导PDLSCs构建牙周炎细胞模型。提取的外泌体与TNF-α诱导的PDLSCs共同培养。qRT-PCR检测miR-335-5p,促炎因子IL-1β、IL-6、IL-8和成骨标志基因RunX2、OCN、BMP-2 mRNA表达。茜素红和ALP染色检测钙结节,Western blot检测DKK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335-5p与DKK1的靶向关系。结果提取的hBMMSCs外泌体中CD9和CD81显著表达(P<0.05)。hBMMSC外泌体降低TNF-α诱导的hPDLSCs中促炎细胞因子IL-1β(P<0.01)、IL-6(P<0.05)、IL-8(P<0.05)的mRNA表达并促进成骨标志基因RunX2(P<0.01)、OCN(P<0.05)、BMP-2(P<0.001)mRNA和钙结节生成。miR-335-5p在hBMMSCs外泌体中高表达,过表达miR-335-5p靶向下调DKK1(P<0.001),抑制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IL-8的表达(P<0.001),促进成骨标志物BMP-2、OCN、RunX2的mRNA表达以及钙结节生成(P<0.001)。结论hBMMSC外泌体来源的miR-335-5p靶向下调DKK1,促进hPDLSCs成骨分化,抑制牙周炎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骨髓充质干细胞 miR-335-5p 牙周膜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骨质疏松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孙珂焕 朱晓峰 +3 位作者 杨丽 王攀攀 李小云 张荣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3-398,415,共7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与骨代谢平衡的破坏有关,骨吸收作用增强,骨形成作用不足,骨稳态发生改变,均会引起骨质疏松。成骨不足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分化方向密切相关。BMSC...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发病与骨代谢平衡的破坏有关,骨吸收作用增强,骨形成作用不足,骨稳态发生改变,均会引起骨质疏松。成骨不足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分化方向密切相关。BMSC向成骨分化方向减少、成脂分化增多是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机制,因此,寻找决定BMSC分化方向的关键因子为OP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到胞外的膜性囊泡,富含不同种类的核酸、蛋白质、脂质和信号分子等多种生物学活性物质,参与调节和完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与传递,影响胞内信号转导发挥生物学功能。研究表明, BMSC来源的外泌体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症状,促进BMSC增殖、成骨分化及骨再生。本文对BMSC来源的外泌体应用于OP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介导miR-124-1对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郝磊 金戈 +4 位作者 杨涌涛 王军伟 孙洋 秦翠玲 展群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3-330,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124-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外泌体(exosomes,Exo)对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M2型极化调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鼠BMMSCs,提取其Exo(BMMSCs-Ex... 目的·探讨过表达miR-124-1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外泌体(exosomes,Exo)对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M2型极化调控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鼠BMMSCs,提取其Exo(BMMSCs-Exo),并分别对BMMSCs及BMMSCs-Exo行流式细胞术、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与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及鉴定。合成miR-124-1基因,构建其慢病毒载体,观测过表达miR-124-1基因的BMMSCs及其Exo的miR-124-1基因的表达变化。将过表达miR-124-1基因的BMMSCs-Exo(BMMSCs-Exo+miR-124-1,Exo/124-1)与经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活化的HAPI小胶质细胞株(HAPI细胞)共培养。分别收集Exo组与Exo/124-1组细胞。用仅含LPS培养基培养的HAPI细胞(LPS组)与未处理的HAPI细胞(正常组)作对照。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其M1型分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M2型分子(CD206、IL-10)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分离、培养、鉴定了BMMSCs及BMMSCs-Exo。Exo/124-1明显表达miR-124-1基因。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BMMSCs-Exo能携带miR-124-1基因,其明显下调了HAPI细胞的IL-6(与正常组和LPS组比较,在基因水平分别下调了55.71%、73.04%,在蛋白水平分别为52.32%、76.95%)和TNF-α(与正常组和LPS组比较,在基因水平分别下调了51.95%、68.91%,在蛋白水平分别为52.14%、77.47%)。并且Exo/124-1上调了HAPI细胞的CD206(与正常组和LPS组比较,在基因水平分别上调了46.90%、76.99%,在蛋白水平分别为65.13%、85.11%)和IL-10(与正常组和LPS组比较,在基因水平分别上调了43.09%、72.36%,在蛋白水平分别为55.19%、78.18%)的表达。结论·BMMSCs-Exo可介导miR-124-1调控HAPI细胞向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充质干细胞 miR-124-1基因 HAPI细胞 M2型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与Wnt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施彦龙 李应福 +5 位作者 谢兴文 许伟 李鼎鹏 徐世红 黄睿 郭宏刚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5-301,共7页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全身性骨代谢失常疾病,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其诱发因素为骨形成和骨吸收代谢平衡轴被打破而导致骨稳态环境发生改变。外泌体是细胞外一种微小的膜性囊泡,作为细胞间的交流工具在信... 骨质疏松症作为一种常见的与年龄密切相关的全身性骨代谢失常疾病,对老年人群的健康产生较大威胁,其诱发因素为骨形成和骨吸收代谢平衡轴被打破而导致骨稳态环境发生改变。外泌体是细胞外一种微小的膜性囊泡,作为细胞间的交流工具在信息传递和物质交流过程中起重要的介导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旁分泌效应产生外泌体并广泛参与骨代谢过程,调控成骨分化。同时在成骨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骨形成与骨吸收之间需要通过密切又复杂的信息分子交流保持平衡状态,这条信息分子交流途径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和Wnt信号通路有着紧密相关性,但其中某些具体机制目前仍未探明。深入研究骨质疏松症发病的不同影响因素及相互间的交叉协同作用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两者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协同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Wnt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三者之间的关系,提供基础研究与临床工作可能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充质干细胞 WNT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控肾癌细胞胆固醇代谢及其增殖、侵袭和迁移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和西 刘学洋 +2 位作者 柳明 聂东梓 张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2189-2198,共10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Exos)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明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肾癌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印迹对提取的骨髓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Exos)对肾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明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肾癌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通过透射电镜和免疫印迹对提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进行鉴定,摄取实验验证肾癌细胞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摄取情况。将肾癌细胞Renca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PBS)和实验组(小鼠BMSCs-Exos 20μg/mL处理Renca细胞),采用CCK-8实验观察两组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观察两组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脂质组学分析肾癌细胞脂质代谢物差异,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胆固醇代谢途径关键酶的表达。结果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清液中成功提取分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透射电镜下呈典型的“杯口状”囊泡,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发现外泌体标志性蛋白CD63、CD9高表达,且摄取实验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被肾癌细胞摄取。细胞功能实验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处理后肾癌细胞的增殖(P<0.05)、侵袭和迁移能力(P<0.01)均增加。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脂质组学分析显示,外泌体处理后肾癌细胞中牛磺熊去氧胆酸明显降低(P<0.05),胆固醇升高(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调控HMGCR、CYP7A1、CYP7B1表达以影响肾癌细胞胆固醇代谢,促进肾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可通过调控肾癌细胞内胆固醇代谢关键酶的表达,影响细胞胆固醇代谢,以调控肾癌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骨髓充质干细胞 胆固醇代谢 细胞增殖 肿瘤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iR-126-3p靶向CCR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恶性增殖及转移 被引量:3
9
作者 杜坤 汪兵 +4 位作者 杨盛荣 罗于杰 李云鹤 冉旭 朱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194,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中miR-126-3p靶向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CR1)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BMSCs,提取外泌体并通过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TSG101...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中miR-126-3p靶向趋化因子受体1(chemokine receptor 1,CCR1)对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培养BMSCs,提取外泌体并通过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TSG101进行鉴定;外泌体共培养A549细胞不同时长(0、24、48、72 h)后,CCK-8检测细胞存活率,q RT-PCR检测miR-126-3p和CCR1 m RNA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CCR1、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N-cad)和波形蛋白(Vimentin)相对表达。结果外泌体呈边缘高亮、中间灰暗的圆形或椭圆形杯状结构,粒径分布范围152 nm左右,有CD63、TSG101蛋白表达;外泌体中miR-126-3p表达高于A549细胞,A549细胞中CCR1 m RNA表达高于外泌体,而在A549细胞与外泌体共培养后,A549细胞中miR-126-3p表达升高,CCR1表达降低;A549细胞与外泌体共培养0、24、48、72 h,细胞的存活率、迁移和侵袭能力和CCR1、N-cad和Vimentin蛋白表达及CCR1 m RNA表达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miR-126-3p水平和E-cad蛋白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结论BMSCs来源的外泌体与A549细胞共培养可提高细胞中miR-126-3p的表达,miR-126-3p通过靶向抑制CCR1表达可降低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充质干细胞(BMSCs) miR-126-3p 趋化因子受1(CCR1) 肺癌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GATA-4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敏 王梓豪 +3 位作者 严丹 谢巧丽 撒亚莲 贺继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78-683,共6页
目的过表达GATA-4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外泌体(BMSCGATA-4-外泌体)可以促进B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但其分子机制不详。文章探讨过表达BMSCGATA-4-外泌体通过miRNA-673-5p/Tsc-1分子轴促进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将BM... 目的过表达GATA-4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外泌体(BMSCGATA-4-外泌体)可以促进BMSC向心肌样细胞分化,但其分子机制不详。文章探讨过表达BMSCGATA-4-外泌体通过miRNA-673-5p/Tsc-1分子轴促进干细胞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机制。方法将BMSC-外泌体、BMSC空载体-外泌体、BMSCGATA-4-外泌体、BMSCmiR-673-5p-mimic-外泌体、BMSCmiR-673-5p-inhibitor-外泌体小鼠建模后48 h经尾静脉注入,分别作为BMSC组、空载体组、GATA-4组、模拟组、抑制组,每组3只;另设置梗死未处理组(建模,未给予任何exosome处理)及正常组(不建模)作为对照,各3只。采用心脏彩超检测各组心功能。采用RT-PCR检测梗死后心肌细胞内miRNA-673-5p表达。同时提取相同梗死部位心肌组织,采用RT-PCR检测心肌α-actin、CX43、Desmin、cTnT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miRNA-673-5p对应靶基因Tsc-1、Erk1/2及Mef2c蛋白表达。结果GATA-4组、模拟组心功能较BMSC组和空载体组改善(P<0.05);与GATA-4组比,模拟组改善、抑制组恶化(P<0.05)。GATA-4组、模拟组miRNA-673-5p表达较BMSC组和空载体组增多(P<0.05);与GATA-4组miRNA-673-5p表达比较,模拟组增多,抑制组减少(P<0.05);与BMSC组比较,GATA-4组、模拟组增多(P<0.05);与正常组比较,梗死未处理组心肌细胞内Tsc-1的表达增多,GATA-4组和模拟组Tsc-1、Erk1/2、Mef2c表达均减少(P<0.05);BMSC组、空载体组、GATA-4组、模拟组、抑制组心肌细胞内Tsc-1表达(0.82±0.03、0.80±0.06、0.60±0.07、0.47±0.05、0.86±0.06)较梗死未处理组(1.10±0.06)减少(P<0.05);BMSC组、空载体组、GATA-4组、模拟组、抑制组心肌细胞内Erk1/2表达(1.02±0.07、0.99±0.07、0.77±0.14、0.63±0.21、1.06±0.08)较梗死未处理组(1.31±0.15)减少(P<0.05);BMSC组、空载体组、GATA-4组、模拟组、抑制组心肌细胞内Mef2c表达(0.87±0.08、0.86±0.05、0.72±0.10、0.62±0.09、0.91±0.16)较梗死未处理组(1.12±0.09)减少(P<0.05);与BMSC组比,GATA-4组Tsc-1和Erk1/2以及模拟组中Tsc-1、Erk1/2、Mef2c表达均减少(P<0.05);GATA-4组Tsc-1和模拟组中Tsc-1、Erk1/2、Mef2c表达均较空载体组减少(P<0.05);与GATA-4组比,模拟组中Tsc-1的表达减少,抑制组心肌细胞内Tsc-1、Erk1/2、Mef2c表达增多(P<0.05)。抑制组心肌细胞内Tsc-1的表达较模拟组增多(P<0.05)。结论过表达BMSCGATA-4-外泌体通过miRNA-673-5p抑制Tsc-1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心肌梗死后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673-5p Tsc-1蛋白 GATA-4 小鼠骨髓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iR-10a-5p下调紫外线抵抗相关基因(UVRAG)的表达调控系统性红斑狼疮 被引量:3
11
作者 刘典锋 王安凤 何惠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42-2147,共6页
目的:探讨BMMSCs移植对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机制,为SLE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超速离心分离BMMSCs来源外泌体。CCK-8检测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 目的:探讨BMMSCs移植对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和凋亡的调控机制,为SLE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超速离心分离BMMSCs来源外泌体。CCK-8检测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qRT-PCR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外泌体中miRNA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miR-10a-5p与紫外线抵抗相关基因(UVRAG)靶向关系。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表面标记物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UVRAG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分离BMMSCs来源外泌体,并发现其抑制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qRT-PCR检测结果表明BMMSCs来源外泌体可显著上调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10a-5p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以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miR-10a-5p靶向下调UVRAG表达水平。结论:BMMSCs来源外泌体miR-10a-5p通过靶向下调UVRAG水平,抑制SLE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充质干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miR-10a-5p 线抵抗相关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治疗改善高糖腹透液引起的小鼠腹膜纤维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晓月 蔡青利 +5 位作者 喻芳 罗佳 王梨名 陈佳 陈客宏 何娅妮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291-2299,共9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l stem cell,B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高糖腹透液诱导的小鼠腹膜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2只6~8周龄的C57bl/6雄鼠,随机分为为4组(n=8):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4.25%腹膜透析液组、4.2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l stem cell,BMSCs)来源的外泌体在高糖腹透液诱导的小鼠腹膜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2只6~8周龄的C57bl/6雄鼠,随机分为为4组(n=8):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4.25%腹膜透析液组、4.25%腹膜透析液+外泌体组。建立高糖腹透液诱导的腹膜纤维化小鼠模型,42 d后处死小鼠并收集标本。通过改良腹膜平衡实验(peritoneal balance test,PET)检测小鼠腹膜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腹膜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小鼠腹膜纤维化因子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小鼠促纤维化因子的表达。结果4.25%腹膜透析液组与对照组小鼠比较,腹膜间皮下区域厚度明显增加(P<0.01);4.25%腹膜透析液组腹膜纤维化标志物(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表达显著增强,而4.25%腹膜透析液+外泌体组的腹膜纤维化标志物表达显著低于4.25%腹膜透析液组(P<0.01)。4.25%腹膜透析液+外泌体组小鼠相较4.25%腹膜透析液组的超滤功能显著改善(P<0.05)。qRT-PCR结果显示,与4.25%腹膜透析液组比较,4.25%腹膜透析液+外泌体组腹膜促纤维化因子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BMSCs来源的外泌体可有效减轻高糖腹透液诱导的小鼠腹膜纤维化。BMSCs来源的外泌体治疗可能成为抑制腹膜纤维化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充质干细胞 腹膜纤维化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节风总黄酮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促进巨核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
13
作者 刘慧珍 卢晓南 +4 位作者 柳歌 蔡关庆 李平安 曾英坚 尚广彬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18-1626,共9页
目的 探索肿节风总黄酮(TFFSG)影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状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其外泌体(BMSCs-Exos)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的效应及机制。方法 SD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ITP-BMSCs模型组、肿节风总黄酮低(1.95... 目的 探索肿节风总黄酮(TFFSG)影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状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其外泌体(BMSCs-Exos)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的效应及机制。方法 SD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ITP-BMSCs模型组、肿节风总黄酮低(1.95μg/mL)、中(3.90μg/mL)、高(7.80μg/mL)剂量干预组。分别检测各组BMSCs细胞凋亡率及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提取空白对照组外泌体(NC-BMSCs-Exos)、ITPBMSCs模型组外泌体(APS-BMSCs-Exos),肿节风总黄酮中剂量组的外泌体(TFFSG-BMSCs-Exos),各组外泌体5μg/mL与巨核系Dami细胞共培养96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巨核系分化标志分子(CD41a、CD42b、CD61)表达和多倍体细胞(≥4 N)比例,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MEK1/2、MEK1/2和p-ERK1/2、ERK1/2的表达。结果 与ITP-BMSCs模型组相比,肿节风总黄酮低、中、高3个剂量组BMSCs凋亡率均显著下降(P <0.01),肿节风总黄酮的中、高剂量组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下调,而Bcl-2的表达则显著上调(P <0.05,P <0.01)。与ITP-BMSCs-Exos组比较,TFFSG-BMSCs-Exos组的Dami细胞巨核系分化标志分子CD41a^(+)、CD42b^(+)、CD61^(+)和多倍体细胞(≥4 N)比例显著增加(P <0.05),p-MEK1/2/MEK1/2和p-ERK1/2/ERK1/2表达明显上调(P <0.05)。结论 肿节风总黄酮能抑制体外ITP状态BMSCs凋亡,同时可以通过BMSCs-Exos上调MEK1/2/ERK1/2信号通路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多倍体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充质干细胞 肿节风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付学奇 曾琳琳 刘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5,共9页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s)是一类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纳米级囊泡,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包括miRNA、m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具有介导细胞信号传导和参与调控受体细胞的功能.基于MSC-Exos的重要作用,从研究进展及临床应...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s)是一类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纳米级囊泡,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包括miRNA、m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具有介导细胞信号传导和参与调控受体细胞的功能.基于MSC-Exos的重要作用,从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MSC-Exos在促进组织修复、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方面的显著效果,尤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方面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分析其临床应用面临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应用普及的挑战,包括阐明作用机制、分离提取纯化技术、制订标准化生产规则、确定剂量和给药途径、增强稳定性和降低免疫原性等,为解决这些局限性,实现MSC-Exos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质干细胞 免疫疾病 神经疾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
15
作者 柯义兵 丁永宏 +3 位作者 阿布都克热木·达吾提 郭浩然 兰志杰 王勇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somes,EXOs)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的影响。方法(1)分离提取培养C57BL/6J小鼠BMSCs。(2)提取并鉴定BMSCs-EXOs。(3)C2...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somes,EXOs)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的影响。方法(1)分离提取培养C57BL/6J小鼠BMSCs。(2)提取并鉴定BMSCs-EXOs。(3)C2C12细胞成肌分化。(4)将肌管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马血清培养基培养48 h)、地塞米松组(DEX、浓度为10μmol·L^(-1)的DEX干预肌管48 h)、外泌体组(EXOs、外泌体干预肌管48 h)、外泌体抑制剂组(GW4869、10μmol的GW4869干预BMSCs后提取的外泌体干预肌管48 h)。48 h后测量各组肌管直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肌肉萎缩及成肌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BMSCs呈长梭形,BMSCs-EXOs在透射电镜下为圆形的双层膜结构,直径约200 nm,且高表达CD9、CD63和CD81。相比于Control组,DEX组细胞活性降低(P<0.01),肌管细胞直径减少(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1)的表达明显上调,MYOD(P<0.01)蛋白表达降低;相比于DEX组,BMSCs-EXOs组细胞活性升高(P<0.01),肌管细胞直径增加(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1)的表达明显下调,MYOD(P<0.01)蛋白表达升高;相比于BMSCs-EXOs组,BMSCs-EXOs(GW4869)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肌管细胞直径减少(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5)的表达上调,MYOD(P<0.0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BMSCs-EXOs)可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充质干细胞 地塞米松 肌管 肌肉萎缩 C2C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骨轴”探讨肠上皮细胞外泌体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铁死亡的机制
16
作者 牛明月 董万涛 +4 位作者 李昕昕 巩彦龙 黄九妹 杨攀 李书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9-415,共7页
“肠-骨轴”理论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综述聚焦于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肠-骨轴”中的潜在调节功能。铁死亡是一种与铁依赖性和脂质氧化相关的细胞... “肠-骨轴”理论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综述聚焦于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肠-骨轴”中的潜在调节功能。铁死亡是一种与铁依赖性和脂质氧化相关的细胞死亡形式,对BMSCs的成骨分化和骨代谢过程至关重要。肠上皮细胞外泌体通过携带生物活性物质和RNA分子,影响BMSCs的铁死亡过程,进而参与骨组织的重塑和稳态维持。此外,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可能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通路,如PI3K/AKT/Nrf2和NF-κB,来抑制铁死亡和调节骨代谢。本综述强调了维护肠道健康在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骨轴 肠上皮细胞 骨髓充质干细胞 铁死亡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张耀东 李佳林 +2 位作者 娄艳茹 徐慧玉 杨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764,共7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理和生殖功能的复杂内分泌疾病,已成为育龄期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征为闭经或月经稀发、低雌激素或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POI的...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理和生殖功能的复杂内分泌疾病,已成为育龄期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征为闭经或月经稀发、低雌激素或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PO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上针对POI的常规治疗方法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卵巢功能和解决生育问题。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已成为POI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外泌体也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细胞治疗”方法而备受关注。多项动物研究显示,MSCs及其外泌体通过调控颗粒细胞增殖与凋亡、促进卵巢血管新生、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卵巢组织纤维化、促进卵泡发育与成熟以及调节卵巢局部免疫微环境等多重机制,发挥对POI的治疗作用。此外,相关临床研究也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对MSCs及其外泌体治疗POI的相关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旨在为POI的深入研究及临床转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充质干细胞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胶囊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姚雅韡 贺佳辉 +5 位作者 王浩 王誉潼 王睿妍 万幸雨 刘雨佳 吕兴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5,共9页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预处理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外泌体(Exo)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HUC-MS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黄葵胶囊培养基中培养24 h,测定细胞活力,选取适宜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选取50μg...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预处理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外泌体(Exo)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HUC-MS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黄葵胶囊培养基中培养24 h,测定细胞活力,选取适宜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选取50μg/mL的黄葵胶囊预处理HUC-MSC 24 h,使用Exo提取试剂盒提取Exo,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纳米粒径分析检测粒径大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xo膜表面标记蛋白表达。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随机分为缺氧/复氧组(M组)、缺氧/复氧+Exo组(E组)和缺氧/复氧+黄葵胶囊预处理Exo组(H组)。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ERS相关基因信使RNA(mRNA)表达。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Exo组(E组)和缺血-再灌注+黄葵胶囊预处理Exo组(H组)。24 h后行肾脏组织学评估,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测定及炎症因子检测。结果 Exo和黄葵胶囊预处理Exo均具有双层膜结构,呈杯状形态;二者平均粒径大小分别为116.8 nm和81.3 nm;两者均表达CD9、CD63、TSG101。与M组比较,E组转录激活因子6(ATF6)、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m RNA相对表达量升高,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与E组相比,H组ATF6、PERK、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ATF6、PERK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肾小管损伤评分升高,Scr、BUN、白细胞介素(IL)-1β、IL-10、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与I/R组比较,E组和H组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Scr、BUN、IL-1β、IL-10、IL-18、TNF-α水平下降;与E组比较,H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下降,Scr、BUN、IL-1β、IL-10、IL-18、TNF-α水平下降(均为P<0.05)。结论 黄葵胶囊预处理HUC-MSC来源的Exo可通过抑制ERS,改善肾脏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黄葵胶囊 人脐带充质干细胞 内质网应激 急性肾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Klotho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源的外泌体对犬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
19
作者 王晨蕾 郭鑫瑞 +3 位作者 贺海洋 刘阳 马保华 彭莎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78-2989,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过表达Klotho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from canine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verexpressing Klotho,KL-Exos)对犬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作用。构建过表达Klotho... 本研究旨在探究过表达Klotho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from canine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verexpressing Klotho,KL-Exos)对犬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作用。构建过表达Klotho的重组质粒pCDH-EF1-copGFP-T2A-PURO-Klotho(EF1-KL重组质粒),并转染至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anine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DMSCs),超速离心细胞培养液上清收集KL-Exos。选取8只一岁左右体况相近的雄性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急性肾损伤组(AKI)、Exos治疗组(Exo)和KL-Exos治疗组(KL-Exo)。AKI组、Exo组和KL-Exo组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剂量为60 mg·(kg·次)^(-1),每日两次,连续5 d;Exo组和KL-Exo组于第6、9、12天分别注射300μg的Exos或KL-Exos进行治疗,NC组和AKI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治疗完成后分别依次通过影像学、血清学、解剖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相关指标来综合评价治疗效果。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EF1-KL重组质粒。相较于转染空载体组,转染EF1-KL重组质粒的cADMSCs的Klotho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1),提示成功建立了过表达Klotho的cADMSCs(KL-cADMSCs)。对该细胞培养液超速离心得到的沉淀进行检测,其粒径在150 nm左右,呈“茶托样”,表达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Alix,以上结果均证明该沉淀属于外泌体。治疗结果显示,相较于AKI组犬,Exo组和KL-Exo组犬的肾功能显著提高、肾脏的形态质地和组织结构明显恢复好转、肾脏氧化应激程度下降。相较于Exo组犬,KL-Exo组犬的血清肌酐(Cre)浓度(P<0.0001)和尿素氮(Bun)浓度(P<0.0001)极显著下降;B超检查未见明显的肾脏积液;肾脏呈红褐色,质地柔软光滑;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肾小管排列整齐,未见淤血等病变;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显著升高(P<0.0001),过氧化氢(H_(2)O_(2))(P<0.0001)和丙二醛(MDA)(P<0.01)浓度显著下降;肾脏中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的基因表达水平的下调趋势更加明显。KL-Exos主要通过减少肾脏组织氧化应激,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治疗犬的AKI,Keap1-Nrf2信号通路可能是KL-Exos治疗AKI的关键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 脂肪充质干细胞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姜黄素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皮肤损伤愈合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20
作者 王苗 伏庭书 +4 位作者 陈梦炜 周宏达 柏小楠 马保华 彭莎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2-405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姜黄素(curcumin,CUR)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DMSC-EXO)对皮肤损伤修复的效果及可行性。将小鼠和犬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ON)、外泌体治疗组(EXO... 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姜黄素(curcumin,CUR)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DMSC-EXO)对皮肤损伤修复的效果及可行性。将小鼠和犬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ON)、外泌体治疗组(EXO)、姜黄素治疗组(CUR)和负载姜黄素的外泌体组(EXO-CUR)。制作直径1 cm(小鼠)和1.5 cm(犬)的背部全层皮肤损伤模型,并在第1、3、5、7、9天进行皮下注射。结果发现,相较于CON组和其他单独治疗组,负载CUR的cADMSC-EXO能够加速小鼠和犬皮肤损伤模型的伤口愈合,显著促进皮肤组织结构的恢复。其通过上调皮肤愈合相关基因(VEGFA、FGF 2)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促进损伤修复;同时下调疤痕相关基因(SOX9、TGF-β1、Twist 1)并上调TGF-β3的表达,减少瘢痕形成。此外,小鼠血清中皮肤愈合因子(VEGF、FGF2)水平升高,氧化应激相关因子ROS减少,GSH水平增加;炎症因子(IL-1β、TNF-α)含量降低。负载CUR的cADMSC-EXO能够有效促进皮肤损伤的修复,且相较于单独使用CUR或者EXO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损伤 脂肪充质干细胞 姜黄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